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甘青民族地区度量衡制考议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建国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5期128-132,共5页
在近代甘青民族地区商贸活动中,所使用的度量衡器很复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当时社会经济水平方面的因素,有外来商帮的因素,也有官府方面的因素。度量衡器的这种混乱状况,给当地商贸经济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但也应看到... 在近代甘青民族地区商贸活动中,所使用的度量衡器很复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当时社会经济水平方面的因素,有外来商帮的因素,也有官府方面的因素。度量衡器的这种混乱状况,给当地商贸经济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但也应看到,这种状况的存在又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实际上是当地市场经济体系开始初步发育但又很不完善的表现,是甘青民族地区这样一个有着特殊自然、人文环境的地区商品经济走向近代化的一个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甘青民族地区 度量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被引量:113
2
作者 郝万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年第3期48-51,共4页
"经方"原为经验用方的意思.在汉代以前,凡是记载经验用方的书,统称之为"经方".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说的"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即指此而言.但是这些经方的著作今已亡佚.今天... "经方"原为经验用方的意思.在汉代以前,凡是记载经验用方的书,统称之为"经方".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说的"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即指此而言.但是这些经方的著作今已亡佚.今天人们所说的"经方"也就是本文所要讲的"经方",则是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而言,含有方剂的经典、典范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度量衡制 经方药量 换算方法 中药剂量 药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甘青藏区度量衡制问题探析
3
作者 李建国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5,共7页
在近代甘青藏区商贸活动中,所使用的度量衡器很复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当时社会经济水平方面的因素,有外来商帮的因素,也有官府方面的因素。度量衡器的这种混乱状况,给当地商贸经济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但我们也应看到... 在近代甘青藏区商贸活动中,所使用的度量衡器很复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当时社会经济水平方面的因素,有外来商帮的因素,也有官府方面的因素。度量衡器的这种混乱状况,给当地商贸经济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但我们也应看到,这种状况的存在又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实际上是当时市场经济体系开始初步发育,但又很不完善的表现,是甘青藏区这样一个有着特殊自然、人文环境的地区,商品经济走向近代化的一个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甘青藏区 度量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原始计量到度量衡制度的形成 被引量:9
4
作者 汪宁生 《考古学报》 1987年第3期293-320,397-398,共30页
度量衡制度和文字一样,是所谓"城市革命"时期社会飞跃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标志之一。而在此以前,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早有了长短、大小和轻重的概念,并会应用当时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进行粗略的计量。当然,与... 度量衡制度和文字一样,是所谓"城市革命"时期社会飞跃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标志之一。而在此以前,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早有了长短、大小和轻重的概念,并会应用当时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进行粗略的计量。当然,与后世以专用度量衡器具为主要标志的一套度量衡制度比较,原始人类所用的各种计量方法非常简单,极不精确,可统称为原始计量方法。然而文明社会的度量衡制度,正是由这里引导出来的。原始计量差不多和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人类若不掌握粗略的计算长度的方法,就不可能建成一座即使是非常简陋的风篱和茅屋,不可能从事编织和纺织,更不用想制造捕机、弓箭等复杂的器物或在器物上施以节奏匀称的花纹图案了。人类若不具备初步计算容量的方法,在从事粗放农业时就不能掌握应撒的籽种的数量;人类若不具有简单的度量衡概念,一切交换(即使是原始的实物交换)都是无法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衡制 少数民族地区 度量衡 计量方法 重量单位 长度单位 容量单位 云南少数民族 景颇族 原始
原文传递
宋代度量衡器的制作与管理机构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正忠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5期82-88,101,共8页
