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侧张力性气胸对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作者 黄河山 刘鹏飞 +3 位作者 豆梦杰 陈思羽 吕发勤 陈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7-904,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侧张力性气胸对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优化气胸现场一线救治流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12只巴马猪随机分为左侧张力性气胸组与右侧张力性气胸组,每组6只。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技术在气胸及以1 mmHg为单位逐渐... 目的探讨不同侧张力性气胸对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优化气胸现场一线救治流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12只巴马猪随机分为左侧张力性气胸组与右侧张力性气胸组,每组6只。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技术在气胸及以1 mmHg为单位逐渐增大的胸膜腔压力下采集相关指标,包括血流动力学指标[全心射血分数(GEF)、心输出量(CO)、全心舒张末容量(GEDV)、胸腔内血容量(ITBV)、每搏量(SV)、平均动脉压(MAP)]、基础生命体征指标[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随后使用X线片进行纵隔定位。通过两组之间互相比较及组内前后比较的方式探究其差异性。结果通过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及X线片检查结果,12只巴马猪张力性气胸模型均构建成功。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左侧张力性气胸在胸膜腔压力为8 mmHg时,与同侧气胸时相比,SBP、DBP、MAP、CO、GEF、SV、GEDV及ITBV明显下降(P<0.05)。右侧张力性气胸在胸膜腔压力为3 mmHg时,与同侧气胸时相比,SBP、DBP、MAP、SV、GEDV及ITBV明显下降(P<0.05)。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左侧张力性气胸(胸膜腔压力为8 mmHg)及右侧张力性气胸(胸膜腔压力为3 mmHg)时,与各自同侧气胸时相比,PO_(2)明显降低(P<0.05),PCO_(2)明显升高(P<0.05)。结论不同侧张力性气胸存在差异性,在较小的胸膜腔压力下右侧张力性气胸较左侧更易导致严重后果。进行张力性气胸相关实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不同侧张力性气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气胸 动物模型 自主呼吸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救治重症哮喘合并双侧张力性气胸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殷小伟 韦国桢 俞小卫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16期740-741,共2页
重症哮喘并发双侧张力性气胸时病情急剧恶化,可引发严重的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在气胸充分引流的前提下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辅助通气是抢救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文献关于此类报道极少,现将我院成功救治的2例... 重症哮喘并发双侧张力性气胸时病情急剧恶化,可引发严重的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在气胸充分引流的前提下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辅助通气是抢救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文献关于此类报道极少,现将我院成功救治的2例重症哮喘并发双侧张力性气胸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例1,男性,47岁,50公斤。因阵发性哮喘发作9年,再次发作3天入院。入院时查体:意识清,端坐呼吸,35次/分,大汗淋漓,讲话不连贯,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126次/分,血压150/97mmHg(1mmHg=0.133kPa)。血气分析:pH 7.42、PCO_247mmHg、PO_2 160mmHg。入院3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合并症 双侧张力性气胸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因张力性气胸致死患者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钟松 徐兴凯 张连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96,共1页
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通常见于锐器伤或既往有严重的肺病(如肺气肿)等原因引起肺大泡破裂后可形成活瓣的患者^[1]。其病情严重,进展快,诊断和治疗上较特殊,抢救必须争取时间。临床治疗要实施胸腔穿刺或引流,及时迅速地排除... 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通常见于锐器伤或既往有严重的肺病(如肺气肿)等原因引起肺大泡破裂后可形成活瓣的患者^[1]。其病情严重,进展快,诊断和治疗上较特殊,抢救必须争取时间。临床治疗要实施胸腔穿刺或引流,及时迅速地排除胸膜腔气体,降低胸膜腔压力,解除对肺和纵隔的压迫,最终达到抢救目的。现将我们近期对1例因张力性气胸导致呼吸、心搏停止患者的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气胸 小口径 心肺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测量指标的张力性气胸急救穿刺针合适长度及穿刺入路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博 杨博 +2 位作者 李宬润 范开杰 刘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1-406,共6页
