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工程设计浅析 |
史康云
刘俊
郭晓航
|
《今日制造与升级》
|
2024 |
0 |
|
2
|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电源预研及进展 |
高大庆
周忠祖
吴凤军
高杰
燕宏斌
黄玉珍
崔渊
王晓俊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3
|
某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隧道的消防设计研究 |
路世昌
谢天光
|
《安全》
|
2022 |
1
|
|
4
|
加速器束晕控制中填充因子对束半径的影响 |
成丽春
翁甲强
朱伦武
方锦清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2 |
6
|
|
5
|
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的进展 |
陈佳洱
方家驯
|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6
|
强流离子束中单离子运动规律的模拟研究 |
田敬北
翁甲强
白龙
成丽春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7
|
强流重离子束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进展 |
任洁茹
王佳乐
陈本正
徐皓
张艳宁
魏文青
徐星
马步博
胡忠敏
尹帅
冯建华
宋莎莎
张世政
Hoffmann Dieter
赵永涛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8
|
Xe^(23+)离子束轰击低温工况下的无氧铜表面解吸性能研究 |
焦纪强
蒙峻
罗成
柴振
谢文君
|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抛物线型分布离子束的束晕-混沌小波间隔控制 |
高远
翁甲强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1 |
2
|
|
10
|
钛合金内衬薄壁腔体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
焦纪强
蒙峻
谢文君
郭方准
|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利用Aardvark程序预测HIAF上强流重离子束驱动产生的高能量密度物质状态 |
吴晓霞
廖棱锐
程锐
康炜
王昭
史路林
王国东
陈燕红
周泽贤
陈良文
杨杰
|
《物理学报》
|
2025 |
|
|
12
|
高功率环境下多丝靶设计及运行考虑 |
冯永春
陈玉聪
康新才
李维龙
唐凯
赵祖龙
赵铁成
徐治国
毛瑞士
肖国青
|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 |
陈欣
盛丽娜
杨建成
章学恒
张金泉
冒立军
吴波
赵贺
阮爽
王嘉琛
王科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4
|
HIAF薄壁二级铁真空室在线烘烤方案研究 |
万亚鹏
蒙峻
罗成
胡振军
高彦民
谢文军
|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5
|
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
方锦清
陈关荣
|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6
|
|
16
|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异地大科学装置建设凝聚力量 |
胡正国
|
《旗帜》
|
2025 |
0 |
|
17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HIAF及CiADS建设进展与展望 |
徐瑚珊
詹文龙
肖国青
胡正国
杨建成
何源
王思成
盛丽娜
李大蓬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及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团队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8
|
HIAF及CiADS项目进展与展望 |
肖国青
徐瑚珊
王思成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5
|
|
19
|
基于HIAF的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 |
周小红
张志远
甘再国
许甫荣
周善贵
|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20
|
基于HIAF装置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 |
赵永涛
张子民
程锐
HOFFMANN Dieter
马步博
王友年
王瑜玉
王兴
邓志刚
任洁茹
刘巍
齐伟
齐新
苏有武
杜应超
李福利
李锦钰
杨杰
杨建成
杨磊
肖国青
吴栋
何斌
宋远红
张小安
张世政
张琳
张雅
张艳宁
陈本正
陈燕红
周征
周贤明
周维民
赵红卫
赵全堂
赵宗清
赵晓莹
胡章虎
弯峰
栗建兴
徐忠锋
高飞
唐传祥
黄文会
曹树春
曹磊峰
盛丽娜
康炜
雷瑜
詹文龙
|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