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皖交界区建筑文化传播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玥 陈明霞 段亚鹏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1期166-169,共4页
赣皖交界区由于受赣、徽两大文化的影响,民居形态表现出交融、演化的地域性特色。为揭示建筑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机制,文章采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历史学、建筑学跨学科的方法,探讨了赣皖交界区的地理、文化和历史背景,着重讨论了... 赣皖交界区由于受赣、徽两大文化的影响,民居形态表现出交融、演化的地域性特色。为揭示建筑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机制,文章采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历史学、建筑学跨学科的方法,探讨了赣皖交界区的地理、文化和历史背景,着重讨论了赣文化和徽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历程。通过研究文化碰撞的内容与形式,揭示了赣皖交界区建筑文化景观的成因,强调了文化与经济发展时序差异对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研究成果有助于该地区民居研究进行多维度的系统认知,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多元文化交融区的文化交流与民居形态关系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皖交界区 传统民居 建筑文化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上海近代建筑文化的独特印记——全球化进程中上海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谱系
2
作者 高崧 李卫东 王云霞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238-243,共6页
本研究聚焦于19—20世纪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近代建筑,探讨中西建筑文化交融脉络。文章回顾了全球化历史,指出19—20世纪为全球整合关键期,分析技术进步与文化因素对建筑风格的影响。通过比较中美近代建筑,揭示文化特性对建筑风格塑造的... 本研究聚焦于19—20世纪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近代建筑,探讨中西建筑文化交融脉络。文章回顾了全球化历史,指出19—20世纪为全球整合关键期,分析技术进步与文化因素对建筑风格的影响。通过比较中美近代建筑,揭示文化特性对建筑风格塑造的影响,深入分析上海建筑风格的演变,特别是西方风格影响及海派文化融合东西方元素形成的独特风貌。文章强调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性,探讨文化交融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旨在提炼代表性建筑风格,为全球化背景下建筑文化的交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建筑文化 文化 建筑风格 海派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与对比——外国建筑史课程思政的教与学
3
作者 黎汇敏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教师分析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与对比,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外国建筑史课程思政的教与学。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建筑文化呈现出相互借鉴、融合创新和共同发展的现状,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中西建筑文化,教师采用以探学、导学、固学、研学... 教师分析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与对比,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外国建筑史课程思政的教与学。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建筑文化呈现出相互借鉴、融合创新和共同发展的现状,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中西建筑文化,教师采用以探学、导学、固学、研学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建筑文化 交融 对比 外国建筑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居建筑文化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体现及实践
4
作者 齐向颖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民居建筑文化是历经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其传承与应用价值极高,现已有不少设计者将其应用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也获得不错的应用效果。现代人对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办公空间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也有部分设计师将民居建筑文化融入其... 民居建筑文化是历经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其传承与应用价值极高,现已有不少设计者将其应用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也获得不错的应用效果。现代人对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办公空间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也有部分设计师将民居建筑文化融入其中,旨在体现出办公空间的独特性,发挥办公空间的文化传承作用,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际的设计效果不如预期。因此,办公空间设计者必须深入了解民居建筑文化,明确自身的设计需求,将民居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入自身的作品中,确保办公空间可兼具功能性、审美性、舒适性,民居建筑文化也可实现有效传承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居建筑文化 办公空间 设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合作探索融合地域建筑文化的应用型绿建人才培养研究
5
作者 方建平 何烨 +2 位作者 刘惠南 曹冬梅 陈成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219-222,共4页
文章就急需的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梳理,发现将地域传统建筑绿色理念融入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研究匮乏,然而绿色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传统建筑中蕴藏着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地域性的绿色智慧,故文章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 文章就急需的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梳理,发现将地域传统建筑绿色理念融入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研究匮乏,然而绿色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传统建筑中蕴藏着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地域性的绿色智慧,故文章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以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为主的实践平台,通过该平台开展地域传统建筑“低碳”智慧解析,在解译这些传统建筑绿色低碳智慧的基础上,提炼建筑设计及营造过程中的空间、形式及秩序逻辑,并将多学科交叉融合引入到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结果表明,产学合作提高了师生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能力,地域建筑文化的课程融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认同感和爱国情操。本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产学协同 地域建筑文化 课程融合 绿色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昆明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以昆明人民胜利堂建筑群为例
6
作者 鲁永政 《华中建筑》 2025年第2期134-139,共6页
随着抗战时期现代主义思潮的引入,近代昆明涌现出了一批新潮建筑,作为当地中西文化精神文明交融的产物,它们见证了近代昆明的城市建筑发展历程。而昆明人民胜利堂建筑群作为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对研究昆明近代建筑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具... 随着抗战时期现代主义思潮的引入,近代昆明涌现出了一批新潮建筑,作为当地中西文化精神文明交融的产物,它们见证了近代昆明的城市建筑发展历程。而昆明人民胜利堂建筑群作为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对研究昆明近代建筑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实地调研与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总结了人民胜利堂建筑群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归纳了其场地与建筑的空间格局、建筑形式结构特点,进一步点明了昆明人民胜利堂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与时代价值,以期为当代建筑文化的多元表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近代建筑 中西合璧 人民胜利堂建筑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
