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分析法初步预测盐酸吡格列酮制剂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丹丹 王松 +4 位作者 李玉杰 张冬梅 于明艳 杨蕙如 陈德俊 《食品与药品》 CAS 2022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分析法(PAMPA)初步预测盐酸吡格列酮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并考察辅料对盐酸吡格列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acroFLUX^(TM)型光纤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初始以胃模拟液(pH 1.6)为溶出介质,30 min后溶媒转...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分析法(PAMPA)初步预测盐酸吡格列酮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并考察辅料对盐酸吡格列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acroFLUX^(TM)型光纤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初始以胃模拟液(pH 1.6)为溶出介质,30 min后溶媒转换为肠模拟液(pH 6.5),考察3个厂家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状态下的溶出与渗透过程,通过比较渗透速率和总渗透量两个关键质量参数,初步预测受试制剂的生物等效性。通过比较3个厂家原料与其制剂的渗透过程,考察辅料对盐酸吡格列酮渗透性的影响。结果空腹状态下,其中一家受试制剂的渗透速率和总渗透量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范围内,另外两家受试制剂未落在此区间。3家原料的渗透速率和总渗透量均高于其制剂。结论经本研究方法初步预测,一家受试制剂生物等效,另外两家受试制剂生物不等效。辅料影响盐酸吡格列酮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 盐酸吡格列酮 生物等效 渗透 辅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在经皮给药系统药物渗透性筛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宋三孔 白银亮 梁建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2-507,共6页
传统的Franz扩散池法一直是评价经皮给药系统(TDDS)药物渗透性的“金标准”,但在大量药物分子的高通量筛选方面,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离体皮肤不易获得、可靠性差、工作量大等缺点。平行人工膜渗透(PAMPA)模型的出现,为现有TDDS药物... 传统的Franz扩散池法一直是评价经皮给药系统(TDDS)药物渗透性的“金标准”,但在大量药物分子的高通量筛选方面,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离体皮肤不易获得、可靠性差、工作量大等缺点。平行人工膜渗透(PAMPA)模型的出现,为现有TDDS药物渗透性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前期预测数据。PAMPA模型现已广泛应用于镇痛药、局部麻醉药、抗氧剂、解热镇痛抗炎药、维生素类、胆碱酯酶抑制剂、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等TDDS药物及其制剂的渗透性筛选研究,具有可靠性高、重复性好、效率高、成本低、数据稳定等特点。PAMPA模型极大地提高了TDDS药物渗透性的高通量筛选效率,随着该模型的大量应用和逐步成熟,该模型将成为传统评价模型之外的一种新型有效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系统 平行人工渗透 药物渗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平行人工膜渗透性试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颜锐思 张晓露 +1 位作者 杨慧 谭载友 《今日药学》 CAS 2012年第1期51-55,共5页
平行人工膜渗透性试验(PAMPA)是新药筛选中胃肠道渗透测定的新方法,其具有快速,低成本的特点,很可能代替细胞模型,成为研究新药的早期的ADME筛选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方法在产业研究中应用迅速上升,本文对其作一综述,提供我国药业研发人... 平行人工膜渗透性试验(PAMPA)是新药筛选中胃肠道渗透测定的新方法,其具有快速,低成本的特点,很可能代替细胞模型,成为研究新药的早期的ADME筛选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方法在产业研究中应用迅速上升,本文对其作一综述,提供我国药业研发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渗透试验 新药筛选方法 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平行人工膜比较硝苯地平缓释片的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宋菁景 张丹丹 +3 位作者 崔景霞 陈德俊 李华 刘伟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2期192-198,共7页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对硝苯地平缓释片渗透速率进行研究,比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前后样品的渗透速率,预测其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利用MacroFluxTM药物渗透性测定仪,测定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制剂和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制剂的渗透速率。结果:...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对硝苯地平缓释片渗透速率进行研究,比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前后样品的渗透速率,预测其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利用MacroFluxTM药物渗透性测定仪,测定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制剂和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制剂的渗透速率。结果: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制剂渗透速率为84.3%~113.2%,累积渗透量为85.9%~110.9%;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制剂渗透速率为73.7%~94.1%,累积渗透量为71.8%~92.6%。