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2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化心理干预联合体位干预对肺癌胸腔镜手术后漏气患者心理健康及康复的影响
1
作者 于川川 陈静儒 +1 位作者 陈瑞云 杨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立体化心理干预联合体位干预对肺癌胸腔镜手术(VATS)后持续性肺漏气(PAL)患者心理健康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4年1月某院收治的肺癌VATS术后PAL患者82例,将2018年1月-2021年6月接受常规干预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探讨立体化心理干预联合体位干预对肺癌胸腔镜手术(VATS)后持续性肺漏气(PAL)患者心理健康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4年1月某院收治的肺癌VATS术后PAL患者82例,将2018年1月-2021年6月接受常规干预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7月-2024年1月接受立体化心理干预联合体位干预的44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心境状态、康复情况、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2.674,-2.396;P<0.05);研究组消极情绪得分(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均低于对照组(t=-2.635,-3.410,-3.612,-4.341,-2.896;P<0.05);研究组积极情绪得分(精力、自尊感)均高于对照组(t=4.227,3.668;P<0.05);研究组留置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196,-3.514;P<0.05),研究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273,P<0.05);研究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463,2.256,2.779,2.680;P<0.05)。结论:立体化心理干预联合体位干预有助于改善VATS术后PAL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心境状态,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化心理干预 体位干预 胸腔镜 持续性肺漏气 心理健康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行为症状与肠道菌的关系:基于团体运动游戏进阶干预研究
2
作者 刘电芝 何木叶 +2 位作者 佘韵婕 赵凡 韩宏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和肠道菌的关系是孤独症研究的前沿问题。目前,ASD儿童肠道菌多样性与行为症状是否有关联、ASD儿童存在的特征菌和丰度的研究结论不一[1]。运动能改善一般人群的肠道菌群[2],但关于运动干...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和肠道菌的关系是孤独症研究的前沿问题。目前,ASD儿童肠道菌多样性与行为症状是否有关联、ASD儿童存在的特征菌和丰度的研究结论不一[1]。运动能改善一般人群的肠道菌群[2],但关于运动干预对ASD儿童肠道菌、行为症状及二者关系影响的临床证据尚不充分,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鉴于ASD儿童身体活动参与的诸多障碍[3],需要策略保障运动干预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行为症状 孤独症儿童 运动干预 临床证据 肠道菌 运动游戏 干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干预会改变孤独少年的手游行为吗?——基于818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黎藜 宋崔友 《少年儿童研究》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采用纸质问卷的方式调查818名具有手机游戏使用行为的中小学生。研究发现,在控制年龄和性别的条件下,孤独感与学生手机游戏使用程度呈正相关;限制型父母干预策略与学生手机游戏使用程度负相关,但未发现积极型父母干预和监控型父母干预... 采用纸质问卷的方式调查818名具有手机游戏使用行为的中小学生。研究发现,在控制年龄和性别的条件下,孤独感与学生手机游戏使用程度呈正相关;限制型父母干预策略与学生手机游戏使用程度负相关,但未发现积极型父母干预和监控型父母干预策略与儿童手机游戏使用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还发现,积极型父母干预策略会负向调节孤独感与儿童手机游戏使用之间的关系,即对于低孤独感的群体,父母对其手机游戏行为实施积极型干预策略反倒会加重其手机游戏的使用程度。因此,对于儿童的手机游戏行为,父母应该谨慎实施干预策略,要警惕积极型父母干预产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游戏使用 孤独感 积极型干预 限制型干预 监控型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干预模式对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PICC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莉莉 王琳 张瑞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整体干预模式对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6例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PICC置管维护)和研究组(整体干预模式),各48例。干预1个月... 目的探讨整体干预模式对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6例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PICC置管维护)和研究组(整体干预模式),各48例。干预1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问卷(EORTC QLQ-C30)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ANAS的正性情绪维度、GSE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ANAS的负性情绪维度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EORTC QLQ-C30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EORTCQLQ-C30症状维度和除“财务困难”外的单项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卵巢癌化学治疗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负性情绪,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整体干预模式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负性情绪 导管相关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全科教育干预研究:从设计到发表
5
作者 邹川 欧健铭 +6 位作者 曾欣 彭涛 周燕 肖纯瑶 陶洪霞 陈庆奇 林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419,426,共8页
随着中国基层医疗的发展,近10年中国将培养近40万全科医生,其中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全科医生至关重要,这需要全科教育者探索大量适合中国且基于证据的全科教育理念、方法和内容。目前,国内全科教育干预研究的质量较差,大部分全科教育师资... 随着中国基层医疗的发展,近10年中国将培养近40万全科医生,其中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全科医生至关重要,这需要全科教育者探索大量适合中国且基于证据的全科教育理念、方法和内容。目前,国内全科教育干预研究的质量较差,大部分全科教育师资和研究者尚缺乏教育干预研究的相关培训。本文旨在介绍全科教育干预研究,按照从设计到发表的流程将研究分为4个阶段,共13个步骤:4个阶段分别为构建研究问题(产生研究灵感、文献综述、融入理论/概念框架、精炼研究问题)、研究设计(试验设计、干预措施、结果评估)、研究执行(建立研究团队、获取研究资源、申请研究伦理、项目实施)、发表和评价阶段(文章撰写、反思与评价),以期为全科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开展教育干预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思路,产生高质量的教育研究“证据”,进一步改善全科教育培训质量,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全科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育 医学 教育研究 干预性研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干预联合多元化正向干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张紫娟 马珍 +1 位作者 张丽 李娟 《癌症进展》 202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干预联合多元化正向干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3,预见性干预联合多元化正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相关指标、希望水... 目的探讨预见性干预联合多元化正向干预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3,预见性干预联合多元化正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相关指标、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HHI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H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干预联合多元化正向干预可促进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苏醒,提高希望水平和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预见性干预 多元化正向干预 希望水平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果干预的微服务系统故障根因分析方法
