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义模糊函数的MIMO SAR分辨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周伟 陈浩文 +1 位作者 刘永祥 凌永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1,共5页
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 SA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雷达体制。与传统SAR相比,MIMO SAR综合利用了波形分集和空间分集优势,如何衡量系统的分辨特性以及模糊特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模糊函数概念推广到MIMO SAR性能分析中... 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 SA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雷达体制。与传统SAR相比,MIMO SAR综合利用了波形分集和空间分集优势,如何衡量系统的分辨特性以及模糊特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模糊函数概念推广到MIMO SAR性能分析中,通过数学推导获得了广义模糊函数的解析表示,结果表明MIMO SAR系统分辨率不仅取决于发射波形参数以及合成孔径长度,还与发射波形集的正交性以及收发天线阵列流形密切相关,仿真实验验证了系统模型的有效性和相应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模糊函数 MIMO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广义模糊函数在雷达多目标分辨中的应用
2
作者 戴征坚 邹焕新 +1 位作者 郁文贤 胡卫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8-50,共3页
多目标分辨是常规雷达功能的扩充。由于集成广义模糊函数是单、多分量多项式相位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的有效工具,将其应用于雷达多目标分辨中是完全可行的,这已被文中对雷达实测数据的分析所证实。为适应雷达实际工作需求,文中探讨了... 多目标分辨是常规雷达功能的扩充。由于集成广义模糊函数是单、多分量多项式相位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的有效工具,将其应用于雷达多目标分辨中是完全可行的,这已被文中对雷达实测数据的分析所证实。为适应雷达实际工作需求,文中探讨了尚待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多目标分辨 广义模糊函数 多项式相位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模糊函数的低分辨雷达目标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辉 丁宇 +1 位作者 焦小辉 徐小川 《舰船电子对抗》 2016年第5期46-49,共4页
针对低分辨雷达的特点,提出了广义模糊函数的概念,讨论了广义模糊函数与目标分辨率的关系,通过分析广义模糊函数中3个参数的构成,对编队目标架次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例进行检验,为实际工程运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低分辨雷达 广义模糊函数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模糊函数空间的收敛性质
4
作者 杨寒彪 文钊颖 林文辉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8-14,共7页
本文研究了广义模糊函数空间闭包的收敛A_(n)→A与其切片收敛A_(n)(x_(n))→A(x)的关系,有以下结果:对于任意的x∈X和任意收敛序列(A_(n)_(neN))∈A,其中序列(A_(n)_(neN))的极限∈A,存在一个极限为x的收敛序列(A_(n)_(neN))∈X,使得当... 本文研究了广义模糊函数空间闭包的收敛A_(n)→A与其切片收敛A_(n)(x_(n))→A(x)的关系,有以下结果:对于任意的x∈X和任意收敛序列(A_(n)_(neN))∈A,其中序列(A_(n)_(neN))的极限∈A,存在一个极限为x的收敛序列(A_(n)_(neN))∈X,使得当n→∞时,A_(n)(x_(n))→A(x),其中A为从X到T的广义模糊函数空间在X×T超空间中的闭包.同时,举例强调“存在一个极限为x的收敛序列(A_(n)_(neN))∈X的“存在”二字不能替换为“任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学 广义模糊函数空间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模糊基函数的多变量模糊模型及其辨识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勇 贾利民 张锡第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491-495,共5页
利用模糊穴映射理论,提出一种有效描述复杂多变量系统的模糊模型——广义模糊基函数展开式。它可方便地处理步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语言和系统信息,并可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是一种通用的多变量模糊逻辑系统模型.利用语言信息,提出一种新的... 利用模糊穴映射理论,提出一种有效描述复杂多变量系统的模糊模型——广义模糊基函数展开式。它可方便地处理步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语言和系统信息,并可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是一种通用的多变量模糊逻辑系统模型.利用语言信息,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参数辨识方法——改进的Widrow—Hogg学习规则,仿真结果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模糊函数 参数辨识 模糊系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K调制信号的无源成像系统模糊函数分析
6
作者 张磊 碗超凡 +1 位作者 刘振星 尹治平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1-865,共5页
从双基地成像系统的模糊函数出发,针对相移键控(PSK)调制信号的特点,引入平均模糊函数的概念。利用求取期望的方式消除码元序列的随机性对系统模糊函数的影响,详细推导了基于PSK调制信号的无源成像系统的广义模糊函数,并通过仿真实验分... 从双基地成像系统的模糊函数出发,针对相移键控(PSK)调制信号的特点,引入平均模糊函数的概念。利用求取期望的方式消除码元序列的随机性对系统模糊函数的影响,详细推导了基于PSK调制信号的无源成像系统的广义模糊函数,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信号波形参数对系统分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K调制信号的序列长度和滚降系数对系统分辨性能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K调制信号 无源成像系统 广义模糊函数 分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模糊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秦勇 张锡第 贾利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1-134,共4页
Modeling,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iques, are to analyze and deal with complex MIMO dynamic systems. A complex multivariable system features nonlin... Modeling,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iques, are to analyze and deal with complex MIMO dynamic systems. A complex multivariable system features nonlinearity, uncertainty, multiple variables and couple action. It is difficult or even impossible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is kind of system with the existing conventional system and control theories based on classical logic. The theory of fuzzy sets and fuzzy systems open a new alternative way to modeling,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such systems. But most developments are