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城际联系网络空间结构演进——基于有向修正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吕鹏 郭杰浩 《城市学刊》 2024年第2期38-49,共12页
构建突出城市中心性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运用城际最短通勤时间距离设计有向修正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SNA)与GIS技术,从节点与域面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2005、2010、2015、2019年京津冀城际联系网络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 构建突出城市中心性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运用城际最短通勤时间距离设计有向修正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SNA)与GIS技术,从节点与域面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2005、2010、2015、2019年京津冀城际联系网络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京津石是群内三大中心城市,控制力水平较高,唐山、廊坊是重要节点城市;城际联系日趋紧密,联系网络空间基本形成,呈现显著核心-边缘特征,形成了京津、京廊、京张、津沧、津唐、石保等重要发展轴,发育出以京津为核心和以石家庄为核心的两大子群,京津两大都市圈趋向融合;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会对城际联系产生显著影响,劳动工资对城际联系无显著作用。由此提出培育节点、打造发展轴线、完善协同机制、坚持生态文明导向、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城际联系网络 有向修正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潜在自驾旅游流及网络结构特征--基于修正引力模型
2
作者 俞艳婷 王佳韡 +1 位作者 徐玲琳 伍世代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基于旅游修正引力模型,构建自驾游目的地吸引力和客源地出游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潜在自驾旅游流进行测度,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自驾旅游流网络结构及节点特征。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呈现客源地出游力“中南强,北弱”... 基于旅游修正引力模型,构建自驾游目的地吸引力和客源地出游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潜在自驾旅游流进行测度,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自驾旅游流网络结构及节点特征。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呈现客源地出游力“中南强,北弱”和目的地吸引力“东强西弱”格局。2)潜在自驾旅游流网络密度偏低,城市间联系不紧密,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格局。3)南京、杭州等城市中心性高,成为自驾旅游流网络中的核心枢纽及集散中心;苏州、无锡等城市为次核心;淮北、蚌埠、阜阳等13个城市处于网络中的边缘地位。4)南京、杭州、苏州等8个城市位于网络中的结构洞位置,具有更强的控制性、独立性和更突出的区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驾旅游流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修正引力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分布修正引力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田志立 周海涛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3,共6页
本文阐述了交通分布引力模型存在的预测精度不高及用统一的模型不能描述所有的交通区之间的分布量的不足,指出用交通分布修正引力模型预测交通公布量能够克服上述两方面的不足。交通分布修正引力模型不但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考虑了系数... 本文阐述了交通分布引力模型存在的预测精度不高及用统一的模型不能描述所有的交通区之间的分布量的不足,指出用交通分布修正引力模型预测交通公布量能够克服上述两方面的不足。交通分布修正引力模型不但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考虑了系数K的变化。文中以实例说明了修正引力模型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分布 引力模型 修正引力模型 交能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我国电子商务网络空间强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剑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7-80,共4页
本文从电子商务整体网络结构出发,构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对我国电子商务网络整体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与个体网络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来看,各省市自治区电子商务... 本文从电子商务整体网络结构出发,构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对我国电子商务网络整体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与个体网络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来看,各省市自治区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实力差距明显;从我国电子商务空间关联来看,各省市区电子商务网络空间联系强度逐渐加强;从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来看,我国电子商务网络密度不断增加,并且仍有提高的空间。最后,提出完善电子商务政策、加强电子商务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贸易转型发展的统筹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修正引力模型 网络空间强度 演变特征 关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贸易流量研究——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韦倩青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2-39,共8页
根据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贸易的产品特征,在经典引力模型中引入考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因素,并按照SITC产品组划分不同类别产品的贸易,实证分析双边贸易流量的研究表明: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地理距离以及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是中... 根据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贸易的产品特征,在经典引力模型中引入考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因素,并按照SITC产品组划分不同类别产品的贸易,实证分析双边贸易流量的研究表明: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地理距离以及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化学产品贸易和工业制成品总贸易的决定因素,而机械运输设备贸易深受中国与东盟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分工 中国-东盟 工业制成品 贸易流量 修正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一带一路”中国段省区空间经济联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广斌 琚小倩 《新疆农垦经济》 2021年第1期54-63,共10页
