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直性脊柱炎胸腹部折叠畸形程度的CT影像学分型及评估方法
1
作者 尹稳 崔西龙 +6 位作者 张伟 翟云雷 郑国辉 孙乐乐 王康康 张旭 于海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腹部折叠畸形的CT影像学分型及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4年1月31例行胸腰椎CT检查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资料,男28例,女3例,平均年龄45.0±8.9岁。在胸腰椎CT...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腹部折叠畸形的CT影像学分型及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4年1月31例行胸腰椎CT检查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资料,男28例,女3例,平均年龄45.0±8.9岁。在胸腰椎CT正中矢状面上测量胸腹折叠角(thoracoabdominal folded angle,TAFA)及剑突-耻骨联合距离(the distances between xiphoid process and superior edge of the pubis,XP),同时在脊柱全长侧位片上测量全脊椎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Cobb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Cobb角(lumbar lordosis,LL)及矢状面躯干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根据CT矢状面腰椎生理曲度对腹腔容积变化的影响创新性提出AS胸腹部折叠畸形的CT影像学分型,腰椎存在生理前凸时为Ⅰ型,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时为Ⅱ型,腰椎后凸畸形时为Ⅲ型。根据TAFA将Ⅲ型患者分为两个亚型,TAFA>90°为A亚型,TAFA≤90°为B亚型。由5名经过培训的脊柱外科医师先后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独立评估与分型(间隔10d),采用Kendall′s W检验分析多组观察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各型间上述测量参数的差异性。结果:31例患者中,胸腹部折叠畸形Ⅰ型5例、Ⅱ型8例、ⅢA型12例、ⅢB型6例。观察者间分型Kendall′s W一致性系数为0.954(P<0.001)。患者平均GK、TK、LL、SVA、TAFA及XP分别为83.7°±29.9°、48.7°±21.3°、-13.9°±25.3°、22.8±14.9cm、128.1°±50.5°及16.8±8.9cm;各组TAFA、XP测量数值间Kendall′s W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46(P<0.001)和0.979(P<0.001);各分型间TAFA及XP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T影像学分型可以客观评价AS胸腹部折叠畸形情况,剑突-耻骨联合距离及胸腹折叠角是评估AS胸腹部折叠畸形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胸腰椎后凸畸形 胸腹部折叠畸形 胸腹折叠角 剑突-耻骨联合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疾病活动度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王赛赛 祁金文 +3 位作者 王天乐 邹玉琼 胡林均 程迪 《浙江医学》 2025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至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规律的生物制剂治疗>6个月且达到稳定期,无新发关节外表现或症状恶化。根据治...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至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规律的生物制剂治疗>6个月且达到稳定期,无新发关节外表现或症状恶化。根据治疗后Bath AS疾病活动度指数(BASDAI)分为<4分88例(低活动组)和≥4分21例(高活动组)。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形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心理状况等数据,比较低活动组与高活动组AS患者调查内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高活动组比较,低活动组女性、吸烟比例均较低,运动频率<3次/周以及偶尔感到紧张或痛苦、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一直感兴趣、一直或经常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并因此开怀、一直或经常感到愉快的比例均较高,生物制剂使用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控制年龄、体质指数、病程、合并使用其他药物、生物制剂种类、入睡时间、运动频率、血压等混杂因素后,发现女性(OR=9.782)、生物制剂使用时间(OR=0.899)、吸烟(OR=5.273)以及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现在只有一点兴趣(OR=21.461)均是AS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疾病活动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性别、生物制剂使用时间、吸烟、心理状况对AS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后疾病活动度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生物制剂 Bath强直性脊柱疾病活动度指数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地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累及髋关节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韦全剑 徐胜前 +4 位作者 李海坤 李朝阳 周莉 陈飞 付应敏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层地区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于临泉县人民医院确诊的AS患者107例,根据是否合并髋关节受累分为髋关节受累组(47例)与非髋关节受累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 目的 探讨基层地区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于临泉县人民医院确诊的AS患者107例,根据是否合并髋关节受累分为髋关节受累组(47例)与非髋关节受累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S患者合并髋关节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非髋关节受累组比较,髋关节受累组患者BMI、中轴关节首发患者比例更低;AS病程、病程≥10年、发病年龄≤16岁患者比例、延误治疗时间、C反应蛋白(CRP)、AS疾病活动评分(ASDAS)更高;与非髋关节受累组相比,髋关节受累组0~3级患者比例更低,4级患者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16岁、病程≥10年、碱性磷酸酶(ALP)、骶髂关节炎放射学分级、ASDAS均为AS合并髋关节病变的危险因素;BMI是其保护因素(P<0.05)。病程越长,AS患者髋关节受累的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 基层地区应更加关注低BMI、发病年龄≤16岁、病程≥10年、高ALP、骶髂关节炎分级严重和高ASDAS的AS患者髋关节受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髋关节病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太极强脊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曲昆 王北 +3 位作者 刘晓光 张婉婷 贾艳玲 张秦 《河北中医》 2025年第3期401-404,409,共5页
