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囊胚移植中囊胚形态学评分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思蕾 陈潼 +1 位作者 张小建 孙明菡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囊胚形态学评分在冻融囊胚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FET)周期中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结局产生的影响,为评估囊胚移植手术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5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行FET的患者共计2576个周期进行... 目的探讨囊胚形态学评分在冻融囊胚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FET)周期中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结局产生的影响,为评估囊胚移植手术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5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行FET的患者共计2576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囊胚内细胞团(ICM)及滋养细胞层(TE)评分为标准进行分组:A组(移植≥4AA级别囊胚)108周期,B组(移植4-6AB,4-6BA级别囊胚)370个周期,C组(移植4-6BB,4-6CA级别囊胚)1170个周期,D组(4-6BC,4-6CB,4-6CC级别囊胚)共928个周期,对不同组别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四组患者的女方年龄、BMI、不孕年限、卵巢基础储备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超促排周期促性腺激素总量及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冻融囊胚移植手术后妊娠结局比较:A组冻融囊胚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高于B、C、D组,B组高于C组和D组(P<0.05),A组和B组间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着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ICM和TE评分的下降,着床率也下降(P<0.05);四组异位妊娠率、早孕流产率和中孕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C组与D组间双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四组新生儿出生性别、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男婴出生率高于D组,出生体重低于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M和TE评分是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ICM及TE评分可作为FET周期中预测移植后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一个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形态学评分 胚胎内细胞团 胚胎滋养层细胞 妊娠结局 新生儿出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上皮形态学评分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陈裕章 梁储财 +1 位作者 梁少姬 李文成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8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腺上皮形态学评分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者,根据宫颈腺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情况进行评分,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初诊结果为评分前结果,应用评分标准辅助判读后的结... 目的探讨宫颈腺上皮形态学评分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者,根据宫颈腺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情况进行评分,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初诊结果为评分前结果,应用评分标准辅助判读后的结果为评分后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评分前和评分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腺上皮病变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对不同组织学类型宫颈腺上皮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评分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腺上皮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33%、82.86%、86.00%,分别高于评分前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73.33%、54.29%、60.00%。评分前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腺上皮病变真阳性11例、漏诊4例,9例患者组织学类型诊断准确,阳性患者中诊断准确度为60.00%(9/15)。评分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腺上皮病变真阳性14例、漏诊1例,10例患者组织学类型诊断准确,阳性患者中诊断准确度为66.67%(10/15)。结论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应用宫颈腺上皮形态学评分,可提高宫颈腺上皮病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腺上皮病变 宫颈腺上皮形态学评分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形态学评分联合血清Ang-2对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预测价值
3
