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NO、NOS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洋 李冀 +1 位作者 高彦宇 柴剑波 《中医药信息》 2009年第5期75-78,共4页
目的:建立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阐明寒热不同证型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方面的证候变化规律及物质基础,探寻寒热方剂(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的作用机制及方证相应规律。方法:采用经典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 目的:建立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阐明寒热不同证型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方面的证候变化规律及物质基础,探寻寒热方剂(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的作用机制及方证相应规律。方法:采用经典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同时施加"寒热"因素(冰水、0.3mol.L-1NaOH、8%干辣椒粉的60%乙醇混悬液)创建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幽门结扎术后18h处死各模型及给药组大鼠,测定各模型及给药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热证模型大鼠血清NO、iNOS、TNOS含量明显升高,大黄黄连泻心汤能减少其NO及NOS的合成。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血清NO、TNOS含量显著降低,理中丸可升高其NO、TNOS含量。结论:NO在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热证模型上主要表现为细胞毒作用,体现了其炎症介质及强氧化剂的生物学效应;在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证模型上主要表现为细胞保护作用的降低,即NO舒血管效应降低。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在寒热病证结合模型上体现了不同的证治效应,体现了相应方治疗相应证的证治规律,并佐证了建立的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结扎型胃溃疡 寒热证 大黄黄连泻心汤 理中丸 NO、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舒颗粒抗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作用机制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
作者 陈文利 凌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6S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胃舒颗粒抗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SPF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胃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奥美拉唑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模型,检测干... [目的]观察胃舒颗粒抗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SPF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胃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奥美拉唑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模型,检测干预前后各组溃疡面积、胃液pH值、胃蛋白酶活性、胃粘膜组织病理的变化。[结果]胃舒颗粒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减少胃溃疡面积,以及抑制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pH值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舒颗粒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 胃舒颗粒 奥美拉唑 胃蛋白酶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连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_2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秀萍 刘环清 +2 位作者 王俊 王鸣慧 肖洪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香连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Shay-大鼠幽门结扎法。观察胃液中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的改变。结果:香连丸可使血清中PGE2浓度明显上升,其作用强度同西咪替丁(70 mg.kg... 目的:研究香连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Shay-大鼠幽门结扎法。观察胃液中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的改变。结果:香连丸可使血清中PGE2浓度明显上升,其作用强度同西咪替丁(70 mg.kg-1)基本相同,而对EGF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香连丸能使幽门结扎型消化性溃疡大鼠的胃液中NO含量显著增多,其作用强度同西咪替丁和胃康胶囊基本相同;结论:香连丸抗急性胃黏膜损伤可能与促进PGE2分泌与合成有关。并可能通过诱导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生成NO来实现其抗溃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结扎型胃溃疡 香连丸 一氧化氮 前列腺素E2
原文传递
水黄皮根总黄酮抗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可云 朱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水黄皮根总黄酮(PRF)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幽门结扎模型观察PRF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幽门结扎收集胃液观察PRF对大鼠胃液分泌和黏液分泌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PRF对幽门结扎大鼠胃黏膜表皮生... 目的研究水黄皮根总黄酮(PRF)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幽门结扎模型观察PRF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幽门结扎收集胃液观察PRF对大鼠胃液分泌和黏液分泌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PRF对幽门结扎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PEF对幽门结扎大鼠血清胃泌素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的溃疡指数(4.37±0.69)比较,PRF中、高剂量组分别为(2.62±0.69),(2.12±0.92),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1);与模型对照组的积分吸光度(0.67±0.24)比较,PRF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93±0.41),(1.36±0.59),(1.54±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RF各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胃液量(P<0.05,P<0.01);PRF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大鼠游离酸度、总酸度以及总酸排出量(P<0.01)。结论水黄皮根总黄酮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通过抑制胃泌素分泌、促进EGF分泌、促进胃黏液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黄皮根总黄酮 幽门结扎型胃溃疡 胃酸分泌 黏酸分泌 胃泌素 表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滇白珠醇提物预防大鼠胃溃疡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苏华 何飞 +1 位作者 韦桂宁 曾宪彪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1期23-26,32,共5页
目的:探讨滇白珠醇提物(DBZ)预防给药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A)及乙醇型胃溃疡(B)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A模型,观察DBZ对大鼠胃溃疡发生率、溃疡指数以及胃液量、胃酸、胃蛋白酶的影响;采用B模型,观察DBZ对大鼠胃溃疡发生率、溃疡指数... 目的:探讨滇白珠醇提物(DBZ)预防给药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A)及乙醇型胃溃疡(B)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A模型,观察DBZ对大鼠胃溃疡发生率、溃疡指数以及胃液量、胃酸、胃蛋白酶的影响;采用B模型,观察DBZ对大鼠胃溃疡发生率、溃疡指数以及胃黏膜组织SOD、MDA、PGE2、NO含量的影响。结果:A模型为瘤胃部胃溃疡。模型组胃溃疡发生率高,溃疡指数大,病理检查显示溃疡部位胃组织严重缺损。与模型组比较,DBZ高剂量组大鼠胃溃疡发生率及溃疡指数显著减少,胃组织缺损程度明显减轻,胃液量、胃酸浓度和总酸排出量均显著降低;DBZ低剂量组大鼠胃溃疡指数显著减小,胃组织缺损程度明显减轻,胃酸浓度显著降低;DBZ高、低剂量组对胃蛋白酶活力均没有显著影响。B模型为腺胃部胃溃疡。模型组大鼠胃部出现明显淤血及溃疡。与模型组比较,DBZ高剂量组大鼠胃部没有淤血及溃疡,DBZ低剂量组淤血及溃疡程度明显减轻;DBZ高、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的SOD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降低,而对PGE2、NO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DBZ预防给药对大鼠A、B模型胃溃疡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对A模型抑制作用可能与减少胃酸分泌有关,对B模型抑制作用可能与升高胃黏膜SOD水平、同时降低MD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白珠 醇提物 胃溃疡 幽门结扎型胃溃疡 乙醇胃溃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连丸对消化性溃疡大鼠胃液量、胃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环清 李丽萍 +2 位作者 肖洪彬 刘冠冶 张淑清 《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香连丸对消化性溃疡大鼠模型胃溃疡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Shay-大鼠幽门结扎法,检测胃液量、胃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的改变。结果: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大鼠,香连丸能显著减少其胃液量、降低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同西咪替... 目的:研究香连丸对消化性溃疡大鼠模型胃溃疡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Shay-大鼠幽门结扎法,检测胃液量、胃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的改变。结果: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大鼠,香连丸能显著减少其胃液量、降低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同西咪替丁相比较,作用强度基本相同。结论:香连丸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液量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来实现对胃粘膜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连丸 幽门结扎型胃溃疡 胃液量 胃酸度 胃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