区域经济联系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研究“一带一路”中国段省区经济联系强度是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省级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方式。文章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揭示“一带一路”中国段省区经济联系强度“... 区域经济联系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研究“一带一路”中国段省区经济联系强度是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省级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方式。文章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揭示“一带一路”中国段省区经济联系强度“点-线-面”三维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省区间中心性指数差异明显,在区域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梯度性;(2)“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效提升了中国段大部分省区的经济实力,中心性指数有明显上升趋势;(3)省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仍较为突出,两个核心区的带动辐射能力差异大,且核心区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都需要改善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联系 经济断裂点 修正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创新空间联系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刘建华 李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8,90,共7页
以2015年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创新能力,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探讨了中原城市群的创新空间联系结构,并结合断裂点公式及最大引力线模型,借助ArcGIS10.... 以2015年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创新能力,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探讨了中原城市群的创新空间联系结构,并结合断裂点公式及最大引力线模型,借助ArcGIS10.5软件进一步作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的创新空间联系结构中处于绝对核心地位,但是其创新辐射范围仅局限于周边地市;中原城市群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出现两极化现象;中原城市群创新空间联系结构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地理邻近、技术临近、制度临近对中原城市群创新空间联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空间联系 修正引力模型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黔中城市群空间联系测度及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麻磊 周平 +1 位作者 吴涛 姚若男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第1期84-87,共4页
文章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维度构建城市质量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产业相似度模型,对2019年黔中城市群33个区县的空间联系测度,探讨其空间结构及治理模式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黔中城市群空间联系呈现“中心-外围”递减特征... 文章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维度构建城市质量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产业相似度模型,对2019年黔中城市群33个区县的空间联系测度,探讨其空间结构及治理模式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黔中城市群空间联系呈现“中心-外围”递减特征,初步形成贵阳、遵义两个中心地;黔中各市和产业同质化现象明显,边缘城市竞争优势弱;通过跨域连携扩散两核辐射作用、完善产业生产链条布局,以实现黔中城市群内部各区县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城市群 修正引力模型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福建省城市空间联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慧娟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第11期76-77,共2页
本文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对2017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九地市间相互作用力较弱且联系程度分布不均,其中,福州与其余各市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强,厦门、漳州、泉州三市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强,但... 本文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对2017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九地市间相互作用力较弱且联系程度分布不均,其中,福州与其余各市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强,厦门、漳州、泉州三市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强,但三地市与其余城市的联系都较弱,区外辐射带动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空间联系 修正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强度研究
10
作者 李梦杰 刘德林 《河南科学》 2022年第6期973-980,共8页
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职能强度模型和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对城市群内各城市空间联系强度及结构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显示:(1)中原城市群各城市职能强度、综合发展质量及城市空间关联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核心-边缘”特征明显,... 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职能强度模型和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对城市群内各城市空间联系强度及结构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显示:(1)中原城市群各城市职能强度、综合发展质量及城市空间关联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核心-边缘”特征明显,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和断层现象;(2)中心城市存在单极化发展、职能弱化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的问题;(3)城市联系强度表现出强烈的城市发展质量水平特征、交通可达性与空间集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修正引力模型 高质量发展 空间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联系与科技创新交互耦合及其空间关联动态演化
11
作者 王兆峰 曹庆华 刘庆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3-116,共14页
