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弥撒曲的发展——从仪式音乐到艺术音乐的演变之路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安琪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弥撒是西方音乐中最古老的声乐体裁,在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经历了由诞生、发展到繁荣的历程,其曲调也从最初单声部、节奏简单自由的素歌形式逐渐发展为多声部的弥撒套曲形式,并经历了前导动机弥撒曲、定旋律弥撒曲以及模仿弥撒曲、释... 弥撒是西方音乐中最古老的声乐体裁,在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经历了由诞生、发展到繁荣的历程,其曲调也从最初单声部、节奏简单自由的素歌形式逐渐发展为多声部的弥撒套曲形式,并经历了前导动机弥撒曲、定旋律弥撒曲以及模仿弥撒曲、释义弥撒曲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最终在宗教意义与音乐审美的对立与兼容中,完成了从纯粹的宗教仪式音乐到富有审美功能的艺术音乐形式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音乐史 弥撒曲 宗教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若斯坎“释义”技法的探究——以弥撒曲《唱吧,歌喉》为例
2
作者 吴俊达 《中国音乐剧》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佛兰德乐派的代表作曲家若斯坎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领域的发展,中世纪的圣咏旋律在若斯坎的作品中已经不完全是以原样出现。“释义”技法是若斯坎打破传统约束的突出手段,既保留了传统圣咏的轮廓,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思维。本文... 佛兰德乐派的代表作曲家若斯坎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领域的发展,中世纪的圣咏旋律在若斯坎的作品中已经不完全是以原样出现。“释义”技法是若斯坎打破传统约束的突出手段,既保留了传统圣咏的轮廓,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思维。本文以弥撒曲《唱吧,歌喉》为切入点,探究若斯坎“释义”技法的奥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若斯坎 释义 弥撒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b小调弥撒曲》之神学内涵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峻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90,共6页
《b小调弥撒曲》是巴赫在莱比锡时期的创作的一部大型声乐作品。文章从系统神学的原罪论、救赎论和末世论等方面对该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巴赫 弥撒曲 b小调弥撒曲 神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勒斯特里那《马切洛斯教皇弥撒曲》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闫敏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9-51,共3页
《马切洛斯教皇弥撒曲》是帕勒斯特里纳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以高超的复调音乐技巧表现出了纯净、朴素、虔诚、肃穆的情绪,被誉为天主教纯正音乐理想的典范,在其中我们完全被一种具有沉思、静谧、和谐的美感所打... 《马切洛斯教皇弥撒曲》是帕勒斯特里纳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以高超的复调音乐技巧表现出了纯净、朴素、虔诚、肃穆的情绪,被誉为天主教纯正音乐理想的典范,在其中我们完全被一种具有沉思、静谧、和谐的美感所打动和感染,他以自己的方式阐释着对宗教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勒斯特里那 《马切洛斯教皇弥撒曲 天主教音乐 弥撒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勒斯特里那的复调性弥撒曲──兼论教会调式及线型对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以帕勒斯特里那的弥撒曲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它的表现特点、结构形式以及历史作用,分析了教会调式及其线型对位原理。认为帕勒斯特里那的音乐与巴赫的音乐相比,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对位技法和对位风格。
关键词 帕勒斯特里那 弥撒曲 教会调式 复调 线性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多芬《庄严弥撒曲》及其创作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何云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156,共6页
