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童颜 彭瑾 +1 位作者 龙赟 陈艳琼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自评问卷、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M o 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自评问卷、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M o 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自评问卷的实际亲密度与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与理想适应性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家庭类型患者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不满意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及不满意适应性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0.01),不同受教育时间、入院次数、婚姻状况、工作状态患者不满意亲密度及不满意适应性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回归分析显示,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总分对预测不满适应性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不满的心理状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与家庭支持系统有关,而且与患者自身所存在的社会功能障碍和反复发病的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 家庭亲密度 适应性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自评问卷 简明精神病症状 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志 刘晓伟 谈幼玉 《西南军医》 2012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的现状并探讨家庭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治疗前的社会功能状况;患者出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病药物维...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的现状并探讨家庭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治疗前的社会功能状况;患者出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治疗1年,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及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120(93.7%)例的患者存在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集中表现在职业及工作、计划性及责任心、对外界的关心及兴趣方面;家庭干预前两组间SDSS、MRS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此两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家庭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康复状态量表 社会功能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民佑 吴虹 +1 位作者 杨建明 胡季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9-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职业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职业治疗组转入康复科接受职业治疗,观察6个月... 目的:探讨职业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职业治疗组转入康复科接受职业治疗,观察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职业治疗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分、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职业治疗融合传统农艺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及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职业治疗 农艺治疗 精神康复 阴性症状 社会功能 阳性与阴性症状 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 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顾引军 庄开岑 +3 位作者 陈玉良 施小平 黄玉秀 罗文秀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10期133-133,共1页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上海市金山区11个精神病人日间康复照料站(以下称为阳光心园)新入园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居家监护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上海市金山区11个精神病人日间康复照料站(以下称为阳光心园)新入园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居家监护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于入组时、入组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定两组患者的疾病状况及社会功能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各时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入组后12个月末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对照组入组后各时段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入组后第12个月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区 康复 阳性与阴性症状 康复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痴呆患者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沈雷 黄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6507-6508,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治疗对痴呆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MMSE量表为测评工具,按注意力缺损诊断(DSM-Ⅳ-R)标准,选择70~80岁,MMSE得分位于15~20分的痴呆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治疗对痴呆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MMSE量表为测评工具,按注意力缺损诊断(DSM-Ⅳ-R)标准,选择70~80岁,MMSE得分位于15~20分的痴呆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治疗,3次/w,30 min/次,并口服安慰剂,对照组仅口服安慰剂。分别于治疗后3、6、9、12个月后分别进行MMSE及ADL测评,对比测评结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6、9个月时的MMSE值与对照组无差异,12个月时,治疗组MMSE评分提高(P<0.05)。在治疗6、9、12个月时,治疗组AD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认知康复治疗可以提高痴呆患者的MMSE及ADL评分,减轻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痴呆 认知康复简易精神状态评价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康复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6
作者 赵提 介勇 +2 位作者 周雪美 姚瑛 包赛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0期104-107,共4页
目的为了使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患者出院后社会适应能力,我们使用了多元康复法进行训练,本研究通过对比评价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启动16周多元化结构... 目的为了使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患者出院后社会适应能力,我们使用了多元康复法进行训练,本研究通过对比评价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启动16周多元化结构式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中/后分别用IPROS、MRSS及SCL-90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干预前与后三项量表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元化的康复疗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改变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改善了患者以往刻板单一生活方式,提升主动参加康复活动的积极性,并对自我能力有了很大的认同,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多元康复 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IPROS) 康复状态量表(MRSS) 90项症状自评(SCL-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案管理在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崔虹 邵华 +1 位作者 何夏君 丁寒琴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1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实施个案管理,对照组实施门诊随访。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Morning Sid...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实施个案管理,对照组实施门诊随访。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orningside rehabilitation status scale,MR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患者MRSS和SDSS得分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个案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有效改善了患者受损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社区护理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 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训练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27
8
作者 黄海晓 林飞飞 +5 位作者 丁万涛 林翠绿 徐大利 张丽君 吴秀玲 金婷婷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研究情景模拟训练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潘桥院区2017年9月~2018年7月112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表法分组,选取合格病例90例,其中对照组45例,试验组45例。... 目的研究情景模拟训练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潘桥院区2017年9月~2018年7月112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表法分组,选取合格病例90例,其中对照组45例,试验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护理及工娱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情景模拟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量表(SANS)、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精神症状评定量表(NOSIE)评分情况。结果入组前,两组SANS、MRSS、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3个月、6个月及结束训练后2个月,两组SANS、MRSS、NOSIE评分与同组入组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入组后6个月及结束训练后2个月试验组SANS、MRSS、NOSIE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情景模拟训练应用于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精神衰退、改善社会功能,对其社会功能康复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康复 情景模拟训练 阴性症状 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 精神症状评定-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