作者 陈苹 岳青芬 +1 位作者 王孟丽 李晓宁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形态学评分(HEMS)联合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对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形态学评分(HEMS)联合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对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HEMS以及血清Ang-2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探讨HEMS联合血清Ang-2表达水平对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宫腔内出血情况、内膜血管扩张情况、内膜息肉、宫腔黏液、内膜肉样增生、微孔情况评分以及血清Ang-2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以上因素均是造成患者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HEMS联合血清Ang-2表达水平诊断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均高于二者单独诊断(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HEMS联合血清Ang-2表达水平预测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的AUC。结论HEMS联合血清Ang-2对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内膜形态学评分 血管生成素2 不孕 慢性子宫内膜炎 联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苏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形态学评分对临床妊娠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甄璟然 王雪 +3 位作者 孙正怡 郁琦 邓成艳 何方方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在冷冻复苏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内细胞团和滋养细胞层质量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在复苏囊胚移植周期中,记录囊胚内细胞团、滋养细胞层的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过程,分析两项评分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在141个单囊... 目的分析在冷冻复苏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内细胞团和滋养细胞层质量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在复苏囊胚移植周期中,记录囊胚内细胞团、滋养细胞层的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过程,分析两项评分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在141个单囊胚复苏周期中,复苏的141个囊胚均存活,采用激素替代周期进行子宫内膜准备,临床妊娠率为41.1%(58/141)。所有囊胚在冷冻时均达到4期,内细胞团为A、B级,滋养细胞层为A、B、C三级。经回归分析,三个自变量即年龄、内细胞团质量和滋养细胞层质量中,滋养细胞层对临床妊娠有最大的预测价值(P=0.013)。结论与内细胞团的评分相比,滋养细胞层质量对复苏单囊胚的临床妊娠率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复苏胚胎移植 囊胚 形态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胚发育速度及形态学评分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单囊胚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怡 严思思 +1 位作者 丁锦丽 杨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比较囊胚发育速度及形态学评分对单囊胚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行单囊胚移植的296例患者资料,根据囊胚发育速度(D5/D6)及ICM/TE形态学评分分为D5组、D6组,及优质囊胚组、非优质囊胚组(包括B/C、C/B... 目的比较囊胚发育速度及形态学评分对单囊胚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行单囊胚移植的296例患者资料,根据囊胚发育速度(D5/D6)及ICM/TE形态学评分分为D5组、D6组,及优质囊胚组、非优质囊胚组(包括B/C、C/B两个亚组),比较不同组间妊娠结局,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单囊胚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移植优质囊胚者,D6组相对于D5组孕早期流产率稍高(10.3%vs.4.0%)、临床妊娠率稍高(59.2%vs.40.3%),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非优质囊胚者,D5组临床妊娠率稍高于D6组(45.6%vs.33.3%),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ICM/TE评分为C/B的非优质囊胚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优质囊胚组(33.3%vs.48.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临床妊娠率仅与囊胚内细胞团评分相关[OR=0.12,95%CI(0.03,0.56),P=0.007]。结论对于优质囊胚而言,囊胚发育速度对FET周期单囊胚移植结局影响不大;但对于非优质囊胚而言,在进行胚胎移植时,倾向于优先选择D5日内细胞团评分较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囊胚移植 囊胚发育速度 形态学评分 冻融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冻后囊胚形态学评分对复苏单囊胚人工周期移植临床妊娠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为玉 陈攀宇 +1 位作者 方丛 梁晓燕 《新医学》 2016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分析在玻璃化冷冻复苏单囊胚移植周期中,解冻后囊胚扩张程度、内细胞团和滋养细胞质量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收集1005例第一周期复苏单囊胚移植的资料,进行囊胚扩张、内细胞团和滋养细胞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Enter法)分... 目的分析在玻璃化冷冻复苏单囊胚移植周期中,解冻后囊胚扩张程度、内细胞团和滋养细胞质量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收集1005例第一周期复苏单囊胚移植的资料,进行囊胚扩张、内细胞团和滋养细胞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Enter法)分析,评估3项评分及年龄对临床妊娠的影响。结果解冻后第5日单囊胚(D5)移植组、第6日单囊胚(D6)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4.61%、38.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5移植组女方年龄低于D6组(P〈0.01);D5单囊胚解冻后内细胞团评分低和年龄大是临床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1.733,95%CI:1.213-2.475;OR=0.938,95%CI:0.906-0.972,P均〈0.001),囊胚扩张程度及滋养细胞与妊娠结局无关(P均〉0.05);D6囊胚解冻移植中妊娠与非妊娠组的囊胚扩张程度、内细胞团、滋养细胞均与妊娠结局无关。结论在进行冷冻复苏单囊胚移植时,D5囊胚优先考虑内细胞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囊胚移植 冷冻复苏胚胎移植 形态学评分 内细胞团 滋养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囊胚形态学评分有指导作用吗? 被引量:3
