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3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王源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4-0176,共3页
对本次纳入研究的脊椎骨折患者分别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和常规开放手术,并对实施后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探讨。方法 本次收集的60名患者样本在院时间为2023年内的3月-9月间,均为发生脊椎骨折的患者,按照手术模式的不同纳入试... 对本次纳入研究的脊椎骨折患者分别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和常规开放手术,并对实施后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探讨。方法 本次收集的60名患者样本在院时间为2023年内的3月-9月间,均为发生脊椎骨折的患者,按照手术模式的不同纳入试验组和常规组,平均分入每组30名。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椎骨折病例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 在实施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中患者的出血量平均值、手术时间平均值、切口尺寸平均值以及在院时间平均值进行统计,对比手术指标结果以上诸项均要比常规组患者优异,数据存在差异(P<0.05);对比手术治疗前后试验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去肾上腺素、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血清皮质醇)均优于常规组,实验数据存在差异(P<0.05);最后对比治疗后的运动感觉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情况,试验组患者的数据均有较大的优势,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脊椎骨折患者在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相对于常规开放手术效果突出,患者可以更快的康复,并快速愈合骨折部位。实施该手术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更少和更短的手术时间,可以大幅减轻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对其病情恢复有十分良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 骨折 效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9
2
作者 李晓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87,9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脊椎骨折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34例(微创组)和传统开放式手术34例(开放组)。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骨折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比...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脊椎骨折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34例(微创组)和传统开放式手术34例(开放组)。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骨折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比较两组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观察两组术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及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变化。结果与开放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手术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术后1、2 d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低于开放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改善(P均<0.01),两组治疗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基本一致,但微创手术患者肌肉损伤程度轻,术后病情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微创手术 开放式手术 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9
3
作者 钟鸣亮 陈勤 +2 位作者 钟红发 陈云生 陈荣春 《微创医学》 2017年第6期833-835,共3页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脊柱骨折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采取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和研究组(36例,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脊柱骨折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采取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和研究组(36例,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12个月后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出现并发症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开放式手术临床效果相当,但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优先选择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经皮微创式手术 弓根内固定 开放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对比
4
作者 蒋俊锋 王强 《大医生》 2021年第9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脊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2例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31例。常...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脊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2例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31例。常规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微创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间各项手术指标,术前与术后1、2 d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变化,术前与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失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常规组;与术前比,术后1、2 d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微创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术后1年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均较术前显著升高,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微创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但术后1年两组间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但相较于传统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更有利于减小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减轻手术对骨折部位肌肉损伤程度,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内固定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吴正文 胡智辉 章明福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以及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其术中出血量也显著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1天、2天的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6天、1年的Cobb's角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2组治疗后6天、1年的Cobb's角与椎体前缘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同时可显著降低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与病程,改善脊椎的活动能力,因此该手术方法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 骨折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苏士雨 范世革 +1 位作者 杨青松 张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3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脊椎骨折采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方法48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研究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情况;椎弓根钉... 目的探讨脊椎骨折采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方法48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研究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情况;椎弓根钉内固定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手术应激指标(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0%(24/24),高于对照组的83.3%(2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37<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弓根钉内固定时间为(69.24±3.41)min、术中出血量为(23.24±3.42)ml、手术切口长度为(3.56±1.22)cm,均优于对照组的(125.21±2.67)min、(175.50±12.67)ml、(9.41±1.24)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41<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恢复患者脊椎功能,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经皮微创 开放式 弓根内固定治疗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东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7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40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组选择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组选择经皮微创...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40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组选择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组选择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分析手术后住院的平均天数、手术后下地锻炼的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椎弓根钉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椎间隙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果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组手术后住院的平均天数、手术后下地锻炼的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椎弓根钉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椎间隙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和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弓根内固定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 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少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9期1481-1483,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7 年6 月至2018 年8 月收治的90 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 例。观察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7 年6 月至2018 年8 月收治的90 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 例。观察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8.32±1.23)min,切口长度(1.23±0.34)cm,术中出血量(20.34±1.03)ml,住院时间(5.31±1.09)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1、2 d,观察组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分别为(199.98±1.24)IU/L、(129.04±1.24)IU/L,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5)。治疗前后,两组Cobb’s 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弓根内固定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郭露 范海涛 +1 位作者 吕玉力 李衍昭 《右江医学》 2020年第8期619-62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88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研...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88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脊髓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运动觉与感觉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椎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改善脊髓功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手术 微创手术 开放式手术 弓根内固定 骨折 脊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邓征智 陈志军 +2 位作者 丁小科 张文标 伍志健 《智慧健康》 2022年第7期35-37,41,共4页
目的探索脊椎骨折患者运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38例(2019年5月-2021年5月)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1∶1分组形式分两组,其中19例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 目的探索脊椎骨折患者运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38例(2019年5月-2021年5月)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1∶1分组形式分两组,其中19例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19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指标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椎体前缘高度比、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Cobb角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对比价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皮质醇、椎体前缘高度比、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Cobb角各项指标更优,组间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5.26%,并发症对照组26.32%,两组数据对比统计学价值存在(P<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选择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更优,安全性良好,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开放式 弓根内固定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经皮微创及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疗效