目的观察太极强脊操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脊柱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AS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常规治疗(服用洛索洛芬钠片+中频治疗... 目的观察太极强脊操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脊柱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AS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常规治疗(服用洛索洛芬钠片+中频治疗仪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太极强脊操锻炼。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活动度(颈部旋转、扩胸度、腰椎侧弯、Schober试验)、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C反应蛋白(ASDAS-CRP)、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37/39),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30/3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部旋转、腰椎侧弯、扩胸度、Schober试验结果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ASDA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生理职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太极强脊操可改善AS患者脊柱活动度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强直性 太极拳 生活质量 疼痛脊柱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达标控制增效研究
5
作者 耿昭阳 杨琨 +4 位作者 刘宏潇 冯兴华 何夏秀 罗成贵 王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63-169,共7页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肾虚瘀阻证患者达标控制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AS肾虚瘀阻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肾虚瘀阻证患者达标控制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AS肾虚瘀阻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太极拳运动联合补肾强脊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补肾强脊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0周)和治疗12周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评分、指地距、枕墙距及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21(DASS-21)评分、夜间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整体评估(PGA)评分、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FACIT-F)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结果研究脱落12例,最终纳入68例分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6例。(1)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ASDA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ASDAS-CR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ASDASCRP<1.3达标率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0.6%vs 25.0%);治疗组ASDAS-CRP实现重要改善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6.3%vs 38.9%)。(2)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BASFI评分、BASMI评分、指地距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BASFI评分、BASM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治疗12周后,治疗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4)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脊柱痛VAS评分、夜间痛VAS评分、PG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夜间痛VAS评分和PG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联合补肾强脊汤能有效降低AS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提高功能状况,缓解焦虑、抑郁,改善患者报告结局,太极拳运动对AS的达标控制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补肾强脊汤 太极拳 达标控制 疾病活动度 增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SMR及分子对接探讨昆仙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廖威权 李禹莹 +3 位作者 李志岭 郭盈澳 谢静静 张剑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415,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SMR及分子对接分析昆仙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昆仙胶囊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DrugBank、DisGeNet及TTD数据库获得强...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SMR及分子对接分析昆仙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昆仙胶囊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DrugBank、DisGeNet及TTD数据库获得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靶点,使用Venny 2.1.0绘制韦恩图,得到昆仙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构建“昆仙胶囊-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强直性脊柱炎”网络,根据拓扑参数筛选关键活性成分;将昆仙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潜在作用靶点上传至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导入Cytoscape 3.7.1筛选核心靶点;以核心靶点的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QTL)作为工具变量、强直性脊柱炎为结局,使用基于汇总数据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SMR)评估核心靶点表达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风险的因果关系,探索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新靶点;使用Metascape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 1.5.7及QuickVina-W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使用PyMOL 2.6.0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果昆仙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活性成分共179种,关键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胆固醇(CLR)、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甘草素(DFV)等;核心靶点包括TNF、IL1B、GAPDH、STAT3、EGFR等;SMR分析提示TNF、JAK2、ABHD16A与强直性脊柱炎显著关联,但TNF存在连锁效应;GO富集结果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外源性刺激反应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Th17细胞分化、趋化因子信号通路、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与关键活性成分对接活性良好。结论昆仙胶囊可能通过其所含的槲皮素、山柰酚、胆固醇、β-谷甾醇、甘草素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TNF、IL1B、GAPDH、STAT3、EGFR等核心靶点,调控Th17细胞分化、趋化因子、PI3K/Akt等信号通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AK2、ABHD16A基因表达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风险存在因果关联,ABHD16A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仙胶囊 强直性脊柱 网络药理学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中的应用
