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顺庆 王庆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0,共7页
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西方文论共存于我国当前的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交流与对话。从纵向来看,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之间存在着实际的影响关系。中国古代文论是西方当代文论或隐或显的思想来源,而西方思维反过来又... 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西方文论共存于我国当前的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交流与对话。从纵向来看,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之间存在着实际的影响关系。中国古代文论是西方当代文论或隐或显的思想来源,而西方思维反过来又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从横向来看,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前沿的学术问题,也有助于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西方当代文论 跨文明对话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与西方文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弓 张玉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6-203,239,共8页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应该以西方文论为参照系。中国文论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以西方文论为参照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使得中国古代文论基本失语,而创建了西化为主的文艺理论体系和中国化马...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应该以西方文论为参照系。中国文论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以西方文论为参照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使得中国古代文论基本失语,而创建了西化为主的文艺理论体系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最终确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经历了肃清西方资产阶级文论和学习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以及引进西方文论和纠正苏联正统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论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大量涌入,直接影响到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出现了不同的文艺理论的构想,构成了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多元格局。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依然应该以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论为参照系,洋为中用,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论 西方文论 参照系 洋为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对话性、异质性——中国当代文论的内在关键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荣翼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97,101,共9页
中国当代文论是在中国本土的文学实践和西方的文论影响这样双重的影响力之下形成的。中国当代文论需要面对自身文学实践的问题,也需要从西方文论的话语资源中吸取更多更新鲜的养料,在这个基础上它也需要开掘自身的问题意识,即自己提出... 中国当代文论是在中国本土的文学实践和西方的文论影响这样双重的影响力之下形成的。中国当代文论需要面对自身文学实践的问题,也需要从西方文论的话语资源中吸取更多更新鲜的养料,在这个基础上它也需要开掘自身的问题意识,即自己提出问题并且尝试对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这样一种工作基础的部分就是需要寻觅问题的原点。现代性、对话性和异质性就是提出问题,建立文学研究基本框架的几个最重要的概念,也即中国当代文论的内在的关键词。现代性是中国当代文论的出发点,对话性是中国当代文论的立足点,异质性是中国当代文论的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对话性 异质性 当代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论研究:反思、调整与深化 被引量:6
4
作者 赖大仁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3,共9页
近一时期当代文论的变革发展,形成了破、引、建三者交织互动的新一轮历史循环运动,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和新问题。针对这种新变化和新问题,有必要在反思中调整理论立场和研究思路,以适应当代文论进一步建构和创新发展的要求:一... 近一时期当代文论的变革发展,形成了破、引、建三者交织互动的新一轮历史循环运动,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和新问题。针对这种新变化和新问题,有必要在反思中调整理论立场和研究思路,以适应当代文论进一步建构和创新发展的要求:一是由追逐"文化研究"回归到立足"文学研究";二是由注重阐释现象回归到致力思考问题;三是由注重生产"知识"回归到努力重建"理论"。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站在建构性的理论立场,可以寻求朝着人学的方向,从人学与美学的视界融合中来观照和研究文学问题,在事实与价值、学理与信念统一的基础上,深化推进当代文论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论 反思 调整 深化 建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被引量:6
5
作者 钱中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9-50,共2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7日至21日在我校举行。这是由我校中文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中外文化文艺理论学会联合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会。钱中文、霍松林、张少康、杜书瀛、陆贵山、蔡钟...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7日至21日在我校举行。这是由我校中文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中外文化文艺理论学会联合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会。钱中文、霍松林、张少康、杜书瀛、陆贵山、蔡钟翔等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文艺理论界知名学者与会,共同就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处境,如何看待传统以及如何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会议收到论文30多篇。本刊将从本期起陆续选发其中的部分优秀论作,交流此次会议的研究成果,以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本刊也欢迎全国文艺理论界的学者惠赐探讨这一问题的论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转换 当代文论 文艺理论 学术研讨会 中国古代 古代文论 有中国特色 西方文论 文学研究 我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与重写现代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6,共8页
重写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中必然遇到的重大问题。由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因而必须坚持"二为方针";鉴于中国社会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多样性特点和... 重写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中必然遇到的重大问题。由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因而必须坚持"二为方针";鉴于中国社会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多样性特点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因而建设中国当代文论的重写现代性,就必须坚持"双百方针"以及中国当代文论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重写现代性 “二为方针” “双百方针”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和价值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党圣元教授访谈 被引量:1
7