11
作者 朱洪欣 马珂 +1 位作者 李楠 张立鹏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7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行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脊椎骨折患者60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微创组(给予经皮微...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行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脊椎骨折患者60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微创组(给予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与开放式组(给予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经皮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式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皮微创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开放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椎骨折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内固定治疗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虎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72-74,共3页
研究脊椎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经皮微创和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 病例样本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2年12月期间,纳入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医生收治的68例脊椎骨折患者,以奇偶数字的方式分作两个组,一组为对... 研究脊椎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经皮微创和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 病例样本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2年12月期间,纳入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医生收治的68例脊椎骨折患者,以奇偶数字的方式分作两个组,一组为对照组(n=34),椎弓根钉内固定选择开放式,另一组为研究组(n=34),术式选择经皮微创式,首先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再进入手术后的恢复、并发症以及脊髓功能等相关情况,观察疗效差异。结果 比较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研究更少,术后进行下床活动、住院两项时间比较,同样是研究组更短,而对照组更长(P<0. 05);对椎体的前缘高度、Cobb’s 角进行组间比较,术前术后均相当(P>0.05);1个月之后,比较脊髓的运动觉、感觉,研究组分值更高(P<0. 05);在手术后的并发症方面,研究发生率更低,而对照组较高(P<0. 05)。结论 同样是椎弓钉内固定方案,但相较于开放式,经皮微创固定方案用于脊椎骨折患者治疗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速度更快,更有利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且并发症更少,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开放式 弓根内固定 骨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
13
作者 裴琰慧 陆佳俊 张磊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4期76-78,共3页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椎弓...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关节功能、伤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5);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降低,Harris评分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升高,伤椎后凸Cobb角减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提高手术质量,增强关节功能,促进伤椎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内固定 开放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14
作者 梅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6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4周,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传统后路开放弓根内固定 经皮弓根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下置钉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陈彦平 王芳芳 +4 位作者 石家晓 苏冬冬 徐哲 魏玮 王金良 《河北医药》 2025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3D打印辅助下置钉对其脊柱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诊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6例以电脑随机数表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53例经皮椎弓...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3D打印辅助下置钉对其脊柱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诊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6例以电脑随机数表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53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采取透视引导下徒手置钉,观察组53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采取3D打印辅助下置钉,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置钉情况、应激反应、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疼痛状况及脊柱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与透视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术中首次准确置钉数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钉的准确率94.20%,高于对照组的64.97%(P<0.05);术后日,2组患者肌酸激酶(CK)、去甲肾上腺素(NE)及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术前日,但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低(P<0.05);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后凸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时,2组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3D打印辅助下置钉不仅能够改善其围术期指标,提高置钉准确性,缓解应激反应,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疼痛状况及脊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内固定 3D打印 应激反应 脊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16
作者 刘之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02-0105,共4页
罹患脊柱骨折病人,对比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 依据52个病例实际开展的手术类型进行分组处理,一组作为对照组,取传统术式,即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经皮微创手术予以规范性展开。结果 表2-6结果示,观察组所... 罹患脊柱骨折病人,对比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 依据52个病例实际开展的手术类型进行分组处理,一组作为对照组,取传统术式,即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经皮微创手术予以规范性展开。结果 表2-6结果示,观察组所获取的数据更贴近满意治疗结局的标准。结论 针对脊柱骨折的患者取开放式手术,抑或经皮微创手术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脊柱形态纠正效果,但相较而言,经皮微创手术更利于提高术后康复效率,减轻疼痛,并降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建议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术后多维度管理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效果
17
作者 曹华佗 赵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术后多维度管理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就诊的78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6例。A组采用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B... 目的探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术后多维度管理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就诊的78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6例。A组采用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B组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实施术后多维度管理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B组的治疗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治疗优良率为100.00%,高于A组的80.77%、B组的84.62%(P<0.05)。术后,A组、B组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C组的Cobb角小于A组、B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A组、B组(P<0.05)。术后,A组、B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C组的ODI评分低于A组、B组(P<0.05)。A组、B组的治疗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6.15%,高于A组的73.08%、B组的76.92%(P<0.05)。结论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术后多维度管理治疗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椎体形态和椎体功能,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多维度管理 急性脊柱损伤 体形态 短节段弓根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固定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陈佳佳 李忠 赵科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 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固定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腰椎功能、椎体恢复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进行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万向螺钉治疗的29例设为对照组,经皮椎弓根... 目的 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固定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腰椎功能、椎体恢复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进行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万向螺钉治疗的29例设为对照组,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固定钉治疗的29例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伤椎恢复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伤椎高度恢复情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透视次数少,透视时间及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明显差距(P>0.05);术后研究组ODI评分较低,Cobb角较小,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后缘高度均较高(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计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距(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基础上联合伤椎固定钉,可减少术中透视频率及住院时间,且患者术后伤椎恢复较快,腰椎功能恢复相对较好,疼痛程度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 固定 万向内固定 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tse入路与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研究
19
作者 李龙 冉文勇 +1 位作者 周兴江 李宗虎 《科技与健康》 2025年第4期89-92,共4页
探究Wiltse入路与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8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采取Wiltse入路方式治疗,对照... 探究Wiltse入路与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8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采取Wiltse入路方式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情况、椎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发现,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Wiltse入路治疗,其整体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切开复位弓根内固定 板切除减压术 胸腰骨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韩刚 《系统医学》 2025年第5期135-137,1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涟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1例,以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观察组(41例,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指标、脊柱形态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相关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41),较对照组20.00%(8/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2,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中,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安全性高,术后脊柱形态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内固定 开放式弓根内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