limited during the dealing with SISO systems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the study on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is of significance in respects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 and becomes one of th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fuzzy logic techniques. In this dissertation, several conclusions about the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theory have been achieved. The whole thesis includes two parts, and the main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art, the theory about modeling,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s is studied, including 1 The study on generalized fuzzy basis function based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model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modeling methods of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s, enlightened by the fuzzy cell to cell mapping model proposed by L.M.Jia, a new analy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MIMO fuzzy rules generalized fuzzy basis function (GFBF) is put forwards under the deterministic definition of the fuzzy cellization. It cannot only simultaneously the numerical data and linguistic knowledge of the complex systems, but also contains many kinds of fuzzy basis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GFBF. Consequently, generalized fuzzy basis function series (GFBFS), an efficient and concise modeling method for MIMO fuzzy systems, is proposed through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for the decision making logic used in the fuzzy inference mechanism, which can be proved to approximate arbitrary nonlinear functions to any degree of accuracy. Based on this model, an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utilizing numerical data is provided and its convergence property is detailed studied.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a fast technique based on ρ cut equivalent system is put forwar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bout typical system and practical industrial plant demonstrate its effectiveness. 2 The study on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MIMO fuzzy systems By reviewing the existing analyzing method of fuzzy systems, and based on the idea that the dynamics of any complex system is the aggregation of its implicit stable sub dynamics and unstable sub dynamics, system decomposi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make the system properties easier to be recognized. Furthermore, the filtering operation is used to reasonable eliminate the less significant factors and make the dominant dynamics emerge. Then, the system behavior can be evaluated directly from the α cut equivalent system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ell to cell mapping. This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asymptotic response of the complex dynamic system. 3 The study on fuzzy sliding-mode based self learning multivariable fuzzy controller (FSM MFC)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tate of arts of the researches on multivariable fuzzy controller (MFC), the limitation of indirect MFC based on the controlled system model is summarized.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concentrate on the study of direct MFC and the general purposed model free MFC becomes the focus on the researches on fuzzy logic control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VSC) dealing with SISO and n the order systems, the concept of fuzzy sliding mode (FSM) is defined in the state spac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losed loop system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another control input. Meantime, b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系统 多变量模糊系统 广义模糊函数 模糊滑模 自学习多变量模糊控制器 工业智能自动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复包络信号的匀速运动目标回波脉间补偿及相干积累 被引量:2
8
作者 冯西安 张杨梅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50,共10页
现代声呐、水下制导等水声探测系统常常使用窄带脉冲、调制、编码、伪随机等种类繁多的发射信号波形来满足低信噪比检测、高分辨估计、抗干扰、主动隐蔽探测的应用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研究了任意信号的长时间积累问题,给出了一种任... 现代声呐、水下制导等水声探测系统常常使用窄带脉冲、调制、编码、伪随机等种类繁多的发射信号波形来满足低信噪比检测、高分辨估计、抗干扰、主动隐蔽探测的应用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研究了任意信号的长时间积累问题,给出了一种任意复包络信号的匀速运动目标回波脉间补偿及相干积累检测方法.通过构建任意发射信号波形的广义模糊函数,将匹配滤波器输出表示为所构造的广义模糊函数,使得任意复包络信号的脉压波形不仅能够用统一的数学模型来表述和计算,而且能够提供多脉冲回波的距离走动信息和多普勒频移信息,为多脉冲距离位置对齐和Fourier变换(FFT)积累提供了依据.对于用广义模糊函数表示的匹配滤波器输出,采用Keystone变换将复包络对齐,消除了距离走动,采用FFT补偿多普勒频移项,实现了任意复包络信号的长时间相干积累.对于水下探测中使用的连续波信号、线性调频信号以及复杂的m序列编码信号、Costas跳频编码信号波形进行了信号积累及检测的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任意复包络信号的匀速运动目标回波脉间补偿及相干积累的正确性.消声水池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复包络信号 相干积累 运动补偿 广义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阵结构的相控阵MIMO雷达分辨能力分析
