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力波探测器的噪声及噪声处理综述 被引量:5
1
作者 严宇钊 杨明 姜万录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4期108-115,共8页
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它是太空中一种看不到的波,并且传播速度非常快。引力波信号十分微弱,需要用世界上最灵敏的探测器检测,而探测器的噪声是制约探测器灵敏度的主要条件之一。概述了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引力波探测器(主... 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它是太空中一种看不到的波,并且传播速度非常快。引力波信号十分微弱,需要用世界上最灵敏的探测器检测,而探测器的噪声是制约探测器灵敏度的主要条件之一。概述了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引力波探测器(主要是韦伯棒和地面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影响其灵敏度的噪声。其中主要介绍了引力波探测器中的热噪声、地震噪声、引力梯度噪声和量子噪声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各种噪声的处理方法,并对未来引力波探测器噪声处理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器 噪声 噪声分析 噪声处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引力波探测器中的弯曲弹簧隔振系统
2
作者 龙飞 周泽兵 罗俊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3-15,共3页
对三级弯曲弹簧构成的隔振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是为引力波探测而设计制造的,它全部由金属构成,结构紧凑,共振频率低.在质心附近悬挂质量并用薄钢片连接弹簧与钢棒,减少了系统正交振动模式之间的耦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三... 对三级弯曲弹簧构成的隔振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是为引力波探测而设计制造的,它全部由金属构成,结构紧凑,共振频率低.在质心附近悬挂质量并用薄钢片连接弹簧与钢棒,减少了系统正交振动模式之间的耦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三个垂直共振模式分别为1.28Hz,2.09Hz和3.56Hz,水平模式为0.67Hz.测量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隔振效果,在10Hz处达到近70dB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器 弯曲弹簧 隔振系统 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GRA引力波探测器中频率相关压缩态实验进展
3
作者 郭越凡 CAPOCASA Eleonora +6 位作者 EISENMANN Marc FLAMINIO Raffaele LEONARDI Matteo TACCA Matteo 肇宇航 李木子 吕振伟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85,共13页
随着技术的发展,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的激光功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大光斑半径的应用也将使探测器的热噪声进一步降低,因此,量子噪声将成为在全频段限制引力波探测器灵敏度的首要因素。作为目前最有保障的一种降低量子噪声的技术,频率相... 随着技术的发展,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的激光功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大光斑半径的应用也将使探测器的热噪声进一步降低,因此,量子噪声将成为在全频段限制引力波探测器灵敏度的首要因素。作为目前最有保障的一种降低量子噪声的技术,频率相关压缩态很可能将被应用于下一代所有引力波探测器中^([1])。频率相关压缩态可以通过将频率不相关压缩态与滤波腔相结合而产生。基于滤波腔具有的频率响应特性,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低频波段的辐射压噪声有效降低,同时实现高频波段散粒噪声的降低,从而实现全探测频段灵敏度的提升。基于日本KAGRA引力波探测器的设计,我们预计将9dB压缩度的压缩态与周损失为8×10^(-5)的300m滤波腔相结合,可以使探测器灵敏度在全探测频段提高1倍。此实验于2015年开始,目前滤波腔的安装调试已经基本完成,得到的结果基本与实验前的模拟相符合。与频率不相关压缩态光学实验台的安装过程也已经过半,通过温度和控制回路的调制,二次谐波腔的转化率已经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引力波探测器 量子噪声 压缩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GRA引力波探测器中蓝宝石测试镜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鹏博 ZEIDLER Simon +2 位作者 LEONARDI Matteo 王浩宇 朱宗宏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51,共13页
