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4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美学视域下的当代书法
1
作者 王咏 《书法》 2025年第3期70-71,共2页
一生活美学与当代书法的适应性当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现状,人们日渐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精神世界的愉悦,中国当代生活美学应运而生。生活美学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 一生活美学与当代书法的适应性当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现状,人们日渐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精神世界的愉悦,中国当代生活美学应运而生。生活美学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下,所产生的一种精神需求,是美好生活的理想指引。“‘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社会背景与文化语境的量变,而‘审美日常生活化’关系到审美与艺术的质变。”1前者是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元素,人们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追求精神生活上的愉悦;后者是艺术以任意形式出现在生活之中,体现了艺术对生活的依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美学 日常生活审美化 当代书法 生活现状 艺术元素 美好生活 追求精神 美学视域
原文传递
当代书法现状反思
2
作者 葛子茹 《书法》 2025年第3期68-69,共2页
一当代书法艺术的生存环境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文化热潮与美学新思潮的推动下,书法艺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象形符号到意象性审美的演变,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与... 一当代书法艺术的生存环境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文化热潮与美学新思潮的推动下,书法艺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象形符号到意象性审美的演变,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然而,随着艺术生存环境的变化,书法审美也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西方艺术思潮的介人催化了书法的视觉化与形式化,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使书法艺术从传统的文人化逐渐走向平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西方艺术思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书法审美 意象性 象形符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媒体技术
原文传递
当代书法创作的思考与感悟
3
作者 陈龙国 《书法赏评》 2024年第3期24-26,共3页
在当代艺术多元共存的语境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既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与深厚文化底蕴,又在持续的创新与变革中探寻着新的生命力及表达方式。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深入影响,当代书法创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 在当代艺术多元共存的语境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既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与深厚文化底蕴,又在持续的创新与变革中探寻着新的生命力及表达方式。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深入影响,当代书法创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对当代书法创作的现状进行批评性审视与深刻反思,进而探讨其发展方向与可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创作批评 传统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牍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4
作者 胡鹏 《天工》 2024年第27期66-68,共3页
简牍书法作为中国古代书法的早期形式之一,以简洁、质朴的风格和实用性为特点,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旨在分析简牍书法的历史根基、艺术特性与美学内涵,进而探究其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的灵感源泉及参考价值。研究显示,简... 简牍书法作为中国古代书法的早期形式之一,以简洁、质朴的风格和实用性为特点,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旨在分析简牍书法的历史根基、艺术特性与美学内涵,进而探究其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的灵感源泉及参考价值。研究显示,简牍书法在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书写工具与技法的深度融合、书法艺术的实用与表现双重特性等方面,为当代书法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目标是为当代书法家指明一条从简牍书法中汲取灵感的途径,并激励他们研究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进而推进书法艺术领域的创新进步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书法 当代书法 书法创作 艺术特征 历史背景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判书法切忌陷入“美”“丑”误区——对当代书法的理解与思考
5
作者 张坤山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当代书坛呈现着生机勃勃、繁荣发展的大好形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坚持“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总基调,不断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使命担当,具... 当代书坛呈现着生机勃勃、繁荣发展的大好形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坚持“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总基调,不断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使命担当,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当代书坛 鼓励创新 使命担当 理解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书法作品中的装饰性元素探析
