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m)Tc-植酸钠扫描评价猪异位肝移植后两肝功能状况
1
作者 林建华 贺旭 +3 位作者 李朝龙 李晓平 林智琪 朱玮冰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 观察99mTc -植酸钠扫描检测异位肝移植后两肝功能状况。方法 建立猪右肝下部分肝移植模型 ,部分捆绑缩窄宿主门静脉控制两肝门静脉血流 ,术后通过99mTc -植酸钠扫描检测两肝血流量 ,并与组织学相对照 ,观察99mTc -植酸钠扫描的... 目的 观察99mTc -植酸钠扫描检测异位肝移植后两肝功能状况。方法 建立猪右肝下部分肝移植模型 ,部分捆绑缩窄宿主门静脉控制两肝门静脉血流 ,术后通过99mTc -植酸钠扫描检测两肝血流量 ,并与组织学相对照 ,观察99mTc -植酸钠扫描的实用价值。结果 99m Tc -植酸钠扫描检测的肝功能状况与组织学结果符合 ,门静脉缩窄 1/3组 (A组 )两肝血流量较均衡 ,移植肝及宿主肝均无萎缩 ,门静脉缩窄 1/2组 (B组 )宿主肝血流量明显低于移植肝 ,宿主肝萎缩 ,门静脉无缩窄组 (C组 )移植肝血流量明显低于宿主肝 ,移植肝萎缩。结论 99m Tc -植酸钠扫描能准确反映异位肝移植后两肝功能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肝移植 ^99mTc-植酸钠扫描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异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特点
2
作者 林建华 贺旭 +3 位作者 李朝龙 周占春 林智琪 朱玮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183-184,共2页
目的 观察猪异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同窝猪建立右肝下异位肝移植模型,从右颈浅静脉切开插管,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心排出量(CO) 、体循环阻力(SVR) 、肺循环阻力(PVR) 、... 目的 观察猪异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同窝猪建立右肝下异位肝移植模型,从右颈浅静脉切开插管,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心排出量(CO) 、体循环阻力(SVR) 、肺循环阻力(PVR) 、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 、平均肺动脉压(MPAP) 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异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结果 门静脉开放后HR明显升高、MAP下降(P< 0.01) ,CO、SVR、PVR 轻度增加,幅度不大(P>0.05);开放腹主动脉后MAP下降( P< 0.01) ;CVP、PAWP、MPAP等于术中各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猪异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是:门静脉开放再灌注后HR 明显升高、MAP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肝移植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异位肝移植肝脏存活与否的血清自由基变化
3
作者 林建华 贺旭 +2 位作者 李朝龙 林智琪 李小平 《海南医学》 CAS 2000年第4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异位肝移植时移植肝及宿主肝存活与否的血清自由基变化。方法:建立猪右肝下部分肝移植模型,动脉血供相同.部分缩窄宿主门静脉控制两肝门静脉血流,观察入肝血流量对移植肝或宿主肝的影响,检测血清中自由基的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异位肝移植时移植肝及宿主肝存活与否的血清自由基变化。方法:建立猪右肝下部分肝移植模型,动脉血供相同.部分缩窄宿主门静脉控制两肝门静脉血流,观察入肝血流量对移植肝或宿主肝的影响,检测血清中自由基的变化。结果:所有动物术后血清MOD及SOD均升高。宿主门静脉无缩窄组(B组)及缩窄门静脉缩窄1/2组(C组),宿主肝或移植肝血供不足发生萎缩,MOD含量持续升高.SOD持续降低;宿主门静脉缩窄1/3组(A组)两肝均无血供不足.无萎缩,MOD及SOD很快恢复正常。结论:肝脏血供不足时发生萎缩,MOD升高,SOD活性降低;血清自由基变化可以部分反映两肝的存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肝移植 脏萎缩 自由基 脏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患者劈裂式异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褚丽霞 李琳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9期61-62,共2页
总结2例劈裂式异位肝移植患者的护理经验。劈裂式肝移植术后肝断面容易发生出血坏死,因此术后重点观察患者腹腔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患者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及患者大便情况等;劈裂式肝移植由于植入肝体积小,... 总结2例劈裂式异位肝移植患者的护理经验。劈裂式肝移植术后肝断面容易发生出血坏死,因此术后重点观察患者腹腔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患者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及患者大便情况等;劈裂式肝移植由于植入肝体积小,术后重点观察患者有无不同程度的昏迷、肾功能衰竭伴乳酸血症、持续凝血功能异常、胆汁分泌量少等早期移植肝功能不全的症状;部分劈裂式肝移植,未将切面的胆管分支残端作完善结扎时容易引起胆漏,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右上腹疼痛、压痛等胆漏症状;同时观察术后有无血管并发症及感染情况,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经精心治疗护理,2例患者术后移植肝功能恢复良好,1个月后生活自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肝移植 劈裂式 出血 功能不全 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肝移植的护理
5
作者 周晓琴 姜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81-383,共3页
异位肝移植手术是在保留病人原肝脏的情况下再植入健康的肝脏。异位肝移植可以成功地治疗非恶性晚期肝脏病变,费用较低,手术较安全,且可避免无肝期对病人的全身影响,容易康复。迄今,异位肝移植国外仅做60余例,国内尚无报导。1990年1月... 异位肝移植手术是在保留病人原肝脏的情况下再植入健康的肝脏。异位肝移植可以成功地治疗非恶性晚期肝脏病变,费用较低,手术较安全,且可避免无肝期对病人的全身影响,容易康复。迄今,异位肝移植国外仅做60余例,国内尚无报导。1990年1月我院成功地施行了一例异位部分肝移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移植 护理 异位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门静脉重建异位肝移植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修典荣 张同琳 高子芬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肝动脉重建异位肝移植在胆总管断扎所致慢性肝功能衰竭大鼠中的应用。方法试验分成3组:胆总管断扎组(DBD组,10只),胆总管断扎同时行单纯肝动脉重建的异位肝移植组(DBD+HLT组,15只)和单纯肝动脉重建的异位肝移植组(HLT组,15... 