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形象片传播中的认同建构策略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鲤 田维钢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1,共3页
城市形象片通过对城市形象的影视符码设计,集中构筑了城市作为媒介的意义生产空间。将城市形象片置于整个传播体系中加以考察,可以发现,可识别的文化符号、共识性的叙事话语、基于关系的传播,以及媒介的创新与扩散,对于城市形象片传播... 城市形象片通过对城市形象的影视符码设计,集中构筑了城市作为媒介的意义生产空间。将城市形象片置于整个传播体系中加以考察,可以发现,可识别的文化符号、共识性的叙事话语、基于关系的传播,以及媒介的创新与扩散,对于城市形象片传播中认同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片 城市认同 文化符号 叙事话语 关系传播 创新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片建构对内有效认同的叙事分析——基于对《角度篇》3年网民评论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葛明驷 何志武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7-10,共4页
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国家形象战略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自然会采用一种成就叙事的策略自塑国家形象。但是,这种自塑的形象往往受到了国内受众的多元化解读,对国家认同产生了空间维度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框架理论和叙事学认为,形象宣传片... 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国家形象战略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自然会采用一种成就叙事的策略自塑国家形象。但是,这种自塑的形象往往受到了国内受众的多元化解读,对国家认同产生了空间维度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框架理论和叙事学认为,形象宣传片要想建构国内公众对国家的有效认同,就必须突破"大国""崛起"等意识形态,超越单一的成就主题,强调富有生活情景的个体叙事,避免泛政治化的语言和视觉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片 有效认同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形象片创作现状与创作策略 被引量:21
3
作者 聂艳梅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102,共8页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数量突飞猛进,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是众多城市面临的迫切问题。在打造城市品牌的体系中,城市形象片是传播城市形象最直观的形式,因此研究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创作现状和创作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把10...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数量突飞猛进,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是众多城市面临的迫切问题。在打造城市品牌的体系中,城市形象片是传播城市形象最直观的形式,因此研究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创作现状和创作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把108个城市的350条城市广告片作为研究样本,以此来分析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创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片 城市品牌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的多模态隐喻建构--以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为例 被引量:29
4
作者 曾广 梁晓波 《外语教育研究》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文章运用多模态隐喻理论,结合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中隐喻如何在多个模态层面服务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1)综合运用文字、视觉、听觉模态的"中国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和谐旅程&qu... 文章运用多模态隐喻理论,结合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中隐喻如何在多个模态层面服务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1)综合运用文字、视觉、听觉模态的"中国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和谐旅程"是《角度篇》中的核心隐喻,贯穿始终,统领全片,该隐喻系统建构了"底蕴深厚、自信勇敢、真挚坦诚"的中国和谐发展、不断进步的国家形象;(2)多模态隐喻系统具有层级性,体现人类认知基本机制:同一层级的不同隐喻是对不同特征的突显,不同层级的隐喻反映认知处理的精细程度;(3)在多模态隐喻的具体实现过程中,三种模态相互强化、补充,又各有侧重:文字模态在明确源域/目标域、意义筛选、突出主题等方面的功能更为突出;视觉模态丰富的意义潜势是多模态隐喻建构的基础,其中,人物和文化符号是多模态隐喻的典型性源域;听觉模态对于协同不同模态,强化隐喻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片的文化超越策略和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沈捷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85,共4页
以影像手段塑造国家形象的宣传片,近年成为中国对外形象宣传的一大亮点。梳理十多年国家形象片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我国作为传播主体,其国家形象塑造意识由先前的被动、应景转变为现今的主动出击、全盘规划;同时国家形象片的创作主体在... 以影像手段塑造国家形象的宣传片,近年成为中国对外形象宣传的一大亮点。梳理十多年国家形象片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我国作为传播主体,其国家形象塑造意识由先前的被动、应景转变为现今的主动出击、全盘规划;同时国家形象片的创作主体在主题、内容、表现手法上不断调整、创新。然而面对外国受众,国家形象片的说服效果无疑受到更多中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就国家形象片的文化超越策略作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片 跨文化传播 说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且编,且译,且写——论形象片英译者身份的动态重叠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自选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2,共4页