实现旅游经济联系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交互耦合是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的关键路径。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中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并基于GIS技术分析其空间联系结构,继而运用修正熵值法和线性加权模... 实现旅游经济联系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交互耦合是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的关键路径。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中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并基于GIS技术分析其空间联系结构,继而运用修正熵值法和线性加权模型测度各省(区、市)科技创新水平,最后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2007—2023年中国旅游经济联系与科技创新交互耦合水平并借助空间自相关模型勾勒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一是研究期内,中国旅游经济空间联系势能不断跃升,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空间分布格局;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由“双核引领”到“三核驱动”并逐步过渡至“多核辐射”的空间结构。二是科技创新水平随时间发展而稳步提升,东部沿海省(区、市)始终名列前茅,东北与西部(区、市)尚处于末端位置,区域性“马太效应”愈加强烈。三是旅游经济联系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处于基本失调水平,空间上表现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严重失调居于大类型主导,亚类双系统滞后特征显著,并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升级。四是中国旅游经济联系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呈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全局空间集聚程度有所收敛但整体态势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局部空间自相关格局呈现相对稳定的俱乐部趋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联系 科技创新 时空耦合 修正引力模型 空间关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际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识别
12
作者 李元豪 钱昭英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4,67,共11页
以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QAP模型探究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均存在于整个空间关联网络中,展... 以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QAP模型探究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均存在于整个空间关联网络中,展现出稳定且复杂的空间关联关系,但整体的空间关联性较低,省份间数字物流的交流协作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网络的“马太效应”显现,东部地区省份充分发挥着领头作用和中介作用,中西部地区省份处于关联网络的边缘位置;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网络形成4大板块,各板块内部“俱乐部”效应明显;地理距离、财政支持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差异矩阵对数字物流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差异矩阵对网络的形成效果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流 空间关联网络 修正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摆颖颖 吴文婕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4期131-137,共7页
都市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主体,承载着城乡之间经济联系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的网络化自由流动。通过构建乌鲁木齐都市圈中各县(市)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测度2018—2022年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都市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主体,承载着城乡之间经济联系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的网络化自由流动。通过构建乌鲁木齐都市圈中各县(市)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测度2018—2022年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借助修正引力模型分析识别都市圈各县域空间发展吸引力及关联性,结合障碍度模型进一步明确影响乌鲁木齐都市圈城乡融合水平发展的因素。研究结果:乌鲁木齐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发展极不平衡,从中心向边缘四周逐渐降低,5年内呈波浪式发展,城乡融合各维度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产业经济融合发展水平最高,人口要素融合发展水平最低;都市圈内各县(市)之间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吸引力(作用力)程度主要受地理空间、中心城市距离以及行政归属因素等影响;多维度视角下,都市圈产业经济融合障碍度最高,绿色生态融合、交通空间融合以及人口要素融合障碍度较低。促进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需主动打破行政区划空间限制,提升内部联动性及吸引力,积极发挥产业经济带动作用,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统筹,促进城乡各要素自由化流动,同时,重视城乡生态共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都市圈 城乡融合 水平测度 修正引力模型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经济联系研究 被引量:60
14
作者 孙久文 罗标强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75,共5页
在运用中心职能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中心职能强度K_(ei),可将京津冀地... 在运用中心职能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中心职能强度K_(ei),可将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划分为三个等级;(2)根据京津冀地区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值的大小,可将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分为十分紧密,很紧密,较紧密和不紧密四个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修正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
原文传递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国与东盟航空运输联系研究
15
作者 曹允春 李嘉玉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为探究我国同东盟航空运输联系发展水平,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联系强度进行测算,基于测算结果构建中国与东盟城市航空运输联系空间网络,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对网络总体特征和节点中心性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与东盟航空联系强度较弱,整体呈上... 为探究我国同东盟航空运输联系发展水平,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联系强度进行测算,基于测算结果构建中国与东盟城市航空运输联系空间网络,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对网络总体特征和节点中心性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与东盟航空联系强度较弱,整体呈上升趋势,联系的不均衡性较为明显;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分布特点;度分布表现出多级分化现象,网络由少数核心城市主导,接近中心性总体分布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航空运输联系 修正引力模型 中国—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物流空间联系及其网络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项寅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1,共8页
