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形而中学乃中国的人文精神 |
程志华
孙宁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2
|
对冯友兰形而上学体系的改进和补充——增加一组“形而中学”命题 |
陈晓平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3
|
试论儒家心性之学的哲学定位及其走向——形而上学与形而中学之辨析 |
陈晓平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3
|
|
4
|
徐复观形而中学探微 |
韩星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18 |
2
|
|
5
|
“形而中学”的意涵——徐复观消解“形而上学”的美学诠释 |
刘桂荣
|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1
|
|
6
|
中国近代心学被定格为“形而中学”之理路 |
柏友进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7
|
体知、成仁与天下:形而中学主体心性的三重维度 |
陈吉祥
许雪涛
|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
2019 |
2
|
|
8
|
“形而中学”的凸显及对“形而下学”的逼显 |
王耕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9
|
徐复观形而中学的理论建构及其现代价值 |
陈吉祥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2
|
|
10
|
“形而中学”与“具体形上学”——以徐复观和杨国荣哲学思想为中心的考析 |
郭淑新
徐煊
|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1
|
论徐复观形而中学思想的构建及内涵 |
陈吉祥
|
《喀什大学学报》
|
2019 |
0 |
|
12
|
作为“形而中学”的影像美学 |
侯军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3
|
居间运度——形而中学申衍 |
周瑾
|
《原道》
CSSCI
|
2016 |
0 |
|
14
|
“心的文化”與“形而中學” 徐復觀之“心”詮平議 |
宋立林
|
《中国文化》
|
2023 |
0 |
|
15
|
形中“生活儒学”与儒学的重构 |
傅永聚
郑治文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6
|
形而中者谓之心——徐复观易学思想研究 |
石永之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7
|
消解形而上学,回归生活世界——徐复观的儒学创新论及其对当代儒学重建的启示 |
郑治文
|
《中国文化论衡》
|
2020 |
0 |
|
18
|
身体:作为一种思维的范式 |
陈立胜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2 |
25
|
|
19
|
生命之学的抉发与心学及其近代衍化 |
柏友进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20
|
现代新儒家与心学传统的近代衍化 |
柏友进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