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1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陈凡州 张岐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4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脊柱后凸角度(Cobb)、矢状面指数(SI)、椎体前缘高度]水平、疼痛应激反应指标[血清P物质(SP)、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SI、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SP、Cor、IL-6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影像学指标、围术期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脊柱功能障碍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脊柱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脊柱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2
作者 张强 王玉辉 张兆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2-06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3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皮PSF 63例(经皮组),行开放PSF 60例(开放...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TLSF)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2-06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3例TLS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皮PSF 63例(经皮组),行开放PSF 60例(开放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手术前后检测患者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应激指标水平。末次随访,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ODI评分)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经皮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COR、NE、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其中经皮组患者的COR、NE、CRP水平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O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其中经皮组的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LSF患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皮PSF在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提升腰椎功能和缓解患者疼痛方面均较开放PSF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应激反应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蔡飞 刘志斌 +2 位作者 张宁 侯江业 苏虎艳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5-40,共6页
目的通过经皮微创(PPSF)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SF)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检索的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 目的通过经皮微创(PPSF)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SF)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检索的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医院知识总库等,文献检索完成后,根据纳入标准纳入关于经皮微创及开放椎弓根螺钉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同期对照研究文献。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资料,使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共有13篇文献符合标准,质量评价(NOS评分5~9分)被纳入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6篇,病例对照试验7篇,共711例,经皮微创组358例,开放组353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比:前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皮微创组术前、术后伤椎cobb角恢复程度无异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比,经皮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而两组在术前、术后伤椎cobb角恢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方面,经皮微创组较开放椎弓根螺钉组对术后切口疼痛改善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微创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刘春新 《系统医学》 2017年第9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6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经皮组30例与开放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6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经皮组30例与开放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情况。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值。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45.36±2.63)min,术中出血量(57.62±22.68)m L,住院天数(5.96±0.85)d,术后恢复时间(13.95±6.56)d,均优于开放组的(87.73±6.32)min,(153.96±26.84)m L、(7.32±1.57)d、(31.19±6.74)d,但是经皮组的住院费用(5.16±0.96)万元高于开放组的(3.45±1.13)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出现一例术后并发症,开放组出现2例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经皮组Cobb角丢失(7.62±1.78)°,开放组Cobb角丢失(7.89±2.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都能良好的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但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手术,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然而手术费用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3
5
作者 文天林 孟浩 +2 位作者 王飞 张思萌 李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1-407,共7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的18~60岁、伤后2周内、单节段胸腰椎A1~A3型压缩或爆裂性骨折、椎弓根及小关节突完整、压缩... 目的 :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的18~60岁、伤后2周内、单节段胸腰椎A1~A3型压缩或爆裂性骨折、椎弓根及小关节突完整、压缩程度小于椎体前缘高度50%的7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男23例,女9例,年龄42.24±3.21岁;B组38例,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男28例,女10例,年龄41.23±3.18岁。术前、末次随访均进行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的疼痛评分(VAS)及ODI;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Cobb角、术后Cobb角恢复值与伤椎高度恢复率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值与伤椎高度丢失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部位及术前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VAS评分和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48.38±2.24min,术中失血量为55.00±21.24ml,住院时间为5.03±0.78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为14.64±6.32d,住院费用为5.21±0.78万元;B组手术时间为88.43±5.28min,术中失血量为153.00±33.24ml,住院时间为7.02±1.23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为30.25±6.14d,住院费用为3.33±1.23万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B组1例术后手术切口浅表感染经简单清创换药处理后愈合,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70例获得18.3~34.3个月的随访,其中A组随访25.1±2.45个月,B组随访25.5±1.99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恢复值、伤椎高度恢复率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值、伤椎高度丢失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近,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可在把握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作为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主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微创手 经皮内固定 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田中 邓忠良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0-812,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和Cochrane CENTRAL外文数据库,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及评估,采用RevMan5.2.6...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和Cochrane CENTRAL外文数据库,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及评估,采用RevMan5.2.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7篇文献(共353例患者)被纳入分析,结果显示经皮穿刺较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失血量(RR=1.89,95%CI:1.55~2.29)和手术时间(RR=1.21,95%CI:1.12~1.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皮穿刺组矫正矢状后凸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与传统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及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方法,但是经皮穿刺相对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创伤更小、失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螺钉 胸腰骨折 META分析 经皮 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型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7
作者 顾军 孙小明 +2 位作者 王俊 罗爱华 李宽新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分析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型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脱位型损伤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观察组,n=45)和传统手术组(传统组,n=55)。比... 目的:分析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型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脱位型损伤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观察组,n=45)和传统手术组(传统组,n=55)。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前、术后24h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程度、矫形影像学指标变化及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传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术后24h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矫形影像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ODI评分变化幅度大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可减少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促进其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后路经肌间隙 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何锡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2期2842-2843,共2页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推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推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推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推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出血量等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受损椎体前缘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矢状面指数、Cobb角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68例对比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贵 贺加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42-104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与43例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后肌肉受损指标肌酸激酶变化情况、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 目的:探讨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与43例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后肌肉受损指标肌酸激酶变化情况、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及复位丢失率和术前术后相关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肌酸激酶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天开始,两组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均较术后第1天显著下降,且微创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0天肌酸激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微创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显著大于开放组(P?0.05);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开放组(P?0.05);复位丢失率则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放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开放组(P?0.05);术后下床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快于开放组(P?0.05)。结论:在C臂引导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对于开放手术,具有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外科学 骨折固定 最小侵入性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对比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上位椎间关节影响的Meta分析