目的探讨单纯肝动脉重建异位肝移植在胆总管断扎所致慢性肝功能衰竭大鼠中的应用。方法试验分成3组:胆总管断扎组(DBD组,10只),胆总管断扎同时行单纯肝动脉重建的异位肝移植组(DBD+HLT组,15只)和单纯肝动脉重建的异位肝移植组(HLT组,15只)。术后第3,7,14,21,28,35,105天分别从尾静脉取血进行血清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GOT)和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第5周分别处死HLT组和DBD+HLT组中各5只大鼠,切取异位移植肝脏称重比较。长期生存大鼠受体肝脏,异位移植肝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虽然单纯肝动脉重建异位肝移植没有使大鼠血清肝功能化验指针保持正常,但是明显改善了胆总管断扎大鼠的生存率。术后第35天时DBD+HLT组移植肝(11.2±5.3)g明显重于HLT组(2.5±0.5)g(P<0.01)。病理检查显示:HLT和DBD+HLT组中移植肝均呈正常肝小叶结构,但是,DBD+HLT组可见移植肝细胞水样变性,受体肝脏呈弥漫性胆管增生,肝细胞仅呈岛状残留。结论单纯肝动脉重建异位肝移植明显改善了胆总管断扎大鼠的生存率,与受体肝脏的功能竞争而不是有无门静脉血供是决定异位移植肝脏是否萎缩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门静脉重建异位肝移植 慢性功能衰竭 大鼠 动物实验 血清胆红素 谷草转氨酶
原文传递
异位部分肝移植的手术配合
7
作者 何国花 甘志红 夏青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79-380,共2页
异位肝移植术是在保留病人原有肝脏情况下,将另一正常的肝脏移植到患者腹腔内,以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我院1994年元月实施了一例异位部分肝脏移植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的配合介绍如下:
关键词 移植 移植 手术配合 异位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例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治疗高致敏性肾移植患者的手术配合
8
作者 杨慧美 赵雅茹 +5 位作者 李艳艳 张洪涛 张更 袁建林 窦科峰 陶开山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73-275,共3页
报道国内首例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治疗高致敏性肾移植受者的手术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和周密的术中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移植 异位肝移植 高致敏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吴东娟 康福霞 +2 位作者 孙玫瑰 孟文静 刘明会 《护理学报》 2017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总结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的高致敏尿毒症患者,接受来源于同一供体的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在病情、群... 目的总结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的高致敏尿毒症患者,接受来源于同一供体的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在病情、群体反应性抗体、排斥反应、血浆置换、肝动脉血栓预防及心理各方面做好严密观察及护理。结果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第7天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过综合性治疗及护理,急性排斥反应得以逆转;群体反应性抗体在术后第7天升高至80%,经连续血浆置换后群体反应性抗体仍维持在80%;术后15 d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及护理,第21天症状好转;术后患者情绪不稳定,第42天出现短暂性记忆丧失,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心理疏导,相关科室专家会诊给予药物治疗,患者最终恢复记忆。结论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在国内属于首例,术后敏锐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敏 移植 联合移植 脾窝辅助性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建立和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建光 薛迪广 +5 位作者 赵伟 陈家华 易永祥 殷国平 陆森 马丽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制备、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分三组 ,A组 :受体肝脏和肝动脉保持原状 ,其门静脉缩窄 ;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 ,不建立动脉血供。B组 ...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制备、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分三组 ,A组 :受体肝脏和肝动脉保持原状 ,其门静脉缩窄 ;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 ,不建立动脉血供。B组 :受体肝动脉结扎 ,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C组 :受体肝动脉结扎 ,供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均建立 ,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 ,肝功能和肝脏血流情况 ,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 :A组、C组受体 3d以上成活率显著高于B组。A组、C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著改变 ,B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术前 ,术后第二天B组胆红素显著高于A组、C组。C组供肝胆汁分泌和血供良好 ,肝细胞存活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 ;A组、B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 ,肝细胞大片坏死。结论 :受体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足以造成急性肝衰模型 ;保留受体肝脏动脉血供、减少门静脉血供对受体肝脏功能无严重影响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足以纠正急性肝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部分移植 急性缺血性 脏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窝异位辅助性活体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的多方位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季茹 陶开山 +1 位作者 遆振宇 窦科峰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5期31-33,50,共4页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病)是一种铜代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肝移植是治疗Wilson's病的良好方法。