贝多芬是世界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作品素以结构严谨、宏大辉煌、富有哲理性而著称。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英雄性因素占主要成份,但贝多芬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作品也有博爱光亮的一面。《庄严弥撒曲》就是反映和表现了这方面内... 贝多芬是世界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作品素以结构严谨、宏大辉煌、富有哲理性而著称。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英雄性因素占主要成份,但贝多芬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作品也有博爱光亮的一面。《庄严弥撒曲》就是反映和表现了这方面内容。本文试图从分析作品的创作思想入手,给读者留下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贝多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庄严弥撒曲 信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乐史上的一座丰碑——巴赫《b小调弥撒曲》初研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峻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3-48,共6页
《b小调弥撒曲》是巴赫于去世前几年完成的一部常规弥撒曲,全曲的创作几乎贯穿了作曲家整个莱比锡时期。这部弥撒曲结构庞大,由27首分曲构成,整曲直到1859年才被完整演出。从弥撒曲发展的历史来看,是宗教和世俗精神的交汇产生了这部弥... 《b小调弥撒曲》是巴赫于去世前几年完成的一部常规弥撒曲,全曲的创作几乎贯穿了作曲家整个莱比锡时期。这部弥撒曲结构庞大,由27首分曲构成,整曲直到1859年才被完整演出。从弥撒曲发展的历史来看,是宗教和世俗精神的交汇产生了这部弥撒音乐的巨作,使之成为圣乐史上的一座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 《b小调弥撒曲弥撒曲 圣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莱斯特里那《教皇弥撒曲》与巴赫《b小调弥撒曲》内涵风格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磊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2-243,共2页
弥撒曲是西方音乐中十分重要的一种音乐体裁,作为基督教会在最重要的崇拜仪式中所使用的音乐,它伴随着教会的产生便已出现。在一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它的歌词文本基本保持不变,但大量的弥撒曲创作却各有特色;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 弥撒曲是西方音乐中十分重要的一种音乐体裁,作为基督教会在最重要的崇拜仪式中所使用的音乐,它伴随着教会的产生便已出现。在一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它的歌词文本基本保持不变,但大量的弥撒曲创作却各有特色;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基督教信仰方式以及音乐艺术形式的演变;更重要的是,通过它们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品所承载的时代人文精神。将弥撒曲作为研究对象,是了解西方音乐艺术以及文化精神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宗教音乐 弥撒曲 人文精神 音乐作品 新教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撒曲在巴洛克时期的衰退缘由探析
9
作者 吴华山 龙玉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弥撒曲既是基督教的一种仪式音乐,也是西方艺术音乐的一种重要的声乐体裁。弥撒曲由实用性的宗教仪式音乐逐渐转化为音乐会上的纯艺术性音乐的过程始自17世纪初的巴洛克时期,研究弥撒曲由实用性仪式音乐向艺术性音乐转化的过程及促使其... 弥撒曲既是基督教的一种仪式音乐,也是西方艺术音乐的一种重要的声乐体裁。弥撒曲由实用性的宗教仪式音乐逐渐转化为音乐会上的纯艺术性音乐的过程始自17世纪初的巴洛克时期,研究弥撒曲由实用性仪式音乐向艺术性音乐转化的过程及促使其转化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对弥撒曲本身的再认识,而且从这种转化过程中还可以透析出仪式音乐向艺术音乐转化的一些基本规律,从而也为现代音乐学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撒 弥撒曲 巴洛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宗教信仰的完美体现——浅析《b小调弥撒曲》
10
作者 苑望 《北方音乐》 2014年第18期66-67,共2页
巴赫作为一名新教教徒,以他特有的音乐家的"身份"创作了1000多首音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b小调弥撒曲》以其巨大的宏伟篇幅,独特的创作手法,严谨的艺术结构和动人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喜爱,而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巴赫作为一名新教教徒,以他特有的音乐家的"身份"创作了1000多首音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b小调弥撒曲》以其巨大的宏伟篇幅,独特的创作手法,严谨的艺术结构和动人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喜爱,而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更是巴赫对其宗教信仰的充分表达。《b小调弥撒曲》的创作思路来源于巴赫信奉的基督新教的深刻教义,在整部作品中的五个部分中都有完美的体现,表现了作者将音乐与宗教相融合的深刻内涵,而其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巴赫作品中意义重大的一部佳作,对后世音乐家的产生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 弥撒曲 《b小调弥撒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达伊·佐尔坦《小弥撒曲》的社会文化内涵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燕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 2009年第9期58-61,共4页
