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 Ⅰ.杂种优势分析 |
宋希云
张爱民
黄铁城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2
|
四川部分玉米强优势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的RAPD分析 |
高明刚
杨克诚
张怀渝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2 |
4
|
|
3
|
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 Ⅱ.配合力分析 |
宋希云
黄铁城
张爱民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4
|
CHA杂种小麦生态型及强优势组合选配模式初探 |
张建诚
弓陆身
王秋叶
李秀绒
董孟雄
周希志
郭志远
|
《山西农业科学》
|
1994 |
6
|
|
5
|
杂交水稻强优势组合的选配原则、育种现状及栽培技术 |
吴毓
王培华
杨德
蒋刚
|
《南方农业》
|
2009 |
3
|
|
6
|
遗传距离分析在选配甘蓝型杂交油菜强优势组合的应用 |
蓝黎明
柳世君
程辉
卢兆成
|
《天津农业科学》
CAS
|
2007 |
26
|
|
7
|
大豆杂种优势分析及强优势组合的筛选 |
白志元
杨玉花
张瑞军
|
《山西农业科学》
|
2021 |
2
|
|
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新品种简介:K型杂交春小麦强优势组合——西农901 |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
2001 |
1
|
|
9
|
北疆早熟棉强优势组合的杂种优势比较 |
郭景红
赵海
刘晓红
石忠健
|
《棉花科学》
|
2022 |
1
|
|
10
|
籼粳交恢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方差与杂种优势分析 |
韦新宇
许旭明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杨腾帮
杨旺兴
邹文广
范祖军
|
《三明农业科技》
|
2010 |
1
|
|
11
|
普通小麦亲本灌浆特性与F_1粒重优势关系研究 |
宋希云
张爱民
黄铁城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2
|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筛选技术路线可行性探讨 |
施立科
赵伟
李林
田睿姗
金寿林
|
《云南农业》
|
2022 |
0 |
|
13
|
狠抓良种更新 强化行政管理 |
周宪坤
|
《福建农业》
|
1997 |
0 |
|
14
|
农作物两系法杂交优势利用 |
燕志国
曾鸽旗
|
《科学中国人》
|
1998 |
0 |
|
15
|
我国研究成功不用制种的杂交水稻优势利用新途径 |
姜仁华
|
《农村科技》
|
1997 |
0 |
|
16
|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玉米基因的差异表达 |
吴敏生
高志环
戴景瑞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17
|
新疆加工番茄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
王亮
李艳
刘志刚
王建江
|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8
|
美国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张秋芝
潘金豹
郝玉兰
王亚男
|
《北京农学院学报》
|
2005 |
11
|
|
19
|
高含油量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系沪228A的选育 |
王伟荣
杨立勇
李延莉
蒋美艳
孙超才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20
|
武字号自交系在陕西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及改良 |
张永科
杨金慧
梁德俊
张仁和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