度量衡器的制作与管理机构,是涉及度量衡史与职官制度史的一个边缘性课题。由于这类课题历来不大为人注意,有关方面的研究和成说,迄今仍多有疏误而未得订正。归纳起来,这方面的疏误大致有三: 一是只看到中央政府的度量衡制作机构,忽略... 度量衡器的制作与管理机构,是涉及度量衡史与职官制度史的一个边缘性课题。由于这类课题历来不大为人注意,有关方面的研究和成说,迄今仍多有疏误而未得订正。归纳起来,这方面的疏误大致有三: 一是只看到中央政府的度量衡制作机构,忽略了地方或部门官司的制作机构;二是只见及中央政府某段时期的一个制作机构,而未见及其他的中央制作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衡制 度量衡 熙宁 三司使 中央政府 管理机构 疏误 工部 少府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气连枝 同声相应 海峡两岸度量衡制度文化研讨会在秦皇故里召开
6
作者 马靖 《中国计量》 2012年第S1期12-13,共2页
本刊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度量衡制度,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奠定了基础。而甘肃省礼县是秦始皇的祖籍,大秦帝国的发祥地。因此,选择在... 本刊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度量衡制度,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奠定了基础。而甘肃省礼县是秦始皇的祖籍,大秦帝国的发祥地。因此,选择在礼县举办海峡两岸度量衡制度文化研讨会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韩毅司长在研讨会致辞中指出。为促进海峡两岸计量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展海峡两岸计量文化之旅活动,海峡两岸度量衡制度文化研讨会于9月10日至12日在秦皇故里——甘肃省礼县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衡 海峡两岸 度文化 研讨会 甘肃省 度量衡制 计量史 国家质检总局 交流与合作 秦始皇
原文传递
北魏孝文帝改革度量衡
7
作者 张金龙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5期31-31,共1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极其广泛,关涉北魏王朝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习俗诸方面。从前论者少谈孝文改革度量衡制,今特记述,以期引玉。《魏书·高祖纪下》:太和十九年(495)在颁行一系列改革诏令的同时,于六月戊午,
关键词 魏孝文帝改革 度量衡制 系列改革 生活习俗 巩固统治 劳动人民 长尺 魏书 统治集团 北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度量衡的产生、标准和单位量的增长原因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东瑞 《史学月刊》 1981年第3期8-14,48,共8页
度量衡是我国古代计量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生产、交换、消费不可缺少的技术条件。在一定意义上,它标志着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因此,度量衡史是横跨科技史和经济史的一门专史。中国古代度量衡史的内容十分丰富,现就研... 度量衡是我国古代计量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生产、交换、消费不可缺少的技术条件。在一定意义上,它标志着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因此,度量衡史是横跨科技史和经济史的一门专史。中国古代度量衡史的内容十分丰富,现就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以求匡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衡 我国古代 历史时期 经济史 度量衡制 地主阶级 律历志 封建社会 古代社会 单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孝文帝对度量衡的改革及其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海 吕仕儒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88-92,共5页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对度量衡进行了改革,实行度量衡大小制。(1)度量衡小制:1尺=23.10 cm,1升=200 mL,1斤=220 g。小制用于天文、乐律等特定的行业;(2)度量衡大制:1尺=29.591 1 cm,1升=400 mL,1斤=440 g。大制用于官府征税和...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对度量衡进行了改革,实行度量衡大小制。(1)度量衡小制:1尺=23.10 cm,1升=200 mL,1斤=220 g。小制用于天文、乐律等特定的行业;(2)度量衡大制:1尺=29.591 1 cm,1升=400 mL,1斤=440 g。大制用于官府征税和民间日常交易。度量衡大小制影响了中国古代度量衡1 300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孝文帝 度量衡 度量衡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渤海度量衡”
10
作者 方学凤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49-53,共5页
渤海的度量衡是渤海社会生产、交换、消费不可缺少的主要计量工具,是在一定意义上,它标志着一个渤海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渤海是否使用过度量衡器物?它的单位量的标准、进位制和特点是什么?这都是还未解开的一个谜。关于渤海... 渤海的度量衡是渤海社会生产、交换、消费不可缺少的主要计量工具,是在一定意义上,它标志着一个渤海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渤海是否使用过度量衡器物?它的单位量的标准、进位制和特点是什么?这都是还未解开的一个谜。关于渤海史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从1980年起在国内外掀起研究渤海史的热潮,得到飞跃性的发展。但在史学界尚未发表过以渤海度量衡的使用、标准及其特点的专题论文,探讨渤海度量衡制。本文根据有关渤海史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一,渤海使用过计量工具渤海立国229年间,在社会生产、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衡制 渤海史 高句丽 社会经济 文献史料 近百年 度量衡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心地 三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梁方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1-20,共20页
