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铸板坯的粘弹性板模型及鼓肚变形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忠民 刘宏昭 +1 位作者 杨拉道 闫瑞河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6-69,共4页
从坯壳材料的粘弹性 (Maxwell模型 )畸变关系和弹性体变关系出发 ,建立了连铸板坯鼓肚变形的粘弹性薄板计算模型。根据弹性—粘弹性的相应原理 ,得到了板坯鼓肚变形的解析解。与宝钢板坯连铸机鼓肚变形的设计公式及现有的其他公式相比 ... 从坯壳材料的粘弹性 (Maxwell模型 )畸变关系和弹性体变关系出发 ,建立了连铸板坯鼓肚变形的粘弹性薄板计算模型。根据弹性—粘弹性的相应原理 ,得到了板坯鼓肚变形的解析解。与宝钢板坯连铸机鼓肚变形的设计公式及现有的其他公式相比 ,该解包含有弹性变形、粘性变形和弹性、粘性的耦合变形 ,能求出在任一时刻板坯内任一点的弯曲变形及鼓肚变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弹性板模型 鼓肚变形 坯连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中部地区岩石圈均衡补偿深度和弹性板模型反演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方盛明 冯锐 +4 位作者 谢志诚 孙桂香 田长征 王志理 李长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15-122,共8页
简要叙述了岩石圈均衡补偿深度和弹性板复合补偿的理论与方法;求出了亚洲中部地区岩石圈均衡的最佳补偿深度为75km,通过线性反演得到该区岩石圈弹性板复合补偿模型的基本参数。指出粘滞系数较低的上地幔75km附近存在的低粘滞度的软流层... 简要叙述了岩石圈均衡补偿深度和弹性板复合补偿的理论与方法;求出了亚洲中部地区岩石圈均衡的最佳补偿深度为75km,通过线性反演得到该区岩石圈弹性板复合补偿模型的基本参数。指出粘滞系数较低的上地幔75km附近存在的低粘滞度的软流层,可能是达到该区大范围岩石圈均衡的大体部位,并对亚洲中部地区大陆弹性板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补偿深度 弹性板模型 岩石圈块体 亚洲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肋复合墙体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板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静 姚谦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7-431,共5页
密肋复合墙体是建筑结构新体系密肋壁板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提出用复合材料理论对密肋复合墙体的弹性阶段进行结构分析.以Mori-Tanaka的方法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密肋复合墙体的等效弹性板模型,并利用弹性力学对各向异性等效弹性板的抗... 密肋复合墙体是建筑结构新体系密肋壁板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提出用复合材料理论对密肋复合墙体的弹性阶段进行结构分析.以Mori-Tanaka的方法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密肋复合墙体的等效弹性板模型,并利用弹性力学对各向异性等效弹性板的抗侧刚度进行了推导.该方法考虑了肋梁、肋柱以及砌块的泊松比对弹性常数的影响及板的各向异性对整体弹性抗侧刚度的影响.结合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板模型及其抗侧刚度推导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肋复合墙体 复合材料 等效弹性板模型 Mori—Tanaka方法 抗侧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地基梁板模型的适用性
4
作者 康韶玮 《江西建材》 2014年第3期8-9,共2页
PKPM软件之JCCAD程序的桩筏有限元计算中的弹性地基梁板模型(桩和土按WINKLER模型)在工程设计中是从设计人到审图公司较为熟悉和偏于使用的一种计算模型,但其的适用性到底如何呢?本文通过工程比算,对这中计算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弹性地基梁模型 桩基反力 桩刚度 基础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法的弹性板-柱壳结构外场声辐射有源力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鸿秋 陈国平 谢琳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建立了弹性板-壳-声腔耦合模型,研究弹性板(壳)结构振动与声场耦合的特性,基于板壳振动微分方程,利用模态叠加法求解位移响应,分析结构与声场耦合之后,弹性板-壳-声腔结构的振动产生的声辐射,分别推导弹性板以及圆柱壳受到外载荷作用情... 建立了弹性板-壳-声腔耦合模型,研究弹性板(壳)结构振动与声场耦合的特性,基于板壳振动微分方程,利用模态叠加法求解位移响应,分析结构与声场耦合之后,弹性板-壳-声腔结构的振动产生的声辐射,分别推导弹性板以及圆柱壳受到外载荷作用情况下振动产生声辐射指定外场点的声压级公式;然后根据点源组合原理,探讨有源力噪声控制,并给出算例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柱-腔模型 模态叠加法 声振耦合 有源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时空特征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石 王谦身 +5 位作者 祝意青 蒋长胜 王武星 卢红艳 刘端法 郭凤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34,共13页
青藏高原东缘地处南北地震带,在卫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图上对应明显的正负异常梯级带变化特征,沿着异常梯级带分布多条深大断裂,属于构造单元的边界区域.本文利用重力导纳分析方法,计算了该区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背景场;通过与Airy模型... 青藏高原东缘地处南北地震带,在卫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图上对应明显的正负异常梯级带变化特征,沿着异常梯级带分布多条深大断裂,属于构造单元的边界区域.本文利用重力导纳分析方法,计算了该区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背景场;通过与Airy模型和弹性板模型的均衡重力异常特征对比,结合地震活动性分布特点,评价均衡重力异常计算结果和选择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比和分析了横跨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南北三条剖面上的均衡异常响应特征;以此均衡重力背景场为参考,进一步解释了1998~2005年流动重力观测得到的重力异常场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导纳模型均衡异常更适用于构造边界等反均衡作用区,可反映壳内介质的横向不均衡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重力导纳 Airy模型 弹性板模型 流动重力测量 均衡重力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板-腔系统声振耦合机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胡东森 白振国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6,共6页