7
作者 张国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053-056,共4页
为了对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建筑文化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解,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建筑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其独特的价值,接着分析了当代建筑设计的现状及需求,然后重点论述了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表达意义和多种表现形式,... 为了对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建筑文化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解,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建筑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其独特的价值,接着分析了当代建筑设计的现状及需求,然后重点论述了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表达意义和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在空间布局、造型风格、装饰细节以及材料技法上的继承与创新,以期揭示传统建筑文化是如何赋予现代建筑更深层次的文化与精神内涵,使其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本土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文化 现代建筑设计 表现手法 传承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8
作者 石赛武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在建筑设计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文章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即首先阐述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中华... 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在建筑设计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文章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即首先阐述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要求,接着提出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策略,包括传统文化内核的深度挖掘、构建文化与功能双向契合的设计模型、多元技术支持下的文化创新表达等,最后对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中华传统建筑文化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建筑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情感化表达
9
作者 赵鑫 《上海包装》 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
山西建筑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情感化表达,是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的重要实践。概述了山西建筑文化元素与文创产品情感化表达的相关内容,探讨了山西建筑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情感化表达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旨在增强文创产... 山西建筑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情感化表达,是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的重要实践。概述了山西建筑文化元素与文创产品情感化表达的相关内容,探讨了山西建筑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情感化表达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旨在增强文创产品的文化深度与情感价值,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消费者黏性,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 山西建筑文化 情感化表达 符号提炼 多感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以唐代渤海上京与唐长安城比较
10
作者 李天骄 汤霆宇 《四川建材》 2024年第2期71-72,87,共3页
唐渤海上京城的建筑文化不仅受到唐长安城的影响,而且保存了渤海上京作为地方政权的特色。为了研究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首先介绍唐渤海上京城的背景及其建筑理念,再从建筑风格与布局、建筑材料与工艺、建筑装饰构件以及建筑实用性四个... 唐渤海上京城的建筑文化不仅受到唐长安城的影响,而且保存了渤海上京作为地方政权的特色。为了研究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首先介绍唐渤海上京城的背景及其建筑理念,再从建筑风格与布局、建筑材料与工艺、建筑装饰构件以及建筑实用性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唐渤海上京与唐长安城建筑文化的异同。得出结论:唐上京城与唐长安城在布局上都是由外郭城、内城、宫城三部分组成,且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左右对称,但是形制、规模以及宫殿群数、街道数、里坊数都不相同;在建筑材料上,上京城以木材为主,玄武石为辅,且工艺较唐长安城更为简单粗矿;建筑装饰构件风格一致;唐上京城的建筑实用性在防御外敌入侵和御寒保暖方面较唐长安城更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渤海国 建筑文化 上京城 长安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文化事业与旗手高介华
11
作者 吴庆洲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0期177-179,共3页
该文回顾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从1989年第一届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举办起,到第十五届的历程,论及“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出版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科学意义和文化意义。阐述了中国建筑文化事业的旗手高介华先生的卓越贡献,表达了以高... 该文回顾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从1989年第一届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举办起,到第十五届的历程,论及“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出版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科学意义和文化意义。阐述了中国建筑文化事业的旗手高介华先生的卓越贡献,表达了以高先生为榜样,将中国建筑文化事业继续发扬光大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文化 事业 旗手 高介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驱动背景下赣东北地区河口古镇建筑文化研究
12
作者 段亚鹏 颜维丽 +1 位作者 吴圭生 刘伟淇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1期158-164,共7页
商业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传播手段,在对外输出商品的同时,也在无形或有形中输出着自身的文化并促进文化间的交流。赣东北地区河口古镇作为商贸型古镇,在商业驱动背景下孕育了独特的建筑文化。该文从商贸文化交流的角度,首先,对河口古镇历... 商业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传播手段,在对外输出商品的同时,也在无形或有形中输出着自身的文化并促进文化间的交流。赣东北地区河口古镇作为商贸型古镇,在商业驱动背景下孕育了独特的建筑文化。该文从商贸文化交流的角度,首先,对河口古镇历史变迁的脉络进行梳理;其次,对建筑文化传播的内在机制进行探讨;最后,对河口古镇中不同文化交融下产生的建筑文化进行分析,以期对丰富赣东北地区建筑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驱动 文化交融 河口古镇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尹艳琼 吉晓玲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 2024年第1期25-36,共12页
