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失序原因重探——以人民胜利渠为中心
1
作者 袁坤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4年第2期67-77,共11页
新中国成立后,以兴建人民胜利渠为标志拉开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序幕。“引黄灌溉”作为一种利用黄河水资源,抵御干旱、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在1949年后的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史上具有代表性。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下游引黄灌溉陷... 新中国成立后,以兴建人民胜利渠为标志拉开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序幕。“引黄灌溉”作为一种利用黄河水资源,抵御干旱、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在1949年后的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史上具有代表性。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下游引黄灌溉陷入“失序”状态,具体表现为:引黄工程蜂拥上马和灌区用水“大引大灌”,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内涝和次生盐碱化问题。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究其缘由,与完成粮棉高产指标和缺乏有效监管不无关系,根本上则暴露了黄河水权制度建设的缺陷,为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敲响了警钟。随着黄河下游引黄工程的复灌,水权和黄河水资源管理也逐渐确立和规范起来。回顾这段历史,既是对新中国治水兴水艰辛历程的再回顾,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所要求的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溉 人民胜利渠 水权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溉渠道管理研究
2
作者 张宝平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4年第1期209-211,共3页
为探究引黄灌溉渠道管理的有效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从引黄灌溉渠道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引黄灌溉渠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渠道设施建设与维护、优化水资源调度与管理、加强信息共享... 为探究引黄灌溉渠道管理的有效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从引黄灌溉渠道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引黄灌溉渠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渠道设施建设与维护、优化水资源调度与管理、加强信息共享与监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溉 渠道管理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土壤引黄灌溉固碳效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董林林 杨浩 +3 位作者 于东升 张海东 刘杨 史学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2-930,共9页
通过在宁夏引黄灌区实地调查、采样与分析,研究5种类型土壤在不同灌溉耕作时间序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的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土壤对引黄灌溉耕作固碳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灌溉耕作引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因土壤类型的... 通过在宁夏引黄灌区实地调查、采样与分析,研究5种类型土壤在不同灌溉耕作时间序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的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土壤对引黄灌溉耕作固碳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灌溉耕作引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因土壤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相同的灌溉耕作时间下,5种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大小顺序为:灌淤土>潮土>新积土>风沙土>淡灰钙土;与同类型未灌溉耕作的土壤比较,灌溉耕作使各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相同的灌溉耕作时间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幅排列次序为:风沙土>潮土>灌淤土>淡灰钙土>新积土。宁夏引黄灌区的土壤固碳效应因土壤类型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溉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溉与黄河断流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凯 谢贤群 唐登银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1998年第3期36-42,共7页
引黄灌溉平均每年为黄河下游地区增产粮食49.1×108kg;山东省引黄灌区粮食产量年增长速率为6.5%。黄河断流,若以两年一次的洛口—利津河段同时断流统计,则每年至少损失粮食17.21×108kg;平均每断流... 引黄灌溉平均每年为黄河下游地区增产粮食49.1×108kg;山东省引黄灌区粮食产量年增长速率为6.5%。黄河断流,若以两年一次的洛口—利津河段同时断流统计,则每年至少损失粮食17.21×108kg;平均每断流一天,直接经济损失达3930×104元。因此,研究、缓解黄河断流,保证、发展引黄灌溉,是黄河下游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溉 黄河断流 农业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溉渠网水沙调度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永健 张燕菁 +1 位作者 毛继新 鲁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1-34,共4页