以敷设多层粘弹性层的复杂弹性板-声腔声振耦合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层介质声阻抗方法及波数扩展,采用模态展开法推导出点激励作用下耦合系统振动和声场形式解,通过数值计算探索了弹性板参数和粘弹性层参数对弹性板振动和腔内声场的影... 以敷设多层粘弹性层的复杂弹性板-声腔声振耦合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层介质声阻抗方法及波数扩展,采用模态展开法推导出点激励作用下耦合系统振动和声场形式解,通过数值计算探索了弹性板参数和粘弹性层参数对弹性板振动和腔内声场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粘弹性层的抑振降噪效果。结果表明:改变弹性板参数对结构振动影响较大;粘弹性层参数对振动和声场影响较显著,其抑振降噪效果主要集中在1000Hz以上中高频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粘弹性 弹性-声腔模型 声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史凤凯 刘福胜 +3 位作者 王少杰 岳艺博 刘康 黄兴淮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8-166,187,共10页
从抗震节能一体化出发,研发了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及其结构体系。通过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抗震性能,揭示了该新型抗震墙体受力机制的转化过程,即抗震失效全过程可分为共同工作、转化过渡和弱框架工作三个阶... 从抗震节能一体化出发,研发了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及其结构体系。通过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抗震性能,揭示了该新型抗震墙体受力机制的转化过程,即抗震失效全过程可分为共同工作、转化过渡和弱框架工作三个阶段。结合试验成果开展理论分析,针对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剪切破坏模式,分别建立了基于等效弹性板模型的墙体开裂荷载计算方法和基于修正软化拉压杆模型的墙体抗剪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与实测值相比误差分别是3.2%、3.3%,故构建的理论计算方法精度高、物理力学概念清晰。结果表明: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抗震性能好,加之施工方便快捷、造价低廉,特别适宜在村镇住宅等多层建筑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 暗骨架约束系数 等效弹性板模型 修正软化拉压杆模型 抗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窗下墙对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康 王少杰 +3 位作者 刘福胜 费忠宇 黄兴淮 倪韦斌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89,共11页
采用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窗下墙对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窗下墙对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及其退化、耗能能力等均存在显著影响;试验墙体失效破坏全过程均呈“共同工作、转化过渡和弱框架... 采用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窗下墙对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窗下墙对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及其退化、耗能能力等均存在显著影响;试验墙体失效破坏全过程均呈“共同工作、转化过渡和弱框架工作”三阶段特征,恰与我国抗震设防目标相对应;均系延性破坏,对应延性系数分别为3.034、3.545。理论方面:基于等效弹性板模型,分别根据最大拉应力理论和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建立了墙体开裂荷载的计算方法;基于抗剪抵抗机构思想提出刚架斜压杆模型,并利用等效刚度法明晰了斜压杆宽度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墙体极限荷载计算方法;与实测值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计算方法精度较高。最后,以建立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定量评价了窗下墙对墙体抗震承载力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带门窗洞口的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抗震承载力计算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 窗下墙 等效弹性板模型 刚架斜压杆模型 抗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腔-弹性板结构在不同激励下声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孔德瑜 王刚 倪俊芳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26-137,共12页
以声腔-弹性板声振耦合模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该模型在点力激励和点声源激励下,激励位置、声腔厚度以及弹性边界等对弹性板声辐射功率、表面振速和腔内声压的影响及两种情况下的区别。弹性板的振动位移函数通过谱几何方法得到,并采用H... 以声腔-弹性板声振耦合模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该模型在点力激励和点声源激励下,激励位置、声腔厚度以及弹性边界等对弹性板声辐射功率、表面振速和腔内声压的影响及两种情况下的区别。弹性板的振动位移函数通过谱几何方法得到,并采用Hamliton原理,充分考虑了板的振动与板两侧声场之间的耦合。利用Rayleigh积分,可计算出弹性板的声辐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在简支约束情况时,点力和点声源两种激励下,激励位置、声腔厚度和弹性边界对板的声辐射功率、表面振速和腔内声压有不同的变化。在薄声腔时,点力激励下,声腔个别模态对板有明显影响。点声源激励下,模型耦合作用明显,弹性板的声辐射功率、表面振速和腔内声压主要受到耦合模态的影响,且点声源的耦合作用明显强于点力作用。相较于扭转刚度,直线刚度对声辐射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腔-弹性板模型 强耦合 声辐射特性 Rayleigh积分 谱几何方法
