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因训练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不良情绪的影响
1
作者 赵绮雲 华剑红 +1 位作者 段亚文 范锦花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归因训练。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归因训练。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归因水平评分、应对方式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的不良情绪评分、归因水平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应对方式评分中的屈服和回避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归因水平评分、应对方式评分中的面对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P<0.05)。研究组干预后不良情绪评分、应对方式评分中的屈服和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归因水平评分、应对方式评分中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将归因训练应用于肾移植受者中对改善其术后早期不良情绪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训练 肾移植受者 归因水平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归因训练结合运动干预对抑郁焦虑共病青少年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
作者 马杰莹 卜登盈 王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团体归因训练结合运动干预对抑郁焦虑共病青少年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焦虑共病青少年患者386例进行研究,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93、运动干预)、观察组(n=193... 目的分析团体归因训练结合运动干预对抑郁焦虑共病青少年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焦虑共病青少年患者386例进行研究,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93、运动干预)、观察组(n=193、团体归因训练结合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感以及归因方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内外维度、持续维度、普遍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无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焦虑抑郁共病青少年患者实施团体归因训练结合运动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强化其自我效能感且促使其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归因训练 运动干预 焦虑抑郁共病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ach-Back联合归因训练在膀胱癌术后尿路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刘新娥 杨光丽 丘林珍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Teach-Back联合归因训练在膀胱癌术后尿路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膀胱癌术后尿路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Teach-Back联合归因训练在膀胱癌术后尿路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膀胱癌术后尿路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Teach-Back联合归因训练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创伤后成长评定问卷(Chinese-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C-PTGI)、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结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C-PTGI、ESCA、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Back联合归因训练在膀胱癌术后尿路造口患者中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及护理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Back教学模式 归因训练 膀胱癌 尿路造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因训练对中青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归因方式的影响
4
作者 温静 郝晶 +2 位作者 韩静 张颖 郑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9-0093,共5页
探讨归因训练对中青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归因方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中青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 探讨归因训练对中青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归因方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中青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归因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归因方式水平。 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量表以及中文版归因方式问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P<0.05),归因方式问卷的各维度及总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3个月的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归因方式问卷各维度和总分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归因训练可以有效降低中青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病人的归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焦虑 抑郁 归因训练 归因方式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归因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艳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61-62,共2页
归因训练在近年来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它为人类行为的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广泛地应用到心理现象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章以韦纳的归因理论为依据,吸取西方归因训练的成果,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对归因训练的途径... 归因训练在近年来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它为人类行为的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广泛地应用到心理现象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章以韦纳的归因理论为依据,吸取西方归因训练的成果,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对归因训练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理论 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因训练的若干研究综述及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齐冰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76-78,共3页
从归因训练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引发的思考等几方面,对归因训练模式、归因训练方法等若干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关键词 归因理论 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领域中归因训练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7
作者 王韵 殷晓旺 +1 位作者 胡凯 祝丽裙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3年第1期31-32,89,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体育锻炼领域中归因训练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学者在体育中进行归因训练的焦点几乎都集中在学生学习成败的自我归因上,并且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生、中学生或运动员,在今后的研究中...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体育锻炼领域中归因训练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学者在体育中进行归因训练的焦点几乎都集中在学生学习成败的自我归因上,并且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生、中学生或运动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将归因训练理论与体育锻炼项目的特征有机结合,从而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归因训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领域 归因训练模式 归因训练方法 国内外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及其归因训练程序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改成 王斌 +1 位作者 罗小兵 邱芬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笔者分析了习得性无助在学生体育学习中的表现,以及习得性无助与归因之间的关系,结合归因训练的通用模式和利兹归因编码系统,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体育学习领域的习得性无助的归因训练程序。
