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56-60周岁全血献血人群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霄 毕岐勇 +2 位作者 郭成城 张艳丽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56-60岁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为我国安全实施推广高龄献血者的招募保留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者的资料,将18-55岁献血人群为对照组,56-60岁人群为研究对... 目的研究分析56-60岁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为我国安全实施推广高龄献血者的招募保留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者的资料,将18-55岁献血人群为对照组,56-60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献血次数、性别、献血频率、献血量选择、延迟献血率、献血不良反应率等特征。结果观察期间年龄在56-60岁之间献血者共4 134名参加登记献血,其中男2 692名,女1 442名,共计登记献血次数为5 916人次,登记献血频率(5 916/4 134,1.431)高于对照组的(1 220 889/1 176 193,1.038),且每年献血人次逐年增加;400 mL献血量比(3 937/1 979, 1.989)显著低于对照组(1 070 718/150 171, 7.130);延迟献血率和献血反应发生率与18-55岁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既往无献血反应的56-60周岁献血者继续献血是安全的,其献血量逐年增多,针对这部分人群的献血动员招募是我国献血人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针对该人群的献血行为特征,制定精准的献血招募保留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年龄 全血 献血 献血反应 延迟献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24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数据比对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涛 李永铭 +20 位作者 周源 尤榕 李晓晖 陈国安 王林 黄霞 陈睿 孟慧灵 喻其文 刘妍妍 高敏 王晓颖 冯伟 侯志敏 侯玲华 程远 朱海峰 罗伟峰 雷登平 杜霞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分析比对24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有关数据,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方法借助国内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工作平台,收集24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频率、平均年龄、延迟献血率、献血者流失率等数据,计算算数平... 目的分析比对24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有关数据,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方法借助国内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工作平台,收集24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频率、平均年龄、延迟献血率、献血者流失率等数据,计算算数平均数、同比,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规模与变化趋势、年龄构成特点和献血者招募与保留情况。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平均献血频率从1.16次到5.49次不等,献血者平均年龄从25.2岁到40.6岁不等;初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占比5.70%-63.33%;18-24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参与率0.02%-1.42%,延迟献血率6.02%-56.99%,献血者流失率在21.34%-83.79%。结论 24家血液中心相关指标存在较大差距,说明各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结构具有差异性,建议各血液中心针对性地制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宣教、招募、保留和召回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献血 献血 延迟献血率 献血者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血液联盟成员与大陆省级采供血机构部分执业指标比对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邱艳 张新童 +21 位作者 戚海 冯凌 赵生银 张洪斌 赵国庆 周源 梁华钦 李伍升 张荣江 孙俊 陈阳 曹晓莉 王林 黄璨 张志安 成宁 尤榕 胡文杰 龚裕春 雷登平 傅雪梅 刘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对亚太血液联盟(APBN)成员与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部分执业指标比对结果比较,识别采供血最佳执业实践。方法 APBN 8个成员和大陆23家省级采供血机构,根据APBN比对指标的名称、指标定义、计算公式和计量单位,收集统计2014-2017年期间&q... 目的对亚太血液联盟(APBN)成员与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部分执业指标比对结果比较,识别采供血最佳执业实践。方法 APBN 8个成员和大陆23家省级采供血机构,根据APBN比对指标的名称、指标定义、计算公式和计量单位,收集统计2014-2017年期间"采供血服务人口数"、"全血和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各类献血点采集全血比例"、"献血者延迟献血率"、"千人口全血和红细胞供应量"和"千人口血小板供应量"相关数据,分析生成各类柱状比对图进行比较。结果 2017年APBN成员与大陆采供血机构部分执业指标比对情况:服务人口数为561万2 253-1亿2 559万vs 311万-1 604万4 700人;全血和单采血小板采集量(U)为12万5 100-473万2 000 vs 2万9 031-28万7 793;固定献血点全血采集量比例为38.5%-77.8%vs 8.3%-73.6%;献血者延迟献血率为4.4%-27.9%vs5.4%-25.9%;千人口全血和红细胞供应量(U)为19.5-65.3vs7.9-24.1;千人口血小板供应量(成人治疗量)为3.0-11.4 vs 1.1-8.2。4年间上述6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呈多样性。结论通过选取国际通用的采供血机构执业指标与APBN对标,发现我国省级采供血机构在规模、采血能力和临床供血水平尚有差距,结合自身实际执业条件,优化执业内容和方式,方能提高采供血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执业 千人口采血量 千人口供血量 献血延迟献血率 指标比对 亚太血液联盟 省级血液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