6
作者 胡越颖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1期93-96,共4页
装饰性元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而类目增多,在书法作品中的重要程度也有所上升,然而在当代展览中,对于装饰性元素评价褒贬不一,本文基于美学的视域展开分析当代书法作品中的装饰性元素,进而探究装饰性元素对于当代书法的意义及影响。
关键词 装饰性元素 当代书法 形式与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书法的生态背景——《学书札记》之九十二
7
作者 徐建融 《书法》 2024年第9期140-142,共3页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书学区别于传统书法,通常称作“当代书法”。经过二十世纪末的现代水墨、当代书风探索,在今天虽被某些人斥为“丑书”,却正迎来并真正进入到大好的发展形势。虽说一代有一代的书法,由甲骨而金文,石鼓而汉碑,尚韵而尚法...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书学区别于传统书法,通常称作“当代书法”。经过二十世纪末的现代水墨、当代书风探索,在今天虽被某些人斥为“丑书”,却正迎来并真正进入到大好的发展形势。虽说一代有一代的书法,由甲骨而金文,石鼓而汉碑,尚韵而尚法,尚意而尚态,尚趣而尚艺,包括金石而帖学、而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现代水墨 传统书法 帖学 丑书 碑学 生态背景 尚法
原文传递
《文心雕龙》智慧烛照:当代书法创作与批评的深度价值挖掘
8
作者 赵鸿羽 《书画世界》 2024年第9期68-70,共3页
本文以《文心雕龙》对当代书法创作及批评的价值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当代书法创作特点中的精神性、自我意识表达进行分析,其次从“因情立体,情感与形式统一”“隐秀结合,艺术与技巧平衡”“离章合句,章法布局与整体协调”三方面... 本文以《文心雕龙》对当代书法创作及批评的价值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当代书法创作特点中的精神性、自我意识表达进行分析,其次从“因情立体,情感与形式统一”“隐秀结合,艺术与技巧平衡”“离章合句,章法布局与整体协调”三方面分析《文心雕龙》对当代书法创作的价值,最后分析《文心雕龙》对当代书法批评的价值,致力于发掘《文心雕龙》的内在思想和义理,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更多指导建议,引领当代书法发展进入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当代书法 创作 批评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史中“丑书”概念与审美批评——兼论当代书法“丑书”审美及其提升路径
9
作者 胡锦河 《书法》 2024年第9期39-42,共4页
丑书在当今社会有两种认知:一是中和雅正之外的书法,抑或是对甜软媚俗的反叛与矫正,内蕴真、朴、拙的美,如篆隶、北碑、草书等;二是丑陋恶俗的书法,不具有真、善、美的内质,徒有恶俗的形貌,为专业领域所摒弃。而导致有关丑书的批评与争... 丑书在当今社会有两种认知:一是中和雅正之外的书法,抑或是对甜软媚俗的反叛与矫正,内蕴真、朴、拙的美,如篆隶、北碑、草书等;二是丑陋恶俗的书法,不具有真、善、美的内质,徒有恶俗的形貌,为专业领域所摒弃。而导致有关丑书的批评与争论从未停止,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如认知上的缺失、审美上的偏激、技法与理论知识的薄弱等,使大众书法审美的混乱,以致书法的继承与发展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丑书 书法审美 书法 北碑 提升路径 审美批评 草书
原文传递
尴尬的当代书法批评
10
作者 杨卫列 《书法》 2024年第5期55-57,共3页
当代书坛在书法展览强有力的推动下,书法创作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书法创作队伍空前壮大,一大批书坛中坚和个性突出的名家在书坛纵横驰骋。而反观当代书法批评,从业人员少得可怜,名家更是屈指可数,有个性、有创见的批评寥若晨星,书法... 当代书坛在书法展览强有力的推动下,书法创作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书法创作队伍空前壮大,一大批书坛中坚和个性突出的名家在书坛纵横驰骋。而反观当代书法批评,从业人员少得可怜,名家更是屈指可数,有个性、有创见的批评寥若晨星,书法批评及其生存处境十分尴尬。尴尬之一:每一位书法家都认为批评很重要,不过,当批评的矛头真的指向自己时,他们却又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予以拒绝。个中原因大抵如下:一是一些书法家缺乏直面批评的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书法批评 书法创作 书法展览 生存处境 当代书坛 个中原因 尴尬
原文传递
当代书法应在“祛魅”与“赋魅”间立定脚跟
11
作者 刘诗能 《书法》 2024年第11期52-53,共2页
不管是徐复观谈“中国艺术的精神”,还是康定斯基谈“艺术中的精神”,都是在言说艺术自身视觉形式之外的魅力甚至是魅惑力。那么,什么是书法之“魅”?简单地说,就是其“笔墨和空白的造型及其组合关系”,以及具体点画、结构等的不直白表... 不管是徐复观谈“中国艺术的精神”,还是康定斯基谈“艺术中的精神”,都是在言说艺术自身视觉形式之外的魅力甚至是魅惑力。那么,什么是书法之“魅”?简单地说,就是其“笔墨和空白的造型及其组合关系”,以及具体点画、结构等的不直白表达,是作品中的灵韵、诗性,既有客观的积淀和呈现,也有主观的赋予和表现。这种精神性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析性即模糊性,由此便形成其神秘、超越的感知特色。显然这不是工具理性的目标,不是本雅明所说的“一种消费性的展览性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斯基 当代书法 本雅明 消费性 徐复观 视觉形式 可分析性 立定脚跟
原文传递
两汉魏晋时期书论之用笔及对当代书法的影响
12
作者 张耘溪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7期41-43,共3页
两汉魏晋时期的书论中,关于用笔的指导对今人研习书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人习书对其进行传承及创新,从而使各代风格在当今时代迸发出崭新的活力。本文通过文献古籍回顾相关研究,概括不同时期书法理论著作所传达的用笔方法,分析当代书... 两汉魏晋时期的书论中,关于用笔的指导对今人研习书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人习书对其进行传承及创新,从而使各代风格在当今时代迸发出崭新的活力。本文通过文献古籍回顾相关研究,概括不同时期书法理论著作所传达的用笔方法,分析当代书法对古书论的传承,包括临帖、创作、教育等,并结合当代书法作品和社会环境阐述创新方向,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书论 书法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献古籍 临帖 传承及创新 创新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苏轼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