关键词 体育学习 习得性无助 归因训练程序 利兹归因编码系统 训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因训练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归因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焦永倩 尚秋敬 +6 位作者 范秋生 张志捧 黄雪颖 单敬 王艳静 童莉 薛雅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归因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在衡水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20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3例、对照组10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归...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归因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在衡水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20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3例、对照组10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归因训练。于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应用归因方式问卷(ASQ)、单项目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正性事件、人际事件、成就事件、内外维度、普遍维度、持续维度及自我形象适应度、配偶理解度和主观幸福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事件、无望感、宿命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归因训练,可引导患者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有助于患者健康心态的建立,提升其主观幸福感,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归因训练 认知疗法 主观幸福感 归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的归因理论与归因训练 被引量:64
10
作者 王纯 张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3-425,435,共4页
关键词 抑郁 认知行为治疗 相关问题 心理学 国内 方法 角度 归因训练 归因理论 认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因训练的研究设计与理论检验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斌 马红宇 侯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2,65,共5页
从研究设计和理论检验两方面对 3个归因训练研究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Weiner的归因理论中的一些要素 ,讨论了研究设计中的控制组、测试类型、运动任务、被试、测试、训练类型等问题 ,提出了一个归因训练研究的综合模式。
关键词 归因训练 研究设计 理论检验 测试类型 运动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侯永梅 胡佩诚 +4 位作者 陈汝青 张远秋 王丹丹 张淑红 陈耀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7-66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效果。方法:选取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且自愿参与研究的大学生191名[职业成熟度量表(CMS)总分<145分为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将其随机分为系统咨询组(n=61)、常规咨询组(... 目的:探讨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效果。方法:选取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且自愿参与研究的大学生191名[职业成熟度量表(CMS)总分<145分为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将其随机分为系统咨询组(n=61)、常规咨询组(n=65)和对照组(n=65),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每周1次,每次120 min)。系统咨询组接受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常规咨询组接受常规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咨询。基线、8周咨询结束和6个月后随访时分别用CM S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 M CS)对3组学生进行评定。结果:185名大学生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系统咨询组60名、常规咨询组62名、对照组63名)。基线时,3组CMS和MMC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8周咨询结束和6个月后随访时,系统咨询组和常规咨询组的CMS总分上升,MMCS总分、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的百分比均下降(均P<0.001),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周咨询结束和6个月后随访时,系统咨询组的CMS总分均高于常规咨询组,MMCS总分和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的百分比均低于常规咨询组(均P<0.001)。结论: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和常规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都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而前者的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职业心理咨询 归因训练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荟 冯清云 王翠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共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6、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共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6、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分别评定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HAMD总分的时间主效应、分组主效应以及时间与分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在2、4、6、8周末HAMD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25±4.27)vs.(20.81±4.63),(15.94±3.47)vs.(18.12±4.51),(12.85±3.12)vs.(16.54±3.70),(10.42±3.66)vs.(13.09±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总分在各个时点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8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以HAMD减分率评价)高于对照组(77.5%vs.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总分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组主效应、时间与分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NIHSS总分在各个时点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但归因训练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归因训练 舍曲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抱负水平指导和归因训练对提高学习成功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秀君 孔克勤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3,共5页