10
作者 陈磊 李江华 +4 位作者 曹城彰 蒋雯 李珂 王美花 施丽霞 《农垦医学》 2017年第6期494-49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对比开放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骨折对上位椎间关节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全面收集开放对比微创固定技术导致上位椎间关节破...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对比开放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骨折对上位椎间关节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全面收集开放对比微创固定技术导致上位椎间关节破坏的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9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共1 1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固定与开放手术相比,两者一级关节破坏[OR=0.38,95%CI(0.24,1.73),P=0.38]、二级关节破坏[OR=0.41,95%CI(0.09,1.84),P=0.24],总的关节破坏[OR=0.85,95%CI(0.42,1.72),P=0.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术式对上位椎间关节破坏没有差异。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有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 开放弓根螺钉内固定 间关节损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余铖灏 成伟益 +2 位作者 刘盾 杨洪平 胡冰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609-620,共12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S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截至2020年5月所发表关于PPSF与OPSF治疗...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S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截至2020年5月所发表关于PPSF与OPSF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文献,所得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评估,使用RevMan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估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AVH)、置钉不当率和感染率。结果通过筛选共有30篇文献符合标准,其中随机对照试验4篇,病例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26篇,共1913例。PPSF组共955例,OPSF组共9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PSF组术后近期、远期VAS和术后感染率均优于OPSF组(P<0.001,P<0.001,P=0.050);常规透视辅助下PPSF组手术时间少于OPSF组(P<0.001),但导航辅助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两组术后近期和远期Cobb角、AVH以及术后AVH矫正量损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P=0.550,P=0.060,P=0.260),PPSF组术后Cobb角矫正量和Cobb角矫正量损失均小于OPSF组(P<0.001,P=0.003);常规透视辅助下PPSF组与OPSF组置钉不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0),但是导航辅助下PPSF组低于OPSF组(P<0.001)。结论PPSF与OPSF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PPSF失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疼痛改善更好,术后感染率更低,置钉准确性和影像学结果与OPSF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 内固定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置钉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杨彬 王德成 +4 位作者 陈学谦 王忠伟 石浩 何稚鸥 张高翔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6期841-8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置钉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痛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开放手术组47例给予后路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47例给予经皮微创椎弓...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置钉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痛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开放手术组47例给予后路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47例给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至研究结束时,微创组脱落4例,剔除,纳入统计43例;开放手术组脱落6例,剔除,纳入统计41例。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开放手术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2年椎体前缘高度比及后凸Cobb角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第1、3、5天和6个月、2年的VAS评分与开放手术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与开放手术具有同样的手术效果,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围手术期和远期腰部疼痛,可作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经损伤胸腰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田爱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81-183,共3页
胸腰段骨折为临床常见脊柱外伤,多由高能量暴力导致。胸腰段骨折可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后路开放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广泛应用于胸腰段骨折治疗中,逐渐成为胸腰段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证实,腰椎后路开放复位椎弓根螺钉固... 胸腰段骨折为临床常见脊柱外伤,多由高能量暴力导致。胸腰段骨折可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后路开放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广泛应用于胸腰段骨折治疗中,逐渐成为胸腰段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证实,腰椎后路开放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确切,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减轻长期卧床痛苦,可有效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且可避免继发神经功能损害及脊柱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弓根螺钉固定 开放复位 神经损伤 脊柱后凸 神经功能损害 高度 末次随访 用时 体前缘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
14
作者 代辉 王艇 周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1期1631-163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穿刺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2日-2017年4月22日期间我院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穿刺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2日-2017年4月22日期间我院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矢状位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后凸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开放 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15
作者 张雁山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0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68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对照组行开放性...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68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对照组行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疼痛指标、腰椎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术后3、7、12、18天,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两组矢状位Cobb角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两组病椎前缘与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以上两组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还可以降低术中风险性、缓解患者痛苦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椎体形态恢复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郭浩华 余翔 +3 位作者 谢炜星 张友 张学来 晋大祥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2-1087,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伤椎形态的变化,探讨经皮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3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 目的:通过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伤椎形态的变化,探讨经皮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3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微创组)26例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开放组)2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通过CT检查测量术前和拆钉时的伤椎正中矢状位面积、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置钉及拆钉手术,并获得5~18个月,平均(12.2±3.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拆钉时伤椎正中矢状位面积、矢状位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均<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拆钉时伤椎正中矢状位面积、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ODI和VAS评分均优于开放组(P均<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开放组(P均<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早期ODI和VAS评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而二者在恢复胸腰椎骨折椎体形态方面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
17
作者 裴琰慧 陆佳俊 张磊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4期76-78,共3页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椎弓...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关节功能、伤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5);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降低,Harris评分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升高,伤椎后凸Cobb角减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提高手术质量,增强关节功能,促进伤椎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微创弓根内固定 开放弓根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王彭 张德光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22-228,234,共8页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149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149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术后临床疗效分为发生组(n=25,临床疗效不佳)和未发生组(n=124,临床疗效良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针对差异指标进行共线性分析,未存在共线性问题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相关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两组患者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R语言将所有差异变量进行VIF共线性分析,各差异变量VIF≤10,容忍度≥0.1,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结果发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为术后临床疗效不佳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STA指数、骨密度为临床疗效不佳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8,表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度。结论: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密度、术后早期负重、异体红细胞输注、术前白蛋白浓度均为影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上述指标能够为临床术前筛查高危群体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神经损伤 弓根螺钉内固定 机器人辅助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19
作者 梅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6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4周,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大于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P<0.05)。结论: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但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传统后路开放弓根内固定 经皮弓根钉微创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的运用价值
20
作者 吴昕峰 安岩 曾成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对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2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C臂引导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 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对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2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C臂引导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Andrew螺钉CT位置分级以及影像、症状指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螺钉CT位置分级、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能够缩短手术及透视时间,提升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机器人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 置钉准确率 时间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