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学生代表“成长”感悟
1
作者 吕炟麟 朱显珺 +12 位作者 陈思 马咏薇 张晨曦 李佳颖 郝云起 梁芷清 张宇涵 施忱希 牛嘉琪 刘蓓 陈卓禧 黄忻玥 何子熙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01-清华大学-吕炟麟-《在深圳,我看见活力城市》(节选)作为在北京生长二十年的地道北方人,此次深圳之行为我打开了观察体验迥异城市风貌的视窗。于我眼中,北京与深圳作为当今中国的“龙头城市”,都具有相当的城市活力。然而,北京的活“... 01-清华大学-吕炟麟-《在深圳,我看见活力城市》(节选)作为在北京生长二十年的地道北方人,此次深圳之行为我打开了观察体验迥异城市风貌的视窗。于我眼中,北京与深圳作为当今中国的“龙头城市”,都具有相当的城市活力。然而,北京的活“力”更多表现为“影响力”,而深圳的活“力”则是一种“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风貌 活力城市 龙头城市 城市活力 观察体验 当代中国建筑 影响力 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成功举办·主论坛报道
2
作者 王佳怡(整理) 赵一丹(整理) 邱炎(整理)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创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是全国最具规模的非官方建筑学术团体。通过二十多届的运作和实践,推动了我国建筑创作的繁荣,活跃了建筑创作的氛围;对我国建筑创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创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是全国最具规模的非官方建筑学术团体。通过二十多届的运作和实践,推动了我国建筑创作的繁荣,活跃了建筑创作的氛围;对我国建筑创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建筑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并具有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创作 学术团体 整体水平 当代中国建筑 主论坛 非官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建筑师及其地域建筑创作思想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阎波 张兴国 谭文勇 《新建筑》 2010年第6期46-49,共4页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建筑史上发展最快、社会环境最好的时期,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地域建筑创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实践成果。该文立足于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成长背景及其地域建筑思想进行深入、...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建筑史上发展最快、社会环境最好的时期,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地域建筑创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实践成果。该文立足于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成长背景及其地域建筑思想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以期为后学者提供参照范式,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提供设计资料;对国内相关学术动态及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并指出研究的意义和期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地域建筑 地域建筑创作思想 当代中国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建筑与媒体的关联式图景研究--以媒介场域为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小骅 李凌燕 支文军 《新建筑》 2020年第2期29-33,共5页
文章以媒介场域视角切入,将建筑媒体理解为一种关系的构筑与文化生态的维持线索,以建筑师、建筑批评、国际交往与影响力构建这三个典型领域深入研究建筑媒体与当代中国建筑的关联式图景,以此检视四十年来中国当代建筑专业场域的建立与... 文章以媒介场域视角切入,将建筑媒体理解为一种关系的构筑与文化生态的维持线索,以建筑师、建筑批评、国际交往与影响力构建这三个典型领域深入研究建筑媒体与当代中国建筑的关联式图景,以此检视四十年来中国当代建筑专业场域的建立与动态发展的过程,提供了观察当代中国建筑的独特路径。之所以引入媒介场域的视角,一方面,是因为媒介传播与建筑师及其思想观念始终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媒介场域视角是考察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历程演变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媒体 媒介场域 关联 实验建筑师群体 建筑批评 国际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文脉,设计城市——从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看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趋向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术 郝曙光 郑云亮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的召开,清晰地感觉到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已经拓宽视野,在城市的层面、以文化的视角、从实践中探索建筑与城市、城市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从理念与实践两方面阐述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解读文脉、设计城市”的趋向。
关键词 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 解读文脉 设计城市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建筑”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翔宁 莫万莉 《时代建筑》 2018年第2期15-19,共5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全球化程度的深入,文化领域的全球共时性也随之产生。一方面,建筑、艺术等文化实践开始进入到全球资本主义系统的流动的生产体系中;另一方面,关于它们的历史书写模式也开始从欧洲中心论转...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全球化程度的深入,文化领域的全球共时性也随之产生。一方面,建筑、艺术等文化实践开始进入到全球资本主义系统的流动的生产体系中;另一方面,关于它们的历史书写模式也开始从欧洲中心论转向一种全球史观。在这一背景下,"当代中国建筑"这一范畴逐渐浮现。文章将回溯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关于当代中国建筑的一系列展览、报道及学术讨论,通过对"当代中国建筑"这一范畴的讨论,来指出其从地理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全球化 媒体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年之路──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回眸 被引量:2
7
作者 萧默 《世界建筑》 1999年第9期24-28,共5页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50年发展道路,可分为4个阶段:即以仿古为主的"民族形式"时期、简约化时期、"文化大革命"庸俗艺术时期以及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健康的多元建筑论时期。多元建筑论时期又有几种流派:即古风主...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50年发展道路,可分为4个阶段:即以仿古为主的"民族形式"时期、简约化时期、"文化大革命"庸俗艺术时期以及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健康的多元建筑论时期。多元建筑论时期又有几种流派:即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乡土主义、新民族主义和本土现代主义。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生活是中国建筑艺术的唯一源泉,坚持创造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新建筑文化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唯一"与"多元"并有,"唯一"指导"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多元 艺术 建筑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翔宁:互联网时代与当代中国建筑传媒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翔宁 欧雄全 《住区》 2017年第5期64-66,共3页