低温制冷技术是下一代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之一.日本引力波探测器KAGRA(Kamioka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or)作为该技术的前沿开拓者,将运行在20 K的超低温环境中,并使用在低温下热噪声较低的单晶蓝宝石晶体作为测试镜.... 低温制冷技术是下一代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之一.日本引力波探测器KAGRA(Kamioka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or)作为该技术的前沿开拓者,将运行在20 K的超低温环境中,并使用在低温下热噪声较低的单晶蓝宝石晶体作为测试镜.然而,高质量大尺寸低吸收率的蓝宝石晶体极难制备.此外,由于蓝宝石晶体存在晶格结构不均匀,很容易导致不必要的双折射效应,从而影响探测器的目标灵敏度.基于上述问题,开发了两套大尺寸光学测量系统,首次系统研究了KAGRA低温蓝宝石测试镜的光学特性.首先,根据探测器对测试镜热噪声的要求,开发了一套基于光热共光路干涉技术的光学测量系统,该系统可对测试镜以及测试镜表面涂层的光学吸收进行有效的表征.其次,基于光学吸收测量系统,开发了一套双折射效应测量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表征测试镜中双折射的均匀性.目前两套测量系统的搭建与调试已完成,对蓝宝石测试镜光学吸收的测量灵敏度达到了1.5 ppm/cm,双折射测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小于0.3 mm×0.3 mm.该工作对降低大尺寸低温测试镜双折射效应及提高探测器灵敏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器 热噪声 双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人类的宇宙助听器 被引量:3
5
作者 冯衍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3-299,共7页
爱因斯坦预言引力波100周年之际,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信号。文章简单介绍了这次的主角——高新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advanced LIGO)的光学与激光部分技术。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本质上是一个迈克尔孙干涉仪。原初的迈克尔孙干涉... 爱因斯坦预言引力波100周年之际,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信号。文章简单介绍了这次的主角——高新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advanced LIGO)的光学与激光部分技术。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本质上是一个迈克尔孙干涉仪。原初的迈克尔孙干涉仪也曾在否定以太理论、促使相对论创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基于爱因斯坦受激发射理论发展起来的激光技术也在引力波探测中立下汗马功劳。出于协同测量与定位以及扩展引力波探测频段等方面的考虑,除LIGO之外,还有多个地面和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在建或在研。可以预计,当前只是引力波探测技术与引力波天文学发展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 引力波 迈克尔孙干涉仪 激光器 爱因斯坦
原文传递
在引力波探测器中使用更强的量子压缩
6
作者 戴闻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安装在现行引力波探测器中的新硬件,使用量子效应来提高灵敏度,并将事件检出率提高50%自2015年以来,引力波探测,在美国的两台先进LIGO和意大利Virgo探测器中,已成为常态工作,为天文学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现在,LIG0和Virgo的合作团队已... 安装在现行引力波探测器中的新硬件,使用量子效应来提高灵敏度,并将事件检出率提高50%自2015年以来,引力波探测,在美国的两台先进LIGO和意大利Virgo探测器中,已成为常态工作,为天文学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现在,LIG0和Virgo的合作团队已分別发表论文展示他们对探测器的改进成果:使用量子物理,抑制信号中的随机噪声。该方案提高了探测器的灵敏度,将使预期的事件检出率提高20%至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物理 量子压缩 量子效应 引力波探测器 随机噪声 常态工作 天文学 灵敏度
原文传递
引力波探测器联网的定位能力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永志 李小龙 +2 位作者 李木子 杨冰 尤志强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100,共15页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最重要的预言之一,是检验广义相对论正确性的重要工具.引力波理论及其探测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具备了建造极度灵敏的地面探测器以及空间探测...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最重要的预言之一,是检验广义相对论正确性的重要工具.引力波理论及其探测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具备了建造极度灵敏的地面探测器以及空间探测器的能力,直接探测引力波已经成为现实.2015年9月14日,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该信号源自一次双黑洞并合事件,自此人类进入引力波常规化探测阶段,终于拉开了引力波天文学时代的序幕.地面引力波探测器最主要的波源是处于旋近和并合阶段的致密双星.如果在探测到这些波源所辐射出的引力波信号的同时,又能观测到波源对应的电磁波信号,那么引力波信号和电磁波信号可以相互补充,形成新的观测模式.然而单个地面引力波探测器很难准确地探测引力波信号,也不能进行波源精确定位,将多个探测器联网组合,这样既能准确探测引力波信号,又能大幅提高引力波波源的定位精度.本文中,首先介绍探测器联网对引力波信号GW150914源的定位情况,然后介绍了两种最常用的估计定位精度的方法,即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的方法和解析的方法.最后,选用一种解析的方法讨论未来中国引力波探测器与日本及澳大利亚所组成的探测器网络的定位精度,并给出了中国的较优台址.最后,还讨论了中国加入世界引力波探测器网络行列对引力波波源定位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引力波探测器 数据分析 引力波波源 波源定位
原文传递
地面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悬挂和隔振系统
8
作者 曹梦迪 陈奕康 +3 位作者 李俊朗 潘媛 王梦瑶 朱宗宏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99,共16页
