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南构造晚二叠世长兴期点礁和滩的高精度层序地层与储层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梁西文 郑荣才 +1 位作者 张涛 林娟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7-413,共7页
湖北利川的建南构造上二叠统长兴组长二段台地内的点礁和滩相沉积,为晚二叠世鄂西和川、渝东开阔台地内礁、滩的典型代表,其生长、发育受控于相对海平面变化。以薄片鉴定、钙镁分析和电测资料分析入手,将海平面变化与礁、滩体的沉积过... 湖北利川的建南构造上二叠统长兴组长二段台地内的点礁和滩相沉积,为晚二叠世鄂西和川、渝东开阔台地内礁、滩的典型代表,其生长、发育受控于相对海平面变化。以薄片鉴定、钙镁分析和电测资料分析入手,将海平面变化与礁、滩体的沉积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可从长二段划分出2.5个四级沉积层序。在长二段礁、滩形成机理的系统研究基础上,指出礁、滩是在开阔台地上相对高的丘状隆起基底上发育起来的;白云岩化研究的结果,表明礁、滩的白云岩化和储层孔隙的发育与高位期的间歇性暴露与混合水作用有关。由于海平面变化的幅度较小及持续的时间较短,使得台内礁、滩的间歇性暴露时间较短,白云岩化强度不一,从而造成了礁、滩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南构造 长兴期 高精度 层序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南构造东岳庙段页岩气层岩心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爱国 张建平 +3 位作者 赵红燕 石元会 任元 李光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8-43,5,共6页
建南构造建111井区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首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区块。为了掌握和深入研究建南构造页岩气的储层特征和富集规律,对建页HF1井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J1Z3)564.0~649.0m连续取心83.5m并进行岩心试验研究。... 建南构造建111井区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首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区块。为了掌握和深入研究建南构造页岩气的储层特征和富集规律,对建页HF1井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J1Z3)564.0~649.0m连续取心83.5m并进行岩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孔隙度集中分布在1.0%~4.0%(平均2.5%),渗透率为0.004~12.0mD(平均0.6roD),呈特低孔、特低渗特征;总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4%~3.2%(平均1.3%),热演化程度为0.8%~1.5%,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地化指标处于有利的勘探范围之内;脆性矿物体积分数平均62.2%,泊松比平均0.21,弹性模量平均30.0GPa,综合脆性指数平均51.7%,压裂易于形成网络裂缝;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不含硫化氢。试验结论对建南构造页岩气勘探开发产能建设,以及国内同类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南构造 东岳庙段 页岩气 岩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南构造志留系流体封存箱与油气运聚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朝晖 李昌鸿 胡晓凤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49,164-165,共5页
建南构造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小河坝组,中志留统韩家店组具有层层含气的特点,且出现明显的压力分带特征,其中韩家店组压力系数达1.63,为典型的高压流体封存箱。根据流体封存箱的"构筑-改造-定型"动态的研究思路对其进行解剖,... 建南构造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小河坝组,中志留统韩家店组具有层层含气的特点,且出现明显的压力分带特征,其中韩家店组压力系数达1.63,为典型的高压流体封存箱。根据流体封存箱的"构筑-改造-定型"动态的研究思路对其进行解剖,认为建南构造志留系气藏具有多套盖层叠置,其中流体虽然经历了滞留和幕式排放过程,但无异源流体充注,油气保存良好,其幕式闭合/开启旋回式的封闭机理诠译了志留系气藏层层含气的特点,有助于志留系这一新产层的扩大勘探,从而开拓鄂西渝东区新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南构造 志留系 流体封存箱 流体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南构造南飞三气藏储层地质特征的认识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强 高秀娥 吴丽萍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6-7,18,共3页
鄂西渝东地区建南构造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被发现,近年来,随着开发工作的深入,建南构造南飞三气藏逐渐成为气田开采的主力气藏。所以,重点挖潜跨石庙断层附近"裂缝型"储层发育部位,及滚动勘探突破跨石庙断层下盘飞三... 鄂西渝东地区建南构造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被发现,近年来,随着开发工作的深入,建南构造南飞三气藏逐渐成为气田开采的主力气藏。所以,重点挖潜跨石庙断层附近"裂缝型"储层发育部位,及滚动勘探突破跨石庙断层下盘飞三段储层,可以达到南飞三气藏增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南构造 飞三气藏 储层发育 地质特征 滚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南构造JP7井气层录井特征及定量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强 郝玉芬 +1 位作者 石元会 葛华 《国外测井技术》 2008年第4期23-25,3-4,共3页
鄂西渝东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存在4个产气层,即石炭系黄龙组云岩储层、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储层、三叠系飞仙关组飞三段鲕滩储层、嘉陵江组嘉一段裂缝储层。其中在建南构造飞仙关组飞三段、二叠系长兴组是最主要的产气层。分别通过对建南... 鄂西渝东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存在4个产气层,即石炭系黄龙组云岩储层、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储层、三叠系飞仙关组飞三段鲕滩储层、嘉陵江组嘉一段裂缝储层。其中在建南构造飞仙关组飞三段、二叠系长兴组是最主要的产气层。分别通过对建南构造南高点JP7井飞三段储层、长兴组储层的录井特征研究,并利用该区域气层定量解释标准评价储层获得较好效果。最终JP7井在长兴组完井试气获日产气.2.1×10^4m^3.证实了录井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渝东 建南构造 储层特征 含油气性 录井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O技术在建南构造浅层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钟庆良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S1期119-121,共3页