7
作者 谷世立 何玉华 +1 位作者 张梦 梁长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探究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中应用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选取我院5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患者,依据BASDAI评分进行分组,分为早期急性期(平均分≥6.0分)、慢性活动期(平均分... 目的 探究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中应用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选取我院5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患者,依据BASDAI评分进行分组,分为早期急性期(平均分≥6.0分)、慢性活动期(平均分在4.0-6.0分之间)各25例,均进行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预测,对比其预测价值,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在年龄、病程及SPARCC评分中无差异(P>0.05),且早期急性期ESR、CRP低于慢性活动期(P<0.05)。骨髓水肿SPARCC评分与病情活动性BASDAI评分呈正相关(rs=0.682,P<0.05)。早期急性期VNCa CT、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及rCT值高于慢性活动期(P<0.05)。本次研究以MRI图像显示骨髓水肿区域为“金标准”发现,使用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较低(P<0.05)。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AUC值均较高(P<0.05)。结论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骶髂关节 骨髓水肿 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俞慧子 王笑笑 +5 位作者 张国丽 王程 孔瑾璟 陈雪 武丽君 王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1,共6页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类别患者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运动恐惧量表、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类别患者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运动恐惧量表、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巴氏强直性脊柱炎躯体功能指数、多维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得分为43.00(37.25,47.00),其中75.00%存在运动恐惧;患者的运动恐惧水平存在3个类别,分别为低水平运动恐惧组(25.91%)、中等水平运动恐惧组(55.46%)和高水平运动恐惧组(18.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每周功能锻炼、每周参与体育运动、是否接受过运动相关健康教育或专业指导、疾病活动指数、躯体功能指数和运动自我效能是患者运动恐惧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其分类特征受多因素影响。临床护理人员需根据不同类别人群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精准化干预,以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恐惧水平,提升运动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运动恐惧 疾病活动指数 躯体功能指数 运动自我效能 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延续性护理联合疼痛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9
作者 付瑞平 王波 +1 位作者 张梅芳 赵瑞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3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究分阶段延续性护理联合疼痛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00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计划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50,... 目的:探究分阶段延续性护理联合疼痛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00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计划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50,分阶段延续性护理联合疼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关节功能、负性情绪、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0、7.232、7.466,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2、15.062,P<0.05);观察组患者VAS、AS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3、14.698,P<0.05)。结论:分阶段延续性护理联合疼痛干预应用于AS患者中,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关节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同时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延续性护理 疼痛干预 强直性脊柱 负性情绪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国俊教授基于“主客交”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10
作者 赵漫玲 汪英杰 +3 位作者 郭锦晨 余子奇 施卫兵 胡国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胡国俊教授基于“主客交”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整理典型医案及查阅相关文献,从理论溯源、病因病机、治法探析及用药特色等四方面总结胡国俊教授基于“主客交”理论治疗强直性脊...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胡国俊教授基于“主客交”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整理典型医案及查阅相关文献,从理论溯源、病因病机、治法探析及用药特色等四方面总结胡国俊教授基于“主客交”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学术经验,并附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胡老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之病因病机与“主客交”理论高度相符,临证以“扶正祛邪、分解主客”为要旨,提出补虚应查阴阳之异,祛邪当辨邪气之殊,善用血肉有情之品、虫类药、藤茎类药及温补类药物以助固主气、逐客气,疗效确切。所附验案中,胡老以分解主客之胶结为施治主线,标本同治,终使主盛邪去,痼疾乃愈。[结论]胡老创新性运用“主客交”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收效颇佳,可为临床强直性脊柱炎的辨治提供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主客交 扶正祛邪 分解主客 用药特色 名医经验 医案 胡国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强直性脊柱炎分期防治策略
11