根据引黄灌区渠网特点 ,在黄河下游灌渠水流泥沙数学模型[1] 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干、支、斗、农渠等的灌溉及水流泥沙运动特性 ,介绍了灌溉渠网水沙调度模型水流泥沙计算方法。最后以簸箕李灌区为例 ,对不同灌溉方案渠道淤积及泥沙... 根据引黄灌区渠网特点 ,在黄河下游灌渠水流泥沙数学模型[1] 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干、支、斗、农渠等的灌溉及水流泥沙运动特性 ,介绍了灌溉渠网水沙调度模型水流泥沙计算方法。最后以簸箕李灌区为例 ,对不同灌溉方案渠道淤积及泥沙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渠网 凋度模型 水沙调度 引黄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溉对耕层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保华 张金萍 +2 位作者 汤庆新 黄爱民 董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7-68,76,共3页
利用山东省聊城市引黄灌溉形成的天然试验场,2007年采集土壤样品与1987年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几十年内引黄灌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肥力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黄河泥沙携带的养分对引黄灌区土壤肥力的... 利用山东省聊城市引黄灌溉形成的天然试验场,2007年采集土壤样品与1987年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几十年内引黄灌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肥力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黄河泥沙携带的养分对引黄灌区土壤肥力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溉 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质 聊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西部引黄灌溉对耕层土壤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保华 汤庆新 +2 位作者 张金萍 董杰 姜海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1,共5页
黄河是沿岸许多地区农业生产的保证,但引黄灌溉必然涉及泥沙问题。借助于山东省西部引黄灌溉年限不一形成的天然试验场,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几年到几十年时间尺度上引黄灌溉对土壤物理性质的累积影... 黄河是沿岸许多地区农业生产的保证,但引黄灌溉必然涉及泥沙问题。借助于山东省西部引黄灌溉年限不一形成的天然试验场,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几年到几十年时间尺度上引黄灌溉对土壤物理性质的累积影响。结果表明,引黄灌溉引起了土壤容重的略微增加,孔隙度增加幅度小,出现土壤质地粘化趋势,细小泥沙颗粒入田促进了团聚体形成,但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引黄灌溉 土壤容重 土壤质地 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溉对黄河下游盐碱地土壤水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赵然杭 杜欣澄 +5 位作者 韩军 王兴菊 张扩成 李倩 王宜新 李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2,57,共7页
为探究引黄灌溉对黄河下游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选择4种典型的灌水定额(570、780、990、1 200 m^3/hm^2),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试验,从土壤含水率与全盐量综合调控的角度,对比分析灌溉前后0~100 cm土层土壤的水盐变化。结果表明:灌... 为探究引黄灌溉对黄河下游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选择4种典型的灌水定额(570、780、990、1 200 m^3/hm^2),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试验,从土壤含水率与全盐量综合调控的角度,对比分析灌溉前后0~100 cm土层土壤的水盐变化。结果表明:灌溉前土壤含水率较低不适宜作物生长,灌溉后较灌溉前土壤含水率增加7%~12.07%,达到作物生长需求;灌溉前,1 m内土壤盐渍化等级为中度盐渍化,灌溉后土壤盐渍化等级由中度盐渍化降为轻度盐渍化。综合考虑灌溉对土壤水盐含量的影响,确定780~990 m^3/hm^2的灌水定额既能有效地增加土壤含水率,又能减少土壤含盐量,为灌区理想的水盐调控灌水定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溉 盐碱地 灌水定额 含水率 全盐量 水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溉对小开河灌区浅层地下水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毛伟兵 白清俊 +2 位作者 孙玉霞 王景元 林洪孝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62-163,共2页
小开河引黄灌区是滨州市最重要的大型引黄灌区,控制土地面积149820 hm^2,各种自然条件与水土资源状况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典型代表。灌区内浅层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一般在1.5~3.0 m,地下水矿化度为2~5 g/L,沿海地区达30 g/L。由于灌区内... 小开河引黄灌区是滨州市最重要的大型引黄灌区,控制土地面积149820 hm^2,各种自然条件与水土资源状况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典型代表。灌区内浅层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一般在1.5~3.0 m,地下水矿化度为2~5 g/L,沿海地区达30 g/L。由于灌区内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引黄是当地农田灌溉的唯一水源。小开河灌区建成运行后,对于改善区域水平衡状况、改善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小开河灌区历史上就属于重盐碱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为了保障灌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开河引黄灌区 引黄灌溉 浅层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对策研究——论提水灌溉的作用与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红玲 蒋如琴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9,共5页
