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艺传统”与新中国美术经典:艺术生产中的文艺干部
1
作者 张文聪 于昊旻 《中国美术》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文艺干部作为重要的生产端口,应该被给予学术上的关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建立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文艺干部,促使我国的艺术生产实现了由实践模式向生产体制的转变。以往关于新中国美术生产体制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对个体艺术家、艺术作品... 文艺干部作为重要的生产端口,应该被给予学术上的关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建立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文艺干部,促使我国的艺术生产实现了由实践模式向生产体制的转变。以往关于新中国美术生产体制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对个体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风格的阐释,忽视了经典文本的生成问题,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培养的文艺干部视角切入新中国美术经典的研究更是鲜有出现。本文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培养的文艺干部为研究对象,在艺术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围绕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与文艺干部、新中国美术生产体系、新中国美术经典的关系展开多维讨论,试图精准呈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所培养的文艺干部参与新中国美术生产的状况,并就文艺干部如何形塑美术经典做出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文艺干部 延安 美术生产机制 新中国美术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鲁艺与京剧
2
作者 草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京剧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剧本创作 演员 《刘家村》 《赵家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鲁艺革命旧址规划设计初探
3
作者 呼雪娇 《城市建筑》 2014年第9期35-35,共1页
延安鲁艺革命旧址拥有独具魅力的原真历史记忆。本文通过对其历史、人文、艺术价值的探讨,把握地域环境、社会人文与革命旧址的关系,进而展现历史文化、延续地域特征,为革命旧址的保护与发展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革命旧址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最好的学生——音乐大师李焕之素描 被引量:1
4
作者 向延生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11,共7页
1938年,李焕之到延安入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结业后留校任教,是获得冼星海教益最多,也是最好的学生.冼星海去苏联后,李焕之接棒在延安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后来多次整理《黄河大合唱》的版本。... 1938年,李焕之到延安入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结业后留校任教,是获得冼星海教益最多,也是最好的学生.冼星海去苏联后,李焕之接棒在延安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后来多次整理《黄河大合唱》的版本。新中国建立后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1985至1999年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在音乐教育、作曲、指挥、理论等方面,音乐大师李焕之都是冼星海革命艺术传统的传人,为发展中国的音乐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焕之 冼星海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黄河大合唱 中国音乐家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延安鲁艺音乐作品中的政治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虹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1年第3期28-29,共2页
延安鲁艺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政治使命、坚定的政治立场、强烈的政治功能,在激励民众抗战、颂扬共产党光辉形象、塑造民族精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音乐 政治
原文传递
著名诗人侯唯动同志逝世
6
《诗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78-78,共1页
著名诗人侯唯动同志于2005年8月26日因病逝世,享年88岁。侯唯动同志1917出生于陕西扶风,原名侯唯栋,1936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创作组学习、工作,1946年在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任教员,1954年起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 著名诗人侯唯动同志于2005年8月26日因病逝世,享年88岁。侯唯动同志1917出生于陕西扶风,原名侯唯栋,1936年参加革命,1940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创作组学习、工作,1946年在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任教员,1954年起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任编辑,1980年离休。侯唯动同志是我国著名诗人,1936年在上海《青年界》发表诗歌,1938年在胡风主编的《七月》发表长诗《斗争就有胜利》,在抗战诗坛引起巨大反响。此后,诗作主要有《长途行吟》、长诗《黄河西岸的鹰形地带》、《美丽的杜甫川淌过的山谷》、《西北高原黄土变成金的日子》、诗集《红头巾》、叙事长诗《日月赶不上给工人拾鞋带》等。解放战争期间在东北工作,创作颇丰,其诗作被编入《七月诗选》、《新中国诗选》、《抗战诗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唯动 《抗战诗选》 中国诗选 青年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原文传递
郭玮:最美的逆行天使
7
作者 李晶柯 《传记文学》 2020年第2期25-31,共7页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基辛格《论中国》铁血亦柔情"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那远方的你,是否平安和勇敢;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看见,那家中的我,乖巧懂事而坚强……".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抗日战争 医疗队 防护服 文学家
原文传递
探访红色校园 找寻红色记忆
8
《人生十六七》 2019年第28期20-23,共4页
黎明驱走了黑暗,日出带来了光明。从1949年到2019年,弹指一瞬间,我们的伟大祖国将迎来它70周岁华诞。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在这70年... 黎明驱走了黑暗,日出带来了光明。从1949年到2019年,弹指一瞬间,我们的伟大祖国将迎来它70周岁华诞。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在这70年里,中国发展成了富强、民主、拥有世界话语权的强国,百废俱兴发展成为百业昌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学 共产党 周恩来 毛泽东 鲁迅术学 沈阳药科大学 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综合性大学 沈阳音乐学院 沈阳市和平区 江西瑞金
原文传递
鲁艺的前世今生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传记文学》 2020年第2期32-33,共2页
1941年9月,17岁的青年贺敬之走在边塞城市延安洒满晨光的大路上,高声地歌唱着:"是我的——这早晨,这太阳!是我的——这欢快的一天的开始!……现在是每一种颜色都鲜红的季节。现在是每一个喉咙都发声的季节。现在是每一双手都举起... 1941年9月,17岁的青年贺敬之走在边塞城市延安洒满晨光的大路上,高声地歌唱着:"是我的——这早晨,这太阳!是我的——这欢快的一天的开始!……现在是每一种颜色都鲜红的季节。现在是每一个喉咙都发声的季节。现在是每一双手都举起热情的季节。现在是每一朵花都结实的季节。……光明和温暖正在这大地上开始,这里正在开辟,正在手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抗日战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