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旧手机电路板非金属回收及在塑料中的再利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倪吉旭 刘洪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0-155,165,共7页
首先分析了废旧手机电路板非金属材料的存在形式和所含元素,然后综述了热解法、化学法和物理法等废旧手机电路板非金属材料的回收技术进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工艺特点,最后重点介绍了废旧手机电路板中的非金属材料作为增强体应用于聚丙... 首先分析了废旧手机电路板非金属材料的存在形式和所含元素,然后综述了热解法、化学法和物理法等废旧手机电路板非金属材料的回收技术进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工艺特点,最后重点介绍了废旧手机电路板中的非金属材料作为增强体应用于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尼龙等热塑性塑料和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等热固性塑料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手机电路板 玻璃纤维 环氧树脂 塑料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手机电路板破碎产物的理化性质研究
2
作者 熊兴旺 苏厚德 倪吉旭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第12期38-40,共3页
分析废旧手机电路板的结构组成,研究其破碎产物所含的元素、微观形貌及亲水、疏水特性。结果表明:废旧手机电路板主要由铜箔、玻璃纤维、固化树脂等材料复合压制而成,其破碎产物主要成分是铜,含量为28.62%,铜颗粒形状不规则且表面粗糙,... 分析废旧手机电路板的结构组成,研究其破碎产物所含的元素、微观形貌及亲水、疏水特性。结果表明:废旧手机电路板主要由铜箔、玻璃纤维、固化树脂等材料复合压制而成,其破碎产物主要成分是铜,含量为28.62%,铜颗粒形状不规则且表面粗糙,少量铜颗粒表面残留有环氧树脂等,破碎产物与水润湿性较差,但与乙醇完全润湿。理化检测可以确定电路板破碎产物内部结构与其理化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电路板回收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手机电路板 理化检测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手机电路板酸性硫脲浸金过程动力学 被引量:8
3
作者 白静 白建峰 +7 位作者 戴珏 罗新云 邓明强 王鹏程 赵新 张承龙 王景伟 苑文仪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0-1405,共6页
废旧手机是一种典型电子废弃物,手机电路板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贵金属,而金的回收是废旧手机资源化研究的热点。以硫脲为络合剂、硫酸铁为氧化剂、硫酸为调节剂,在p H为1.5、固液比为1∶30、硫酸铁质量分数为0.3%的条件下,分别考查了硫脲... 废旧手机是一种典型电子废弃物,手机电路板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贵金属,而金的回收是废旧手机资源化研究的热点。以硫脲为络合剂、硫酸铁为氧化剂、硫酸为调节剂,在p H为1.5、固液比为1∶30、硫酸铁质量分数为0.3%的条件下,分别考查了硫脲浓度、反应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酸性硫脲浸出废旧手机电路板中金的影响,采用核收缩模型探讨了酸性硫脲浸金体系浸出过程表观动力学,结果表明,酸性硫脲浸金过程的总体控制步骤为固体产物层扩散控制,其浸出过程动力学方程为1-23η-(1-η)23=KDt,硫脲浓度的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该浸出过程表观活化能Ea=19.378 k J/mol。由此推断,在酸性硫脲浸金体系中通过提高反应温度或通过增加硫脲浓度的途径来提高金的浸出率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手机电路板 硫脲浸出 核收缩模型 动力学
原文传递
微细粒废旧手机电路板物料特性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韩俊 段晨龙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3-126,132,共5页
为了研究微细粒废旧手机电路板物料特性对浮选效果的影响,采用XPS、SEM-EDS与FT-IR分析了微细粒电路板的主要组分特性,发现金属铜主要以CuO、Cu(Met)_2、Al_2Cu形式存在;玻璃纤维以束状形式存在于微细粒电路板中,且表面碳元素相对含量为... 为了研究微细粒废旧手机电路板物料特性对浮选效果的影响,采用XPS、SEM-EDS与FT-IR分析了微细粒电路板的主要组分特性,发现金属铜主要以CuO、Cu(Met)_2、Al_2Cu形式存在;玻璃纤维以束状形式存在于微细粒电路板中,且表面碳元素相对含量为57.11%,利于玻璃纤维的上浮;有机树脂中含有极性与非极性官能团,其中极性官能团的存在促进了药剂的吸附。通过分析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发现,疏水引力是造成微细粒电路板中非金属颗粒发生团聚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采用有机分散剂改善微细粒电路板在矿浆中的分散性,为微细粒浮选效果的改善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手机电路板 微细粒 表面能 浮选 团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