7
作者 丁建立 何雨峰 王静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3,共8页
针对现有故障根因分析方法因果关系丢失、在复杂环境中分析效率低下以及缺乏对于非机器指标故障类型分析能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因果干预的微服务系统故障根因分析(CIMF-RCA)方法。首先,利用马尔可夫假设和调用模式对调用链和微服务进... 针对现有故障根因分析方法因果关系丢失、在复杂环境中分析效率低下以及缺乏对于非机器指标故障类型分析能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因果干预的微服务系统故障根因分析(CIMF-RCA)方法。首先,利用马尔可夫假设和调用模式对调用链和微服务进行筛选,从而缩减干预识别的搜索空间并提高故障根因分析方法在复杂环境中的效率;其次,通过解析并融合非结构化的日志数据,实现机器指标数据和日志数据的联合分析;最后,引入因果贝叶斯网络(CBN)和干预数据,提出一种改进的干预识别算法及分治的故障根因分析方式。在大规模微服务基准平台TrainTicket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对比表现最优的根本原因发现(RCD)方法,所提CIMF-RCA方法的Top-5平均准确率提高了26.33个百分点,所需时间减少了41.61%;而在RCD无法识别的非机器指标故障类型中,所提方法的Top-5准确率达到了77.00%。可见,所提方法能有效地分析微服务系统中的故障根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服务系统 根因分析 干预识别 因果结构发现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质性研究及其在家庭干预中的应用
8
作者 马思维 赖莎 +2 位作者 阿春芳 刘雨涵 杨彬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总结普通话情境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中不利于语言发育的具体行为表现,为制定家长参与的、促进语言发育的早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质性研究设计,使用互动分析法、类属分析法,归纳30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视... 目的总结普通话情境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中不利于语言发育的具体行为表现,为制定家长参与的、促进语言发育的早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质性研究设计,使用互动分析法、类属分析法,归纳30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视频中不利于语言发育的共性行为。使用质性研究结果效度检验方法,对108例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视频中家长的低质量互动行为给予5次建设性反馈指导,统计类属行为变化验证质性研究的效度。结果语言发育迟缓婴幼儿亲子互动中存在不利于语言发育的10个行为问题可分为2大类属3个方面,分别为:家长互动技能问题5个,亲子间相互影响问题3个,互动环境问题2个。经5次治疗师反馈指导后,108组语言发育迟缓亲子互动存在的不利行为明显改善,其中8个问题达到80%稳定标准,实现了质性研究结果的效度验证。结论本文质性研究总结出了不利于语言发育的亲子互动行为问题;基于亲子互动视频的行为分析及反馈,可提升家长的亲子互动技能,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发育互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亲子互动 质性研究 家庭干预 视频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神经精神疾病的精准干预:运动因子的发掘、应用与转化
9
作者 刘微娜 章森 +1 位作者 何文柯 漆正堂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51,74,共18页
运动因子(Exerkines)作为由骨骼肌及其他组织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神经炎症、促进神经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系统探讨运动因子的来源、转运机制及其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详细阐述运动因子的神经生物功能,... 运动因子(Exerkines)作为由骨骼肌及其他组织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神经炎症、促进神经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系统探讨运动因子的来源、转运机制及其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详细阐述运动因子的神经生物功能,并探讨其在神经精神疾病精准干预中的潜力。运动因子可分为骨骼肌源性因子、心源性因子、肝源性因子、脂肪源性因子和神经源性因子等,其神经生物学功能包括神经修复与再生、神经炎症调节、神经发育等。在运动的诱导下,这些因子通过血液循环或囊泡转运等方式传递信息,并在靶组织中发挥作用。在神经精神疾病的精准干预中,可通过运动因子进行个性化评估、精准诊断和治疗监测。通过整合生物组学、神经影像学及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运动因子的功能机制,并为疾病的精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因子 精准干预 神经精神疾病 神经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平台的标准化延续心理干预模式对经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赵燕 沙丽 张海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标准化延续心理干预模式用于经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2023年1-12月经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6月接受传统延续性护理干预的78例患者作...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标准化延续心理干预模式用于经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2023年1-12月经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6月接受传统延续性护理干预的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7-12月接受基于微信平台的标准化延续护理模式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持续干预1个月,统计两组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度、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出院前1d、出院后1个月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6.67%(χ^(2)=5.850,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u=2.168,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优于对照组(u=2.072,P<0.05);出院后1个月,研究组AHSMSRS分值与ESCA分值均高于对照组(t=8.616,33.163;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标准化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经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院外护理中,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服药依从性与健康知识掌握度,并改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微信 延续心理干预 标准化 经冠状动脉搭桥术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支持型教学干预对大学生高阶思维影响的元分析