作者 党圣元 李昕揆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全面总结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创造性地回...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全面总结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体现了新形势下对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地位、功能等方面的最高认识,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访谈以学习贯彻和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切入点,涉及的话题包括当代中国文论如何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文论建设如何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当代形态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构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话》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中国当代文论 价值体系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论嬗变:知识生产与理论重建 被引量:3
8
作者 赖大仁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5,共5页
一 近期西方理论界有一种看法,认为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一批著名理论家如拉康、列维一斯特劳斯、阿尔都塞、巴特、福柯、威廉斯、布尔迪厄等人相继去世或退场,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其影响也日渐式微,这就标志着开始进... 一 近期西方理论界有一种看法,认为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一批著名理论家如拉康、列维一斯特劳斯、阿尔都塞、巴特、福柯、威廉斯、布尔迪厄等人相继去世或退场,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其影响也日渐式微,这就标志着开始进入“后理论”时代。又随着拉曼·塞尔登《后理论》、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等一批以“后理论”命名的著作逐渐流行,所谓“后理论”的影响也不断扩展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当代文论 嬗变 《理论之后》 20世纪 斯特劳斯 阿尔都塞 布尔迪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西化焦虑与进阶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俊蕾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深受西方理论影响,在功能进阶方面表现出从思维论到方法论,再到知识论的变化,而在相关的文论选本中则对应地展现出西方文论的渐进式旅行。其中,面对西化难题的基本态度逐渐同化为"重视经典,平视西方",为中国...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深受西方理论影响,在功能进阶方面表现出从思维论到方法论,再到知识论的变化,而在相关的文论选本中则对应地展现出西方文论的渐进式旅行。其中,面对西化难题的基本态度逐渐同化为"重视经典,平视西方",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自我价值实现提供了有益的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 西化 进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释学语境:中国立场与世界视野的当代文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麦永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3-51,共9页
西方阐释学历久弥新,当代阐释学以“视界”(horizon)为基核。任何个人、族群乃至文化主体皆有其立场和视界限度。因此,在当代美学家德·穆尔教授倡导的跨文化阐释学语境中,前现代独白型文化需要视界拓展以加强异质文化交流,现代对... 西方阐释学历久弥新,当代阐释学以“视界”(horizon)为基核。任何个人、族群乃至文化主体皆有其立场和视界限度。因此,在当代美学家德·穆尔教授倡导的跨文化阐释学语境中,前现代独白型文化需要视界拓展以加强异质文化交流,现代对话型文化关注视界融合及视界冲突,而后现代万花筒式的文化互嵌互动形态,则将视界播撒、转化生成等文化间性问题提上了议程。借镜西方文艺美学的前沿发展,我们可以把阐释学与“间性论”(interality or interology)相结合,探讨中国学术立场和文化自信的学理性依据,从文化交往合理化的世界视野审视和评骘当代若干代表性的文学阐释图式,以期丰富文艺美学的理论形态,促进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与当代跨语境文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阐释学 视界与文化间性 阐释图式 文化交往合理化 当代文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与文化研究特色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玉能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123,共4页
文化研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中所必须面对的文化现代性特色。由于中国社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方向的,所以当代中国文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为指导,中国当代文论必须是社... 文化研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中所必须面对的文化现代性特色。由于中国社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方向的,所以当代中国文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为指导,中国当代文论必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工农大众化;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的优秀遗产,我们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伦理政治倾向,发挥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先进文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方向 先进文化 审美意识形态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古代文论精华 推进当代文论建设——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及其在当代的作用和意义”讨论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桦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77-78,共2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立足当代,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深入地挖掘中国古代理论宝藏中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因素,使之与当代文论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近年来古代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将有关讨论情况介绍如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立足当代,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深入地挖掘中国古代理论宝藏中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因素,使之与当代文论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近年来古代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将有关讨论情况介绍如下。 (一)古代文论的现实生命力与当代意义 有的文章针对“古代文论对现代无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民族特色 现实生命力 理论价值 古代文艺理论 相结合 弘扬民族文化 优秀传统 当代文论 发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影响与启迪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22-30,共9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当代文论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新时期我国文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点有某些契合,或者说中国新时期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路径与一些西方马克思主...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当代文论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新时期我国文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点有某些契合,或者说中国新时期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路径与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某些思路上有相当的一致性。其影响的领域主要包括:艺术与美学中的人道主义问题,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艺术的人文精神的失落与拯救,后现代语境及其现代性问题,从美学的革命、从审美乌托邦向更广阔的文化领域的转向,大众文化问题,生态文艺学和生态美学问题,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新时期文学理论 中国当代文论 文艺学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体性论争——作为中国当代文论发展史的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登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108,共7页