7
作者 饶群 白剑 +1 位作者 胡丹 杨殊琳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80-1287,共8页
目的评价囊胚形态学评分在PGT-A周期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本中心行PGT-A检查的474枚囊胚的形态学评分及相关临床资料,按照活检时间不同分为D5组(204枚)和D6组(270枚),比较不同囊胚评级与整倍体率及活产率的关系;... 目的评价囊胚形态学评分在PGT-A周期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本中心行PGT-A检查的474枚囊胚的形态学评分及相关临床资料,按照活检时间不同分为D5组(204枚)和D6组(270枚),比较不同囊胚评级与整倍体率及活产率的关系;又将244枚BB级囊胚按照不同囊胚扩张程度分为<4期、4期和>4期3组,比较D5或D6活检时不同囊胚扩张程度对整倍体率和活产率的影响。结果474枚囊胚中,D5活检囊胚中,一般囊胚的整倍体率显著高于较差囊胚(56.59%vs.37.50%,P=0.025);D6活检囊胚中,一般囊胚的整倍体率亦显著高于较差囊胚(58.26%vs.37.24%,P=0.005)。通过PGT-A获得233枚整倍体胚胎,移植126枚,移植D5、D6各不同评级囊胚的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44枚BB级囊胚中,D5活检的各扩张程度囊胚整倍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D6活检的扩张程度<4期囊胚整倍体率显著低于4期囊胚(25.00%vs.62.20%,P=0.026)。移植的72枚BB级整倍体囊胚中,移植D5、D6不同扩张程度囊胚亚组间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发育速度较慢(D6囊胚)、扩张程度<4期的较差囊胚[内细胞团(ICM)和滋养外胚层细胞(TE)评级低于BB级]进行PGT-A检测更具意义。经PGT-A筛查获得的整倍体胚胎,建议优先选择发育速度较快(D5囊胚)的整倍体胚胎进行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 囊胚 形态学评分 整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胚解冻移植周期中胚胎形态学评分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王瑾 吕睿 +2 位作者 陈海霞 穆晓环 白晓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探讨囊胚解冻移植中第3天(D3)卵裂期和囊胚期形态学评分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602个解冻移植周期,移植D3优质胚胎为D3组(478例),移植囊胚共124例,其中D3形... 目的探讨囊胚解冻移植中第3天(D3)卵裂期和囊胚期形态学评分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602个解冻移植周期,移植D3优质胚胎为D3组(478例),移植囊胚共124例,其中D3形态学高评分为HD3B组(58例),低评分为LD3B组(66例);根据囊胚形态学评分,从高到低将HD3B组和LD3B组分为4个亚组(H1-4和L1-4)。比较D3组、HD3B组和LD3B组解冻周期的临床基本情况及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新鲜周期D3形态学高评分的胚胎囊胚形成率为60.51%,低评分的胚胎为14.74%;解冻移植周期中D3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别为36.20%,48.12%,21.30%;HD3B组分别为64.52%,63.79%,16.22%;LD3B组分别为56.16%,57.78%,15.79%。LD3B组的种植率明显高于D3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3B组的临床妊娠率与HD3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3B组和LD3B组的4个亚组间比较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3形态学评分低的胚胎仍有行囊胚培养的价值,所形成的囊胚在解冻移植周期中仍然有较高的种植率和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 解冻移植 形态学评分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男性不育中原核形态学评分和胚胎染色体情况
9
作者 金海霞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3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用分级系统来探测胚胎染色体异常是一个新观点。在合子和卵裂期许多形态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相关。为评估严重男性不孕夫妇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中原核形态学评分(PNMS)与胚胎染色体间的关系。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原核形态学评分 胚胎染色体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T-SR后囊胚形态学评分与冻融单囊胚移植活产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王宁宁 王世铭 苏迎春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6-262,共7页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重排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chromosome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s,PGT-SR)后囊胚形态学评分对冻融单囊胚移植活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郑...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重排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chromosome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s,PGT-SR)后囊胚形态学评分对冻融单囊胚移植活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PGT-SR助孕后冻融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12个移植周期。