背景张力性气胸最常用的一线急救装备是穿刺减压针。国外对于气胸穿刺针的长度有具体推荐数值,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及数据。目的利用胸部CT影像测量的胸壁厚度数据,为制订适合中国人群的气胸穿刺减压针的长度及穿刺位置提供客观数... 背景张力性气胸最常用的一线急救装备是穿刺减压针。国外对于气胸穿刺针的长度有具体推荐数值,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及数据。目的利用胸部CT影像测量的胸壁厚度数据,为制订适合中国人群的气胸穿刺减压针的长度及穿刺位置提供客观数据。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18~40岁不同性别住院患者的CT图像,使用美迪康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软件,分别测量左、右双侧前入路(锁骨中线第2肋间)穿刺点及侧入路(腋前线第5肋间)穿刺点的胸壁厚度(mm),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94例研究对象,男性135例,女性159例,平均年龄(33.76±5.41)岁。前入路胸壁厚度为13.20~69.09 mm,侧入路胸壁厚度为8.19~52.70 mm。对于同一侧而言,前入路平均胸壁厚度大于侧入路平均胸壁厚度[右侧(35.33±9.62)mm vs(23.17±7.14)mm,左侧(34.91±9.65)mm vs(22.59±7.43)mm,P均<0.01]。对同一测量点,女性平均胸壁厚度均大于男性[右侧前入路(36.57±10.11)mm vs(33.88±8.83)mm,右侧侧入路(24.53±7.84)mm vs(21.55±5.85)mm,左侧前入路(36.19±10.23)mm vs(33.41±8.71)mm,左侧侧入路(23.98±8.15)mm vs(20.95±6.11)mm;P均<0.01];超重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 kg/m2]平均胸壁厚度均大于非超重者(BMI<24 kg/m2)[右侧前入路(40.57±9.93)mm vs(31.24±7.08)mm,右侧侧入路(26.17±7.12)mm vs(20.82±6.24)mm,左侧前入路(40.23±9.93)mm vs(30.75±7.05)mm,左侧侧入路(25.68±7.56)mm vs(20.17±6.37)mm;P均<0.01]。胸壁厚度与BMI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穿刺针长度为70 mm时才能够保证穿刺成功,穿刺时需要综合考虑性别、BMI、入路等因素,侧入路可以作为张力性气胸穿刺减压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气胸 壁厚度 腔穿刺 前入路 侧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肺囊肿并右侧张力性气胸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祝立平 孙正香 +1 位作者 高喜容 彭小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572-1572,1632,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肺囊肿 张力性气胸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性气胸野战救护装置的研制及其实验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汉瑞娟 王志红 +1 位作者 桂莉 梅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4期1-4,7,共5页
目的设计制作张力性气胸(tension pneumothorax,TPT)野战救护装置并验证其对张力性气胸的救治效果。方法自行设计并制备张力性气胸野战救护装置,以犬为实验动物,将32只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采用改进的Rutherford的张力性气胸动物模型... 目的设计制作张力性气胸(tension pneumothorax,TPT)野战救护装置并验证其对张力性气胸的救治效果。方法自行设计并制备张力性气胸野战救护装置,以犬为实验动物,将32只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采用改进的Rutherford的张力性气胸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制作张力性气胸动物模型,第1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第2组采取穿刺减压法,第3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第4组采用新装置治疗张力性气胸,在干预前及干预后0.5、1、3、6 h测定指标:+dp/dtmax、-dp/dtmax、LVSP、LVEDP、MAP、HR、RR、pH、PaO2、PaCO2、SaO2。结果模型制备成功后6 h,第1组动物存活率为75%,其余3组存活率为100%。第2组的操作时间少于与第3、4组,第4组的操作时间少于第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6 h,第3组与第2组相比,除MAP、pH、PaCO2外,其余指标均与第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组与第2组相比,除HR、MAP、pH、PaCO2外,其余指标均与第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力性气胸野战救护装置治疗张力性气胸的效果和临床常用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无差别,且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用于自救互救、适合在野战复杂的环境及平时的院前急救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气胸 战伤救治 院前急救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张力性气胸为表现的多原发肺癌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文玉 高泳莲 +3 位作者 别、海英 张红伟 孔庆宇 张晓梅 《中国医药》 2007年第4期245-245,共1页
肺癌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中比较少见,以张力性气胸就诊的肺癌罕见;多原发肺癌的发病率约占同期肺癌的0.76%。2.2%,而2种情况同时存在者国内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以张力性气胸为表现的异时多原发肺癌诊治经过,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张力性气胸 多原发性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张力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蔡金娥 黄锦翔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1期152-153,共2页