11
作者 李晓虹 王华利 刘雨轩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在信息化3.0时代,技术支持型教学为大学生深度学习创设了丰富的课堂环境,最终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32篇高阶思维的相关定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支持型教学干预显著正向促进大学生高阶思维... 在信息化3.0时代,技术支持型教学为大学生深度学习创设了丰富的课堂环境,最终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32篇高阶思维的相关定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支持型教学干预显著正向促进大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其中,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效果较为显著,自编试题的测评工具作用最为突出,10~16周的干预时间影响最佳,教师作为教学反馈主体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影响最大,不同学科领域间和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影响不存在组间差异。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实现测评工具的精准开发与应用、促进教师反馈的个性化与系统性、增强课程教学的学科融合性与跨学科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模式的综合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技术支持 教学干预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Y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12
作者 朱红芹 柏雪梅 +1 位作者 罗玉琼 沈琼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5-1160,共6页
目的:观察X-Y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根据入院时间及组间资料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 目的:观察X-Y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根据入院时间及组间资料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给予X-Y理论指导下的阶段性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疾病认知、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基础知识、治疗认知、日常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性及不确定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及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时用药、良好生活习惯及适当运动方面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综合征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文版慢性肝病生存质量调查表(CLD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沟通交流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Y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疾病认知,减轻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提高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X-Y理论 阶段性干预 生活质量 并发症 疾病认知 遵医行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在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志丽 郜心怡 +4 位作者 赵欣欣 谢俊房 马倩 石云 王宝金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卵巢癌术后行首次化疗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卵巢癌术后行首次化疗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HI和PSQI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HHI评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各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PSQI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从率和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3.18%、95.46%,高于对照组的71.11%、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应用于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可调节其负面情绪、使其对生活充满希望、改善其睡眠质量、强化遵医行为,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医护协同干预模式 微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胃癌筛查干预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温秀梅 苏丹 +2 位作者 刘华 李霞 唐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7-100,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拓展平行过程理论的胃癌筛查行为干预方案对胃癌患者一级亲属胃癌筛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1—3月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未完成胃癌筛查的胃癌患者一级亲属88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 目的分析基于拓展平行过程理论的胃癌筛查行为干预方案对胃癌患者一级亲属胃癌筛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1—3月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未完成胃癌筛查的胃癌患者一级亲属88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实验组接受拓展平行过程理论的胃癌筛查干预方案,在干预前后采用胃癌认知问卷、胃癌拓展平行过程问卷对两组人员进行测定,对比胃镜筛查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胃癌认知问卷、胃癌拓展平行过程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胃镜筛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运用基于拓展平行过程理论的胃癌筛查行为干预方案能有效提高胃癌患者一级亲属胃癌认知、胃癌风险和胃癌筛查感知,促进胃癌筛查实施,助力胃癌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平行过程 胃癌 一级亲属 认知 筛查行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
15