近数十年来,学者对存世古物进行实测并参考史籍记载,对于我国度量衡史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关于一器一物或断代、专门的论著居多,而全面性的综合分析则少;关于度量衡的量的变迁的著述居多,而对于质的变化的阐明则少。一般通论著... 近数十年来,学者对存世古物进行实测并参考史籍记载,对于我国度量衡史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关于一器一物或断代、专门的论著居多,而全面性的综合分析则少;关于度量衡的量的变迁的著述居多,而对于质的变化的阐明则少。一般通论著作,多数只是从官定的度量衡制度和对人民赋税剥削两者的关系来论述,而不是从社会发展阶段和每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内的两个基本敌对阶级的斗争来探讨问题,因而并没有接触到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矛盾方面,更没有很好地阐明问题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衡 时代特征 度量衡制 中国历代 变迁 单位量 增率 封建社会 交换经济 剥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同律度量衡”的涵义
12
作者 邱隆 《中国计量》 1997年第5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同律度量衡 统一度量衡 涵义 音律 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历史理想 度量衡制 度量衡 历史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的衡制与币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炳应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3年第S3期250-256,共7页
西夏的度量衡制度,由于可供研究的资料太少,很少有人涉及。近来,我接触到一些西夏文文献、文物和货币,觉得有可能进行初步探讨、整理;更想开辟研究货币的新途径,把货币与度量衡联系起来。所以,虽然困难不少。有的问题还难以圆满解决,仍... 西夏的度量衡制度,由于可供研究的资料太少,很少有人涉及。近来,我接触到一些西夏文文献、文物和货币,觉得有可能进行初步探讨、整理;更想开辟研究货币的新途径,把货币与度量衡联系起来。所以,虽然困难不少。有的问题还难以圆满解决,仍想一试。一在著名的西夏文辞书《文海》中,有三条比较完整的衡制材料,有的著作翻译过,但我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语 度量衡制 西夏文 进位法 中央王朝 平均值 重量单位 初步探讨 钱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单位制和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简介
14
作者 罗来仪 《国际商务研究》 1985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度量衡制度有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其代号为“SI”)、公制(The Metric System)、英制(The British System)和美制(The U.S.A.System)。对于后三种计量制度已广为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工作人员所熟悉,...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度量衡制度有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其代号为“SI”)、公制(The Metric System)、英制(The British System)和美制(The U.S.A.System)。对于后三种计量制度已广为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工作人员所熟悉,但对于国际单位制尚属生疏。鉴于我国自1984年2月27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定计量单位”,而我“法定计量单位”又是在国际单位制的基础上制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 计量 工作人员 度量衡制 基本单位 进出口业务 工作者 单位符号 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法制计量
15
作者 方寸 《中国计量》 1995年第1期16-17,共2页
悠久的历史秦始皇诏书(公元前221年)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计量法”。它统一了古代中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了标准器、实施了官方定期检定制度。以后汉承秦制,隋、唐、明、清又不断完善和强化了古代度量衡制度。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 悠久的历史秦始皇诏书(公元前221年)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计量法”。它统一了古代中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了标准器、实施了官方定期检定制度。以后汉承秦制,隋、唐、明、清又不断完善和强化了古代度量衡制度。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社会的闭关自守和军伐割据造成了度量衡制的落后和混乱。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虽曾两度立法,以推行米制,但均因政局不稳而难以奏效。《计量法》诞生现代计量工作的范围,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衡制 工作计量器具 计量 计量法 我国古代 计量工作 标准器 检定 南京政府 北洋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工记》不是齐国官书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洪涛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第4期359-365,共7页