本文从信仰与现实、民族与正义、传统与现代等三个方面,对柯达伊《小弥撒曲》(Missa Brevis)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柯达伊借助弥撒曲体裁及其音乐语言所具有的宗教文化意义,表达了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和富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 本文从信仰与现实、民族与正义、传统与现代等三个方面,对柯达伊《小弥撒曲》(Missa Brevis)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柯达伊借助弥撒曲体裁及其音乐语言所具有的宗教文化意义,表达了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和富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在面对现实的苦难和国家政权的非正义行为之时,内心的痛苦与愤恨,忏悔与祈祷。其音乐创作善于吸收和借鉴多元文化资源,在传统基础上开拓创新,重视民族性却又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作品对我国当代音乐发展也具有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达伊 弥撒曲 社会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的多元融合--柯达伊·佐尔坦《小弥撒曲》音乐要素特征分析
12
作者 黄燕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5-91,共7页
本文通过对柯达伊晚年重要作品——《小弥撒曲》的体裁、曲式、曲调、调式、和声、管风琴音色及织体等音乐要素特征的分析,展现出柯达伊音乐创作中传统与现代、匈牙利民族音乐与欧洲主流音乐多元融合的特征,并具体归纳为对传统音乐形式... 本文通过对柯达伊晚年重要作品——《小弥撒曲》的体裁、曲式、曲调、调式、和声、管风琴音色及织体等音乐要素特征的分析,展现出柯达伊音乐创作中传统与现代、匈牙利民族音乐与欧洲主流音乐多元融合的特征,并具体归纳为对传统音乐形式的继承与创新;多种音乐风格的渗透与融合;音响色彩与情感内涵的相互吻合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撒曲 柯达伊 音乐要素特征 传统与现代 民族与国际 多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弥撒曲的发展历程
13
作者 朱宁宁 《美育学刊》 2012年第3期97-102,共6页
从弥撒仪式中发展而来的弥撒曲,是西方艺术音乐的重要形式,它对西方艺术音乐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西方艺术音乐主要是从弥撒音乐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本文旨在探讨弥撒曲的由来以及它的发展过程,系统地阐述各时期重要的弥撒音乐及... 从弥撒仪式中发展而来的弥撒曲,是西方艺术音乐的重要形式,它对西方艺术音乐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西方艺术音乐主要是从弥撒音乐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本文旨在探讨弥撒曲的由来以及它的发展过程,系统地阐述各时期重要的弥撒音乐及其相关内容,对弥撒音乐作一系统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撒曲 圣餐仪式 音乐会弥撒 西方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伯特弥撒曲创作特征研究
14
作者 陈晓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7-158,共2页
对作曲家舒伯特的研究是国内外西方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也许是因为他"歌曲之王"的光环太过闪耀,人们提及舒伯特的时候总是忽略了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宗教音乐作曲家的身份。事实上,宗教音乐作品是伴随舒伯特整个创作生涯... 对作曲家舒伯特的研究是国内外西方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也许是因为他"歌曲之王"的光环太过闪耀,人们提及舒伯特的时候总是忽略了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宗教音乐作曲家的身份。事实上,宗教音乐作品是伴随舒伯特整个创作生涯从未停止过的主题之一,而弥撒曲这种天主教最神圣、最隆重的礼拜仪式音乐,更是舒伯特在其每个具有突破性成就的重要阶段必然选择的创作体裁。舒伯特一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弥撒曲,在这种组织结构上由人声和器乐高度凝练的形式中,作曲家可以最直接地表达和反映内心超脱世俗的情感和阐释精神世界的最高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弥撒曲 创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复兴时期弥撒曲中的模仿技术──弥撒曲《武装的人》赏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鸿铎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8-30,共3页
弥撒曲是文艺复兴时期一种重要的音乐作品形式,其地位相当于巴洛克时期的赋格曲、古典时期的奏鸣曲和浪漫时期的交响曲。模仿是一种复调写作技术,是弥撒曲写作中的重要手法。本文通过对约斯堪·德斯普莱斯的弥撒曲《武装的人》中... 弥撒曲是文艺复兴时期一种重要的音乐作品形式,其地位相当于巴洛克时期的赋格曲、古典时期的奏鸣曲和浪漫时期的交响曲。模仿是一种复调写作技术,是弥撒曲写作中的重要手法。本文通过对约斯堪·德斯普莱斯的弥撒曲《武装的人》中一个段落的分析,说明模仿技术在弥撒曲写作中的运用情况,以及距今500年前模仿技术所得到的高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斯堪·德斯普莱斯 弥撒曲 模仿 卡农
全文增补中