作者 张莹 李佳玥 +3 位作者 尹梦雨 吴文丽 闫占峰 刘思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析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耳鸣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230例耳鸣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22例与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 目的探析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耳鸣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230例耳鸣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22例与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干预时长14天。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耳鸣程度、心理状态及自我幸福感的变化。结果耳鸣患者干预1周、1月后耳鸣残疾评分、耳鸣程度评分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及幸福感指数表(index of well-being,IWB)评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幸福感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耳鸣患者临床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心理痛苦程度、改善其对疾病的恐惧,并缓解负性情绪,改善听力、心理状态,幸福指数随之提高,维持时效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积极心理干预 疾病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行为整合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及心理韧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伟芳 李天艺 +2 位作者 李素军 董捷 冯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以健康行为整合理论(ITHBC)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院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41例观察组及41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管理... 目的:以健康行为整合理论(ITHBC)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院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41例观察组及41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以ITHBC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低血糖恐惧调查-忧虑量表(CHFSⅡ-WS)、心理韧性量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及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CHFSⅡ-WS评分及DSQL评分较对照组低(t=6.566,3.92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理韧性评分及SD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925,-5.146;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低(t=5.394,5.609,4.858;P<0.05)。结论:ITHBC为基础的心理干预能够缓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恐惧和提升心理韧性,还能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健康行为整合理论 心理干预 低血糖恐惧 心理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储备理论的干预措施在糖尿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王花慧 鲁铭 徐曼 《老年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73-76,共4页
认知储备是个体最大限度地运用智能策略和调动资源,优化认知表现的能力。认知储备在延缓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程中的神经机制为神经储备和神经代偿。本文基于认知储备理论,分析近年来关于糖尿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包括运动干... 认知储备是个体最大限度地运用智能策略和调动资源,优化认知表现的能力。认知储备在延缓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程中的神经机制为神经储备和神经代偿。本文基于认知储备理论,分析近年来关于糖尿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包括运动干预、认知干预以及运动联合认知干预,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储备理论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运动干预 认知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失眠中医护理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18
作者 刘娟娟 章建丽 +1 位作者 章梅云 张明月 《护理与康复》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总结癌症患者失眠中医护理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基于“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相关指南网站、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癌症患者失眠中医护理干预的证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专家共识、证据总... 目的总结癌症患者失眠中医护理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基于“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相关指南网站、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癌症患者失眠中医护理干预的证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专家共识、证据总结、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16日。由2名接受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人员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13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1篇,从失眠筛查与评估、穴位按压疗法、耳穴疗法、芳香疗法、中医运动、针灸疗法6个方面共汇总了24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癌症患者失眠中医护理干预的最佳证据全面、实用,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需求、临床特征等,发挥中医干预优势,将证据转化为实践,优化癌症患者失眠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失眠 中医护理干预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方案对改善已育二孩女护士心理状况及职业倦怠的效果研究
19
作者 常淑莹 孔涵 +9 位作者 张红梅 贺春艳 万欢 邢丽媛 卢颖 王玉洁 胡恒瑜 侯坤华 张海鑫 竟征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4期390-396,共7页
目的探讨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方案对已育二孩女护士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2023年2—4月将我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名已育二孩女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干预期间由于样本脱落,最终干预组37名、... 目的探讨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方案对已育二孩女护士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2023年2—4月将我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名已育二孩女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干预期间由于样本脱落,最终干预组37名、对照组39名完成本研究。2组均接受为期6周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scale,PHQ-9)、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对2组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及干预后3个月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在干预后即刻和干预后3个月的焦虑、抑郁及职业倦怠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可有效缓解已育二孩女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职业倦怠感,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且干预效果在3个月后仍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积极心理团体干预 二孩 女护士 心理弹性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