为深入研究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物流空间联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基于110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数据,采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枢纽城市间的物流空间联系及其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全国、各区域的枢纽城市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密度普... 为深入研究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物流空间联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基于110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数据,采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枢纽城市间的物流空间联系及其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全国、各区域的枢纽城市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密度普遍较低,说明枢纽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尚不够紧密;度中心度较高的枢纽城市也是中介中心度排名靠前的城市,这些城市成为全国或区域内物流资源的辐射极,带动其他枢纽城市联动发展;网络在空间上呈现“核心-半核心-边缘”结构,“轴辐式”层级结构明显;枢纽城市群集特征明显,共分为8大子群,但子群间的互动不明显;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物流城市具有网络结构洞优势,秦皇岛、南通、嘉兴等枢纽城市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物流枢纽 物流空间 网络联系 修正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城市群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基于经济联系视角 被引量:2
17
作者 占金刚 杨晓彦 廖贵雲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4期85-97,共13页
文章以北部湾城市群的全部地级市、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2008—2020年北部湾城市群15个市、县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分析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间联系强度、省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经济联系总强度。研究发现:(1)北部湾城市... 文章以北部湾城市群的全部地级市、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2008—2020年北部湾城市群15个市、县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分析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间联系强度、省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经济联系总强度。研究发现:(1)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较弱联系强度及以上的城市组合数大致都在增加,极弱联系强度的城市组合数则在减少,但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仍处于相对弱的阶段。(2)北部湾城市群中同省域的城市经济联系相对紧密,省域之间的城市经济联系相对松散,且海南省的城市尤其是“三县”的内外部经济联系强度亟待提高。(3)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总值呈近似线性增长趋势,但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发展不平衡,经济联系强度分层明显,且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并未形成,“一湾”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双轴”已初具规模,“一核”有待加强建设,“两极”正逐渐增强集聚作用。由此,文章提出相对应的优化建议,以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城市群 协同发展 经济联系 修正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夜光遥感的成渝城市群城市经济发展特征变化分析
18
作者 牛振生 杨鑫 +2 位作者 陈超 廖祥 张小轩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2-281,共10页
为解决传统经济数据缺乏空间信息、难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及动态变化特征等问题,利用夜间灯光数据结合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构建成渝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空间化模型,使用趋势分析、修正引... 为解决传统经济数据缺乏空间信息、难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及动态变化特征等问题,利用夜间灯光数据结合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构建成渝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空间化模型,使用趋势分析、修正引力模型等方法,在像元尺度和经济关联性上对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多源数据所构建的GDP空间化模型精度较高,其误差均不超过1.1%;成渝地区GDP密度快速增长的区域主要位于成都市和重庆市主城区周围,其占比约为73.9%,且经济集聚特征较明显的地区仍主要分布于该区域;成渝地区城市间的经济关联强度不断加深,城市综合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成都市与其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综合来看,成渝地区区域内经济呈现出“双核驱动发展”的空间特征,经济关联强度逐渐增强。研究可为成渝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 GDP空间化 成渝城市群 修正引力模型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林伟 刘倩 《中国市场》 2024年第9期18-21,共4页
为改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网络结构,文章以22个城市相关数据,构建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百度指数,从经济流和信息流角度对空间网络结构以及演变过程进行测度与分析,进一步借助QAP回归方法检验并比较两种空间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 为改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网络结构,文章以22个城市相关数据,构建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百度指数,从经济流和信息流角度对空间网络结构以及演变过程进行测度与分析,进一步借助QAP回归方法检验并比较两种空间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经济流空间结构从“摆锤型”向“钻石型”发展,城市层级表现出双核心和多个副中心特点,节点城市逐渐增多,形成核心—节点—副中心的层级结构。②信息流空间结构以成都和重庆连线为支撑形成“伞型”结构,层级划分表现出单核心(成都)和一个副中心(重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引力模型 空间网络结构 经济流 信息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