形象片中译英工作者不仅仅是译者,同时也往往是中文编者和英文写作者,是编者、译者和作者三种身份的动态重叠。译者的编者或作者身份缺失可能影响形象片英译的品质以及对外传播的效果。为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形象片英译者应在权衡电子... 形象片中译英工作者不仅仅是译者,同时也往往是中文编者和英文写作者,是编者、译者和作者三种身份的动态重叠。译者的编者或作者身份缺失可能影响形象片英译的品质以及对外传播的效果。为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形象片英译者应在权衡电子媒介对外传播的所有因素之后在动态中准确构建自己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片 中译英 译者身份 编者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片的政治传播话语效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洪长晖 《阅江学刊》 2011年第6期81-84,共4页
2011年初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的不同场合滚动播出,彰显了中国国家层面上建构国家形象的努力,隐含着转型中国在面临全球化挑战、开展全球化对话过程中遭遇的形象危机。然而,以国家主导的形象建构是一种政治传播,其话语效度值得进一步考... 2011年初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的不同场合滚动播出,彰显了中国国家层面上建构国家形象的努力,隐含着转型中国在面临全球化挑战、开展全球化对话过程中遭遇的形象危机。然而,以国家主导的形象建构是一种政治传播,其话语效度值得进一步考察。在中国国家形象片播出之后,中国民众呈现出不一样的声音和态度,也从另一个角度构成了这种政治传播话语的效度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片 政治传播话语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策略: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少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2,22,共4页
国家形象的塑造,固然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如政治、经济、军事等)与"软实力"(如文化艺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有着密切关系,更与其作为重要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的国家形象片的拍摄与传播密切相关。国家形象片作为... 国家形象的塑造,固然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如政治、经济、军事等)与"软实力"(如文化艺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有着密切关系,更与其作为重要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的国家形象片的拍摄与传播密切相关。国家形象片作为一个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几乎成为当下各国塑造国家形象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与策略。本文试图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例,着重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实践上的视觉呈现规律与传播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当下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片 电影艺术 视觉呈现 传播策略 电视广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策略:以国家形象片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少雄 《科学发展》 CAS 2012年第7期105-108,104,共5页
国家形象的塑造,固然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如政治、经济、军事等)与"软实力"(如文化艺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有着密切关系,更与其作为重要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的国家形象片的拍摄与传播密切相关。国家形象片作为... 国家形象的塑造,固然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如政治、经济、军事等)与"软实力"(如文化艺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有着密切关系,更与其作为重要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的国家形象片的拍摄与传播密切相关。国家形象片作为一个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几乎成为当下各国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与策略。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例,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实践上的视觉呈现规律与传播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当下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片 视觉呈现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探究——以河南部分城市形象片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海欣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3,共3页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来说至关重要。主题定位的精准、结构的新颖和视听语言的精良应该是文本成功的关键,而城市宣传语、代言人和城市市民能够对城市宣传片起到较大的推广作用。在由专业队伍制作时,可以根...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来说至关重要。主题定位的精准、结构的新颖和视听语言的精良应该是文本成功的关键,而城市宣传语、代言人和城市市民能够对城市宣传片起到较大的推广作用。在由专业队伍制作时,可以根据目标群和不同的播放平台,制作不同版本的特色宣传片,同时利用新媒体手段来拓宽传播渠道、强化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片 城市品牌塑造 创意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城市形象片”的创新原则 被引量:4