“文学主体性论争”集聚了中国当代文论变革的核心理论问题,对当代文论多元态势的启动和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囿于时代精神资源和文化语境的限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些值得反省的局限。如果将此论争看成一个充满对话与矛盾的社会文... “文学主体性论争”集聚了中国当代文论变革的核心理论问题,对当代文论多元态势的启动和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囿于时代精神资源和文化语境的限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些值得反省的局限。如果将此论争看成一个充满对话与矛盾的社会文本来解读,会发现论争各方的观点和相互作用基本呈现了新时期文论发展的内在张力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性 中国当代文论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良知与中国特色当代文论的建设──论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文艺思潮”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明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关键词 现代转换 古代文论研究 中国古代 有中国特色 文艺思潮 当代文论 学术良知 现代文艺理论 中国现代文论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论变革发展的演进逻辑及其理论反思 被引量:1
16
作者 赖大仁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从学术史角度看,当代文论变革发展及其演进逻辑并不是简单的直线性推进,而是颇为复杂的螺旋型循环演进,具体而言构成了三轮即三个阶段的破、引、建交织互动的变革发展。当代文论的外在发展轨迹与內在演进逻辑,从表层结构方面看,与处于... 从学术史角度看,当代文论变革发展及其演进逻辑并不是简单的直线性推进,而是颇为复杂的螺旋型循环演进,具体而言构成了三轮即三个阶段的破、引、建交织互动的变革发展。当代文论的外在发展轨迹与內在演进逻辑,从表层结构方面看,与处于历史大变局中的社会文化结构有关,也与近百年来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变革发展相呼应;从深层结构方面看,反映了文学研究內与外关系维度上的辩证运动和演进逻辑。一是凸显了“文学论”的关系维度,关涉对文学特性与功能的理解以及文学內部规律与外部规律的认识;二是凸显了文论资源的內外关系维度,关涉內承传统与外引资源之间的关系问题。对当代文论变革发展的理论反思,关涉破、引、建三个方面的目标指向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论 变革发展 演进逻辑 理论反思 历史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对当代文论创新发展的导向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吉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当代文论创新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创新与自主构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论引领当代文论创新发展,并非意味着当代文学理论归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理论和问题一脉,乃至走向问题的重合与反复,而是要在哲学方法和价值观... 当代文论创新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创新与自主构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论引领当代文论创新发展,并非意味着当代文学理论归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理论和问题一脉,乃至走向问题的重合与反复,而是要在哲学方法和价值观念统一的基础上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创作和批评的关系问题、外来理论和中国理论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论指导当代文论创新发展不是空泛的课题,"指导"要落在实处,展现"指导"的基础效应和示范效应,这个基础效应和示范效应更多地是在批评实践中展现出来,在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中辩证发展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当代文论创新发展 导向机制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实践中铸就中国当代文论的风格——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点滴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学文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7-9,共3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现同我国先进文艺实践结合的具体化。这种具体化既包括观念方面的成分,又包括形式方面的成分。在今天,我们努力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就应"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现同我国先进文艺实践结合的具体化。这种具体化既包括观念方面的成分,又包括形式方面的成分。在今天,我们努力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就应"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既不能变成教条地用马克思主义去"化"中国的文艺理论,也不能变成用所谓中国文艺理论去"化马克思主义",更不能变成中国文艺理论的"去马克思主义化"。可以这样表述,通常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或者"在中国具体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化、时代化、民族化与创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化 中国当代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被引量:1
19
作者 易小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7-129,共3页
20世纪后半叶,后殖民理论由西方蔓延到全球。在后殖民理论语境下,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问题成为国内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下产生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超越表象、立足现实、植根传统、加... 20世纪后半叶,后殖民理论由西方蔓延到全球。在后殖民理论语境下,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问题成为国内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下产生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超越表象、立足现实、植根传统、加强对话、融汇中西,努力寻找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出路,切实建立一个适应当前形势的,既具开放精神,又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当代文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当代文论 现实 实践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的阐释力空间——发现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生长点的一种途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肖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7,共8页
文学理论的阐释功能以及西方文论对中国文学的阐释力是引发当今中国学界思考最多的问题域,因此中国当代文论自身的话语建构也可在阐释的命题下寻找出路。在认识到西方文论具有局域性的前提下,对西方文论在中国的研究史及其作为阐释工具... 文学理论的阐释功能以及西方文论对中国文学的阐释力是引发当今中国学界思考最多的问题域,因此中国当代文论自身的话语建构也可在阐释的命题下寻找出路。在认识到西方文论具有局域性的前提下,对西方文论在中国的研究史及其作为阐释工具在中国的批评实践史进行梳理,是发现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生长点、实现本土理论的原创性知识生产、并最终向文化自信目标迈进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性 阐释力 话语建构 中国当代文论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