AVO是在叠前CDP道集上分析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特征来识别岩性及预测油气的,是一项利用振幅信息研究岩性、识别油气的重要技术。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盆地建南构造建34井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珍珠冲段和上三叠统香溪组2个储层的AVO属性参数,... AVO是在叠前CDP道集上分析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特征来识别岩性及预测油气的,是一项利用振幅信息研究岩性、识别油气的重要技术。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盆地建南构造建34井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珍珠冲段和上三叠统香溪组2个储层的AVO属性参数,珍珠冲段有2层共6m厚的含气砂岩,香溪组层段也有两层共33.2m厚的含气砂岩。通过分析建34井的资料作出珍珠冲段和香溪组层段含气砂岩顶面反射振幅与偏移距之间的关系图和有关AVO属性参数的交会图,研究了2个储层的AVO异常地质属性特征,得出了该区浅层气具有Ⅰ类砂岩类型,即正的AVO截距P和负的AVO斜率G且油气储层顶部的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的增大而减小。基于地震资料的AVO反演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地区珍珠冲段和香溪组2个砂岩储层顶部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对于采用AVO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建南构造 浅层气 AVO 振幅 偏移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南构造飞仙关组三段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及南北高点储层差异原因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梁西文 郑荣才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5-50,共6页
以岩屑薄片为基础,结合侧井曲线分析资料,按Exxon公司经典层序地层模式,对建南构造南、北高点代表井建45井、建42井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划分4个沉积层序,均为Ⅱ型层序,层序级别相当于四级。并对南北高点进行了层序地层对比,南高点的... 以岩屑薄片为基础,结合侧井曲线分析资料,按Exxon公司经典层序地层模式,对建南构造南、北高点代表井建45井、建42井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划分4个沉积层序,均为Ⅱ型层序,层序级别相当于四级。并对南北高点进行了层序地层对比,南高点的鲕滩主要发育在层序1、2、3的高位期,北高点的鲕滩主要发育于层序4的海侵期。研究认为:南、北高点鲕滩储层存在差异,南高点的鲕滩可定义为“高位滩”,而北高点的鲕滩定义为“海侵滩”,后者因缺乏表生溶蚀作用而储集性能差;北高点可形成层状白云岩储层,层状白云岩储层发育于层序3的高位晚期,层位上处于北高点鲕粒滩与泥晶灰岩之间。针对南、北高点的储层分布规律,提出南高点应以滚动扩边,打斜井提高产能为主,北高点应以寻找优质白云岩储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南构造 飞仙关组三段 层序地层 储层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南构造东岳庙段页岩气层测录井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志蓉 石文睿 +2 位作者 张占松 田芳 赵红燕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25-28,41,共5页
通过研究四川盆地建南构造建111、建页HF-1、建页HF-2井页岩气层地质、录井和测井特征,建立页岩气储层综合解释标准,取得主要认识:东岳庙段页岩气储层厚在40m以上,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页岩,脆性矿物含量≥65%;孔隙度3.0%~6.5%,渗透率2.1m... 通过研究四川盆地建南构造建111、建页HF-1、建页HF-2井页岩气层地质、录井和测井特征,建立页岩气储层综合解释标准,取得主要认识:东岳庙段页岩气储层厚在40m以上,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页岩,脆性矿物含量≥65%;孔隙度3.0%~6.5%,渗透率2.1md^3.6md,含气饱和度55.0%~65.0%,有机碳含量为1.0%~1.4%,地层压力变化正常;东岳庙段页岩气层核心参数如页岩厚度、孔隙度、游离气含量,部分或同时分别突破60.0m、10.0%和2.0m3/t,页岩气显示层可评价为Ⅰ类气层,试气易获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建南构造 东岳庙段 页岩气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四性”关系识别建南构造东岳庙段页岩气储层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敬友 张伟 段步青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2-14,共3页
建南构造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泥页岩发育,邻井多口井在该段普遍见良好的油气显示。页岩气储层为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属于泥岩性质储层,具有低孔隙、超低渗透率的特点。对建南构造自流井组东岳庙段页岩气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含... 建南构造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泥页岩发育,邻井多口井在该段普遍见良好的油气显示。页岩气储层为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属于泥岩性质储层,具有低孔隙、超低渗透率的特点。对建南构造自流井组东岳庙段页岩气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含气性特征及储层"四性"关系的研究,结合岩心、气测录井、试气等资料统计分析出页岩气储层的物性和电性下限值,进一步建立有效厚度解释图版,可定量得出页岩气层的解释下限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南构造 页岩气 "四性"关系 气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南构造飞三段古油藏的识别和恢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5-7,共3页
鄂西渝东地区建南构造飞三段经历了古油藏聚集、古油藏裂解与古气藏聚集、古气藏调整改造形成现今气藏三个阶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工区实际,确定研究区储层沥青含量、古孔隙度、古油层厚度、面积、古油藏及裂解气量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鄂西渝东地区建南构造飞三段经历了古油藏聚集、古油藏裂解与古气藏聚集、古气藏调整改造形成现今气藏三个阶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工区实际,确定研究区储层沥青含量、古孔隙度、古油层厚度、面积、古油藏及裂解气量的统计和计算方法。古油气藏计算结果表明,北部的古油藏裂解气足够为现今的气藏提供气源,同时可能还有尚未找到的地质储量,具有进一步勘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南构造 飞三段 沥青 古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南构造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多级压裂现场实践——以建密HF-1井为例
11
作者 陈宣百 《江汉石油科技》 2014年第3期62-65,共4页