原文传递
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抗震试验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康 岳艺博 +3 位作者 王少杰 刘福胜 周满 孙宏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3-804,共12页
为了研究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抗震性能及承载力计算与分配方法,设计制作足尺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以试验为基础分别基于等效弹性板模型、刚架斜压杆模型,建立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计算方法,并将... 为了研究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抗震性能及承载力计算与分配方法,设计制作足尺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以试验为基础分别基于等效弹性板模型、刚架斜压杆模型,建立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计算方法,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试样的失效可分为共同工作、转化过渡和弱框架工作3个阶段,且均为延性破坏,2个试样的延性系数分别为3.034和4.085;窗下墙先于窗间墙破坏,窗下墙为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第一道抗震防线,窗间墙在承担抗震极限承载力方面起主导作用;窗洞宽度显著影响墙体的耗能、刚度及承载等性能。所建立的求解方法精度较高,建议在抗震设计与分析时考虑窗下墙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 窗间墙 窗下墙 等效弹性板模型 刚架斜压杆模型 抗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内填材料的生态复合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炜 李斌 +2 位作者 张巍 张程华 王冬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9-483,共5页
生态复合墙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住宅结构体系,其内填材料要满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本文在课题组已研发和应用的五种生态复合墙体材料的基础上,采用经过验证的刚架-复合弹性板力学模型,对结构进行弹性阶段的动力反应对比分析... 生态复合墙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住宅结构体系,其内填材料要满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本文在课题组已研发和应用的五种生态复合墙体材料的基础上,采用经过验证的刚架-复合弹性板力学模型,对结构进行弹性阶段的动力反应对比分析,并模拟原型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动力特性.利用该模型对某工程实例分析研究,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种地震波作用下,内填石膏砌块墙体频率最大,其余四种材料频率较为接近,内填草砖时频率最小;当内填草砖时,侧移及层间位移最大,内填陶粒块和发泡块时,侧移及层间位移较为接近,而内填石膏时最小;五种不同内填材料的楼层加速度曲线趋势大体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复合墙结构 内填材料 刚架-复合弹性力学模型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water-inrush mechanism of concealed collapse pillars in floor 被引量:12
13
作者 Tang Junhua Bai Haibo +1 位作者 Yao Banghua WU YU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water-inrush mechanism of concealed collapse pillars from the mechanical view, a mechanical model for water-inrush of collapse pillars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ick plate theory of elastic ... In order to study the water-inrush mechanism of concealed collapse pillars from the mechanical view, a mechanical model for water-inrush of collapse pillars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ick plate theory of elastic mechanics in this paper.By solving this model the deformation of water-resistant rock strata under the action of water pressure and the expression of critical water pressure for collapse pillar waterinrush have been obtaine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strength of water-resistant strata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influencing water-inrush of collapse pillars.The critical water-inrush pressure is determined by both relative thickness and absolute thickness of water-resistant st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pse pillar Water-inrush Critical water pressure Thick plate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me Aspects of the Behavior for Orthotropic Thin Plates with Clamped Edges