伟大的宗教音乐作曲家舒伯特——漫谈舒伯特和他的弥撒曲
16
作者 陈晓艳 《艺术评鉴》 2016年第23期1-3,共3页
西方音乐史上,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他短短不到32年的生命里,创造了很多奇迹。他以"歌曲之王"的美名享誉世界,同时也是一名伟大的器乐音乐作曲家。也许是因为他浩如烟海的优秀创作成果所涉及的范围太过广泛,人们提及这位作曲... 西方音乐史上,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他短短不到32年的生命里,创造了很多奇迹。他以"歌曲之王"的美名享誉世界,同时也是一名伟大的器乐音乐作曲家。也许是因为他浩如烟海的优秀创作成果所涉及的范围太过广泛,人们提及这位作曲家的时候总是忽略了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宗教音乐作曲家的身份。宗教题材的作品是伴随舒伯特整个创作生涯从未停止过的主题之一,特别是其中的"大部头"作品——弥撒曲,是舒伯特在其每个具有突破性成就的重要阶段必然选择的创作体裁。研究舒伯特及其音乐创作,他的弥撒曲是绕不开的一片森林。本文主要论述舒伯特的弥撒曲的创作概况、背景及其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宗教音乐 弥撒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顿的《纳尔逊弥撒曲》
17
作者 张雄 《现代音响技术》 200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约瑟夫·海顿著名的D小调第9首弥撒曲又称<纳尔逊弥撒曲>(Lord Nelson Mass),而海顿本人则将它称作<危急时刻弥撒曲>(Mass in Angustiis).关于这首弥撒曲的名称来历,有着一段生动的历史背景. 18-19世纪,欧洲处于十分动... 约瑟夫·海顿著名的D小调第9首弥撒曲又称<纳尔逊弥撒曲>(Lord Nelson Mass),而海顿本人则将它称作<危急时刻弥撒曲>(Mass in Angustiis).关于这首弥撒曲的名称来历,有着一段生动的历史背景. 18-19世纪,欧洲处于十分动乱的时期,各国间战事不断,作为强国之一的奥地利也始终缠于各种战争中.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奥地利三次参加反法联盟均遭败北.而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却所向披靡,1 796年重新夺回意大利北部,1797年迫使奥地利投降,1798年又远征埃及.正当奥地利人民因国家战败而忧愁时,1798年8月1日,英国海军少将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 1758-1805)率领英国海军将法国舰队逼入地中海的阿布基尔湾(Aboukir Bay),击毁大部分敌舰,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时正在埃及的拿破仑因孤立无援,遂弃甲返回法国.从战略角度讲,这个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阿布基尔湾之战的过程后来还常被拿破仑谈起.纳尔逊将军是英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是最能作战的海军统帅,一生战功显赫,他与拿破仑的几次海战都被载入史册.他在战争中失去一只眼和一只手臂;1805年在一次海战中被法国神枪手击中牺牲.纳尔逊官至中将,受封子爵勋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尔逊弥撒曲 约瑟夫·海顿 《危急时刻弥撒曲 音乐评论 D小调 《慈悲经》 交响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克纳在《e小调弥撒曲》复调技法的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作军 《北方音乐》 2016年第21期39-39,共1页
西方复调音乐的形成是从9世纪的奥尔加农开始的,到了15、16世纪时复调发展的第一高峰期,代表人物是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该时期的复调音乐主要以合唱风格为主要特点;到了17、18世纪是复调音乐发展的第二高峰期,代表人物是巴赫、亨德尔... 西方复调音乐的形成是从9世纪的奥尔加农开始的,到了15、16世纪时复调发展的第一高峰期,代表人物是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该时期的复调音乐主要以合唱风格为主要特点;到了17、18世纪是复调音乐发展的第二高峰期,代表人物是巴赫、亨德尔等,该时期的以复调音乐的对位与和声的高度融合为特点;到了20世纪,复调音乐又有了创新的发展,很多的作曲家都有复调作品的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克纳 《e小调弥撒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撒曲体裁的形成及其在古典主义时期之前的发展简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磊 《黄河之声》 2010年第20期22-23,共2页
本文着意于对西方弥撒曲体裁的形成及其在古典主义时期之前的发展进行简单梳理,力求以此来凸显出西方音乐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和音乐艺术的发展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弥撒 弥撒曲 定旋律 帕莱斯特里那 蒙特威尔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音乐与弥撒曲关系之管见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85-86,共2页
文章对弥撒曲的构成、作用以及对西方音乐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地分析。论述了弥撒曲对人们思想灵魂的净化作用,这种净化超出了音乐形式本身,它不受年代、国籍、肤色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
关键词 西方音乐 弥撒曲 内容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