目的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张力性气胸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2例用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张力性气胸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6例为静脉留置针穿刺接负压水封系统,观察组6例为深静脉置管导... 目的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张力性气胸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2例用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张力性气胸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6例为静脉留置针穿刺接负压水封系统,观察组6例为深静脉置管导管置入胸膜腔接负压水封系统,对照组3例有效,2例发生纵隔摆动,放弃治疗死亡1例,观察组无死亡及纵隔摆动等症状与体征。结论气胸患儿深静脉置管置入胸膜腔闭式引流无论从平均带管时间、住院时间还是有效率均优于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张力性气胸 腔闭式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伤现场张力性气胸培训动物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潘菲 宋海楠 +1 位作者 黎檀实 宋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853-855,共3页
目的建立战伤现场张力性气胸培训动物模型,为战伤现场救治人员培训张力性气胸提供实用教具,以提高张力性气胸的救治能力。方法选取枪弹伤所致肺部损伤致死的小型长白猪,分离其完整的呼吸系统解制,联合使用密封袋、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 目的建立战伤现场张力性气胸培训动物模型,为战伤现场救治人员培训张力性气胸提供实用教具,以提高张力性气胸的救治能力。方法选取枪弹伤所致肺部损伤致死的小型长白猪,分离其完整的呼吸系统解制,联合使用密封袋、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模拟张力性气胸的发生机制。结果采用猪完整的呼吸系统解剖作为动物实验模型联合使用密封袋可模拟张力性气胸的产生,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时,明显可见气体从破损的肺脏处漏出,密封袋内气体增多,肺组织变小。当密封袋与大气相通后,可见肺组织重新复张。结论采用猪完整的.呼吸系统解剖结构联合密封袋的使用,能够真实客观的模拟张力性气胸的发生机制。为战伤现场救治人员的.教学与技能培训提供实用的易于获取的张力性气胸培训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伤现场救治 张力性气胸 动物模型 教学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穿刺后并发张力性气胸漏诊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小珊 马性觉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8期779-780,共2页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穿刺 并发症 张力性气胸 漏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张力性气胸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淑华 申月波 +1 位作者 刘翠青 马莉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对早产儿张力性气胸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52例合并张力性气胸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S治疗组(27例)与...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对早产儿张力性气胸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52例合并张力性气胸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S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PS治疗组在胸腔闭式引流后1~3小时内应用PS气管内注入,记录此时及此后1、12、24、48、72小时及撤机时的肺顺应性(Cydn)、气道阻力(Raw)及平均气道压(MAP),计算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_2),统计胸腔闭式引流应用时间、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Raw、MAP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Cydn、a/APO_2值则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显示:应用PS后1小时,PS治疗组的a/APO_2高于对照组;12小时其Cydn高于对照组,而Raw、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PS治疗组的a/APO_2、Cydn分别在1小时、12小时升高,MAP、Raw分别在1小时、12小时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直至24小时,a/APO_2、Cydn、Raw的改变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PS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高氧暴露时间(FiO_2≥40%)分别为(56±18)与(74±29)小时,总氧暴露(FiO_2﹥21%)时间分别为(157±29)与(177±36)小时,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8±41)与(151±30)小时,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78±29)与(114±36)小时,PS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张力性气胸时,在胸腔闭式引流后及早应用PS,可使被压迫损伤的肺组织较快恢复肺功能,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气胸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性气胸15例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辜金莲 赵子文 《广州医药》 2000年第4期18-19,共2页
总结近 5年来15例张力性气胸误诊病例。男 14例,女 1例。除1例年青女性继发于人工机械通气外,其他14例均为老年男性病人,均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全部病例均表现为突发气促,烦躁不安,紫绀,皮肤湿冷。伴继... 总结近 5年来15例张力性气胸误诊病例。男 14例,女 1例。除1例年青女性继发于人工机械通气外,其他14例均为老年男性病人,均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全部病例均表现为突发气促,烦躁不安,紫绀,皮肤湿冷。伴继发性血压升高 10例,昏迷 3例。误诊 COPD急性加重伴喘息发作 6例,哮喘发作3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6例,误诊时间 1-12 h,平均 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气胸 诊断 误诊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张力性气胸的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迪 苗木 +1 位作者 黄纳纳 李湘湘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第3期37-38,共2页