《考工记》是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以前多数人认为成书较晚,降低了它的实际价值。虽然也有人认为是周人所作,但都没有系统地论证过,难以取信于人。清人江永认为'《考工记》为东周后齐人所作,郭沫若先生极力赞成这种观点... 《考工记》是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以前多数人认为成书较晚,降低了它的实际价值。虽然也有人认为是周人所作,但都没有系统地论证过,难以取信于人。清人江永认为'《考工记》为东周后齐人所作,郭沫若先生极力赞成这种观点,并于四十年代专文作了论述。其理由主要有三条:一、从《考工记》提到的列国和水渎名号看;二、《考工记》多用齐国方言;三、《考工记》中的度量衡是齐制。该文具有较大影响。但经仔细研究,这三条理由似乎都难以成立。《考工记》不是齐国官书,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工记 郭沫若 方言 齐国 官书 春秋战国 四十年代 古代科学技术 度量衡制 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考辨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冕堂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38,共12页
研究清代历史,尤其是研究清代经济史,亟需了解当时的农业地租的剥削形态、剥削量和地租率等问题。为此,务必探讨当时的农田单产量。这就涉及田积、土质、度量衡制度和粮色品种等复杂因素,且要结合江浙、川湖、闽广和华北等地区的具体情... 研究清代历史,尤其是研究清代经济史,亟需了解当时的农业地租的剥削形态、剥削量和地租率等问题。为此,务必探讨当时的农田单产量。这就涉及田积、土质、度量衡制度和粮色品种等复杂因素,且要结合江浙、川湖、闽广和华北等地区的具体情况细加稽考。仅有笼统的数据和泛泛之词,是无助于研究的深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浙地区 度量衡制 考辨 经济史 乾隆 孔府档案 江南 四川 江西 地租剥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战国时期的度量衡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慧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28-137,共10页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征收田赋的需要(楚国的“量入修赋”,鲁国的“初税亩”,以及后来田赋制度的确立),和商业发展的需要,度量衡显得更为重要,其制度也日趋完备。度量衡在它发展史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又由于当时小国林立,诸侯纷争,政治...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征收田赋的需要(楚国的“量入修赋”,鲁国的“初税亩”,以及后来田赋制度的确立),和商业发展的需要,度量衡显得更为重要,其制度也日趋完备。度量衡在它发展史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又由于当时小国林立,诸侯纷争,政治上的不统一,表现在度量衡上就有不少的地域差异。不过所谓差异也并非杂乱无章,完全没有头绪可寻,事实上后来差异便逐渐趋于缩小了。这里面原因有两个:一是各国之间物资交流的日益频繁化,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统一的度量衡,以便利商品的交换,促进流通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衡制 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 春秋战国时代 商业发展 齐国 初税亩 发展史 田赋 中原地区
原文传递
从金代的官印考察金代的尺度 被引量:15
19
作者 高青山 王晓斌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75-76,74,共3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度量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很长的过程。很早就有学者较系统地研究了各个时代的度量衡制度的发展变化;但是,对于金代的度量衡制度的研究与其它朝代相比,却还很薄弱。关于金代的尺度,以往许多人都认为,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度量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很长的过程。很早就有学者较系统地研究了各个时代的度量衡制度的发展变化;但是,对于金代的度量衡制度的研究与其它朝代相比,却还很薄弱。关于金代的尺度,以往许多人都认为,是沿袭唐、宋的。王国维曾说:“自唐迄今,尺度所增甚微,宋后尤微。”①“求其原因,实由魏、晋以降,以绢布为调……,官吏惧其短耗,又欲多取于民,故尺度代有增益,北朝尤甚。自金元以后,不课绢布,故八百年来尺度犹仍唐宋之旧。”②这种看法,并无金代的文献或实物为据,只是按宋代与其后明清之间尺度的变化,而做的一种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官印 度量衡制 代尺度 上京路 发展变化 年号 历史悠久 王国维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算书透露的科学与社会信息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康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6-103,87,共9页
一现存最早的纸卷算书地道的纤维纸数学书籍可能最早出现子我国。唐代学官的十部算经,北宋元丰年间才有刻本,流传到今的只有南宋鲍澣之嘉定年间的刻本?鼗托幢尽端惚怼?P.2490),屏风式一面书折叠装,第4页背面写着“广顺二年岁次壬子正月... 一现存最早的纸卷算书地道的纤维纸数学书籍可能最早出现子我国。唐代学官的十部算经,北宋元丰年间才有刻本,流传到今的只有南宋鲍澣之嘉定年间的刻本?鼗托幢尽端惚怼?P.2490),屏风式一面书折叠装,第4页背面写着“广顺二年岁次壬子正月日记”,即公元952年,其它写本年代虽有参差,但早于洞窟封闭是毫无疑义的。所以敦煌写本算书为我国也是世界上迄今所见最古老的纸卷算书。以下为节省篇幅,将6种算书按李俨编号简记为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太平御览 孙子算经 公元 社会经济 科学与社会 学官 嘉定 度量衡制 我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