结论:初步预测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提升了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 硝苯地平缓释片 渗透速率 生物等效 仿制药一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在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过评仿制药生物等效性预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树栋 吴斌 +2 位作者 吴兆伟 张喆 王琳 《中国医药导刊》 2025年第3期314-320,共7页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对两家已经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的渗透速率进行研究,预测其人体生物等效性,为该品种过评后的监管提供可行方案。方法:采用Macro FluxTM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建立了基于平行...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对两家已经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的渗透速率进行研究,预测其人体生物等效性,为该品种过评后的监管提供可行方案。方法:采用Macro FluxTM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建立了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性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体外溶出-渗透模型,分别测定两家过评企业产品在模拟空腹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和渗透速率,并同参比制剂进行比较,预测其人体生物等效性。结果:两家过评企业的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3187±0.0198)μg·min^(-1)·cm^(-2)、(1.3416±0.0071)μg·min^(-1)·cm^(-2)和(392.2666±8.2958)μg、(399.0267±15.4297)μg。经模型预测两家过评企业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结论:该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评估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在胃肠道的吸收行为及临床疗效,为药物有效性评价提供新工具。该研究为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的监管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及监测工具,支撑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 平行人工渗透模型 生物等效 仿制药 一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人工膜渗透性测定法初步预测格列吡嗪片的生物等效性
6
作者 王松 于明艳 +2 位作者 张丹丹 刘文坤 陈德俊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244-1249,共6页
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测定(PAMPA)法对药物的体外溶出与渗透速率进行研究,初步预测格列吡嗪片仿制制剂的生物等效性。使用Macro Flux型药物生物等效性预测系统,考察3个厂家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的溶出与渗透过程,通过... 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测定(PAMPA)法对药物的体外溶出与渗透速率进行研究,初步预测格列吡嗪片仿制制剂的生物等效性。使用Macro Flux型药物生物等效性预测系统,考察3个厂家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的溶出与渗透过程,通过比较渗透速率和总渗透量2个关键质量参数,预测受试制剂是否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1批受试制剂关键质量参数的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在80.00%~125.00%,另外2批受试制剂未在此区间,但其中1批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相似。所建立的PAMPA可为制剂的处方筛选与生物等效性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吡嗪片 平行人工渗透测定 体外溶出 渗透速率 生物等效
原文传递
仿制药体外渗透性研究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雪婧 李文龙 +1 位作者 关皓月 许鸣镝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6-1071,共6页
药物的渗透性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何准确高效地评估药物的渗透性在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中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和梳理文献,总结了几种常用肠道渗透性预测模型的原理、优缺点和最新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平行人工... 药物的渗透性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何准确高效地评估药物的渗透性在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中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和梳理文献,总结了几种常用肠道渗透性预测模型的原理、优缺点和最新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及其应用,为行业在药物渗透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制药一致评价 渗透模型 平行人工 生物等效豁免
原文传递
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对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优化及其药物渗透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洋洋 黄聪 +3 位作者 王彩君 肖娟兰 刘昌孝 何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544-1550,共7页