为了成功探测到微小的引力波信号(~10^(-19)m),地面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需要降低对其影响的各类噪声.本文概述引力波探测器受地面震动噪声的影响以及隔离地震噪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前,多级悬挂系统和主动隔振系统被用来降低引力波... 为了成功探测到微小的引力波信号(~10^(-19)m),地面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需要降低对其影响的各类噪声.本文概述引力波探测器受地面震动噪声的影响以及隔离地震噪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前,多级悬挂系统和主动隔振系统被用来降低引力波探测器的地面震动噪声.通过对LIGO,Virgo,KAGRA以及GEO600的悬挂和隔振系统的详细介绍,本文深入了解被动隔振和主动隔振方法在地面引力波探测器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 悬挂 地面震动噪声 激光干涉仪 引力波探测器
原文传递
地下引力波探测器
9
作者 树华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43-543,共1页
关键词 地下引力波探测器 中微子探测器 引力波干涉仪 灵敏度
原文传递
制造太空探测器 寻找宇宙引力波
10
《科学24小时》 2015年第5期19-19,共1页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宇宙引力波是由大质量天体的合并、碰撞等事件形成的,它如同时空中的涟漪,对人类探索宇宙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要寻找它们,就需要精密探测器的支持。目前,欧洲空间局正在全力打造LISA“探路者”引力波探测器...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宇宙引力波是由大质量天体的合并、碰撞等事件形成的,它如同时空中的涟漪,对人类探索宇宙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要寻找它们,就需要精密探测器的支持。目前,欧洲空间局正在全力打造LISA“探路者”引力波探测器,这也是今年宇宙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引力波 太空探测器 制造 引力波探测器 广义相对论 欧洲空间局 爱因斯坦 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力波探测器第一次打破量子测量障碍
11
《中国计量》 2013年第10期48-48,共1页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1个世纪前,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首次预测引力波的存在.1个世纪后,一个全球引力波观测网络在探测这种微弱辐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果探测到引力波,科学家能够得出一系列有关宇宙的新发现....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1个世纪前,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首次预测引力波的存在.1个世纪后,一个全球引力波观测网络在探测这种微弱辐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果探测到引力波,科学家能够得出一系列有关宇宙的新发现.西澳大利亚大学物理学教授、澳大利亚国际重力研究中心(位于佩思北部87公里)主任大卫·布菜尔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国际研究小组的西澳大利亚负责人.这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验证了一种名为"量子挤压"的新测量技术,能够提高引力波探测器的灵敏度.布莱尔表示:"这是全尺度引力波探测器第一次打破量子测量障碍.这一成就就像突破音障一样.一些人一度认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突破音障证明超音速飞行具有可行性.我们现在知道音障并不是一个无法突破的障碍.这一次的验证将允许科学家研制灵敏度更高的引力波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器 量子测量 西澳大利亚 物理学家 物理学教授 超音速飞行 爱因斯坦 观测网络
原文传递
见见这个辍学的大学生,他是引力波探测器的发明人
12
作者 阿德里安·卓 晨飞 《飞碟探索》 2016年第9期50-55,共6页
近50年前。雷纳·韦斯提出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所预言的无限小的时空涟漪来探测引力波。2015年9月.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1000名物理学家通过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和华盛顿州汉福德的两个巨大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 近50年前。雷纳·韦斯提出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所预言的无限小的时空涟漪来探测引力波。2015年9月.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1000名物理学家通过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和华盛顿州汉福德的两个巨大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co)探测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器 大学生 发明人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路易斯安那州 引力理论 激光干涉 华盛顿州
原文传递
引力、引力波和引力波的探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凤家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7-41,共5页
简要地回顾了引力和引力波概念的由来,以及人们为探测引力波所作的各种努力.
