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不同提取方法的刺五加中异秦皮定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晓虹 于治国 +1 位作者 李建文 朱忠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HPLC法测定刺五加中异秦皮定的含量 ,并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以刺五加为分析对象 ,选择 3种提取工艺和 4种提取溶剂 ,异秦皮定为测定指标 ,采用DiamonsilC18(2 0 0mm× 4 6mm ,5 μm)色谱柱 ,以乙腈 0 1 % (φ)磷... 目的HPLC法测定刺五加中异秦皮定的含量 ,并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以刺五加为分析对象 ,选择 3种提取工艺和 4种提取溶剂 ,异秦皮定为测定指标 ,采用DiamonsilC18(2 0 0mm× 4 6mm ,5 μm)色谱柱 ,以乙腈 0 1 % (φ)磷酸 (V∶V =2 0∶8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3 43nm ,柱温为 40℃。结果异秦皮定在 0 0 2~ 0 8μg之间呈线性关系 ,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 7% (n =6) ,RSD为 0 97% ;不同提取方法的刺五加药材中异秦皮定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异秦皮定 不同提取方法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眠口服液中异秦皮定薄层扫描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建明 王和平 +1 位作者 宋杰 黄金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5-6,共2页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利眠口服液中刺五加有效成分异秦皮定的含量。测定条件为λ_s350nm,λ_R500nm,狭缝1.2mm×1.2mm;S_x=3,反射式锯齿扫描。加样回收率为98.6%,RSD=2.16%,方法比...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利眠口服液中刺五加有效成分异秦皮定的含量。测定条件为λ_s350nm,λ_R500nm,狭缝1.2mm×1.2mm;S_x=3,反射式锯齿扫描。加样回收率为98.6%,RSD=2.16%,方法比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眠口服液 薄层扫描 异秦皮定 含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刺五加浸膏中异秦皮定
3
作者 赵秀娟 汪鸾鸣 +2 位作者 张牧 张宇秋 崔洪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8年第5期17-18,共2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刺五加浸膏中异秦皮定赵秀娟1汪鸾鸣2张牧3张宇秋1崔洪斌1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属人参科植物,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等功效。〔1〕国外实验研究发现刺五加药理作用是...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刺五加浸膏中异秦皮定赵秀娟1汪鸾鸣2张牧3张宇秋1崔洪斌1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属人参科植物,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等功效。〔1〕国外实验研究发现刺五加药理作用是极其广泛的。〔2〕近年来,许多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秦皮定 刺五加浸膏 量测 刺五加注射液 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 含量测 流动相 实验研究 方法
全文增补中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剌五加制剂中异秦皮定的含量
4
作者 宋淑凤 鲍江涛 +4 位作者 张秀娟 台宝山 刘兰茹 熊晓滨 刘丽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3期38-42,共5页
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对五加参冲剂和中国刺五加口服液中异秦皮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异秦皮定在5.0~30μg 范围内线性美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60%,CV(%)为1.94,呈色稳定。与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比较,所得结果相近。
关键词 导数光谱 刺五加 异秦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加更年片中异秦皮定的含量
5
作者 黄勇 柳俊 +1 位作者 程国庆 李进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五加更年片中异秦皮定的含量。方法:使用Diamonsil^TM 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20:8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44nm。结果:在3.05~30.5mg·L^-1范...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五加更年片中异秦皮定的含量。方法:使用Diamonsil^TM 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20:8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44nm。结果:在3.05~30.5mg·L^-1范围内,异秦皮定的进样浓度与吸收峰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3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五加更年片中异秦皮定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更年片 异秦皮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中异秦皮定甙水解的最优条件研究
6
作者 孙华芳 刘琢 孙婷 《黑龙江医药》 CAS 2001年第6期445-447,共3页
为使刺五加制剂质控指标更科学、更准确,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异秦皮定甙的水解条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从而得出其最佳水解条件是:100℃,用5%的硫酸水溶液水解4小时。
关键词 刺五加 异秦皮定 水解 制剂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加参精中异秦皮定的比色含量测定
7
作者 刘述清 《中成药》 CAS 1981年第6期16-17,共2页
五加参精系采用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为原料,经提取制成。对失眠多梦、心悸健忘、食欲不振有明显疗效。其主要成分为异秦皮定。本文介绍用氢氧化钾试剂进行比色,作五加参精中异秦皮定含量测定的方法。
关键词 异秦皮定 氢氧化钾 氢氧化物 含量测 吸收值 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加属六种植物的成分鉴定比较
8
作者 高凤兰 高华莉 蔡云芝 《中国林副特产》 1994年第2期17-19,共3页
我们将6种五加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薄层层析定性及异秦皮定、丁香甙、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比较。比较结果,总黄酮是6种植物共有成分;异秦皮定是刺五加特有成分;无梗五加不含异秦皮定和丁香甙。
关键词 五加 丁香甙 异秦皮定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各部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许正斌 佟婉筠 杨光 《中草药》 CAS 1984年第5期32-34,共3页
本文就刺五加的有效成分,丁香甙(syringin)、异秦皮定(isofraxidin)和总黄酮,进行了不同生药来源,包括产地、采期、部位、株龄等的含量测定,初步探讨了几种成分受各种生产因素影响引起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刺五加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刺五加 成分含量变化 丁香甙 异秦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茎叶化学成分 被引量:56
10
作者 吴立军 郑健 +4 位作者 姜宝虹 沈燕 单征 刘湘杰 闫淑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研究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茎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3个化... 目的:研究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茎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刺五加酮(ciwujiatone,II),异秦皮定(isofraxidin,I),五加甙B1(eleutherosideB1,I)。结论:II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刺五加酮 异秦皮定 五加甙B1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叶镇静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陈妙华 刘凤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609-611,共3页
从罗布麻叶镇静有效部分中分得三十烷醇,β-谷甾醇、檞皮素、金丝桃甙、长链脂肪酸,羽扇豆醇、茛菪亭、异秦皮定等8个化合物,异秦皮定及金丝桃甙为镇静有效成分。
关键词 罗布麻叶 莨菪亭 异秦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毕丕多 《农村天地》 1996年第9期24-25,共2页
刺五加俗称五加参、老虎潦,是五加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其根茎和根有良好的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主要药用成分是异秦皮定。野生刺五加分布于吉林省东部、中部山区和半山区,黑龙江、辽宁、河北和陕西等省也有分布。
关键词 野生刺五加 人工栽培技术 药用成分 针阔混交林 木本植物 异秦皮定 吉林省东部 益气健脾 中部山区 五加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蜡梅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孙丽仁 何明珍 +4 位作者 冯育林 陈康平 简晖 王跃生 杨世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研究蜡梅科植物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 LH-2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鲨肌醇(Ⅰ)、β-... 目的研究蜡梅科植物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 LH-2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鲨肌醇(Ⅰ)、β-谷甾醇(Ⅱ)、薄荷脑(Ⅲ)、胡萝卜苷(Ⅳ)、东莨菪素(Ⅴ)、6,7-二甲氧基香豆素(Ⅵ)、山柰酚(Ⅶ)、槲皮素(Ⅷ)、芦丁(Ⅸ)、异秦皮定(Ⅹ)。结论其中化合物Ⅸ和Ⅹ为该属中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蜡梅 芦丁 异秦皮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