目的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alysis, PAMPA)对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rug dissolution and absorption simulating system,DDASS)的生物膜系统进行改进,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和... 目的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alysis, PAMPA)对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rug dissolution and absorption simulating system,DDASS)的生物膜系统进行改进,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和氢氯噻嗪为工具药进行渗透性考察,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药物渗透性考察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DDASS系统对药物渗透性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对药物体内吸收百分率进行预测。方法以疏水性半透膜为载体,将1%大豆卵磷脂和0.1%胆固醇的正十二烷溶液涂于疏水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上制备人工渗透膜,以人工渗透膜取代DDASS中的大鼠肠管,以BCS I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BCS II类药奥美拉唑和BCS III类药氢氯噻嗪为工具药考察其在DDASS系统中经人工渗透膜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对上述3种药物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的测定,验证人工渗透膜对药物BCS归类的准确性。结果单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和氢氯噻嗪基于PAMPA优化DDASS法测得Papp分别为(3.644±0.291)×10^-6、(2.391±0.020)×10^-6、(0.129±0.032)×10^-6cm/s;上述药物基于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测得Peff分别为(37.69±2.67)×10^-5、(33.72±5.02)×10^-5、(14.37±1.66)×10^-5cm/s。三者的体内吸收百分率预测值分别为95.36%、65.76%、5.61%,与Papp呈正相关。结论基于DDASS优化PAMPA法对3种不同BCS分类药物渗透性的考察结果与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结果一致,均证明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奥美拉唑为高渗透性药物,氢氯噻嗪为低渗透性药物,符合FDA对三者的BCS分类。表明基于DDASS优化PAMPA法考察药物渗透性,结果准确,简单方便,节约资源,体内吸收百分率预测值具有参考价值,为仿制药申请生物等效性豁免及为创新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体外预测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DASS) 平行人工渗透分析法(pampa) 药物渗透 药物吸收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对药物跨血脑屏障渗透性的仿生系统优化及其评价研究
9
作者 黄韩韩 刘雪婧 +4 位作者 关皓月 许鸣镝 黄寅 牛剑钊 刘倩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36-1940,共5页
目的: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alysis,PAMPA),对化合物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仿生系统进行优化。以氯丙嗪、氯氮平、马普替林及维拉帕米等10种化合物进行渗透性考察,建立... 目的: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alysis,PAMPA),对化合物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仿生系统进行优化。以氯丙嗪、氯氮平、马普替林及维拉帕米等10种化合物进行渗透性考察,建立1种快速、简便的化合物BBB渗透性考察方法。方法:使用μFlux型化合物渗透性测定仪,以人工仿生膜为载体,将BBB涂膜液涂于仿生膜上制备人工渗透膜。对该平行人工膜模型进行方法学验证,考察其线性、重现性及重复性。以人工渗透膜模拟人的BBB,考察化合物经人工渗透膜的有效渗透速率(Pe),并与文献报道的通过96孔板测得的跨膜渗透速率(Pm)进行比较,验证人工渗透膜的准确性。结果:该方法测得的各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不同日期测定维拉帕米Pe值一致(P>0.05),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与重复性。对各化合物实验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以平行人工膜测定的Pe与96孔板测定的Pm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选择系数为1.00363)。结论:基于化合物跨BBB仿生系统优化PAMPA法能测定化合物跨过BBB渗透性,可为创新化合物跨BBB研究提供体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渗透分析法(pampa) 有效渗透速率 血脑屏障(BBB) 96孔板 渗透速率 线回归 被动扩散
原文传递