为落实建南构造致密砂岩气藏须家河组须六段水平井单井产能、获取须六段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江汉油田在建密HF-1井开展了裸眼水平井6级压裂,最大限度增加水平井筒与气藏接触面积,提高储层动用程度。该井采用裸眼封隔器滑套6级大规... 为落实建南构造致密砂岩气藏须家河组须六段水平井单井产能、获取须六段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江汉油田在建密HF-1井开展了裸眼水平井6级压裂,最大限度增加水平井筒与气藏接触面积,提高储层动用程度。该井采用裸眼封隔器滑套6级大规模压裂技术,成功实施压裂改造,表明了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应用裸眼完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为建南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压裂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南构造 致密砂岩气藏 水平井 多级压裂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南构造东岳庙段页岩气层特征与评价标准
12
作者 冯爱国 赵红燕 +1 位作者 石元会 任元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11期153-153,共1页
中扬子地区是国内陆上盆地页岩气最为有利的勘探区域,为深化中扬子地区建南构造东岳庙段页岩气层认识,在研究钻探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页岩气层特征,建立了评价标准,供科研与生产人员参考。
关键词 建南构造 东岳庙段 页岩气 气层特征 评价标准
原文传递
鄂西渝东地区典型构造流体封存箱划分及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国盛 曹竣锋 +3 位作者 朱建敏 袁海锋 刘树根 王国芝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1-630,共10页
鄂西渝东地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储层沥青(天然气)与可能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丁山构造震旦系储层沥青和建南构造韩家店组、黄龙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天然气藏的烃源岩;然后利用EasyRo模型... 鄂西渝东地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储层沥青(天然气)与可能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丁山构造震旦系储层沥青和建南构造韩家店组、黄龙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天然气藏的烃源岩;然后利用EasyRo模型恢复了丁山1井下寒武统和建38井下志留统、二叠系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再以泥质岩类及膏盐层为流体封存箱的顶底板,划分了两典型构造(古)油气藏所处的流体封存箱系统;最后结合构造演化史,分析了两构造流体封存箱及其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建南构造震旦系-志留系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仍是今后重点勘探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封存箱 油气藏形成与演化 丁山构造 建南构造 鄂西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Shaowu-Nanping-Pingtan transect through Fujian from deep seismic sounding-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13
14
作者 LI Pei JIN Xin +1 位作者 WANG ShanXiong CAI HuiT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2188-2199,共12页
The Shaowu-Nanping-Pingtan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is located in northern Fujian Province. High-quality seismic sounding data were acquired by five large explosive blasts received by 133 digital seismic instrume... The Shaowu-Nanping-Pingtan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is located in northern Fujian Province. High-quality seismic sounding data were acquired by five large explosive blasts received by 133 digital seismic instruments along the profile. Based on seismic facies analysis and travel-time picking on shot record sections, a model of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upper crust was developed by finite-difference tomography of the first breaks; the 2-D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and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ust were interpreted further by fitting of waveforms and seismic travel ti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p of the crystal- line basement is buried at depths of 2.0-4.0 kin, with the deepest buried up to 4.0 km within the Fuzhou Basin. The Moho in- terface was found to be deeper in the west and shallower in the east (i.e., 30.0 km near the coast, increasing to 33.0 km north- westward). The lower crust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Zhenghe-Haifeng Fault Zone has a smoothly varying gradient structure, whereas on the west side it has two distinct layers with a boundary between those layers at a depth of 23 km. Seismic velocities on the west side are generally lower than on the east side; a low velocity layer is observed with a lowest speed of 6.25 km/s at a depth of 22 km on the west side, which may consist of partially molten material. The Zhenghe-Haifeng Fault is a deep crustal fault, and should be a channel for deep material upwelling; it has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multiple stages of continental tectonic movements in Southern China and with multiple magmatic events that started in the Proterozoic and ended in the of late Tertiary in Fuj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of Shaowu.Nanping-Pingtan finite-difference tomography velocity structure Zhenghe-Haifeng fault bel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