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觉加工敏感性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
1
作者 刘越 《心理学进展》 2025年第2期253-260,共8页
目的:探讨感觉加工敏感性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反刍思维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使用高敏感人群量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问卷、反刍思维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4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 感觉加工敏感性... 目的:探讨感觉加工敏感性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反刍思维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使用高敏感人群量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问卷、反刍思维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4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 感觉加工敏感性、平衡时间洞察力、反刍思维与大学生抑郁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2)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反刍思维在感觉加工敏感性与大学生抑郁之间分别起单独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感觉加工敏感性通过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反刍思维影响大学生抑郁情绪,感觉加工敏感性水平越低,时间洞察力愈平衡,反刍思维产生可能性降低,从而减少或缓解大学生抑郁情绪。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S and depres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BTP and Ruminative responses in it. Methods: 421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Scale, 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 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 Centre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Results: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SPS, BTP, Ruminative responses and depression;2) BTP and Ruminative responses played separate and chain mediating ro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S and depression,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SPS exerts an impact on depression by BTP and Ruminative responses. The lower the level of SPS, the more balanced BTP, and the less likely Ruminative responses occurs, thereby reducing or alleviating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加工敏感性 平衡时间洞察力 反刍思维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作用机制与理论框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小保 于旭晨 吕厚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时间洞察力(Timeperspective,TP)是个体分类、组织、管理人生和社会经验的必要心理时间框架。在当今快节奏和高竞争性的社会中,寻求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之间的平衡被认为是优化个体社会适应、提升幸福和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 时间洞察力(Timeperspective,TP)是个体分类、组织、管理人生和社会经验的必要心理时间框架。在当今快节奏和高竞争性的社会中,寻求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之间的平衡被认为是优化个体社会适应、提升幸福和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概念取向模糊、测量方法局限等,现有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较为繁杂,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宏观角度上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现存研究的梳理,从平衡时间洞察力的不同概念取向入手,整合形成平衡时间洞察力的双通道理论模型,包含时间转换取向与总体健康取向平衡时间洞察力对心理健康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路径,以及潜在的边界条件。未来研究应区分平衡时间洞察力的不同概念取向,并分别进行拓展研究,着重发展时间转换取向平衡时间洞察力的测量手段,深化中国文化背景下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洞察力 平衡时间洞察力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时间洞察力对媒体多任务行为的影响:正念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刘文莉 张杰 +1 位作者 代文武 张志杰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平衡时间洞察力对媒体多任务行为的影响,以及正念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媒体多任务量表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平衡时间洞察力偏差(deviation of a balanced time perspe... 目的探讨平衡时间洞察力对媒体多任务行为的影响,以及正念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媒体多任务量表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平衡时间洞察力偏差(deviation of a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 coefficient,DBTP)、媒体多任务行为、正念水平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BTP与媒体多任务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01),与正念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01);正念水平与媒体多任务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01)。DBTP直接正向预测媒体多任务行为(β=0.28,P<0.001);当放入中介变量正念后,DBTP对媒体多任务行为的预测作用依旧显著(β=0.15,P<0.01)。DBTP对媒体多任务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正念的中介效应显著,直接效应(0.15)和中介效应(0.13)分别占总效应的53.07%和46.93%。结论平衡时间洞察力对媒体多任务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正念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时间洞察力 媒体多任务行为 正念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4
作者 李小保 吕厚超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2-569,共8页
基于1432名被试(M=29.04岁,SD=14.38岁),本研究旨在探究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平衡时间洞察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正相关,与消极情绪、焦虑负相关。(2)平衡时间洞察力与认知重... 基于1432名被试(M=29.04岁,SD=14.38岁),本研究旨在探究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平衡时间洞察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正相关,与消极情绪、焦虑负相关。(2)平衡时间洞察力与认知重评正相关,与表达抑制负相关。认知重评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呈正相关,与焦虑、消极情绪呈负相关;表达抑制与消极情绪、焦虑呈正相关。(3)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在平衡时间洞察力与总体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强调了平衡时间洞察力对人们的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培养和构建平衡时间洞察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洞察力 平衡时间洞察力 心理健康 情绪调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时间洞察力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坚毅和学习倦怠的链式中介
5
作者 宫俊如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3期178-184,共7页
为探讨平衡时间洞察力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对3015位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 学业倦怠在平衡时间洞察力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 坚毅和学习倦怠在平衡时间洞察力对高中生学... 为探讨平衡时间洞察力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对3015位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 学业倦怠在平衡时间洞察力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 坚毅和学习倦怠在平衡时间洞察力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这说明高中生的平衡时间洞察力可以通过影响坚毅性进而影响到学业倦怠水平最终影响高中生的学业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时间洞察力 学业成绩 坚毅 学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时间洞察力对智慧的影响:中庸思维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李溪言 吕厚超 张志杰 《心理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310-316,323,共8页
