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学养书——当代书法创作之文化基础谈 |
王学岭
|
《书画艺术》
|
2024 |
0 |
|
2
|
当代书法创作理论底蕴的缺失 |
刘志超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19 |
1
|
|
3
|
苏轼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分析 |
王国振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22 |
1
|
|
4
|
解读笔墨形式 探索当代书法创作方法——评史洪存《书法章法图解》 |
胡湛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5
|
关于当代书法创作跟风现象与展览评审机制的思考 |
徐利明
|
《美术大观》
|
2022 |
0 |
|
6
|
《祀三公山碑》对于现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
王伏天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6 |
1
|
|
7
|
日常书写之后的书法——关于当代书法创作与训练的思考 |
黄积鑫
|
《书法教育》
|
2020 |
0 |
|
8
|
植根传统 守正创新——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书法创作·第十一期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活动综述 |
无
|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浅析沈鹏“十六字方针”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
侯嘉
高世宁
|
《中华书画家》
|
2024 |
0 |
|
10
|
“二爨”书风及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 |
李逸峰
刘仲林
|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1
|
《文心雕龙》对当代书法创作及批评的价值 |
刘尚才
刘炜评
|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简牍帛书的书法学意义及其当代书法创作 |
张彦荣
|
《西泠艺丛》
|
2020 |
1
|
|
13
|
当代书法创作中自作诗文缺失的原因探析 |
向彬
梁芝英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
2018 |
2
|
|
14
|
首都书坛的亮丽风景——“北京十月书法展与当代书法创作座谈会”纪要 |
本刊记者
|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5
|
民俗文化视域下的当代书法创作——以云南民俗为例 |
侯愚堃
|
《汉字文化》
|
2021 |
0 |
|
16
|
关于当代书法创作“艺”与“文”的思考 |
彭双龙
|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
2021 |
0 |
|
17
|
当代中国书法创作体系中的日本因素 |
孙列
刘仲林
崔之进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9 |
0 |
|
18
|
学术史视野下简帛书法风格体系探究 |
王子微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
2024 |
0 |
|
19
|
书法批评何不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 |
胡代林
|
《书法》
|
2024 |
0 |
|
20
|
书法审美辩证思维研究的新发展--读杨晓萍《书法艺术辩证思想研究》 |
刘琰
|
《书画世界》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