微晶纤维素对巴洛沙星渗透性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张丹丹 于明艳 +5 位作者 张冬梅 赵海云 王松 刘文坤 李宁宁 陈德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分析法(PAMPA)研究微晶纤维素的用量、来源、型号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为巴洛沙星片处方中微晶纤维素的筛选及不同来源微晶纤维素的替代提供参考。方法采用μFLUXTM型药物渗透性测定系统,前30 min以胃模拟液...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分析法(PAMPA)研究微晶纤维素的用量、来源、型号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为巴洛沙星片处方中微晶纤维素的筛选及不同来源微晶纤维素的替代提供参考。方法采用μFLUXTM型药物渗透性测定系统,前30 min以胃模拟液(pH 1.6)为介质,而后介质转换成肠模拟液(pH 6.5),测定巴洛沙星在不同来源、型号、用量的微晶纤维素中的渗透性。通过对渗透性差异的比较,考察微晶纤维素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结果随微晶纤维素(PH101型和PH102型)用量增加,巴洛沙星渗透性降低;不同型号的微晶纤维素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略有差异;同型号的进口微晶纤维素与国产品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型号影响巴洛沙星的渗透性。在巴洛沙星片中,渗透性可作为重要指针,为选择不同来源的微晶纤维素进行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沙星 平行人工渗透分析 微晶纤维素 渗透 辅料 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平行人工渗透膜试验研究氨酚羟考酮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羟考酮的溶解性与渗透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文丽 张晓明 +3 位作者 柯静 曲龙妹 田向斌 贺军权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735-1739,共5页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试验(PAMPA)对氨酚羟考酮片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羟考酮的有效渗透性进行研究,结合溶解性测定的结果,分析2种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BCS),为氨酚羟考酮片制剂的处方筛选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μFlu...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试验(PAMPA)对氨酚羟考酮片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羟考酮的有效渗透性进行研究,结合溶解性测定的结果,分析2种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BCS),为氨酚羟考酮片制剂的处方筛选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μFlux^(TM)型渗透测试系统测定2种药物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在pH 5.0饱腹小肠模拟液(FeSSIF)和pH 6.5空腹小肠模拟液(FaSSIF)中的有效渗透性,结合2种药物在pH 1.0〜8.0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度,分析BCS分类.结果在FeSSIF和FaSSIF中测定的有效渗透性,对乙酰氨基酚分别为2.22×10^(-6)和1.77×10^(-6)cm·s^(-1),盐酸羟考酮分别为30.8×10^(-6)和26.0×10^(-6)cm·s^(-1),酒石酸美托洛尔分别为9.62×10^(-6)和31.8×10^(-6)cm·s^(-1);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羟考酮溶解度分别为22.3~24.5和286.2~324.6 mg·mL^(-1)。结论与美托洛尔的有效渗透性比较,对乙酰氨基酚表现为“低渗透性”,盐酸羟考酮表现为“高渗透性”,2种药物均为“高溶解性”。对乙酰氨基酚为BCSⅢ类,盐酸羟考酮为BCSⅠ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渗透试验 氨酚羟考酮 对乙酰氨基酚 盐酸羟考酮 渗透 生物药剂学分类
原文传递
采用平行人工膜测定不同厂家富马酸喹硫平片体外渗透速率
12
作者 马玲云 汪路楠 +3 位作者 张广超 黄寅 牛剑钊 许鸣镝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27-1333,共7页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测定不同厂家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初步预测其生物等效性。方法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使用Macro Flux TM药物渗透测定仪,对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进行测定。结果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原...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测定不同厂家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初步预测其生物等效性。方法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使用Macro Flux TM药物渗透测定仪,对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进行测定。结果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原研进口、原研地产化、未进口原研的参比制剂、3家国产仿制制剂的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的90%置信区间均落在80.00%~125.00%之间。结论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测定渗透速率,初步预测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富马酸喹硫平片的参比制剂和国产仿制制剂属于生物等效。同时,实验数据表明,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可以对富马酸喹硫平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的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pampa) 富马酸喹硫平片 渗透速率 累积渗透 生物等效
原文传递
计算机模型与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在阿立哌唑口崩片制剂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郭志渊 周锐 +3 位作者 冯文 朱强 谢华 杨蕾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2-990,共9页
