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5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连廊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田洁 董全利 王克成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212-215,共4页
采用梁单元、有限元、边界元、无限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频域中结构-半无限地基系统的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带连廊的建筑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为这类建筑的抗震能力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一种减震思路。
关键词 建筑结构 连廓 地震响应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连接体大底盘多塔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及五限 刘广义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年第2期98-102,106,共6页
由于大底盘多塔连体高层建筑特有的结构形式,在外力作用下结构受力性能极其复杂。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上分析较多的是对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的研究。而对于三塔及多于三塔的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较少。论文采用有... 由于大底盘多塔连体高层建筑特有的结构形式,在外力作用下结构受力性能极其复杂。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上分析较多的是对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的研究。而对于三塔及多于三塔的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较少。论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了不同连接体参数变化下的大底盘三塔连体高层建筑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规律。通过上述分析结果,总结结构抗震性能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大底盘三塔 ETABS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P2000的小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敏 潘尚杰 范健康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6-21,共6页
以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为例,分别建立未设支撑的模型1和设置防屈曲支撑的模型2,借助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平台对此进行了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包括自振周期、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以及是否满足抗震规范等... 以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为例,分别建立未设支撑的模型1和设置防屈曲支撑的模型2,借助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平台对此进行了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包括自振周期、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以及是否满足抗震规范等。结果表明:结构增设防屈曲支撑后,抗震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可以大幅提高抗侧移刚度和变形能力等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 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阳汇通大厦A栋Ⅱ区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4
作者 韩唯 熊峰 +2 位作者 李胤铎 谢凌志 肖梦琪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1年第10期56-61,共6页
德阳汇通大厦A栋II区是一个复杂连体结构。为了解结构的抗震性能,确定地震反应时的薄弱部位,提出加强措施,对该结构进行了空间模型下的抗震分析,包括模态分析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对位移、内力、应力等反应数据分析,发现... 德阳汇通大厦A栋II区是一个复杂连体结构。为了解结构的抗震性能,确定地震反应时的薄弱部位,提出加强措施,对该结构进行了空间模型下的抗震分析,包括模态分析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对位移、内力、应力等反应数据分析,发现结构满足延性设计要求,无明显薄弱层,抗震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连体结构 模态分析 弹塑性时程分析 结构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式地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
作者 洪伟 《江西建材》 2015年第18期11-11,19,共2页
本文通过对当前地下结构抗震研究进行概述,框架式地下结构抗震性能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框架式地下结构抗争性能策略进行探究,亦在完善地下建筑结构的性能,减少地震所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 框架式 地下建筑结构 抗震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抗震简化计算方法探究
6
作者 陈苏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8年第6期00032-00032,34,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城市的开发和建设越来越深入,尤其对于人口密度大的发达城市来讲,地上可以开发的空间越来越少,于是大家把可以开发利用的空间投入到了地下,而地下建筑除了要求各项施工技术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城市的开发和建设越来越深入,尤其对于人口密度大的发达城市来讲,地上可以开发的空间越来越少,于是大家把可以开发利用的空间投入到了地下,而地下建筑除了要求各项施工技术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它的结构防震等等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地下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从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对其抗震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建筑 结构 抗震性能分析 抗震简化计算方法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7
作者 雷双骏 《中国西部科技》 2014年第7期47-48,共2页
框架结构建筑被广泛应用,该建筑结构的抗震具有特殊的意义。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与砌体结构的质量和施工的质量有密切关系。两种建筑结构的传力机制不同,需要对重要的传力结构加以区别对待,以确保建筑结构的传力结构安全。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抗震性能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抗震简化计算
8
作者 丁常勇 《低碳世界》 2015年第10期222-223,共2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城市土地资源十分匮乏,地下空间被广泛应用,地下建筑不断增多,为保证地下建筑的安全和质量,不得不重视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通过对地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简要介绍地下...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城市土地资源十分匮乏,地下空间被广泛应用,地下建筑不断增多,为保证地下建筑的安全和质量,不得不重视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通过对地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简要介绍地下建筑抗震简化计算,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提高我国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建筑结构 抗震性能 抗震简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9