彝族建筑文化是彝族先民在长期适应大自然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彝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彝族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应用是打造彝族聚居区村庄地方特色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在对彝族建筑文化进行准确... 彝族建筑文化是彝族先民在长期适应大自然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彝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彝族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应用是打造彝族聚居区村庄地方特色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在对彝族建筑文化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彝族建筑文化中彝族建筑整体布局形态、建筑实体、建造工艺的应用很少,应用较多的是彝族建筑的装修、装饰、色彩及图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建筑文化 楚雄州 新农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土楼建筑文化在书店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新华书店“光的空间”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晓云 刘树老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期217-220,共4页
客家土楼建筑形制具有强烈的围合性和向心性,这背后体现客家人团结尚祖、天人合一的文化特点。书店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将客家的文化特色运用到设计中,打造具备客家特色的书店,激活城市传统文化空间的活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现代人的审... 客家土楼建筑形制具有强烈的围合性和向心性,这背后体现客家人团结尚祖、天人合一的文化特点。书店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将客家的文化特色运用到设计中,打造具备客家特色的书店,激活城市传统文化空间的活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现代人的审美特点。从形态、色彩、文化内涵等方面着手分析客家土楼代表性的建筑元素,对其进行解构,并结合具体书店空间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在书店中感受到客家土楼的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土楼 建筑文化 书店设计 公共空间 书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幼彬 《城市建筑》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论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的关联性:建筑文明是建筑文化的内在价值,建筑文化是建筑文明的外在形式;建筑文明尺度对建筑文化品位的内在制约;建筑文明的价值转换,充实为建筑文化的历史积淀; 全球化文明散布引发的建筑文化增... 论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的关联性:建筑文明是建筑文化的内在价值,建筑文化是建筑文明的外在形式;建筑文明尺度对建筑文化品位的内在制约;建筑文明的价值转换,充实为建筑文化的历史积淀; 全球化文明散布引发的建筑文化增熵及抗衡文化增熵的三种"负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文明 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品位 建筑文化增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城市边缘建筑文化特质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莫娜 刘大平 《城市建筑》 2008年第6期82-84,共3页
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分析了哈尔滨城市边缘建筑文化特质的成因及其表征,并就其对哈尔滨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边缘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国内传统村落及民居建筑文化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17
作者 苗杰 韦宝畏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80-186,共7页
传统村落民居及建筑文化作为中国聚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内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建筑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对推动中国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 传统村落民居及建筑文化作为中国聚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内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建筑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对推动中国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近20年(2003—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与“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文化”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等进行了系统地搜集、梳理和分析,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并从跨学科合作、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文化元素创新应用、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的与时俱进和采用新技术等方面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以期为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文化更加深入地研究、保护和传承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民居建筑 建筑文化 研究综述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中国建筑文化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8
作者 胡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6期63-6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将中国建筑文化融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方法。针对当前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知识积累不足、学生表达中国文化能力有限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国建筑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说明文阅读、学生探讨总结说明文写作四要素、发布写作任... 本研究旨在探讨将中国建筑文化融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方法。针对当前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知识积累不足、学生表达中国文化能力有限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国建筑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说明文阅读、学生探讨总结说明文写作四要素、发布写作任务以及评价反馈等步骤,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并学会用英语准确表达。实践表明,这种融合式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文化 英语写作 文化自信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派建筑文化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彭沁怡 刘芹 《艺术科技》 2024年第3期199-201,223,共4页
目的: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室内设计行业迎来了全新发展阶段。然而,这种发展还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如传统和当代、国家和区域、科学和文化、工业和艺术的冲突。明清时期,徽州建筑重视写意手法,而不是对实物过分摹写,赋予有限形... 目的: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室内设计行业迎来了全新发展阶段。然而,这种发展还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如传统和当代、国家和区域、科学和文化、工业和艺术的冲突。明清时期,徽州建筑重视写意手法,而不是对实物过分摹写,赋予有限形象无限寓意,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魅力,将徽派建筑中的文化符号融入现代室内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值得探究和发掘。方法: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切入,结合徽州文化博物馆这一建筑的室内设计实例,对徽派建筑文化的成因、徽派建筑中的代表性符号及其所蕴含的精神特征展开具体分析。结果:文章对现代室内设计和徽州建筑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解读,梳理徽州地区建筑营造的传统理念及由来,厘清徽派建筑与徽州地区传统社会文化、精神内涵之间的关系。结论:明清时期徽州地区流行的儒、道、风水文化与程朱理学思想是徽派建筑文化符号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徽派建筑中的象征性符号不仅具有美化居住环境的实用性功能,还具有针对宗教与伦理的隐喻性功能。将这些符号提取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创新与转化,将传统的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传承与发扬徽派建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徽州建筑文化 室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