总结了78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硅胶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张力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紧急排气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肺功能锻炼及拔管护理。认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 总结了78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硅胶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张力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紧急排气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肺功能锻炼及拔管护理。认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腔闭式引流 张力性气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致张力性气胸3例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晓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02-302,共1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张力性气胸 气压伤 诊断 呼吸支持 征象 严重并发症 熟悉 管理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重度脑外伤昏迷合并双侧张力性气胸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宇辉 徐灿 余强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11期143-144,共2页
重度脑外伤合并气胸病情多危重,病死率高。张力性气胸在临床中也被称为高压性气胸,主要是指患者的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等出现损伤从而出现活瓣,患者每次吸气时气体就会直接进入患者的胸膜腔部位,气体逐渐在胸膜腔部位积累、就会造成胸膜... 重度脑外伤合并气胸病情多危重,病死率高。张力性气胸在临床中也被称为高压性气胸,主要是指患者的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等出现损伤从而出现活瓣,患者每次吸气时气体就会直接进入患者的胸膜腔部位,气体逐渐在胸膜腔部位积累、就会造成胸膜腔压力超过了大气压^([1])。张力性气胸会导致患者胸膜腔的压力持续性升高,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临床中若未能做出及时的、科学的急救处理,会出现严重的不可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脑外伤 左侧气 再发双侧张力性气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张力性气胸的院前急救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旻生 李彦华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8期733-733,共1页
关键词 创伤 张力性气胸 院前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导管移位致张力性气胸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官正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093-1093,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导管移位 张力性气胸 气管内插管全麻 气管插管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张力性气胸伴重度纵隔、全身广泛气肿患儿的抢救与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166-167,共2页
张力性气胸又称为高压性气胸,其裂口或伤口与胸膜腔相通,形成活瓣,空气只进不出,使胸膜腔内积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当积气挤入纵隔并扩散至皮下组织时,形成全身广泛气肿,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衰竭,甚至导致死亡[1]。本科2009年9... 张力性气胸又称为高压性气胸,其裂口或伤口与胸膜腔相通,形成活瓣,空气只进不出,使胸膜腔内积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当积气挤入纵隔并扩散至皮下组织时,形成全身广泛气肿,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衰竭,甚至导致死亡[1]。本科2009年9月13日抢救成功了1例张力性气胸伴重度纵隔、全身广泛气肿的患儿,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气胸 患儿 抢救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双侧张力性气胸的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文琦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双侧张力性气胸 重症哮喘 机械通气 成功抢救 的护理 呼吸性酸中毒 腔闭式引流 低氧血症 呼吸骤停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管闭式引流治疗COPD合并张力性气胸的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其桂 曾贱庚 李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年第4期68-69,共2页
我科自2001年3月~2005年3月共收治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张力性气胸患者,均行上下胸腔引流管闭式引流,1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COPD 张力性气胸 双管闭式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