目的:以阿立哌唑口崩片为对象,采用计算机模型与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建立科学、高效的一致性评价体外研究方法,为难溶性药物制剂中关键工艺参数筛选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持。方法:建立阿立哌唑口崩片在不同pH介质中的体外溶出曲线测定方法;... 目的:以阿立哌唑口崩片为对象,采用计算机模型与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建立科学、高效的一致性评价体外研究方法,为难溶性药物制剂中关键工艺参数筛选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持。方法:建立阿立哌唑口崩片在不同pH介质中的体外溶出曲线测定方法;使用GastroplusTM软件建立阿立哌唑口崩片的计算机模型,模拟药物体内释放曲线,与体外溶出曲线的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生理相关性较好的溶出曲线测定方法;采用计算机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设计仿制制剂的粒径范围,制备不同粒径的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曲线进行比较,确定粒径范围;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对各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进行模拟生物等效性预测,考察粒径变化对药物体内吸收的影响,并通过临床试验结果验证生物等效性预测结论。结果:阿立哌唑为pH依赖的难溶性药物;阿立哌唑口崩片在pH 1.2、pH 4.0和pH 4.5介质中的溶出曲线不尽相同,pH 1.2介质中溶出最快,pH 4.5介质中溶出最慢;pH 4.5介质的溶出曲线方法体内外相关性最高(Y=0.0053X^(2)+0.4041X-0.0685,r=0.9987);各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均相似(f_(2)>50);且采用该粒径范围内的仿制制剂中的1批进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参比制剂为生物等效。结论:本文采用计算机模拟结合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的体外研究方法,建立了体内外相关性较好的溶出曲线方法,并成功指导药物的粒径筛选,确定了工艺参数中药物粒径范围。该方法快速、有效的为仿制药处方工艺筛选提供数据支撑;缩短了仿制药研发的耗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物等效性试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口崩片 计算机模拟技术 体内外相关 平行人工渗透模型 生物等效 一致评价体外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溶解性、渗透性分析技术的左炔诺孕酮生物药剂学分类及制剂的渗透速率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琳 吴斌 +5 位作者 王铁松 杜凯 吴兆伟 孙毅 张喆 胡琴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确定左炔诺孕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并比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渗透速率。方法:分别采用摇瓶法和平行人工膜试验,测定左炔诺孕酮的溶解度和有效渗透性,分析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特征。采用Macro Flux^TM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 目的:确定左炔诺孕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并比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渗透速率。方法:分别采用摇瓶法和平行人工膜试验,测定左炔诺孕酮的溶解度和有效渗透性,分析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特征。采用Macro Flux^TM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测定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溶出行为及渗透速率,通过关键质量参数,比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差异。结果:左炔诺孕酮的溶解度为非pH依赖型,属低溶解性药物,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测得的有效渗透性高于美托洛尔,且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有较好的相似度,受试制剂的渗透速率和有效吸收的药物总含量分别为参比制剂的88.6%和97.8%。结论:左炔诺孕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为BCS第2类和BDDCS第4类,左炔诺孕酮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和渗透速率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 国家基本药物 仿制药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渗透速率 平行人工渗透分析(pampa) 一致评价
原文传递
药物肠道渗透性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青青 江振洲 +1 位作者 张陆勇 黄鑫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7-734,共8页
药物的肠道渗透性是口服药物发挥药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何准确高效地评估化合物的渗透性已成为新药研发时的一大挑战。本文简介了几种常用的肠道渗透性预测模型的原理、优缺点和最新进展,重点介绍准确度和效率较高的尤斯灌流和平行人... 药物的肠道渗透性是口服药物发挥药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何准确高效地评估化合物的渗透性已成为新药研发时的一大挑战。本文简介了几种常用的肠道渗透性预测模型的原理、优缺点和最新进展,重点介绍准确度和效率较高的尤斯灌流和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并对未来渗透性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先导化合物的渗透性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渗透 在体单向肠灌流 外翻肠囊 尤斯灌流 CACO-2 平行人工渗透
原文传递
左氧氟沙星片辅料变更后的生物等效性豁免研究
16
作者 王文丽 张小燕 +3 位作者 王小晶 庾莉菊 张晓明 孙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2-1221,共10页