依据是否获得活产分为活产组(n=634)和未活产组(n=778),根据囊胚扩张度、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形态对囊胚进行评分,比较各形态学参数的活产率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评估每个形态学参数对单囊胚移植活产的预测价值。再依据囊胚发育天数分为第5天囊胚(n=977)和第6天囊胚(n=435),进一步探究第5天和第6天囊胚的不同扩张度分期的活产。结果活产组的不孕年限[(2.88±2.41)年]比未活产组[(3.18±2.67)年,P=0.028]短。活产组的移植日内膜厚度[(10.12±2.03)mm]和第5天囊胚移植周期比例[75.6%(479/634)]比未活产组[(9.78±1.76)mm,P=0.003;64.0%(498/778),P<0.001]高;两组间内膜准备方案、囊胚扩张度和滋养层细胞等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2、P=0.015)。两组间内细胞团等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1~2期相比,3期、4期的活产率显著升高(aOR=1.894,95%CI:1.056~3.394,P=0.032;aOR=1.970,95%CI:1.046~3.709,P=0.036),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等级并不是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aOR=1.480,95%CI:0.790~2.772,P=0.221;aOR=1.242,95%CI:0.952~1.621,P=0.111)。内膜准备方案、囊胚发育天数和内膜厚度同样是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激素替代方案相比,自然周期方案的活产率显著升高(aOR=1.425,95%CI:1.028~1.975,P=0.033);与第6天囊胚相比,第5天囊胚的活产率显著升高(aOR=1.448,95%CI:1.068~1.963,P=0.017)。进一步分析相同囊胚发育天数的不同扩张度分期的活产,结果显示,第5天囊胚的不同扩张度分期间的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期、4期和6期的活产率[51.1%(360/704)、50.3%(87/173)、58.3%(7/12)]均高于1~2期[28.1%(16/57),均P<0.0125]。结论行PGT-SR助孕后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时,建议优先选择扩张度为3~4期的第5天囊胚移植,选择自然周期内膜准备方案可获得更高的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单囊胚移植 形态学评分 活产率 胚胎植入前结构重排遗传学检测
原文传递
D3低形态学评分胚胎的继续培养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群 胡娟 +5 位作者 陈雯 任新玲 魏玉兰 朱桂金 章汉旺 靳镭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4945-4947,共3页
目的:研究和评估低形态学评分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及其价值。方法:将IVF/ICSI患者剩余的D3低形态学评分的胚胎转移至G2液中培养到D6,根据卵裂球生长速度和碎片比例分组,观察各组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结果:低形态学评分胚胎中F1组的囊... 目的:研究和评估低形态学评分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及其价值。方法:将IVF/ICSI患者剩余的D3低形态学评分的胚胎转移至G2液中培养到D6,根据卵裂球生长速度和碎片比例分组,观察各组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结果:低形态学评分胚胎中F1组的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均高于F3和F4组,F2组的囊胚形成率高于F4组;C1和C2组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均明显高于C3组,C1组的优质囊胚率高于C2组;D1组的囊胚形成率明显高于D2组。结论:低形态学评分的胚胎具有一定的发育潜能和利用价值,其继续发育能力与卵裂球数、碎片比例及发育速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继续培养 形态学评分
原文传递
形态学评分对胚胎发育潜能预测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鹏宇 张敏 +2 位作者 徐清华 李冬秀 吴小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形态学评分对胚胎发育潜能预测价值。方法比较不同原核评分、不同卵裂球数及不同胚胎碎片的胚胎D5或D6囊胚形成情况。结果 D1天原核评分各组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D3天不同碎片含量胚胎囊胚形成率有... 目的探讨形态学评分对胚胎发育潜能预测价值。方法比较不同原核评分、不同卵裂球数及不同胚胎碎片的胚胎D5或D6囊胚形成情况。结果 D1天原核评分各组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D3天不同碎片含量胚胎囊胚形成率有显著差异(P<0.001)。S1组(碎片10-25%)、S2组(碎片25-50%)优质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S3组(碎片>50%),P均<0.001,S1与S2组相比,优质囊胚形成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D3天C2组(7-9-cells)的胚胎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最高,与C1组(≤6-cell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C3组(≥10-cell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1天原核形态学评分不能有效预测胚胎发育潜能,D3天胚胎碎片少于50%,细胞数大于6的胚胎具有较高的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评分 胚胎碎片 原核 囊胚 发育潜能
原文传递
囊胚发育速度及形态学评分对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媔秋 李欣 +3 位作者 凌秀凤 陈梦茜 张军强 苏雁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681-684,688,共5页