11
作者 单娟 《今传媒》 2010年第10期83-84,共2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城市形象片越来越像一座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起着介绍自己和吸引别人的重要作用。但当如今各个省、市、地区都纷纷采用这种方法推广自己时,如何从众多形象片中脱颖而出,以独特的风格给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城市形象片越来越像一座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起着介绍自己和吸引别人的重要作用。但当如今各个省、市、地区都纷纷采用这种方法推广自己时,如何从众多形象片中脱颖而出,以独特的风格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便成为制作形象片之前需要思考的内容。本文将借广告学中的理论,结合较为成功的案例分析,提出五个创新思路,希望为城市形象片的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片 创新原则 创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创新与开放中展现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解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尤浩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3-55,共3页
2011年1月,《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在美英等国媒体正式播出,从此开启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公关时代。在欧美主流媒体上也首次出现了由中国人自己掌握话语权的铿锵之声。如何通过积极改变传统话语体系来消除东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从... 2011年1月,《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在美英等国媒体正式播出,从此开启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公关时代。在欧美主流媒体上也首次出现了由中国人自己掌握话语权的铿锵之声。如何通过积极改变传统话语体系来消除东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改变近百年来西方对传统中国的"积贫积弱"的偏见,将是今后系列形象宣传片制作、传播的重大战略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片 角度篇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形象片的研究现状——基于CNKI(2004-2017)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路金辉 韩晓冰 《新闻世界》 2019年第5期86-91,共6页
为了解我国城市形象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以我国14年来(2004——2017发表的以城市形象片为研究主题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从文献发表年度分布、文献来源、文献主题分布等角度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解我国城市形象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以我国14年来(2004——2017发表的以城市形象片为研究主题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从文献发表年度分布、文献来源、文献主题分布等角度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形象片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城市形象片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定性研究成为占绝对优势的研究方法;城市形象片的研究主题集中,城市形象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成为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片 核心作者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传播效果研究——以在京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调查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心颖 《文化与传播》 2013年第1期8-15,共8页
2011年1月,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在海外播出。本文选取该片为研究对象,探索该片在影响在京留学生对中国形象认知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涉及留学生来华前后的媒介... 2011年1月,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在海外播出。本文选取该片为研究对象,探索该片在影响在京留学生对中国形象认知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涉及留学生来华前后的媒介接触行为、其本国媒体涉华报道的数量和倾向性;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及其成因,以及刻板印象在来华后是否改变;《中国国家形象片》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留学生来京后了解中国的渠道及关注的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本文探究了在京留学生收看该片的途径、对中国人物的认知、对中国的总体印象、片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获取中国信息的信源以及对"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可信度"的评价。最后,针对《人物篇》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总之,获取在京留学生对该片的反馈,有利于客观地评估该片的传播效果以及存在问题。探讨日后如何制作和播出国家形象宣传片,以从认知层面消除国外受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形象片 传播效果 在京留学生 国家形象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形象片在媒介渠道上的创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娟 《今传媒》 2011年第9期61-62,共2页