关键词 引力 引力波 共振棒式引力波探测器 激光干涉仪式引力波探测器 脉冲双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因斯坦引力波探测:中国在行动 被引量:2
14
作者 汤克云 康飞 +3 位作者 王运永 徐军 张杨 郭有光 《科学中国人》 2004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引力波 广义相对论 天文学 引力波探测器 高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零输出的设备探测引力波 被引量:1
15
作者 柯惟力 《大学物理实验》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理论估计传到地球上的引力波非常弱 ,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被设计用来探测引力波 ,在没有引力波传来时 ,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应该是零输出。为达到这样的目的 。
关键词 引力波 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 零输出 噪声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力波与引力波探测实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国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0-12,共3页
简单介绍了引力波理论,分析了各种引力波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同时对不同的引力波探测器的特点和缺陷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 广义相对论 引力波 引力波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宇宙弦的引力波暴及其电磁共振效应
17
作者 王丽丽 史金磊 +4 位作者 严建军 张祎 杨轲 赵琳 杨静静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引力波为宇宙学模型的检验提供了新方法,宇宙弦环震荡会激发较强的尖端引力辐射,甚高频波段的引力波可以通过电磁共振效应来探测.文章基于修正的宇宙弦模型,以p和?为自由参数,主要研究了宇宙弦环震荡产生的甚高频引力波特性h,以及在电... 引力波为宇宙学模型的检验提供了新方法,宇宙弦环震荡会激发较强的尖端引力辐射,甚高频波段的引力波可以通过电磁共振效应来探测.文章基于修正的宇宙弦模型,以p和?为自由参数,主要研究了宇宙弦环震荡产生的甚高频引力波特性h,以及在电磁共振方案中产生的物理效应.通过数值计算保守估计引力波暴的量纲为1的振幅强度可以达到10^(-28)~10^(-25).在电磁共振效应下产生的信号光子流强度N_(x)^(1)达到10^(4)~10^(8)s^(-1),信噪比强度S为10^(-20)~10^(-14).与其它类型的此频段引力波相比较,此类引力波更可能在未来被探测器探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弦 甚高频引力波探测器 信号光子流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引力波的应用前景、产生机制和探测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东平 张义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14,共7页
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高频引力波的应用前景、产生机制和探测方案 .
关键词 高频引力波 引力波通信 引力波推进 引力波超导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力波探测项目(LIGO)对干涉仪的改进启示探究
19
作者 贾云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9年第12期00298-00298,300,共2页
本文通过上百次的实验数据分析和文献调研发现迈克尔逊干涉仪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精度较低和干涉圆环不标准低问题主要是分光板和补偿板不能做到完全互相垂直、不能做到完全的互相平行和分光板中的半透半反膜不能做到高精度的反射和... 本文通过上百次的实验数据分析和文献调研发现迈克尔逊干涉仪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精度较低和干涉圆环不标准低问题主要是分光板和补偿板不能做到完全互相垂直、不能做到完全的互相平行和分光板中的半透半反膜不能做到高精度的反射和透射所引起。我们通过调研引力波探测器的设计原理认为将分光板设计为L型将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探测器 改进 迈克尔逊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中的时间延迟干涉技术
20
作者 王盼盼 赵鑫磊 +2 位作者 吴张启 杨子江 邵成刚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54,共15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将打开地面难以探测的0.1 mHz-1 Hz频段新窗口,有望为研究天体物理学与早期宇宙过程相关的基本物理提供关键信息.然而,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探测过程中的任何噪声都有可能淹没引力波信号,因此,压制噪声是成功探测引力波的... 空间引力波探测将打开地面难以探测的0.1 mHz-1 Hz频段新窗口,有望为研究天体物理学与早期宇宙过程相关的基本物理提供关键信息.然而,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探测过程中的任何噪声都有可能淹没引力波信号,因此,压制噪声是成功探测引力波的关键.目前,激光频率噪声和时钟抖动噪声比典型的引力波强度约大7和3个数量级,这两大主要噪声源,短期内不能在实验技术上直接突破仪器物理限制,需要利用将数据延时再组合的时间延迟干涉(TDI)技术进行压制.本文将介绍获取多类型TDI组合的方法,包括求解不定方程的代数法和符号搜索的几何法;在多类型TDI的基础上,分析借助时钟边带比对技术构造独立测量数据降低时钟抖动噪声的方法;最后,给出不同类型TDI组合的灵敏度函数,用于评估TDI组合的灵敏度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器 激光频率噪声 时钟抖动噪声 时间延迟干涉(TDI)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