欧雄全(以下简称"欧"):李老师,首先感谢您接受访谈,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关于互联网时代的建筑传媒。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建筑媒体的受众群已经不单局限于专业人士,越来越为普通大众所熟知。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平台... 欧雄全(以下简称"欧"):李老师,首先感谢您接受访谈,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关于互联网时代的建筑传媒。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建筑媒体的受众群已经不单局限于专业人士,越来越为普通大众所熟知。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兴建筑媒体,如ArchDaily、谷德、有方、UED等,却在当今的建筑传播领域占据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您怎么看待这些新兴网络媒体的崛起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传媒 当代中国建筑 新兴网络 建筑理论 纸媒 传播领域 李老师 青年建筑 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三届”建筑学人与当代中国建筑生态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榕 戴春 《时代建筑》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文章着重在建筑生态语境中探讨"新三届"建筑学人的历史角色。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生态语境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复兴型知识群落,占据了优势"生态位"的"新三届"建筑学人承担了中国建筑"新启蒙"的时代使... 文章着重在建筑生态语境中探讨"新三届"建筑学人的历史角色。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生态语境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复兴型知识群落,占据了优势"生态位"的"新三届"建筑学人承担了中国建筑"新启蒙"的时代使命,从建筑学的学科再造、建筑实践的疆域开拓及建筑界的系统组织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建筑生态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其历史贡献极为突出,而发展局限亦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三届” 当代中国建筑生态 知识群落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建筑图像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以当代中国油画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辉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105-108,共4页
建筑是建筑技术、建筑形式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体,建筑的文化内涵是建筑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建筑图像与建筑设计具有文化学意义上的通感式联系。以建筑空间为切入点,以当代中国油画为例,研究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认为建筑功能性空间... 建筑是建筑技术、建筑形式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体,建筑的文化内涵是建筑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建筑图像与建筑设计具有文化学意义上的通感式联系。以建筑空间为切入点,以当代中国油画为例,研究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认为建筑功能性空间及其传达的建筑美学价值,依然应当作为当代建筑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及前提。美术建筑图像带来的若干启示,既重新肯定了作为建筑第一要义的功能性属性,又强调了莅临空间的人的感受的存在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 美术建筑图像 建筑美学 建筑空间 启示 当代中国油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建筑》主体性与当代性的思考--聚焦当代中国建筑的媒体实践
11
作者 支文军 何润 李凌燕 《时代建筑》 2022年第3期81-91,共11页
《时代建筑》以国际视野聚焦“当代中国”、关注“中国命题”,通过主题策划和话语组织体现自身的批判性立场,多维度记录中国建筑的当代叙事并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建筑期刊的主体性传播作用。文章以当代中国建筑亲历者和媒体实践者的... 《时代建筑》以国际视野聚焦“当代中国”、关注“中国命题”,通过主题策划和话语组织体现自身的批判性立场,多维度记录中国建筑的当代叙事并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建筑期刊的主体性传播作用。文章以当代中国建筑亲历者和媒体实践者的双重视角,从当代中国建筑的话语生产、理论构建、作品与建筑师推介、多维度拓展、建筑批评、跨文化交流等重点领域,来审视近40年特别是21世纪以来,《时代建筑》所构建的观察当代中国建筑的独特叙事路径以及与当代中国建筑之间积极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建筑 建筑期刊 当代中国建筑 主体性 当代 话语生产 理论构建 媒体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建筑界关于建筑本质思考之回顾 被引量:7
12
作者 郝曙光 《南方建筑》 2006年第12期141-145,共5页
本文回顾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建筑界对建筑本质思考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关于建筑概念的辨析、建筑艺术说、建筑文化说、建筑人本说、建筑建构说等表述方式,指出了中国建筑界对建筑本质认识在这种不断深化中逐步提高。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建筑本质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姿态、视角与立场:当代中国建筑与城市的境外报道与研究的十年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颖 王凯 《时代建筑》 2010年第4期102-109,共8页
文章试图回顾主要涌现于近10年的境外媒体对当代中国建筑的持续并且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关注主要以一种新闻报道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与此同时,与当代中国建筑有关的学术研究性著作也不断出现,文章通过对这些报道和研究中所透露出来... 文章试图回顾主要涌现于近10年的境外媒体对当代中国建筑的持续并且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关注主要以一种新闻报道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与此同时,与当代中国建筑有关的学术研究性著作也不断出现,文章通过对这些报道和研究中所透露出来的视角与姿态的解读和分析,试图揭示出与之相关的几个侧面,并最终思考,我们如何通过这些报道去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如何寻求和保持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批判性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媒体 中国当代建筑与城市 报道 姿态与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俗化建筑现象
