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0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小平教育战略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背景条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志平 南月省 孙计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62-67,共6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步入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其明显的标志有两个;一是我国于1976年宣告了持续十年之久、将亿万人民抛人空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彻底结束;一是我们党于1978年底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步入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其明显的标志有两个;一是我国于1976年宣告了持续十年之久、将亿万人民抛人空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彻底结束;一是我们党于1978年底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把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的战略车轮. 由于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英明的战略决策,我国的教育、科技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想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探索邓小平教育战略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战略思想 邓小平同志 形成与发展 教育思想体系 文化大革命 思想形成 科学技术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献检索教育的发展过程与历史经验(1956—1984)
2
作者 黄令贺 宋莉 孙晓萍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5,共9页
梳理与总结当代中国文献检索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兼具历史与现实意义。以文献检索课被全面推广的1984年为基准时间点,采用历史倒推的思路,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历史文本的考镜源流,将1984年及之前的当代中国文献检索教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4个... 梳理与总结当代中国文献检索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兼具历史与现实意义。以文献检索课被全面推广的1984年为基准时间点,采用历史倒推的思路,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历史文本的考镜源流,将1984年及之前的当代中国文献检索教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摸索阶段(1956—1965)、停滞阶段(1966—1970)、恢复阶段(1971—1976)和开拓阶段(1977—1984),并结合现实背景,总结每一阶段的特点及其整体发展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当代中国文献检索教育是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并且从图书馆史视阈看,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规律,其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图情工作者不断努力回应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也是先行探索者与专家组织统一协作的结果。最终基于研究结果,总结了可能有助于当下信息素养教育更好发展的3条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献检索教育 发展过程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性形成与时代性发展
3
作者 王瑞荣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11-112,117,共3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身借助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以及中华传统生态文明智慧,延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环境治理体系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解决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产生活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也打造了阶段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身借助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以及中华传统生态文明智慧,延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环境治理体系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解决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产生活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也打造了阶段性、历史性和转折性的文明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形成与社会不同阶段的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在时代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持续深化国家领导人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并且及时进行创新性延伸,能够推动新时期社会稳定发展和持续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历史形成 时代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动力体系——基于历史合力论的理论框架
4
作者 上官酒瑞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2-100,共9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历史合力论看,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动力包括: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引领力,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力,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驱力,网络媒介迭代进步的革新力,综合国力竞争的传导力。此“五力”虽然有...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历史合力论看,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动力包括: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引领力,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力,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驱力,网络媒介迭代进步的革新力,综合国力竞争的传导力。此“五力”虽然有差异,但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与国家关系深刻变化及由此而来的人的解放、人的主体性增强这个民主发展底层逻辑上实现了耦合联动,形成了复合动力体系。该体系已经并将持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更全面的发展成果,也是理解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动力的一个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人民民主 历史合力论 发展动力 引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苏区红色标语的形成发展、历史贡献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4
5
作者 芦佩玉 邹晓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中央苏区红色标语是红色文化资源中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初步形成期、系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土地革命时期为宣传党和红军性质、政策纲领、武装群众、打击敌人、巩固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央苏区红色... 中央苏区红色标语是红色文化资源中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初步形成期、系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土地革命时期为宣传党和红军性质、政策纲领、武装群众、打击敌人、巩固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央苏区红色标语作为革命精神的物质成果,凝结着人的解放的价值旨归,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鲜活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红色标语 形成发展 历史贡献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形成发展过程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郭献功 陈广胜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9-13,共5页
追溯“精神文明”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渊源,系统地考察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论述,清晰地勾画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形成发展的脉络,对于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 追溯“精神文明”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渊源,系统地考察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论述,清晰地勾画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形成发展的脉络,对于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建设 历史考察 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 理论形成 马克思主义 发展过程 “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演进过程和时代背景
7
作者 袁君 朱悦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正式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不仅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期,更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阶段性、阶梯性演变的重要历史进程。对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的准确把握一直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改革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正式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不仅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期,更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阶段性、阶梯性演变的重要历史进程。对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的准确把握一直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对我们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发挥历史能动性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对新发展阶段的科学研究和深入分析是对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进一步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阶段 历史演进过程 时代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建由“唯物史观”到“历史解释”的桥梁——以初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发展”为例
8
作者 沈治仁 《求知导刊》 2024年第15期98-100,共3页
在初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相关课程内容学习中,存在着如何看待历史发展中的曲折性和必然性等难点。主要阐述了初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发展”一课的内容,分析了这一课的学习难点,探讨了这一课的教... 在初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相关课程内容学习中,存在着如何看待历史发展中的曲折性和必然性等难点。主要阐述了初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发展”一课的内容,分析了这一课的学习难点,探讨了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设计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壮剧民间土戏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二次文献分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保护研究(之二)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萍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以《云南壮剧史》为据,运用二次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专业分析,发现民间土戏从清朝中晚期形成至今,其发展轨迹呈现"山"字形状,具有曲折波动的特点,尤其是历史上的两次重创为云南壮剧民... 以《云南壮剧史》为据,运用二次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专业分析,发现民间土戏从清朝中晚期形成至今,其发展轨迹呈现"山"字形状,具有曲折波动的特点,尤其是历史上的两次重创为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后续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出现了目前发展缓慢、传承困境等问题。如何应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问题,笔者认为应同时兼顾其自身的专业建设和文化空间的保护,二者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壮剧民间土戏 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二次文献分析 专业化建设 文化空间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娟 《改革与开放》 2014年第20期8-9,共2页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因运而生。9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在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实现了从理论盲从到理论清醒,从清醒到自觉...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因运而生。9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在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实现了从理论盲从到理论清醒,从清醒到自觉再到自信的三次历史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伴随着这三次转变破茧而出,逐步形成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形成发展 历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南平话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作广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62-68,共7页