在新的形势下 ,对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泥沙处理和利用应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变泥沙“包袱”为“资源”。泥沙长距离输送 ,使绝大部分泥沙进入田间 ,就可实现引黄灌溉的良性循环。除了以往有效的措施外 ,本文在总结灌区渠道不同部位... 在新的形势下 ,对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泥沙处理和利用应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变泥沙“包袱”为“资源”。泥沙长距离输送 ,使绝大部分泥沙进入田间 ,就可实现引黄灌溉的良性循环。除了以往有效的措施外 ,本文在总结灌区渠道不同部位设置提水泵站设施作用与效果的同时 ,通过建立灌区渠道悬移质冲刷计算模型 ,对其减淤清淤的作用与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送 提水灌溉 引黄灌溉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溉对商丘地区浅层地下水位动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辉 吕谋超 尚三林 《灌溉排水》 CSCD 2000年第4期38-40,共3页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对商丘地区引黄灌溉与地下水位的动态进行分析预测 ,进行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地下水 水环境 引黄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水情变化特征与引黄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凯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7,66,共4页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黄河下游年径流量逐渐减少 ,年最大流量亦在减少 ,1 990~ 1 995年本区引黄水量达到 1 0 7.8亿 m3 ,实灌面积达到 2 2 2 .3万 hm2 。1 995~ 1 999年全区用水量为 1 3 0 .5亿 m3 ,其中 ,流域内占3 1 .7% ,流域外...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黄河下游年径流量逐渐减少 ,年最大流量亦在减少 ,1 990~ 1 995年本区引黄水量达到 1 0 7.8亿 m3 ,实灌面积达到 2 2 2 .3万 hm2 。1 995~ 1 999年全区用水量为 1 3 0 .5亿 m3 ,其中 ,流域内占3 1 .7% ,流域外占 68.3 %。本区河南段以引黄渠系自流灌溉为主 ,井灌为辅 ;山东段则是渠系自流、河网调蓄提灌和机井提灌相结合的综合引黄模式。本区作物灌溉定额 ,小麦为 2 66~ 3 3 5 mm,玉米为 1 1 5~ 1 3 9mm,大豆为 1 75~ 2 0 3 mm,棉花为 1 96~ 2 49mm,水稻为 699~ 75 4mm。引黄灌溉的发展潜力为 1 1 5 .8亿 m3 ,冬春占3 3 .4% ,夏秋占 66.6%。通过发展工程节水 (将综合节水率提高 7.6% )、实施适水种植 (将小麦播种面积下调1 0 .1 % ) ,则可节水 1 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情 引黄灌溉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溉的管理制度及其绩效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继连 武华光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0年第4期60-67,共8页
以山东省为例考察引黄灌溉的管理制度和绩效,并提出改进政策。调查表明,现有制度在农户层面上的管理绩效不佳:农户缺乏建设、维护和管理灌溉工程设施的积极性,缺乏节水激励措施,灌溉效率低下。以改善灌溉管理绩效、提高灌溉管理效率为目... 以山东省为例考察引黄灌溉的管理制度和绩效,并提出改进政策。调查表明,现有制度在农户层面上的管理绩效不佳:农户缺乏建设、维护和管理灌溉工程设施的积极性,缺乏节水激励措施,灌溉效率低下。以改善灌溉管理绩效、提高灌溉管理效率为目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下:对原有灌溉工程设施的产权制度进行多元化改造,积极推进灌溉供水计量制度和水费征收制度改革,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赋予农户稳定安全的水权,加快水管单位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培育和健全灌溉水权交易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溉 管理制度 管理绩效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排水河道淤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振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4-35,共2页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骨干排水河道南岸有贾鲁河、惠济河、涡河、红卫河、万福河、朱赵新河、小清河 ,北岸有卫河、天然文岩渠、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等。自 195 6年复灌以来 ,引黄灌溉面积不断增加 ,大量引黄泥沙退入排水河道 ,加上降...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骨干排水河道南岸有贾鲁河、惠济河、涡河、红卫河、万福河、朱赵新河、小清河 ,北岸有卫河、天然文岩渠、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等。自 195 6年复灌以来 ,引黄灌溉面积不断增加 ,大量引黄泥沙退入排水河道 ,加上降雨地表侵蚀 ,致使排水河道淤积严重 ,直接影响着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近期引黄水沙资料为基础 ,定量计算排水河道的淤积程度以及泥沙的区域分配规律 ,并从灌区水沙平衡入手 ,建立引黄退沙、降雨地表侵蚀数学计算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引黄灌溉 河道淤积 降雨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思考——以山东省位山灌区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保清 《中国水利》 2008年第19期45-47,共3页