作者 夏广厦 何晓瑾 戴建国 《江苏中医药》 2025年第2期47-50,共4页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3个层次,结合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分型、组织学分期和中医病机阶段性特点,可将强直性脊柱炎分未病期、既病期、病愈期3期进行防治。未病期以“肾虚督亏”...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3个层次,结合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分型、组织学分期和中医病机阶段性特点,可将强直性脊柱炎分未病期、既病期、病愈期3期进行防治。未病期以“肾虚督亏”为本,治疗应重在温肾强督,以期未病先防;既病期以“脾虚湿盛”为要,当重视健脾祛湿,以达既病防变;病愈期以“脾肾尚虚”为主,仍当补养脾肾,以谋愈后防复。如此基于“治未病”思想形成的全程防治体系,可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个性化精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治未病 分期 防治 独活寄生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温肾健脾定脊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路径管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杨红梅 马丽丽 +4 位作者 张萍 白艳娟 杜倩倩 姚辉 丁向英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路径管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按照分为干预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实施康... 目的探讨康复路径管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按照分为干预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实施康复路径管理模式。采用强直性脊柱炎综合功能状况调查表(BASF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调查表(BASDA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2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BASFI、BASDAI、GSE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评分明显改善,且BASFI、BASDAI、GSES、SF-36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康复路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利于病情康复,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路径 康复 强直性脊柱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与治疗浅析
13
作者 罗兴业 于静 金明秀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
中医将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等同归为“痹证”范畴,强直性脊柱炎大多被称为“大偻”“骨痹”“龟背风”“竹节风”等。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 中医将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等同归为“痹证”范畴,强直性脊柱炎大多被称为“大偻”“骨痹”“龟背风”“竹节风”等。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本质为本虚标实,肾虚为疾病之根本,湿热等外邪侵袭为该病诱因,病理产物瘀血贯穿疾病始终,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为该病病因病机。古代医家以清热利湿法治湿热痹为后世医家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现代中医参考古代医家的理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有着深刻的见解和广泛应用。该病治疗时应采用清热利湿兼补肾之法,同时应注重化痰祛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 痹证 肾虚 病因病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红海教授以通为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14
作者 唐俊 周红海 +3 位作者 陈龙豪 罗灏 柒万强 林泽宏 《光明中医》 2025年第4期762-765,共4页
文章通过介绍周红海教授从“六不通”6个方面认识强直性脊柱炎,即“不正不通、不顺不通、不松不通、不动不通、不调不通、不荣不通”,围绕此观点,周教授在临证治疗上遵循以“通”为用的原则,运用理筋正骨手法、辨证内服中药、姿态调衡... 文章通过介绍周红海教授从“六不通”6个方面认识强直性脊柱炎,即“不正不通、不顺不通、不松不通、不动不通、不调不通、不荣不通”,围绕此观点,周教授在临证治疗上遵循以“通”为用的原则,运用理筋正骨手法、辨证内服中药、姿态调衡及功能锻炼的联合治疗模式,最终达到正则通、顺则通、松则通、动则通、调则通、荣则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 强直性脊柱 六通论 名医经验 周红海 手法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脊通络颗粒”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肾虚痰瘀型强直性脊柱炎35例临床研究
15
作者 孙美秀 宋斐 +3 位作者 葛畅畅 郑佳舟 丰广魁 杜青 《江苏中医药》 2025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强脊通络颗粒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肾虚痰瘀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痰瘀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最终完成35例,对照组最终完成38例。对照组予阿达木单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 目的:观察强脊通络颗粒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肾虚痰瘀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痰瘀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最终完成35例,对照组最终完成38例。对照组予阿达木单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强脊通络颗粒口服,2组疗程均为1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等炎症指标,第1~4腰椎(L1~L4)、股骨颈及总体骨密度T值,巴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疾病评价指标变化情况,并于疗程结束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腰骶脊背疼痛、晨僵、腰膝酸软、关节肿痛、昼轻夜重、刺痛等中医证候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P<0.01),其中腰骶脊背疼痛、晨僵、腰膝酸软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RP、IL-6、IL-10、TNF-α、干扰素γ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P<0.01),治疗组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L2~L4、股骨颈及总体骨密度T值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1),其中L4、股骨颈骨密度T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BASDAI、BASFI、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在阿达木单抗治疗基础上加用强脊通络颗粒能有效缓解肾虚痰瘀型AS患者的中医证候和疾病活动度,减轻炎症反应,并能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需做进一步研究验证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肾虚痰瘀 强脊通络颗粒 阿达木单抗 症指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传统健身功法从心身调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智超 陈薇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综述中医传统健身功法从心身调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太极拳律动和谐、平衡阴阳,八段锦八式合一、身心共济,五禽戏形似猛兽、意随心动,易筋经洗筋伐髓、锻形炼神。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长期坚持传统功法锻炼能增加肌肉力量、减少骨量... 综述中医传统健身功法从心身调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太极拳律动和谐、平衡阴阳,八段锦八式合一、身心共济,五禽戏形似猛兽、意随心动,易筋经洗筋伐髓、锻形炼神。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长期坚持传统功法锻炼能增加肌肉力量、减少骨量丢失、缓解疼痛、提高平衡协调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中医传统健身功法 太极拳 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非药物疗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友龙运用医用臭氧水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