9
作者 文小乔 谭贤四 +1 位作者 吕伟 王力宝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1-46,共6页
在阵元总数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子阵划分方式和布阵间距对不同子阵发射正交波形,子阵内发射相干波形的相控阵-MIMO雷达系统的分辨力的影响,首先通过相控阵-MIMO雷达的信号模型推导出其广义模糊函数,然后以此分析子阵结构对距离、多普勒... 在阵元总数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子阵划分方式和布阵间距对不同子阵发射正交波形,子阵内发射相干波形的相控阵-MIMO雷达系统的分辨力的影响,首先通过相控阵-MIMO雷达的信号模型推导出其广义模糊函数,然后以此分析子阵结构对距离、多普勒、方位三维分辨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阵元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子阵越多,系统距离分辨力越高,子阵越大,多普勒分辨力越高,子阵间距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有较好的系统分辨力。这些结论对相控阵-MIMO雷达子阵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MIMO雷达 广义模糊函数 分辨力 正交频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辨椭圆的前斜SAR分辨率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龙杰 姚迪 +1 位作者 孙英钦 田卫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93-2498,共6页
俯冲前斜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各方向分辨特性非均匀的特点,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描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俯冲前斜SAR的分辨率分析.为了完备地描述前斜SAR系统的分辨率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辨椭圆的前... 俯冲前斜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各方向分辨特性非均匀的特点,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描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俯冲前斜SAR的分辨率分析.为了完备地描述前斜SAR系统的分辨率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辨椭圆的前斜SAR分辨率分析方法,采用广义模糊函数推导了前斜SAR斜平面和地平面分辨椭圆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适应SAR系统不同的几何构型和系统参数条件,为前斜SAR系统的参数设计和几何构型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椭圆 广义模糊函数 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 GAF (Generalized AMBIGUITY Function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方位向分辨率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虎 李廉林 李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85-2088,共4页
该文分析了天线实孔径尺寸、不同电离层谱以及电离层不规则体尺度等因素在电离层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方位向分辨率影响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保持星载SAR合成孔径长度不变,增加天线实孔径的尺寸会引起SAR方位向分辨率的退化,同时... 该文分析了天线实孔径尺寸、不同电离层谱以及电离层不规则体尺度等因素在电离层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方位向分辨率影响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保持星载SAR合成孔径长度不变,增加天线实孔径的尺寸会引起SAR方位向分辨率的退化,同时导致SAR方位向图像平滑。电离层的Kolmogorov谱对SAR方位向的影响较双参谱严重。电离层不规则体尺度远大于合成孔径的尺寸时,电离层对SAR方位向分辨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在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尺度减小到合成孔径的尺寸以下,但量级接近时,电离层的影响会导致SAR方位向分辨率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天线实孔径尺寸 电离层不规则体 电离层湍动谱 广义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双基地MIMO成像雷达空间分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晶阳 田卫明 +2 位作者 卢晓军 赵政 邓云开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6-1296,共11页
地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成像雷达是一种新体制雷达系统,相比于传统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具有便携性好、无需运动补偿及图像帧频高等优势,在滑坡等地质灾害预警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利用多部MIMO雷... 地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成像雷达是一种新体制雷达系统,相比于传统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具有便携性好、无需运动补偿及图像帧频高等优势,在滑坡等地质灾害预警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利用多部MIMO雷达系统进行三维形变监测时,采用双基地MIMO雷达构型能够对传统单基地观测进行有效补充,可大大提高系统的整体观测自由度,但目前尚无有效的双基地MIMO成像雷达成像性能评估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广义模糊函数对双基地MIMO成像雷达的空间分辨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系统的几何构型推导了地基双基地MIMO成像雷达的广义模糊函数表达式并分析了等效阵列特性,然后根据广义模糊函数对系统的旁瓣走向、两维分辨率和栅瓣位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空间分辨率的计算公式,最后利用Matlab仿真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成像雷达 双基地MIMO 广义模糊函数 分辨率分析 旁瓣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伸缩域模糊系统的直接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宁 孙竞超 +1 位作者 董诺 刘彦呈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21-1324,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变伸缩域模糊逼近器的直接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在线更新广义模糊基函数的变伸缩因子,实现模糊系统论域及其模糊划分的自适应调整,从而能够以精简的模糊规则实现理想的逼近效果.此外,通过设计积分型逼近误差补偿,避免了鲁棒... 提出一种基于变伸缩域模糊逼近器的直接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在线更新广义模糊基函数的变伸缩因子,实现模糊系统论域及其模糊划分的自适应调整,从而能够以精简的模糊规则实现理想的逼近效果.此外,通过设计积分型逼近误差补偿,避免了鲁棒补偿中的高频控制输入.仿真研究和比较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 变伸缩域 广义模糊函数 逼近误差补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