我院器官移植中心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应用脾窝异位辅助性活体肝脏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4例,在评估治疗效果和总结经验的同时...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病)是一种铜代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肝移植是治疗Wilson's病的良好方法。我院器官移植中心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应用脾窝异位辅助性活体肝脏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4例,在评估治疗效果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对这一治疗方法进行了几点思考,并对其伦理学争议进行了讨论。脾窝异位辅助性活体肝移植为治疗Wilson's提供一条有效的、安全的、简单的全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核变性 辅助性活体移植 哲学思考 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异位部分肝移植术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建华 李朝龙 +1 位作者 周占春 林智琪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猪异位部分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同窝猪建立右肝下异位部分肝移植模型,从右颈浅静脉切开插管,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出量(CO)... 目的观察猪异位部分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同窝猪建立右肝下异位部分肝移植模型,从右颈浅静脉切开插管,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出量(CO)、平均肺动脉压(MPAP)等血液动力学指标,观察异位部分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规律。结果门静脉开放后HR明显升高、MAP下降(P<0.01),CO轻度增加,幅度不大(P>0.05);开放腹主动脉后WAP下降(P<0.01); CVP、PAWP及MPAP等于术中各期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猪异位部分肝移植术中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主要是在门静脉开放再灌注后HR明显升高、MAP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移植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后PFP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辉 李勇 +3 位作者 涂伟 刘智文 文武 李煜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模型,观察术后移植肝病理学变化,并应用RT-PCR法,研究外周血中PFP mRNA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清洁成年Wistar和SD大鼠。实验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n=30;B组:肝移植术后免疫... 目的建立稳定的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模型,观察术后移植肝病理学变化,并应用RT-PCR法,研究外周血中PFP mRNA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清洁成年Wistar和SD大鼠。实验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n=30;B组: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组,n=30;C组:肝移植术后非免疫抑制组,n=30。各组在术后第1、3、5、7、10d随机取6只动物肝脏和外周血,将肝脏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RT-PCR方法监测外周血的穿孔素mRNA的表达。结果外周血PFP mRNA表达能随病理变化,以数值的形式反应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变化过程。通过检测未发现A组PFP mRNA表达,而B、C组均有表达,对比各时间观察的穿孔素表达水平发现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1)通过各时间点的监测,发现外周血PFPmRNA表达水平与移植肝的病理变化趋同,因而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穿孔素mRNA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一种较好的方法。(2)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降低穿孔素mRNA的表达,对减轻急性排斥反应作用明显。但仍无法较完全地控制肝细胞坏死和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窝 辅助性移植 穿孔素 急性排斥反应 RT-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伟 俞建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对肝功能衰竭 (肝衰 )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分两组。A组 :受体肝脏保持原状 ,其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 ;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B组 :供肝动脉和门...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对肝功能衰竭 (肝衰 )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分两组。A组 :受体肝脏保持原状 ,其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 ;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B组 :供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均建立 ,其它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 :B组受体 3d以上成活率显著高于A组。B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著改变 ,A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术前 ,术后第 2天A组胆红素显著高于B组。B组供肝胆汁分泌良好 ,肝细胞存活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 ;A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 ,肝细胞大片坏死。两组受体均有术后白蛋白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结论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足以纠正肝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部分移植 急性功能衰竭 实验研究 手术治疗 AHP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立新 叶俊生 +9 位作者 徐健 邓文锋 韩聪祥 叶桂荣 付绍杰 杜传福 马俊杰 王亦斌 刘小友 李川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32-1333,1337,共3页