目的探讨囊胚发育速度及形态学评分对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16例行冻融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发育速度分为受精后第5天组(D5组)和第6天组(D6组),根据囊胚形态学评分进一步分为D5/D6优质囊胚组... 目的探讨囊胚发育速度及形态学评分对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16例行冻融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发育速度分为受精后第5天组(D5组)和第6天组(D6组),根据囊胚形态学评分进一步分为D5/D6优质囊胚组和D5/D6非优质囊胚组,比较不同组间妊娠结局。结果D5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高于D6组(52.29%vs.33.66%和44.57%vs.23.76%)(P<0.05),两组间早期流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5优质囊胚组、D5非优质囊胚组和D6优质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D6非优质囊胚组(P<0.05),D5优质囊胚组和D6优质囊胚组的早期流产率低于D6非优质囊胚组(P<0.05),四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冻融周期D5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优于D6单囊胚移植。对于优质囊胚而言,囊胚发育速度对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不大;但对于非优质囊胚而言,在进行胚胎移植时倾向于优先选择D5囊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囊胚发育速度 胚胎形态学评分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冻融周期单囊胚形态学评分对助孕结局的影响
14
作者 张宜瑄 贾楠 +2 位作者 郝好英 张少娣 路锦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9期19-26,32,共9页
目的探讨在单囊胚冻融移植周期中不同形态学参数评分对临床妊娠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的患者共4200周期,分别比较不同扩张期、内细胞团(inner cell ... 目的探讨在单囊胚冻融移植周期中不同形态学参数评分对临床妊娠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的患者共4200周期,分别比较不同扩张期、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及滋养层细胞(trophectoderm,TE)评级对临床妊娠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个指标相关性及筛选影响因素。结果在不同的扩张期、ICM、TE的分组中,女方年龄、成熟卵母细胞(MII)数、移植次数、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M和TE分组中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早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扩张期和TE分组的原发不孕比例、体外受精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分组的评级从A级到C级早期流产率升高(P<0.05)。囊胚的扩张期、ICM评级、TE评级对临床妊娠和活产均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于出生体重、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则无显著性影响(P>0.05)。TE评级A级和B级的囊胚早期流产率较C级囊胚显著性降低(P<0.05),扩张期为3期较4期的囊胚早期流产率显著升高(P<0.05),扩张期分组中以4期为参照,3期的临床妊娠及活产均下降(OR=0.25,95%CI:0.11~0.59;P<0.05;OR=0.22,95%CI:0.08~0.58;P<0.05),5期的临床妊娠下降(OR=0.63,95%CI:0.44~0.91;P<0.05)。ICM和TE分组的评分等级是临床妊娠和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建议优选4期、ICM/TE评分级别高的胚胎,以获得更好的临床妊娠结局;不同的囊胚形态学参数评分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等围产期结局无明显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周期 单囊胚移植 囊胚形态学评分 临床妊娠 活产
原文传递
形态学低评分胚胎体外囊胚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云 全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妊娠率,目前,绝大多数的辅助生殖中心主要采用形态学评分来评估胚胎的质量,在体外受精后第3天(D3)据此选择优质胚胎进行移植或冷冻保存,剩余的发育潜能低冻存意义不大的低评分胚胎多被丢弃,...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妊娠率,目前,绝大多数的辅助生殖中心主要采用形态学评分来评估胚胎的质量,在体外受精后第3天(D3)据此选择优质胚胎进行移植或冷冻保存,剩余的发育潜能低冻存意义不大的低评分胚胎多被丢弃,但随着体外培养技术的不断完善,低评分胚胎的利用得到了重新审视。已有很多文献研究报道形态学低评分胚胎的碎片程度、卵裂球数目、原核数目、卵子形态、原核期形态等是影响囊胚形成的相关因素,但其相关因素最终相关程度及依据标准各报道都有所不同,在此本文将对低形态学胚胎形成囊胚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为临床对形态学低评分胚胎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更好地利用低形态学胚胎,对如何选择低形态学胚胎进行囊胚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评分胚胎 囊胚培养 囊胚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发育潜能的形态学评估 被引量:9
16
作者 韩伟 熊顺 黄国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卵巢刺激方案和胚胎培养技术的革新,已促使妊娠率大幅度提高,而伴随的多胎妊娠率也升高。多胎妊娠危及母婴的安全,有悖于优生原则。减少移植胚胎的数目,推行单胚胎移植是降低多... 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卵巢刺激方案和胚胎培养技术的革新,已促使妊娠率大幅度提高,而伴随的多胎妊娠率也升高。多胎妊娠危及母婴的安全,有悖于优生原则。减少移植胚胎的数目,推行单胚胎移植是降低多胎出生最为有效的措施,但困扰胚胎学家的是如何选择最具有发育潜能的胚胎用于移植。目前,胚胎体外发育潜能的评估方法仍主要依据胚胎形态学的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胚胎体外发育 形态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评分胚胎的非整倍体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秋雯 许常龙 +2 位作者 邓志华 黄茜 丘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19,共4页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低形态学评分胚胎的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并探讨低评分胚胎作为移植选择的安全性。方法收集IVF/ICSI周期中的D3低评分胚胎,卵裂球固定后,应用8种不同的染色体探针进行二轮FISH杂交检测细胞核。结果收...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低形态学评分胚胎的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并探讨低评分胚胎作为移植选择的安全性。