14
作者 Iuliana Sprintu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 Science》 2014年第5期358-363,共6页
In most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composite structures can be idealized as beams, plates or shells. The analysis is reduced from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ity problem to a one-dimensional, or two-dimensional problem, ba... In most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composite structures can be idealized as beams, plates or shells. The analysis is reduced from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ity problem to a one-dimensional, or two-dimensional problem, based on certain simplifying assumptions that can be made because the structure is thin. In this article is presente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properly thin orthotropic plates, based on simplifying assumptions Love- Kirchhoff and small deformations. Proposed 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considered both for solving equation orthotropic rectangular plates and for modal analysis, in the case of plates with clamped edges. The purposed solutions were analysed considering a FEM solution for comparison and the experimental tes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TROPIC PLATES THIN modal analysis clamped ed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重力异常研究岩石圈内部变形及力学特性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石 王谦身 +1 位作者 徐伟民 石磊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96-2003,共8页
不同时空尺度的岩石圈内部变形会在重力异常场中形成不同波长特征的永久记录.最早的重力均衡学原理提出主要用于解释实测地形与重力异常之间的关系.从早期Airy/Pratt均衡的局部补偿模式,发展到后期的区域均衡模式及弹性板均衡模型的提出... 不同时空尺度的岩石圈内部变形会在重力异常场中形成不同波长特征的永久记录.最早的重力均衡学原理提出主要用于解释实测地形与重力异常之间的关系.从早期Airy/Pratt均衡的局部补偿模式,发展到后期的区域均衡模式及弹性板均衡模型的提出,已逐渐形成了以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为核心的一种评价体系,主要用于度量岩石圈的力学强度特性并表征其相应物理属性.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从实验均衡原理出发,通过系统总结重力导纳方法的发展,介绍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概念和力学各向异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主线,以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的定义入手,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及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地壳均衡 岩石圈变形 有效弹性厚度 弹性板模型
原文传递
浅埋软岩公路隧道超前管棚支护机制与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武松 汤华 +2 位作者 罗红星 戴永浩 吴振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080-3091,共12页
根据弹性理论刚度等效方法,管棚可视作加劲肋,加固岩土视作各项同性板,将隧道拱顶局部范围的管棚和加固岩土整体视为弹性地基上四边受特定约束的各向异性板。基于传统的管棚弹性地基梁模型,建立管棚弹性地基各向异性板模型,将管棚的力... 根据弹性理论刚度等效方法,管棚可视作加劲肋,加固岩土视作各项同性板,将隧道拱顶局部范围的管棚和加固岩土整体视为弹性地基上四边受特定约束的各向异性板。基于传统的管棚弹性地基梁模型,建立管棚弹性地基各向异性板模型,将管棚的力学模型从一维拓展至二维,采用COMSOLPDE有限元法求解,并应用该模型分析甸头隧道管棚的作用机制。同时开展隧道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超前管棚作用机制,对比分析工程中常用的Φ76 mm和Φ108 mm两种管棚的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管棚的受力和变形主要集中在掌子面前6 m范围内,将Φ76 mm管棚调整为Φ108 mm管棚后,横向和轴向弯矩分别增大56.9%和5.5%,同时管棚最大挠度降低38%,表明管棚支护刚度越大,所需承担的隧道开挖过程中的上部荷载也越大,通过减少上部围岩的松弛变形和应力释放,有效控制围岩变形。(2)由于管棚弹性地基各向异性板模型是二维的,对比分析管棚模型的横向和轴向弯矩发现,Φ76 mm和Φ108 mm管棚的轴向弯矩分别为横向弯矩的13和20倍,说明管棚沿隧道轴向弯矩作用明显,与已有研究结论相符,但横向弯矩作用同样不可忽略。(3)室内模型试验表明,沿隧道横向,管棚和围岩共同形成一定厚度的环向承载结构,起到超前支护的作用,共同承担隧道开挖后上方围岩荷载;沿隧道轴向,管棚与初支结构形成系统进行承载,起到梁支撑的作用,有效控制上方围岩的松弛变形和应力释放,从而提高掌子面围岩的稳定性。应用上述研究成果,成功指导了云南大永高速公路大断面软岩公路隧道下穿既有公路工程,将Φ76 mm管棚方案调整为Φ108 mm管棚方案后,现场实测拱顶上方最大地表沉降值减少了38%,室内试验的减少值为37%,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保障了整个下穿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隧道 管棚支护 管棚弹性地基各向异性模型 模型试验 现场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