本研究为探讨大学生的平衡时间洞察力、中庸思维及智慧的关系,使用时间洞察力量表、中庸思维量表及三维智慧量表对本科生和硕士生进行调查,共回收404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1)时间洞察力显著正向预测智慧;(2)中庸思维显著正向预测智慧;... 本研究为探讨大学生的平衡时间洞察力、中庸思维及智慧的关系,使用时间洞察力量表、中庸思维量表及三维智慧量表对本科生和硕士生进行调查,共回收404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1)时间洞察力显著正向预测智慧;(2)中庸思维显著正向预测智慧;(3)中庸思维在平衡时间洞察力与智慧之间起调节作用,存在一定增益效果,即时间洞察力越平衡的个体,如果中庸思维水平高,则其智慧水平也越高,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上。这说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平衡时间洞察力能够正向预测智慧,且中庸思维调节个体平衡时间洞察力和智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洞察力 平衡时间洞察力 中庸思维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校生平衡时间洞察力在负面评价恐惧与手机成瘾间的中介作用
7
作者 张灏 杨佳欣 +1 位作者 张天玲 张静秋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负面评价恐惧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及平衡时间洞察力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1年4月,采用负面评价恐惧量表(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FNE)、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Z... 目的探讨负面评价恐惧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及平衡时间洞察力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1年4月,采用负面评价恐惧量表(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FNE)、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ZTPI)对1158名中职学校学生进行调查,并使用平衡时间洞察力计算法(deviation from the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DBTP)对平衡时间洞察水平进行计算。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负面评价恐惧[(37.87±7.71)分]与平衡时间洞察力[(4.50±0.75)分](r=0.379,P<0.01)和手机成瘾[(46.11±11.92)分](r=0.437,P<0.01)均呈正相关,平衡时间洞察力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r=0.475,P<0.01)。(2)负面评价恐惧直接正向预测手机成瘾(β=0.300,95%CI=0.248~0.352),平衡时间洞察力在负面评价恐惧与手机成瘾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37,占总效应的31.31%(0.137/0.437)。结论负面评价恐惧可直接影响中职学生手机成瘾行为,也可以通过影响平衡时间洞察力间接对手机成瘾产生影响,良好的平衡时间洞察力能降低由于负面评价恐惧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评价恐惧 手机成瘾 平衡时间洞察力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的关系:平衡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小保 吕厚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究平衡时间洞察力在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时间洞察力量表、主观社会地位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787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并使用Deviation from the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DBTP)法计算平衡时间洞... 目的:探究平衡时间洞察力在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时间洞察力量表、主观社会地位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787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并使用Deviation from the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DBTP)法计算平衡时间洞察力。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正相关,DBTP与主观社会地位、幸福感负相关。(2)中介分析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后,DBTP在主观社会地位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主观社会地位通过影响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认知进而影响其幸福感。结论:平衡时间洞察力可以部分地解释主观社会地位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实现平衡时间洞察力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洞察力 平衡时间洞察力 主观社会地位 幸福感
原文传递
大学生平衡的时间洞察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9
作者 孙华宗 李小保 吕厚超 《心理学进展》 2021年第2期533-541,共9页
本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平衡时间洞察力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内部机制。选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问卷中文版、整体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与消极情感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62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 大学生平衡时间洞察力、核心... 本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平衡时间洞察力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内部机制。选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问卷中文版、整体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与消极情感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62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 大学生平衡时间洞察力、核心自我评价、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 大学生的平衡时间洞察力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对主观幸福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平衡时间洞察力 核心自我评价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巴多时间洞察力类型划分:基于聚类分析的结果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吕厚超 杜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4,共8页
基于ZTPI区分时间洞察力的类型,并探究不同类型在相关心理变量上的差异。对1264名大学生施测《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ZTPI)中文版,在检验量表信效度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形成五个类型:消极、冲动寻求、未来取向、平衡和... 基于ZTPI区分时间洞察力的类型,并探究不同类型在相关心理变量上的差异。对1264名大学生施测《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ZTPI)中文版,在检验量表信效度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形成五个类型:消极、冲动寻求、未来取向、平衡和宿命。宿命、未来取向、冲动寻求人数各占27.8%,27.2%和25.9%。未来取向和平衡类型在自尊、自我概念清晰度、人格特质、冲动性、网络成瘾和生活满意度上优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于国外研究结果,虽然平衡类型是最优结果,但对中国大学生而言,未来取向在某些心理变量上优于平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PI 时间洞察力 时间洞察力类型 聚类分析 平衡时间洞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基于时间心理学的阐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郝海平 吕厚超 黄希庭 《心理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300-309,共10页
系统梳理了中国人的时间取向(也称时间洞察力)。通过对中国人过去取向、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的分析,概括了中国人时间洞察力的特点:不忘初心(过去取向)、立足现在(现在取向)和展望未来(未来取向),并对时间取向与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的关... 系统梳理了中国人的时间取向(也称时间洞察力)。通过对中国人过去取向、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的分析,概括了中国人时间洞察力的特点:不忘初心(过去取向)、立足现在(现在取向)和展望未来(未来取向),并对时间取向与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的关系进行了述评。本研究认为不忘初心是民族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的源头;立足现在通过欢乐为生活提供养分;展望未来给予个体展翅翱翔的翅膀。最后从操作性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心理学 时间洞察力 时间取向 平衡时间洞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的“双因素”个案研究
12
作者 魏利 《就业与保障》 2024年第11期145-147,共3页
基于职业始终“求变”“求新”的特殊性,科研人员的创新实践时时刻刻与前人成就、当下动态、未来展望深度交融,他们也因此成为社会分工网络中兼具入世与出世气质的特殊群体之一。基于此,文章从社会时间和社会角色这两大不可回避的因素入... 基于职业始终“求变”“求新”的特殊性,科研人员的创新实践时时刻刻与前人成就、当下动态、未来展望深度交融,他们也因此成为社会分工网络中兼具入世与出世气质的特殊群体之一。基于此,文章从社会时间和社会角色这两大不可回避的因素入手,以心理时间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为言说架构,探讨科研人员在时代潮流中提高职业生涯的完成度、持续创新创造活力的可行之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职业发展 平衡时间洞察力 社会认同 群体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