方法收集IVF/ICSI周期中的D3低评分胚胎,卵裂球固定后,应用8种不同的染色体探针进行二轮FISH杂交检测细胞核。结果收集D3低评分胚胎40枚,获得178个卵裂球,成功固定核170个,固定成功率为95.5%(170/178);FISH杂交后163个核信号完整,杂交成功率为95.9%(163/170);40枚2PN胚胎中,未发现异常胚胎12枚,占30%,异常胚胎28枚,占70%。结论低评分胚胎染色体异常率高,临床应用于移植或冷冻时建议结合P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形态学评分 染色体 非整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评分胚胎体外继续培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翠娥 丛林 +4 位作者 章志国 曹云霞 魏兆莲 周平 吴娟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对形态学评分较低的胚胎进行体外继续培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低评分胚胎体外继续培养的104个IVF-ET/ICSI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继续培养后获得冷冻胚胎的个数及这些冷冻胚胎冻融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结果 104个... 目的探讨对形态学评分较低的胚胎进行体外继续培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低评分胚胎体外继续培养的104个IVF-ET/ICSI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继续培养后获得冷冻胚胎的个数及这些冷冻胚胎冻融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结果 104个IVF-ET/ICSI周期取卵后第三天(D3)低评分胚胎经体外继续培养有32个周期获得冷冻胚胎,冷冻胚胎拥有率30.76%,共培养了606枚低评分胚胎,获87枚冷冻胚胎,冷冻胚胎获得率14.36%(87/606)。23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有3例临床妊娠;103例累计妊娠24例,累计妊娠率23.3%。结论继续培养能有效筛选出具有继续发育潜能的低评分胚胎,提高了胚胎的利用率和累计妊娠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评分 评分胚胎 继续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SI周期中人类MⅡ卵子形态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寅 伍琼芳 黎梦溪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中MⅡ卵子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卵母细胞形态学特性对其后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2011年5月-2012年2月所有需行ICSI治疗的患者,共54个周期,采用常规超促排卵长方案... 目的探讨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中MⅡ卵子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卵母细胞形态学特性对其后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2011年5月-2012年2月所有需行ICSI治疗的患者,共54个周期,采用常规超促排卵长方案,获得了812个MⅡ卵子,将其分成A组:正常卵子形态组;B组:卵子胞浆外异常组;C组:卵子胞浆内异常组;行ICSI操作后对D2-D3卵裂期胚胎进行评估,分别比较3组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质量,由此评估人类MⅡ卵子形态的异常是否对胚胎发育有显著性的影响。结果⑴A、B、C 3组间的卵子受精率、卵裂率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组正常形态的卵子的优质胚胎形成率显著高于B组(84.9%vs 51.8%,P<0.05)和C组(84.9%vs 44.9%,P<0.05)。⑵卵母细胞受精率降低与第一极体异常、卵周间隙增大和卵胞浆内出现空泡相关联。卵子胞浆内异常与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低下相关。⑶原核的形态受到大的卵周间隙、扩散的胞浆内粗颗粒和/或出现中心颗粒区的影响。⑷形态异常的卵子,发育为低质量的胚胎的概率更高,尤其是卵子胞浆内异常组卵子,与其它形态学异常的特征相比,其优质胚胎率有显著性降低。(OR2.26,95%CI 1.25-4.08)。⑸根据每个卵子异常形态特点获得的优势比来达到至少一种结局,计算出MⅡ卵子形态学(MOMS)评分。MOMS与女性的年龄、基础FSH值和临床结局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⑴ICSI的结局与获得卵子的质量密切相关。⑵行ICSI之前的卵母细胞形态学评估有助于确定卵子具有更高的发育潜能。⑶将卵子、受精卵、胚胎的形态学特性与胚胎的评分系统相结合,有助于选择优质胚胎进行移植。⑷本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小,MⅡ卵子的形态学特征是否对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有显著性的影响仍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人类MⅡ期卵子 卵子形态 MⅡ卵子形态学评分 受精率 卵裂率 胚胎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ET中无创胚胎筛选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雪花 周红 汪彩珠(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单胎、足月、健康和活产。筛选最具发育潜能的胚胎进行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措施。目前,最常用的无创筛选方法是形态学评分...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单胎、足月、健康和活产。筛选最具发育潜能的胚胎进行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措施。目前,最常用的无创筛选方法是形态学评分。虽然这种方法简便快捷,但缺乏足够的准确性。因此,开发更客观、全面、无创、准确地反映胚胎发育潜能的筛选方法尤为重要。讨论分析当前无创胚胎筛选的研究方法,包括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g,TLI)、代谢组学(metabonomics)、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oninvasive chromosomal screening,NICS),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产前检测 延时成像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胚胎发育 形态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