目的评价肝胰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探讨其最佳术式。方法对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他... 目的评价肝胰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探讨其最佳术式。方法对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他克莫司、舒莱四联用药,监测肝功能、血淀粉酶、脂肪酶、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及免疫指标。结果患者术后5 d后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没有发生移植胰胰腺炎、血管栓赛、胰漏、局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1、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特别是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是肝胰联合移植的适应证;2、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优于其他肝胰联合移植术式,可以作为肝胰联合移植的常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手术 -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 手术治疗 终末期 合并症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辅助性肝移植的相关问题及术式改进
16
作者 张巍 窦科峰 +2 位作者 陶开山 遆振宇 曹大勇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2期124-125,128,共3页
关键词 辅助性移植 术式改进 LIVER 手术适应证 活体移植 部分移植 临床疗效 盆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建立
17
作者 帝振宇 窦科峰 +3 位作者 陈勇 宋振顺 张福琴 李开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2325-2326,共2页
目的 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 .方法 根据YuWeiming介绍的方法经以简化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 ,阐明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前术后处理等因素对肝移植大鼠的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 在 30例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中 ,供肝热缺血时... 目的 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 .方法 根据YuWeiming介绍的方法经以简化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 ,阐明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前术后处理等因素对肝移植大鼠的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 在 30例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中 ,供肝热缺血时间为 1~ 2min ,安装袖套时间约为 4min ,肝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 12min ,供肝冷缺血时间为 30min ,lwk存活率为 80 % (n =30 ) .结论 成功复制大鼠辅助性肝移植模型 .同时 ,大鼠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辅助性移植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动脉重建的方法及意义
18
作者 俞建光 易永祥 +5 位作者 张健 陆森 陈家华 刘俊卯 廖建梅 张永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166-167,176,共3页
关键词 辅助性移植 动脉理建 方法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
19
作者 俞建光 刘俊卯 +5 位作者 殷国平 陆森 张健 易永祥 陈新华 高素琴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AHPL T)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方法。方法 按照猪肝脏的解剖结构 ,切除左半肝 ,将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观察受体存活率、肝功能、供肝胆汁分泌情况及病理改变 ;分组按不同方法处理供肝断面 ,A组...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AHPL T)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方法。方法 按照猪肝脏的解剖结构 ,切除左半肝 ,将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观察受体存活率、肝功能、供肝胆汁分泌情况及病理改变 ;分组按不同方法处理供肝断面 ,A组单纯缝扎 ,B超用大网膜衬垫后缝扎加医用胶涂布 ,观察断面的处理效果 ;分析总结。结果  1.用供肝右半肝植入的方法 ,行 AHPL T的肝衰受体存活率和肝功能显著优于肝衰模型组 ,植入肝脏胆汁分泌和肝细胞存活良好。 2 .B组供肝断面的撕裂机率和出血率、腹腔出血率、出血所致的病死率均显著低于 A组。结论  AL PL T时 ,用供肝右半肝植入是合适的 ;供肝断面应在衬垫下缝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部分移植 减体积性移植 修整 断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劈裂式异位肝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
20
作者 葛艳侠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21-22,共2页
劈裂式肝移植是指将一个供肝分离成2个或3个体积较小,但功能完整的独立部分分别移植给2个或3个受体。异位肝移植是指保留受体原肝的供肝植入体腔的其他部分。我科2011年6月10日再次成功开展了1例劈裂式“2人异位”肝移植术。供体肝脏... 劈裂式肝移植是指将一个供肝分离成2个或3个体积较小,但功能完整的独立部分分别移植给2个或3个受体。异位肝移植是指保留受体原肝的供肝植入体腔的其他部分。我科2011年6月10日再次成功开展了1例劈裂式“2人异位”肝移植术。供体肝脏被分成2部分,一部分移植到1例患者的肝部,另一部分移植到另一例患者的脾部,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恢复良好,健康存活,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患者 术后护理 劈裂式移植 部分移植 异位肝移植 植入 移植 供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