作者 袁慎钦 《河南建材》 2020年第5期24-25,共2页
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属于山地类型城市最为普遍的建筑结构,也属于保持山地原本生态的建筑形式,和山地环境具备相互协调的特征,备受人们青睐。但是关于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也显得比较突出,因为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特征在抗震性... 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属于山地类型城市最为普遍的建筑结构,也属于保持山地原本生态的建筑形式,和山地环境具备相互协调的特征,备受人们青睐。但是关于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也显得比较突出,因为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特征在抗震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对此,为了进一步认知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文章简要分析这一结构的抗震性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脚式 山地建筑 结构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10
作者 简超任 《门窗》 2023年第19期109-111,共3页
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标志之一,但在地震灾害中,高层建筑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抗震性能的考虑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以及抗震优化设计的常见技术和案例分析.通过深入了解抗震性能分析... 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标志之一,但在地震灾害中,高层建筑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抗震性能的考虑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以及抗震优化设计的常见技术和案例分析.通过深入了解抗震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抗震性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建筑中的抗震性能分析与改进策略
11
作者 董博 《建筑与装饰》 2025年第3期40-42,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钢结构建筑中的抗震性能分析与改进策略,以应对地震带来的潜在威胁。目前,钢结构建筑中的抗震性能还有待优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通过加强结构设计、施工质量与监管、结构维护与监测以及基础研究与教育培... 本文旨在探讨钢结构建筑中的抗震性能分析与改进策略,以应对地震带来的潜在威胁。目前,钢结构建筑中的抗震性能还有待优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通过加强结构设计、施工质量与监管、结构维护与监测以及基础研究与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策略,有望提高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确保其在地震事件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结构建筑 改进策略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转换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12
作者 段志红 战小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梁式转换层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在高层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选取了一栋特定的高层建筑作为案例;利用ANSYS软件构建了该结构的模型并进行分析。研究的重点是探讨转换梁的上下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旨在为高层建... 梁式转换层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在高层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选取了一栋特定的高层建筑作为案例;利用ANSYS软件构建了该结构的模型并进行分析。研究的重点是探讨转换梁的上下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旨在为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详细的分析了转换梁侧向刚度比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具体作用。该研究旨在为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梁结构 高层建筑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13
作者 刘民杰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为探究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抗震性能,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概况,建立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本构模型,对材料与单元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设置边界条件与地震加载条件,对模拟条件下的连接结构抗震性能参数进行计算,掌握建筑的抗震... 为探究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抗震性能,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概况,建立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本构模型,对材料与单元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设置边界条件与地震加载条件,对模拟条件下的连接结构抗震性能参数进行计算,掌握建筑的抗震性能。在持续加载条件下,连接结构未发生接触面的滑移现象,也未观察到焊接处的开裂,但结构出现高达80mm的最大位移值。同时,在地震波持续增强至20s时,建筑连接结构遭受了严重损伤,即结构发生了塑性损坏。低层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但持续加载地震波,会导致建筑连接结构发生塑性损坏与异常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层 地震波 本构模型 抗震性能 连接结构 装配式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与抗震性能分析
14
作者 李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137-140,共4页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其结构设计优化与抗震性能分析是确保建筑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关键所在,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地震灾害频发,如何在保证高层建筑美观、实用的同时,提高其抗震性能,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其结构设计优化与抗震性能分析是确保建筑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关键所在,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地震灾害频发,如何在保证高层建筑美观、实用的同时,提高其抗震性能,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与抗震性能分析,不仅涉及结构工程学的理论知识,还融合了地震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前沿技术,这一过程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高层建筑的结构进行精准设计和优化,以确保其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优化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
15
作者 胡执标 张德发 《四川水泥》 2025年第4期112-114,共3页