语言是历史的产物。方言更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苏联语言学家阿瓦涅梭夫指出:“任何现代的语言和它的方言都应当被视为是它们所经过的全部复杂的历史道路的结果。”因此,欲了解某一语言或方言的真正面目,就必须认真从历史角... 语言是历史的产物。方言更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苏联语言学家阿瓦涅梭夫指出:“任何现代的语言和它的方言都应当被视为是它们所经过的全部复杂的历史道路的结果。”因此,欲了解某一语言或方言的真正面目,就必须认真从历史角度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南平话 平话人 形成发展 历史过程 北方话 汉人 汉语 左右江 “歌”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敌进我进”军事方针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12
作者 樊少华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5期190-,共1页
"敌进我进"的军事方针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产生,但是它的运用却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抗战爆发后,尤其是敌后抗战最困难时期,由自发到自觉,该方针得到充分运用,并臻于成熟。
关键词 敌进我进 军事方针 形成发展 历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发展的日本模式:形成过程和融解趋势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子元久 徐国兴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14,共6页
本文认为 ,学历主义是日本教育的重要特征。该特征和日本经济发展紧密相联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学历主义以及由此衍生的受验体制对日本的现代化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与此同时 ,学历主义也被指为日本社会弊端的根源之一... 本文认为 ,学历主义是日本教育的重要特征。该特征和日本经济发展紧密相联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学历主义以及由此衍生的受验体制对日本的现代化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与此同时 ,学历主义也被指为日本社会弊端的根源之一。而且 ,随着学历主义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历主义 日本 教育发展 形成过程 学历社会 受验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被引量:13
14
作者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53,共25页
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春秋战国至秦汉皇朝是其形成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皇朝是其发展时期,五代、辽宋夏金至元明清皇朝是其壮大、巩固时期,近代以来是其走向自觉意识和伟大复兴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和... 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春秋战国至秦汉皇朝是其形成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皇朝是其发展时期,五代、辽宋夏金至元明清皇朝是其壮大、巩固时期,近代以来是其走向自觉意识和伟大复兴时期。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表明,这是一个以无可辩驳的历史实际和历史逻辑彰显于世界的伟大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形成 发展 壮大 历史实际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陇南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垚 马勤学 《社科纵横》 2018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陇南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区域形态。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陇南领导人民群众所进行的伟大红色革命分不开的。两当兵变催生陇南红色文化的形成;红军长征途经陇南推动陇南红色文化的发展;陇南地下党创... 陇南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区域形态。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陇南领导人民群众所进行的伟大红色革命分不开的。两当兵变催生陇南红色文化的形成;红军长征途经陇南推动陇南红色文化的发展;陇南地下党创造了陇南红色文化的丰碑。陇南红色文化形态多样、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区域特色鲜明。陇南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陇南记忆和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篇章,同时也是新时代陇南精神的源头活水和陇南文化发展的珍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红色文化 形成发展 基本特征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政治结构解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贽 金炳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5-11,共7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记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解决好我国"两个一百年"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切实强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记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解决好我国"两个一百年"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切实强大的民族团结保障和民族发展动力,就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格局和中国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政治传统对民族工作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历史发展过程 政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旭东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8期97-102,共6页
中国文化安全危机缘起于清代中期以后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的中国文化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丧失,以及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威胁和文化侵略。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蚀和中国文化本身在传承过程中对传统认知的断... 中国文化安全危机缘起于清代中期以后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的中国文化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丧失,以及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威胁和文化侵略。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蚀和中国文化本身在传承过程中对传统认知的断裂是中国文化安全的现实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安全问题 历史形成 现实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语言学:定义、基本特征、形成过程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永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40,共7页
自Halliday于2006年正式提出"建设一个适用语言学"的口号以来,国内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越来越多地使用适用语言学这个说法,并就适用语言学的定义、目的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表明适用语言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对于... 自Halliday于2006年正式提出"建设一个适用语言学"的口号以来,国内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越来越多地使用适用语言学这个说法,并就适用语言学的定义、目的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表明适用语言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对于到底什么是适用语言学,适用语言学有哪些基本特征,作为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语言学是如何形成的,Halliday为什么把系统功能语言学叫做适用语言学,适用语言学今后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至今没有全面论述。本文的任务正是力图给这些问题提供回答,以帮助功能语言学界的同行全面理解Halliday的真实想法,学会适用语言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决更多的与语言相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LIDAY 适用语言学 基本特征 形成过程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与地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庆柱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18,共5页
在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二里头文化是以河南龙山文化重要因素为核心、为主体,同时吸收一些其它考古学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作为夏王朝物化载体的二里头文化,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国家出现时... 在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二里头文化是以河南龙山文化重要因素为核心、为主体,同时吸收一些其它考古学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作为夏王朝物化载体的二里头文化,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国家出现时期最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青铜时代的夏文化、商文化和周文化是“华夏文明”与“华夏族文化”的物化载体,这些考古学文化所属的社会“共同体”,对当时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发挥着“主导”作用,处于“主导”地位。西汉王朝真正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大业,在先秦“华夏族”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汉族”,以汉族为主体又形成了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与早期发展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汉文化,它的时空以汉代的中原地区为中心,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向周边扩大。考古发现证明,自夏商周至汉唐时代,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华夏族”、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中心活动地区。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原地区的各支考古学文化所属社会“共同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 历史作用与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志远 魏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6,共4页
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应当提升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指人们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行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 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应当提升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指人们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行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它能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某些规律,能为完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创造一定条件。把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提升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