城市形象片自出现至今,已有较长的时间,它在电影和电视片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因此"艺术"与"技术"的起点较高。如果希望城市形象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避免陷入一个创作僵局,就一定要摆脱这两个方面的局限。因此,媒介... 城市形象片自出现至今,已有较长的时间,它在电影和电视片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因此"艺术"与"技术"的起点较高。如果希望城市形象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避免陷入一个创作僵局,就一定要摆脱这两个方面的局限。因此,媒介渠道的创新成为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前进道路。我们现在所处的"新媒介时代"是建立在计算机、卫星通信、数字通信等高端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数字化催生了大量新的媒介平台,传播渠道正以技术开发的多种可能性成为大众传播和媒体经营的核心主导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片 媒介渠道 传播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视野下网络国家形象片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霞 《今传媒》 2015年第12期25-26,共2页
文章通过对跨文化传播模式的解读,分析了网络版中国国家形象片《Hi,I’m China》的"5W"传播模式与心理互动模式相结合的媒介实践。认为国家形象片实现主我与他者在心理上从博弈到认同的路径有四个过程:减少不确定性——身份... 文章通过对跨文化传播模式的解读,分析了网络版中国国家形象片《Hi,I’m China》的"5W"传播模式与心理互动模式相结合的媒介实践。认为国家形象片实现主我与他者在心理上从博弈到认同的路径有四个过程:减少不确定性——身份调整的开始,适应——认知的转变,理解——共同建构意义,认同——主体与他者同构。并从该片的具体手法分析跨文化传播能力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模式 网络国家形象片 《Hi I’m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语境下南阳城市形象片的制作与传播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泊 唐亚男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第18期77-77,共1页
城市形象宣传片既是介绍和推广一个城市形象最为直接和直观的媒介载体,也是对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新的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城市形象片传播的媒介环境、舆论环境与传播态势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既为城市形象片的传播提供了更丰富的... 城市形象宣传片既是介绍和推广一个城市形象最为直接和直观的媒介载体,也是对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新的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城市形象片传播的媒介环境、舆论环境与传播态势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既为城市形象片的传播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更广阔的空间,也对形象片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城市形象片 制作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叙事理论的广州城市形象片多模态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芬 杨晓青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视觉叙事理论在视觉语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提高。基于视觉叙事理论的研究表明,《花开广州·汇聚全球》广州城市形象片中各种多模态符号的运用在体现视觉叙事的人际意义、概念意义和组篇意义三个层面起着非常...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视觉叙事理论在视觉语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提高。基于视觉叙事理论的研究表明,《花开广州·汇聚全球》广州城市形象片中各种多模态符号的运用在体现视觉叙事的人际意义、概念意义和组篇意义三个层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强大的视觉叙事技巧展现了广州开放、包容、勇敢、热情的国际城市形象,达到了宣传目的,并为其他城市形象片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 视觉叙事 城市形象片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栖霞电视台频道形象片整体的分析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哲源 《咸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前我国的电视频道丰富多彩,节目五花八门,都是为了赢得更多的观众,提高收视率。就频道的发展来看,要想赢得更多的"眼球",就要充分体现出独特的频道气质,这取决于频道的整体定位。本文以地方市级电视台——栖霞电视台为例,... 目前我国的电视频道丰富多彩,节目五花八门,都是为了赢得更多的观众,提高收视率。就频道的发展来看,要想赢得更多的"眼球",就要充分体现出独特的频道气质,这取决于频道的整体定位。本文以地方市级电视台——栖霞电视台为例,提出了栖霞台要正视自身的资源优势,改变观念,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重视媒体整体形象的塑造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霞 形象片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模因理论视角下城市形象片的创新性分析——以“中国酒城”泸州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雯 胥秋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99-103,共5页
本文将文化模因理论引入城市形象研究,以“中国酒城”四川泸州的城市文化为对象,挖掘泸州四大城市模因,即酒工业模因、酒文化模因、行为模因、情绪模因。按照线性思路,本研究进一步剖析泸州城市模因从古至今的复制传播过程。基于泸州城... 本文将文化模因理论引入城市形象研究,以“中国酒城”四川泸州的城市文化为对象,挖掘泸州四大城市模因,即酒工业模因、酒文化模因、行为模因、情绪模因。按照线性思路,本研究进一步剖析泸州城市模因从古至今的复制传播过程。基于泸州城市模因的视角,本文对泸州新版城市形象片进行考察,发现该影片存在对酒工业模因、酒文化模因书写过于片面、缺乏对行为模因与情绪模因的刻画等问题。鉴于此,本文认为泸州城市形象片应深挖酒工业特色,使酒工业模因表达从“物化”走向“人化”。寻求酒文化模因的当代表达,让酒文化模因在现代泸州城市中“活起来”。其次,以人为主角,增加影片共情性,抓住当代泸州人的情绪模因、行为模因特征,让城市画面退为背景,将“人”置于影片前景的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模因理论 城市形象片 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