为了确保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并提高其抗震性能,以上海某超高层装配式住宅项目为例,探讨其结构设计要点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结构设计遵循标准化、模数化、集成化原则,要点包括剪力墙、连梁结构设计及结构抗震设计。抗震性能分析表... 为了确保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并提高其抗震性能,以上海某超高层装配式住宅项目为例,探讨其结构设计要点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结构设计遵循标准化、模数化、集成化原则,要点包括剪力墙、连梁结构设计及结构抗震设计。抗震性能分析表明,在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作用下,该结构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目标,为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装配式建筑 结构设计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大理、丽江地区穿斗式木结构山架抗震性能
16
作者 叶阳 杨健强 +4 位作者 明小娜 周洋 王杰 刘绍昌 高扬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大理、丽江地区木结构榫卯结构的配置情况以及二者结构上的差异。为了研究二者的抗震性能与受力特性,通过有限元软件对两个地区的典型穿斗式木结构山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模拟。结果表明:丽江地区穿斗式木结构山架抗...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大理、丽江地区木结构榫卯结构的配置情况以及二者结构上的差异。为了研究二者的抗震性能与受力特性,通过有限元软件对两个地区的典型穿斗式木结构山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模拟。结果表明:丽江地区穿斗式木结构山架抗震性能优于大理地区,两地木结构的薄弱点均在横向构件与纵向构件的榫卯节点处,榫卯节点的薄弱点位于榫头末端,二者的抗侧刚度均不高,易在水平荷载下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斗式木结构 抗震性能 大理 丽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层楼阁式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17
作者 王龙 胡宸瑜 +2 位作者 谢启芳 郑建国 李俊连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1,共12页
为研究低层楼阁式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以西安钟楼为研究对象,制作了一个缩尺比例为1∶6的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选取Kobe波、兰州波和汶川波作为地震动输入,考虑了7度多遇至9度罕遇的烈度水平,最终分析得到了... 为研究低层楼阁式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以西安钟楼为研究对象,制作了一个缩尺比例为1∶6的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选取Kobe波、兰州波和汶川波作为地震动输入,考虑了7度多遇至9度罕遇的烈度水平,最终分析得到了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及耗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加速度峰值的增加,模型结构自振频率降幅较小,阻尼比增幅较大;结构的刚度沿高度分布不均匀,外金柱斗栱层的刚度最小,最大的层间位移角也发生在此处;加速度放大系数基本小于1,减震效果明显;与现代建筑结构相比,模型结构的塑性变形能占比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结构建筑 振动台试验 西安钟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弹簧约束作用的矩形单跨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简化分析研究
18
作者 刘洪涛 胡炳麟 +2 位作者 韩润波 许成顺 杜修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为了弥补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地下结构体系静力推覆试验方法耗资、耗时、试验现象不易观察等缺点,结合地下结构反应位移法基本原理,基于弹性弹簧仅代表加载过程某一特殊时刻的状态,无法表述土体在加载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为了弥补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地下结构体系静力推覆试验方法耗资、耗时、试验现象不易观察等缺点,结合地下结构反应位移法基本原理,基于弹性弹簧仅代表加载过程某一特殊时刻的状态,无法表述土体在加载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对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非线性弹簧代替周围约束土体的地下结构抗震性能静力推覆分析方法。以某单跨地下结构为例,开展土-地下结构模型的Pushover分析,基于非线性弹簧-地下结构体系,分析了轴压比、弹簧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关键断面弯矩能力曲线,结果表明弹簧-地下结构体系静力推覆模型可应用于地下结构抗震研究中,在层间位移角达到1/200前,线性弹簧模型与非线性弹簧模型均有较高的精度,层间位移角超过1/200后,非线性弹簧模型的精度明显高于线性弹簧模型。非线性弹簧-地下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简化分析方法为研究地下结构复杂的受力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PUSHOVER分析方法 弹簧-地下结构体系 土-结构相互作用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SMA杆-摩擦阻尼器的钢结构仿古建筑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9
作者 戚亮杰 曹懿 +2 位作者 袁振 薛建阳 刘孟达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217,共11页
为增强钢结构仿古建筑的震后快速修复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仿古建筑形制特点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杆-摩擦阻尼器串联装置,通过对附加和不附加该串联装置的钢结构仿古建筑梁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 为增强钢结构仿古建筑的震后快速修复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仿古建筑形制特点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杆-摩擦阻尼器串联装置,通过对附加和不附加该串联装置的钢结构仿古建筑梁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节点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刚度、滞回耗能与复位能力等。结果表明,当位移角不超过1.8%时,仅SMA杆被拉伸,随着加载位移继续增大,摩擦阻尼器和SMA杆共同作用。附加SMA杆-摩擦阻尼器串联装置可有效提升钢结构仿古建筑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极限承载力和累计耗能量相应提高了151.0%、86.0%,残余位移减小了27.0%,试件的损伤和变形主要发生在梁柱节点角钢处。建立了带SMA杆-摩擦阻尼器串联装置的钢结构仿古建筑梁柱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节点的极限承载力随着摩擦阻尼器起滑力的增大而增加,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而降低,而SMA杆预紧力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仿古建筑 梁柱节点 摩擦阻尼器 形状记忆合金(SMA)杆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变组装式临时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与经济性分析
20
作者 承旭涛 贾慧娟 +1 位作者 李兰欣 冯天齐 《四川水泥》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为了探索新型可变组装式临时建筑的设计方案,优化其结构形式,对木材和6063铝合金材料的矩形、梯形及三角形等3种结构形式的力学性能、经济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6063铝合金材料在承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且材料选择对结构刚度有显... 为了探索新型可变组装式临时建筑的设计方案,优化其结构形式,对木材和6063铝合金材料的矩形、梯形及三角形等3种结构形式的力学性能、经济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6063铝合金材料在承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且材料选择对结构刚度有显著影响,不同结构形式在不同方向上的刚度表现存在差异。在经济性对比分析中,得出三角形结构在材料消耗上最为经济,梯形结构消耗材料最多,同时铝合金材料具有耐用性和环境适应性优势,木材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性。因此,在临时建筑结构选型和材料选择上,需综合考虑建筑需求、预算合理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可变组装式临时建筑 结构形式 力学性能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