14
作者 郝曙光 《南方建筑》 2006年第7期36-39,共4页
当代中国中某些建筑师在社会通俗或庸俗现象的影响下,放弃本应该坚持的文化追求、本应该拥有的职业理想、本应该秉承的道德自觉以及本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自觉或不自觉地与社会中政治的或经济的或文化的通俗乃至庸俗现象为伍,成为俗化... 当代中国中某些建筑师在社会通俗或庸俗现象的影响下,放弃本应该坚持的文化追求、本应该拥有的职业理想、本应该秉承的道德自觉以及本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自觉或不自觉地与社会中政治的或经济的或文化的通俗乃至庸俗现象为伍,成为俗化社会现象的附庸.本文探讨了当代中国建筑中存在的诸如政治俗化、传统俗化、地域俗化、欧风俗化和创新俗化等建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俗化 传统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当代中国建筑思想的倾向性
15
作者 陈茜茜 《南方建筑》 2006年第1期73-74,共2页
本文根据年代与特征划分,以及系列建筑实例的列举,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倾向做了大致划分,对未来中国建筑的发展提出应当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认识传统建筑,做到立足本土,放眼未来。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思想 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以当代中国建筑的两类现象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丰 段子珍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2年第9期116-117,共2页
针对建筑符号学局限于解释层面的现状,以当代中国建筑的两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在利用符号学原理对其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解决现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总结出能够应对相似问题的一般性原则。这一思想实验不仅致力于帮助解决眼前... 针对建筑符号学局限于解释层面的现状,以当代中国建筑的两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在利用符号学原理对其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解决现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总结出能够应对相似问题的一般性原则。这一思想实验不仅致力于帮助解决眼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建筑符号学的当代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当代中国建筑 价值 文化 选择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乃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精神的路标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第2期42-42,48,共2页
2015年新年伊始,在新常态下寻找精神生活的路标,几乎成为中国所有行业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是改革发展所必需的。建筑界如何,自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要敬畏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批示以来,“中国建筑怎么了”的问号已越来越... 2015年新年伊始,在新常态下寻找精神生活的路标,几乎成为中国所有行业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是改革发展所必需的。建筑界如何,自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要敬畏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批示以来,“中国建筑怎么了”的问号已越来越多,研讨也越来越激烈,问题矛头直指中国建筑文化的自信与自强,问题症结似乎要求人们反思,我们是否将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真正当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建筑 问题症结 精神生活 普利兹 矛头直指 城市地标 梁思成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流变与群体更迭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30年
18
作者 王兴田 杨宇 戴春 《时代建筑》 2015年第1期160-163,共4页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作为全国性的民间建筑团体,自1984年成立以来,以平等、自由、纯学术的特色,推动中国建筑创作的繁荣,活跃建筑创作的气氛,对中国建筑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借助"当代中国建筑...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作为全国性的民间建筑团体,自1984年成立以来,以平等、自由、纯学术的特色,推动中国建筑创作的繁荣,活跃建筑创作的气氛,对中国建筑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借助"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这一窗口,以历年主题和代表人物为线索,探讨建筑师的话语流变与群体更迭现象,从而一窥中国建筑30年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流变 群体更迭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 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小组 现代中国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建筑师集技术、创造与艺术属性于一身——田瑞荣谈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19
作者 田瑞荣 《设计》 2019年第18期80-85,共6页
在高中时代,一位“包工程”的邻居激发了田瑞荣对建筑行业的兴趣,在他眼里,他们经常能够周游全国,这也是当时他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田瑞荣从小钟情于绘画,高中时期更是专注于水粉、素描、速写,久而久之,便迷恋上了绘画。他特别感谢当年... 在高中时代,一位“包工程”的邻居激发了田瑞荣对建筑行业的兴趣,在他眼里,他们经常能够周游全国,这也是当时他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田瑞荣从小钟情于绘画,高中时期更是专注于水粉、素描、速写,久而久之,便迷恋上了绘画。他特别感谢当年的美术启蒙老师,把我带入了建筑设计师的行业,同时带给他很大的启迪。在从事设计行业后,田瑞荣用其满腔热血去热爱设计,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技能去设计生活、创造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与使命 建筑设计师 艺术属性 满腔热血 热爱生活 田瑞 当代中国建筑 美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建筑的悲哀——京旅有感
20
作者 程志伟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25-29,共2页
这次京都之行,我对各名建筑考察之余,颇有一些感慨,萌发了不少幼稚的念头,于是便有了这篇文字的堆砌,以期能以此文与本界同仁做更好的交流。 漫步京城车水马龙,繁华无垠的大街上,最引人瞩目的大概就是参差错落的林立高楼了。只要你留心... 这次京都之行,我对各名建筑考察之余,颇有一些感慨,萌发了不少幼稚的念头,于是便有了这篇文字的堆砌,以期能以此文与本界同仁做更好的交流。 漫步京城车水马龙,繁华无垠的大街上,最引人瞩目的大概就是参差错落的林立高楼了。只要你留心,便不难发现,这些造型与规模各异的大厦之巅都会有一座高高耸立的鼓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审美观念 建筑风格 传统美学思想 建筑设计师 中西合璧 风格及形式 玻璃幕墙 建筑特色 帕提农神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