目的:通过测定左氧氟沙星的溶解性和体外渗透性,对比仿制与参比制剂的处方差异,考察差异性辅料对原料渗透行为的影响,并预测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旨在探究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试验(PAMPA)的体外渗透性数据申请生物等效性豁免的可行性。方... 目的:通过测定左氧氟沙星的溶解性和体外渗透性,对比仿制与参比制剂的处方差异,考察差异性辅料对原料渗透行为的影响,并预测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旨在探究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试验(PAMPA)的体外渗透性数据申请生物等效性豁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料在pH 1.0~pH 6.8的溶解性;采用μFlux^(TM)系统,在供体室中分别精密加入pH 5.0的饱腹小肠模拟液、pH 6.5的空腹小肠模拟液和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16 mL,受体室中精密加入Accepter Sink Buffer 16 mL,转子速度200 r·min^(-1),采集时间180 min,测定各介质中原料和原料与硬脂富马酸钠混合物中原料的渗透性,以及参比和仿制制剂粉末中原料的渗透性,通过双侧t检验考察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评估处方中新增辅料和其他变更辅料对原料的影响;采用Macro Flux^(TM)系统,在溶出杯中加入pH 5.0和pH 6.5的肠模拟液1000 mL作为溶出介质,使用桨法转速为75 r·min^(-1),受体室中精密加入Accepter Sink Buffer 12 mL,微搅拌棒的转速为450 r·min^(-1),分别取参比制剂和仿制制剂1片置溶出杯中,测定制剂的溶出-渗透曲线,比较溶出曲线相似性,计算渗透速率(J_(Flux))和终点时的药物累计渗透量(AMT),以2种制剂J_(Flux)和AMT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是否落在80%~125%范围内为依据,预测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左氧氟沙星在不同介质的溶解性为16.4~62.7 mg·mL^(-1),其渗透性在pH 5.0的饱腹小肠模拟液、pH 6.5的空腹小肠模拟液和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分别为2.92×10^(-6)、1.01×10^(-5)和1.07×10^(-5)cm·s^(-1);加入硬脂富马酸钠后与原料的渗透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参比和仿制制剂粉末中原料渗透性无显著差异(P<0.05);2种制剂的溶出曲线相似,J_(Flux)和AMT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结果均在限度范围之内。结论:左氧氟沙星为BCSⅠ类药物,处方变更后的辅料均不影响原料的渗透吸收,仿制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国产仿制制剂满足生物等效性豁免的核心要求。基于PAMPA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可用于原料的渗透性研究、处方的筛选和优化以及制剂的生物等效性预测等,能有效降低仿制药开发的成本和时间,加速高质量药品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等效 豁免 左氧氟沙星 溶解 渗透 平行人工渗透试验 渗透速率 累计渗透
原文传递
佐匹克隆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属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婕 白雅婷 +1 位作者 南楠 陈华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1171-1180,共10页
目的研究佐匹克隆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并对原研和3家仿制企业原料的关键理化性质进行对比评价,为佐匹克隆片剂的一致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检测pH 6.8和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佐匹克隆的固有溶出速率;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目的研究佐匹克隆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并对原研和3家仿制企业原料的关键理化性质进行对比评价,为佐匹克隆片剂的一致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检测pH 6.8和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佐匹克隆的固有溶出速率;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佐匹克隆的晶型进行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佐匹克隆不同pH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分别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模型(PAMPA)和Caco-2细胞模型,考察佐匹克隆的有效渗透性。对佐匹克隆的BCS进行初步判定,并考察原研与仿制企业原料的差异。结果原研与仿制企业的佐匹克隆晶型为同一晶型,为对映异构体形成的无水非中心对称的正交晶型化合物;佐匹克隆在酸性介质中溶解度最高,为高溶解度药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佐匹克隆在胃内几乎无吸收,在不同肠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吸收;PAMPA和Caco-2细胞模型均判定佐匹克隆为高渗透性药物,P-gp转运体参与佐匹克隆的肠道转运过程。原研与仿制企业原料的固有溶出速率、晶型、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和有效渗透性基本一致。结论佐匹克隆为BCSⅠ类药物;原研与仿制企业原料的关键理化性质基本一致;为佐匹克隆片的体外溶出行为评价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匹克隆 理化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仿制药一致评价 溶解 渗透 平行人工渗透模型 CACO-2细胞模型
原文传递
氢溴酸高乌甲素的生物药剂学分类属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文丽 张晓明 +3 位作者 田向斌 陈军辉 郭朝晖 杨平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51-1460,共10页