13
作者 赵鸿羽 《书画世界》 2024年第7期71-73,共3页
本文分析了苏轼书法的特点及其书法创作思想,并探讨了苏轼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旨在为当代书法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苏轼书法 当代书法 创作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书法从面向展览到回归书斋的抉择
14
作者 谭学念 《书画世界》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书法发展到当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变局,变生了多样的艺术形态,以及不同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判断。当代书法最显著的改变是走出书斋,走向展览,但是,并不意味这是中国书法的根本方向。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复兴,书法也将从面向展览到回归书... 书法发展到当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变局,变生了多样的艺术形态,以及不同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判断。当代书法最显著的改变是走出书斋,走向展览,但是,并不意味这是中国书法的根本方向。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复兴,书法也将从面向展览到回归书斋,从书法的形式创变到对传统内涵的继承和对人性美的深化,走向书法的价值重塑和精神回归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面向展览 回归书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当代书法的“日常书写”
15
作者 斯舜威 《书法学刊》 2024年第5期8-10,共3页
与古代书法相比,当代书法在书写方式和表现形态上有了很大变化。古代基于日用,书法是日常书写工具和方法,无论诗文,还是手札,都离不开毛笔书写。在这种文化语境下,书法极为普及,哪怕是僻壤村野,也能够看到不俗的书法痕迹。文化精英的书... 与古代书法相比,当代书法在书写方式和表现形态上有了很大变化。古代基于日用,书法是日常书写工具和方法,无论诗文,还是手札,都离不开毛笔书写。在这种文化语境下,书法极为普及,哪怕是僻壤村野,也能够看到不俗的书法痕迹。文化精英的书法造诣自然更为高深。当代则与日常书写渐行渐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古代书法 日常书写 渐行渐远 文化精英 书写方式 文化语境 表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德格尔物的观念在新媒介时代下的当代书法探索
16
作者 李睿杰 《书法赏评》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本文通过引入海德格尔关于物的哲学观念,探讨传统书法艺术在新媒介时代面临的挑战、变革与机遇。同时阐述新媒介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影响,通过分析海德格尔关于物的观念在书法中的应用,揭示当代书法艺术如何借助新媒介来展现其独特性,同时... 本文通过引入海德格尔关于物的哲学观念,探讨传统书法艺术在新媒介时代面临的挑战、变革与机遇。同时阐述新媒介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影响,通过分析海德格尔关于物的观念在书法中的应用,揭示当代书法艺术如何借助新媒介来展现其独特性,同时保持其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新媒介 当代书法 物的观念 艺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养书——当代书法创作之文化基础谈
17
作者 王学岭 《书画艺术》 2024年第5期16-19,F0004,共5页
学为知之所本,蓺为艺之所源。其于书艺,若土有厚德善载,亦如徵作流变声振。学之病,起自疵蒙谬累,学之成,寓于博悟真闻。学之道,在“问”、在“为”;故,应属意为先。学之恒,在“虚”、在“辨”;故,须奋笔其后。学之难,在“心”、在“器”... 学为知之所本,蓺为艺之所源。其于书艺,若土有厚德善载,亦如徵作流变声振。学之病,起自疵蒙谬累,学之成,寓于博悟真闻。学之道,在“问”、在“为”;故,应属意为先。学之恒,在“虚”、在“辨”;故,须奋笔其后。学之难,在“心”、在“器”;故,以徐行为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创作 书艺 声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尚意与简牍:湖北当代书法发展的三个面向
18
作者 孙志函 《书法》 2024年第4期201-208,共8页
二〇二四年一月三日,由中国国家画院、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尚意荆楚——湖北当代书法篆刻晋京展”开幕。此次展览有“大美长江”“尚意千载”和“简牍世界”三大文化主题板块,一是推动湖北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二是体现湖北... 二〇二四年一月三日,由中国国家画院、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尚意荆楚——湖北当代书法篆刻晋京展”开幕。此次展览有“大美长江”“尚意千载”和“简牍世界”三大文化主题板块,一是推动湖北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二是体现湖北书家对荆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三是实现湖北书法的时代转化,拓宽当前书法发展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画院 当代书法 书法篆刻 荆楚文化 尚意 三个面向 文学艺术界 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从谩骂美颂到批判评论:当代书法批评“三度”论
19
作者 徐宇 《书法》 2024年第5期58-60,共3页
就书法艺术而言,书法批评是批评者基于文艺理论对书法作品进行分析解构,使书法作品内在本色通过文字显露出来。批评只是手段,目的则是为创作者提供完善创作过程的理论指导。然而,当前书法批评生态呈现出两种极端状况。一种以“批评”之... 就书法艺术而言,书法批评是批评者基于文艺理论对书法作品进行分析解构,使书法作品内在本色通过文字显露出来。批评只是手段,目的则是为创作者提供完善创作过程的理论指导。然而,当前书法批评生态呈现出两种极端状况。一种以“批评”之名,行“谩骂”之实。一种伪装成“批评”立场,不顾事实依据对创作者进行吹捧。欲使真正的书法批评焕发出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 书法批评 当代书法 书法艺术 创作者 文艺理论 分析解构 事实依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