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支镜引导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峰 杨立新 李瑞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的应用,评价PD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将90例ICU内具有气管切开适应证但属于困难切开的患者随机分... 目的通过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的应用,评价PD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将90例ICU内具有气管切开适应证但属于困难切开的患者随机分成PDT组和OT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的大小、切口愈合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DT组和O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8±2.1)和(26.8±3.7)min;出血量分别为(10.1±4.5)和(19.3±6.2)mL;切口长度分别为(1.5±0.2)和(2.2±0.6)cm;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3.2±1.0)和(5.3±2.4)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平均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值分别为(5.6±1.8)和(11.6±4.5)mmHg,(7.3±2.4)和(16.1±5.2)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氧饱和度的变化为(5.1±0.9)%和(6.3±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切口出血量、切口感染、皮下气肿、纵膈气胸、气管内肉芽增生及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纤支镜直视下PDT与传统OT相比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困难气管切开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气管切开 纤维支气管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洪亮 刘海涛 于凯江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患者根据选取气管切开方式随机分为PDT组(30例)及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组(3... 目的评价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患者根据选取气管切开方式随机分为PDT组(30例)及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组(30例)。比较两种气管切开方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以及皮下气肿、切口感染、低氧血症、气管食管瘘、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DT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的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具有快速、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在ICU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重症医学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RICU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燕 王磊 +2 位作者 周少华 王绍谦 李万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8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RIC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RICU中2005年8月~2009年7月66例有气管切开证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OT组),每组各33例,PDT组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OT组采...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RIC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RICU中2005年8月~2009年7月66例有气管切开证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OT组),每组各33例,PDT组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OT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术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差异指标。结果:PDT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O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安全、快捷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R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郑艳杰 王海霞 苍红英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5月—2008年7月收治的112例需行气管切开术的急危重症患者分成2组,56例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研究组),56例行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5月—2008年7月收治的112例需行气管切开术的急危重症患者分成2组,56例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研究组),56例行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9.11±0.83)min,切口直径(1.06±0.25)cm,术中出血量(7.54±1.65)mL,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4.27±0.44)d,并发症发生率14.28%(8/56);对照组手术时间(21.62±0.79)min,切口直径(3.25±0.31)cm,术中出血量(22.5±1.83)mL,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7.62±0.65)d,并发症发生率21.43%(12/5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具有简便、切口小、出血少、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 急危重症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困难气管切开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潘海燕 王轶 刘珊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FBPDT)在重症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气管切开的158例危重患者,以方法的差异分为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组(50例)、经...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FBPDT)在重症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气管切开的158例危重患者,以方法的差异分为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组(50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组(87例)、FBPDT组(21例)。比较各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FBPDT组、PD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OT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BDP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PD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BPDT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并发症。2018–2020年,OT术式有逐年递减趋势,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而PDT例数逐渐上升,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BPDT数量亦逐年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2020年手术时间有逐渐缩短趋势,尤其是PDT与FBPDT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2020年的PDT术中出血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20年的OT、PD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018年及2019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FBPDT的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困难气管切开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和外科气管切开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志勇 邓炎生 林康越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7期650-654,共5页
目的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和外科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tomy,OT)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8-10~2016-09在该院重症医学科398例需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颈部解... 目的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和外科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tomy,OT)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8-10~2016-09在该院重症医学科398例需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颈部解剖情况分为解剖正常组、相对困难切开组和困难切开组,每组按术式分A、B两组,其中A组行PDT术,B组行OT术,术式按照序贯法进行选择。比较PDT和OT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在解剖正常组、相对困难切开组和困难切开组中,A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B组(P<0.05)。在解剖正常组和相对困难切开组中,A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2%和10.3%)明显低于B组(65.6%和76.9%)(P<0.05);在困难切开组中,A组与B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在普通气管切开患者中较OT迅速、简单、创伤小,但在困难切开患者中无法替代OT。在部分困难气管切开中,外科操作借鉴PDT技术较单一外科切开更安全,能明显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外科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困难气管切开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ICU患者临床观察
7
作者 陈秀梅 郑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62-63,共2页
将64例ICU急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 将64例ICU急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对照组(P<0.01)。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1周并发症也明显低于传统对照组(P<0.01)。认为ICU急危重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安全有效,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64例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龙久 高科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797-799,共3页
目前在ICU多选择应用经皮微创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来替代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PDT临床提供了一种相对微创安全、操作简单,能迅速有效建立人工气道的抢救治疗方法。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ICU危重患者 微创穿刺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治疗方法 人工气道 P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冬冬 杨勇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3期123-124,127,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床位单双号将246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接受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床位单双号将246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接受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可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剑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6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急危重症患者应用PDT技术作为观察组,同期抽选46例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急危重症患者应用PDT技术作为观察组,同期抽选46例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手术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快速,对患者组织的损伤少、瘢痕小,并发症发生率低,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2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处理效果。结果:...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应用具有明显的无创性、简单性、美观性,应用于危重患者临床治疗中,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急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牛角扩张气管造口术在危重症中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晓玲 许铁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4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穿刺牛角扩张气管造口术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40例患者根据选取气管切开方式随机分为微创牛角扩张气管造口术组20例及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以...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穿刺牛角扩张气管造口术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40例患者根据选取气管切开方式随机分为微创牛角扩张气管造口术组20例及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和安全性等差异。结果微创牛角扩张气管造口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优于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术前两组生命体征安全性观察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指标组间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术后生命体征波动变化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牛角扩张气管造口术具有安全快速、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在危重患者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牛角扩张气管造口 微创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秀英 刘云兰 +1 位作者 王明义 李艳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 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在神经外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40例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OT组),每组20例,回顾性分析两... 目的 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在神经外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40例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OT组),每组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DT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9±5.4)min,OT组为(30.0±12.5)min,PDT组较OT组明显缩短;PDT组出血量(4.2±2.8)ml,OT组(13.7±4.1)ml;PDT组切口大小(1.5±0.7)cm,OT组(5.6±1.2)cm。PDT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OT组的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DT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围术期并发症少等优点,利于神经外科需要气管切开的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神经外科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燕 王磊 周少华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 Twist)在呼吸内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4年6月至2009年9月呼吸内科中70例有气管切开适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Percu Twist组和OT组,每组35例,Percu Twist组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OT组...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 Twist)在呼吸内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4年6月至2009年9月呼吸内科中70例有气管切开适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Percu Twist组和OT组,每组35例,Percu Twist组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OT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瘢痕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差异指标。结果 Percu Twist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瘢痕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OT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安全、快捷等特点,是一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呼吸内科
原文传递
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吴凤娇 岳凤枢 于春刚 《中国水电医学》 2007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5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55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平均手术时间11.15min,发生并发症4例(5种),及时处理后均好转(或治愈),未造成病人死亡或...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5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55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平均手术时间11.15min,发生并发症4例(5种),及时处理后均好转(或治愈),未造成病人死亡或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7.27%。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发生率低、拔管后伤口愈合快、瘢痕小等优点,但不可完全替代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经皮气管切开 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原文传递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军艳 张郭亮 《现代医学》 2012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应用及特点。方法:入住ICU的72例危重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41例,同期传统气管切开术组(ST组)31例。对照两组在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预后、早... 目的: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应用及特点。方法:入住ICU的72例危重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41例,同期传统气管切开术组(ST组)31例。对照两组在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预后、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PDT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术中低氧血症、切口感染、切口溢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T组(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具有速度快、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ICU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