17
作者 华海洋 郭光昕 周友龙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2期40-43,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释。周友龙教授重视AS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针对AS缠绵难愈的临床实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采用医用臭氧水注射治疗AS,可有效解决患者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问...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释。周友龙教授重视AS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针对AS缠绵难愈的临床实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采用医用臭氧水注射治疗AS,可有效解决患者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问题。该文总结周友龙教授运用医用臭氧水注射治疗AS的经验,梳理该疗法安全、有效的诊疗思路,以期对AS的临床治疗和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痹证 大偻 医用臭氧水 穴位注射 周友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8
作者 董佩 袁普卫 +4 位作者 康武林 白元帅 王慧霞 高亚丽 王振凯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医学网(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医学网(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起至2022年10月11日,筛选出所有针刺联合中药治疗AS的中英文文献。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参照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910例AS患者,其中试验组458例,对照组4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相比单纯西药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P<0.00001);显著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P<0.00001)及超敏C-反应蛋白(CRP)(P=0.007);明显改善胸廓活动度(P<0.00001);降低晨僵时间(P<0.00001);并且安全性较好(P<0.00001);在改善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指数)(P=0.67)、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指数)(P=0.96)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但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须谨慎对待。结论当前证据表明,针刺联合中药治疗AS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RCT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药 强直性脊柱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益肾通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模型小鼠脊柱病变及免疫炎症的影响
19
作者 邱富海 刘彬 +4 位作者 邱一吾 汪曼莉 陈慧楠 何志兴 毛盈颖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明确运脾益肾通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小鼠脊柱病变及免疫炎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AS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42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低、中、高剂量运脾益肾通督方组。除空白... [目的]明确运脾益肾通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小鼠脊柱病变及免疫炎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AS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42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低、中、高剂量运脾益肾通督方组。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小鼠均在腹腔部注射蛋白聚糖构建AS模型。造模结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0.9%氯化钠溶液,西药组小鼠灌胃3.57 mg·mL-1的塞来昔布溶液,低、中和高剂量运脾益肾通督方组小鼠分别灌胃0.9、1.8和3.6 mg·mL-1的运脾益肾通督方水煎剂,持续4周。灌胃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血清炎症因子表达、脊柱病变及脊柱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转录因子活化受体-κB(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和骨保护素(osteo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OPG)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总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脊柱病理评分、RANKL和RANK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而脊柱椎体骨密度和OPG表达显著下降(P<0.01)。运脾益肾通督方治疗后,AS小鼠的悬尾不动潜时缩短、血清IL-6和TNF-α水平以及脊柱病理评分显著下降(P<0.01,P<0.05),RANKL/RANK表达下调,OPG表达上调(P<0.01,P<0.05)。[结论]运脾益肾通督方通过影响RANKL/RANK/OPG通路,缓解AS的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运脾益肾通督方 蛋白聚糖 RANKL/RANK/OPG通路 免疫性疾病 骨破坏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ERAP1相关研究进展
20
作者 方胜强 全仁夫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10-12,共3页
在强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中,ERAP1是除HLA-B27外与强直性脊柱炎(AS)关系最密切的易感基因。ERAP1可通过剪切氨基酸N末端的多肽段,使其与HLA-I类分子形成复合物。ERAP1表达异常与AS发病有关。文章就AS与ERAP1基因之间的关联、ERAP1功能及... 在强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中,ERAP1是除HLA-B27外与强直性脊柱炎(AS)关系最密切的易感基因。ERAP1可通过剪切氨基酸N末端的多肽段,使其与HLA-I类分子形成复合物。ERAP1表达异常与AS发病有关。文章就AS与ERAP1基因之间的关联、ERAP1功能及其突变多态性、ERAP1参与AS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ERAP1 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