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区91处,山东省位山灌区是其中之一。位山灌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但灌区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灌溉水源不足、泥沙处理日趋困难、田间节水推动难度大、水资源统一调配难度大等。灌区改造与改革任重道... 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区91处,山东省位山灌区是其中之一。位山灌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但灌区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灌溉水源不足、泥沙处理日趋困难、田间节水推动难度大、水资源统一调配难度大等。灌区改造与改革任重道远,需通过在国家层面统一界定灌区的准公益性、建立灌区节水新机制、完善水费形成机制等,以保障灌区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溉 位山灌区 管理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溉用水权有偿转让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振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8-41,共4页
根据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对引黄灌溉用水权的有偿转让机制、目前黄河灌区引黄灌溉用水权的转让现状、引黄灌溉用水权的有偿转让过程中已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解决、怎样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引黄灌溉用水权的有偿转让途径与方法等... 根据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对引黄灌溉用水权的有偿转让机制、目前黄河灌区引黄灌溉用水权的转让现状、引黄灌溉用水权的有偿转让过程中已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解决、怎样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引黄灌溉用水权的有偿转让途径与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实现引黄灌溉用水权的有偿转让,对于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寻求节约用水的途径、政策、方法、措施及法规等综合对策,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农民得到受益,节水灌溉工程得以改善,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溉 用水权 有偿转让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时期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开发与管理述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晓红 《西夏研究》 2019年第1期54-58,共5页
秦汉以来,宁夏平原依黄河而生存、唯黄河而发展、靠黄河而兴旺,享"天下黄河富宁夏"之利,造就了"塞北江南"的美丽与富饶。西夏时期,党项积极向中原农耕文明学习,充分利用宁夏平原引黄灌溉优势,农牧并举大力发展农田... 秦汉以来,宁夏平原依黄河而生存、唯黄河而发展、靠黄河而兴旺,享"天下黄河富宁夏"之利,造就了"塞北江南"的美丽与富饶。西夏时期,党项积极向中原农耕文明学习,充分利用宁夏平原引黄灌溉优势,农牧并举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在继承前代治水、用水、管水经验基础上制定颁布了系统严密的水利建设与管理制度,为后世开发、建设宁夏平原引黄灌溉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宁夏平原 引黄灌溉 开发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津县引黄灌溉补源作用分析
18
作者 左仲国 高阳宝 史粉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7-87,96,共2页
根据延津县降水量、引黄水量和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了引黄灌溉对地下水的补充作用。结果表明:井灌区地下水位呈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引黄灌区地下水位大都较高,且部分年份有明显回升;引黄补源灌区地下水位比较稳定。
关键词 引黄灌溉 水资源 引黄补源 延津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引黄灌溉的成本及经济效益计算
19
作者 吕振东 宫永波 《水利经济》 1990年第1期45-50,共6页
山东省引黄灌区现有引黄涵闸41座,虹吸25处,引水能力达2000立方米/秒。八十年代以来年均引水60多亿立方米,实灌面积2000多万亩。灌区内粮食产量从灌前的100余公斤/亩提高到400公斤/亩以上,棉花产量从灌前的15公斤/亩提高到60公斤/亩以上... 山东省引黄灌区现有引黄涵闸41座,虹吸25处,引水能力达2000立方米/秒。八十年代以来年均引水60多亿立方米,实灌面积2000多万亩。灌区内粮食产量从灌前的100余公斤/亩提高到400公斤/亩以上,棉花产量从灌前的15公斤/亩提高到60公斤/亩以上,初步改变了低产落后的面貌。据分析计算,引黄灌区总投入为13亿元,占地损失为9.9亿元,总增产值为74.4亿元,净效益为51.5亿元。现将灌溉成本及经济效益计算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引黄灌溉 成本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溉成就与展望
20
作者 王建中 《中国水利》 1996年第9期6-7,共2页
黄河流域的灌溉事业,春秋战国以前就已有一定的规模。至新中国建国前夕,黄河流域灌溉面积仅有1000多万亩,且设施简陋,工程不配套,盐碱化严重。 1949年后,黄河流域灌溉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全河(含下游引黄灌区,下同)灌溉面积已达1.... 黄河流域的灌溉事业,春秋战国以前就已有一定的规模。至新中国建国前夕,黄河流域灌溉面积仅有1000多万亩,且设施简陋,工程不配套,盐碱化严重。 1949年后,黄河流域灌溉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全河(含下游引黄灌区,下同)灌溉面积已达1.1亿亩,占全国灌溉面积的13.8%,是1949年的十余倍。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全河现有万亩以上的灌区659处,集中分布在宁蒙平原、汾渭盆地和黄河下游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引黄灌溉 黄河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