目的:通过平行人工膜渗透试验(PAMPA)和Caco-2单层细胞模型研究氢溴酸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 hydrobromide,LH)的渗透性,结合溶解性的测定,分析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BCS),为制剂的处方优化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等提供参考。方法:用μFlu... 目的:通过平行人工膜渗透试验(PAMPA)和Caco-2单层细胞模型研究氢溴酸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 hydrobromide,LH)的渗透性,结合溶解性的测定,分析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BCS),为制剂的处方优化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等提供参考。方法:用μFluxTM渗透性测试系统测定LH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在pH 5.0饱腹小肠模拟液(FeSSIF)、pH 6.5空腹小肠模拟液(FaSSIF)和pH 7.4磷酸缓冲液中的有效渗透性(Pe);同时采用Caco-2细胞模型,通过测定3种模型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高渗透性)、纳多洛尔(低渗透性)和地高辛(外排基质)的表观渗透系数(P_(app))来建立试验渗透性数据与人体内药物吸收程度的顺序关系,以验证细胞模型的可靠性,然后测定LH双向转运的P_(app)。根据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评估LH的渗透性高低,结合药物在pH 1.0~pH 8.0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度,判断药物的BCS分类。结果:PAMPA试验中,在FeSSIF、FaSSIF和pH 7.4磷酸缓冲液中测定的Pe,LH的Pe分别为1.82×10^(-6)、27.7×10^(-6)和156×10^(-6)cm·s^(-1),酒石酸美托洛尔的Pe分别为5.87×10^(-6)、53.3×10^(-6)和134×10^(-6)cm·s^(-1);Caco-2细胞试验中,测定的3种模型药物的P_(app)适宜,证明建立的细胞模型满足表征药物渗透性的要求,LH的P_(app)(A-B)和P_(app)(B-A)分别1.26×10^(-6)和22.8×10^(-6)cm·s^(-1);LH的溶解度为0.5~12.2 mg·mL-1。结论:PAMPA中LH的Pe在3种介质中均接近酒石酸美托洛尔,表现为“高渗透性”,但细胞试验中LH的P_(app)(A-B)略高于低渗的纳多洛尔,远低于高渗的酒石酸美托洛尔,与文献报道的中等渗透性的阿替洛尔(1.01×10^(-6)cm·s^(-1))接近,表现出“中等渗透性”,且外排率(ER)为18,说明LH在体内的吸收可能受外排转运体影响,故应以Caco-2试验结果为准。制剂最大单个剂量(10 mg)除以最低溶解度(0.5 mg·mL-1)为20 mL,小于250 mL,为“高溶解性”。因此,LH为“高溶解性,中等渗透性”药物,介于BCSⅠ类和BCSⅢ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高乌甲素 平行人工渗透试验 CACO-2细胞模型 生物药剂学分类 渗透 溶解 渗透模型药物 表观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药物通透性在新药发现和开发阶段的评估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文倩 韩静静 +2 位作者 张贤 徐润泽 杨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79-1285,共7页
通透性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新药研发的早期阶段,准确及高效地评估药物通透性至关重要。工业界通常将平行人工膜渗透技术(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 PAMPA)和Caco-2细胞模型作为早... 通透性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新药研发的早期阶段,准确及高效地评估药物通透性至关重要。工业界通常将平行人工膜渗透技术(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 PAMPA)和Caco-2细胞模型作为早期评估方法,目前,尤斯灌流大鼠模型也被广泛的应用。本篇综述首先总结了人体内单次灌注技术(in vivo single-pass perfusion technique, Loc-I-Gut)的数据—金标准,然后着重介绍了三种体外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效率、与人体内有效通透性(effectiv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eff)数据和人体吸收分数(fraction absorbed, Fa)的相关性,以期为在新药发现和开发的不同阶段使用正确的通透性方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药物 通透 平行人工渗透技术 CACO-2 尤斯灌流 有效通透 吸收分数
原文传递
噁拉戈利钠片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20
作者 贾俊伟 朱志祥 +3 位作者 李正照 庞余江 张丽萍 冯中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3-260,共8页
该研究制备了噁拉戈利钠自研片,并以溶出相似因子f_(2)为判断指标,优化了活性药物成分(API)粒径、干法制粒过筛筛网孔径以及片剂硬度等3个关键制剂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当API的粒径[d(0.9)]为250μm、干法制粒过筛筛网的孔径为1.4 mm、... 该研究制备了噁拉戈利钠自研片,并以溶出相似因子f_(2)为判断指标,优化了活性药物成分(API)粒径、干法制粒过筛筛网孔径以及片剂硬度等3个关键制剂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当API的粒径[d(0.9)]为250μm、干法制粒过筛筛网的孔径为1.4 mm、片剂硬度为80 N时,自研片与参比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一致。随后,该研究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PAMPA)法中相关的渗透参数和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来研究自研片的生物等效性。结果表明,自研片和参比制剂的渗速率分别为8.6988和8.1616μg·mL^(-1)·min^(-1),膜渗透性分别为2.24×10^(-4)和2.10×10^(-4)cm/s,自研片的置信区间为100.82%~104.54%;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研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4±8.69)%,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拉戈利钠 工艺参数 平行人工渗透分析 生物等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