在学习成功感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进行了抱负水平指导和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以探索提高学习成功感这 一重要的实践问题。研究一的结果表明:通过抱负水平指导,可以使学生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绩之间的差距”变小,从而帮助 ... 在学习成功感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进行了抱负水平指导和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以探索提高学习成功感这 一重要的实践问题。研究一的结果表明:通过抱负水平指导,可以使学生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绩之间的差距”变小,从而帮助 学生提高学习成功感,并使其行为变得更为积极。研究二的结果表明:归因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的归因向积极方向转化,有助于 学生的学习成功感的提高,并可以促使学生的行为向积极的方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成功感 抱负水平 归因训练 激励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因训练研究的理论综述 被引量:49
15
作者 王斌 马红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9-82,共4页
归因训练成为目前归因研究的重要领域。作者对归因训练的指导原则、研究历程和发展方向等做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评述 ,针对归因训练的理论发展提出了以下理论构想 :扩展理想归因模式 ;探索新的归因训练方法 ;结合归因效果论开展研究 ... 归因训练成为目前归因研究的重要领域。作者对归因训练的指导原则、研究历程和发展方向等做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评述 ,针对归因训练的理论发展提出了以下理论构想 :扩展理想归因模式 ;探索新的归因训练方法 ;结合归因效果论开展研究 ;检验归因训练效果的保持和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训练 理想归因模型 归因效果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的疗效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婕 王纯 +3 位作者 张宁 武欣 郭苏皖 欧红霞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71-373,共3页
目的:验证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按照入组到开始治疗的时间分为3个基线组,每组进行为期8周的归因训练团体治疗,采用多基线实验设计,每隔2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 目的:验证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按照入组到开始治疗的时间分为3个基线组,每组进行为期8周的归因训练团体治疗,采用多基线实验设计,每隔2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前后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强迫症组加测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结果:所有被试者治疗前后HAMD、HAMA、SDS、SAS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41,19.85,6.33,6.97,P<0.01);强迫症组治疗前后Y-BOC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01);所有被试治疗前后社会功能改善显著(Z=-6.41,P<0.001)。结论: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团体归因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训练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成云 卢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72-77,共6页
通过调查并考察高中生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特点,以韦纳的归因理论作指导,运用韦纳的归因训练模式,根据不同课堂成就情境对高中生进行归因训练,结果表明:高中生对课堂成就情境的成功归因为:努力、策略、能力、教法、难度、家境和运... 通过调查并考察高中生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特点,以韦纳的归因理论作指导,运用韦纳的归因训练模式,根据不同课堂成就情境对高中生进行归因训练,结果表明:高中生对课堂成就情境的成功归因为:努力、策略、能力、教法、难度、家境和运气;对课堂成就情境的失败归因为:努力、策略、难度、教法、运气,能力和家境。与对照组相比较,这些因素,除家境外,均在课堂成就情境中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训练能有效地改变高中生课堂情境的成败归因倾向并增强高中生成就动机水平,提高其学业成绩。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课堂情境 成就归因 积极归因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焦虑初二学生的归因训练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邹敏 韩仁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8-361,371,共5页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高焦虑水平初中生的考试归因和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中学生考试归因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对随机选取的761名初二学生进行前测,将归因不适当的82名高焦虑者采用性别和学习水平1∶1分...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高焦虑水平初中生的考试归因和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中学生考试归因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对随机选取的761名初二学生进行前测,将归因不适当的82名高焦虑者采用性别和学习水平1∶1分层的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六周共九次的归因训练,每次干预人员均与对照组学生进行言语交流,但不进行归因指导。归因训练后对两组进行后测。结果:两组前测考试归因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后测评分比较:①原因归因方面:在成功的情境下,训练后实验组的心境(2.5±0.4/2.7±0.4,t=-2.75,P=0.007)、能力(2.4±0.4/2.7±0.5,t=-3.05,P=0.002)、持久努力(2.2±0.4/2.4±0.4,t=-2.40,P=0.017)得分低于对照组,临时努力(2.7±0.5/2.3±0.6,t=3.48,P<0.001)和任务难度(2.7±0.4/2.5±0.3,t=2.44,P=0.020)得分高于对照组;在失败的情境下,训练后实验组的持久努力(3.1±0.7/3.6±0.9,t=-2.93,P=0.005)得分低于对照组。②期望变化方面:训练后实验组在成功情境(1.3±0.6/1.9±0.8,t=-3.75,P<0.001)和失败情境下(1.5±0.7/2.0±1.0,t=-2.49,P=0.028)努力倾向得分均低于对照组。③情感反应方面:成功情境下,训练后实验组自豪(2.6±0.9/3.1±1.2,t=-2.04,P=0.037)得分低于对照组;失败情境下,训练后实验组内疚(2.3±0.7/2.8±1.2,t=-2.38,P=0.026)得分低于对照组,而沮丧(3.1±1.1/2.5±0.9,t=2.49,P=0.018)得分高于对照组。④训练后实验组的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2.1±0.2/1.8±0.2,t=6.20,P=0.006)。结论:归因训练后,初二学生的归因倾向有了积极的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其高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焦虑 初中生 归因训练 期望 情感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因训练对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满力 姜世昌 谭冬梅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11期2992-2993,共2页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中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影响。[方法]对2003级中专护生进行了实验观察,实验组在课堂和课余时间开展归因训练4个月,对照组不参与归因训练。[结果]实验组护生学能效能、学行效能和总学业自我效能水平都...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中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影响。[方法]对2003级中专护生进行了实验观察,实验组在课堂和课余时间开展归因训练4个月,对照组不参与归因训练。[结果]实验组护生学能效能、学行效能和总学业自我效能水平都显著提高,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结论]归因训练能增强中职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护生 归因训练 学业自我效能 学习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因训练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洲元 胡象岭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3,共3页
运用观察、家访、谈话、调查等方式了解到一位女生升入高中后对物理学习成绩一直下降所进行的错误归因,然后通过谈话开导、推荐阅读有关女科学家的故事书和集体教育等训练方式,使其从错误的归因中解脱出来。一学期后,其学习物理的态度... 运用观察、家访、谈话、调查等方式了解到一位女生升入高中后对物理学习成绩一直下降所进行的错误归因,然后通过谈话开导、推荐阅读有关女科学家的故事书和集体教育等训练方式,使其从错误的归因中解脱出来。一学期后,其学习物理的态度和成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一年后,她变得坚定而自信,并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等学校。正确的归因训练,对一个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习 归因训练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