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56—2019年元谋干热河谷潜在蒸散发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罗志锋
何真敏
+3 位作者
欧朝蓉
齐丹卉
彭凌霄
孙永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3,118,共6页
为探究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通过应用彭曼蒙特斯模型、曼-肯德尔突变检验、气候倾向率和距平相关方法,分时段分析1956—2019年逐日气象要素值。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潜在蒸散发整体呈极显著下降的趋势...
为探究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通过应用彭曼蒙特斯模型、曼-肯德尔突变检验、气候倾向率和距平相关方法,分时段分析1956—2019年逐日气象要素值。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潜在蒸散发整体呈极显著下降的趋势,年度潜在蒸散发在1982年发生突变;各季潜在蒸散发变化明显,变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3—5月、12月—次年2月、6—8月、9—11月;除1956—1982年12月—次年2月,1982—2019年9—11月、12月—次年2月潜在蒸散发有所增长外,剩下时段都呈减少趋势,1982年为各季的突变点。潜在蒸散发转折点为1982年;1982年前,年度潜在蒸散发距平占主导;1982年后,负距平占据主导,2008、2015年发生两次较大的波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年潜在蒸散发变化主要取决于日照时间、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各季潜在蒸散发主要是由各气象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具有季节性差异;1982年以前,6—8月、9—11月潜在蒸散发的减少和12月—次年2月潜在蒸散发的增加仅与平均风速的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
潜在蒸散发
彭曼蒙特斯模型
曼-肯德尔突变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以水而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潜力评价——以内蒙古察汗淖尔流域为例
2
作者
刘鑫
韩宇
+2 位作者
李永红
李丽娟
刘焱序
《生态学报》
2025年第6期2868-2876,共9页
水约束下的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性工作之一。基于彭曼-蒙特斯-勒宁(Penman-Monteith-Leuning,PML)模型和“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Service,VORS)框架,从土地利用和植被双重条...
水约束下的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性工作之一。基于彭曼-蒙特斯-勒宁(Penman-Monteith-Leuning,PML)模型和“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Service,VORS)框架,从土地利用和植被双重条件评估和预测五种恢复情景下的内蒙古察汗淖尔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特征,探究人类活动较弱的SSP126情景和人类活动强烈的SSP545下乡镇尺度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对活力和生态系统服务有较强的正向作用,人类活动较弱的土地利用恢复对组织力影响不大。(2)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健康的积极影响大于土地利用恢复,人类活动越强烈对生态系统健康的消极作用越大;土地利用恢复-植被不恢复-SSP126情景和土地利用恢复-植被不恢复-SSP545情景两种情景下分别增加3km^(2)和2km^(2)生态系统健康良的斑块面积。(3)土地利用不恢复-植被恢复情景对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作用更大。生态系统健康提升高潜力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南部,北部和东部提升潜力低。基于“以水而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潜力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未来生态恢复选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以水而定
旱区
彭曼
-
蒙特斯
-勒宁(Penman-Monteith-Leuning
PML)
模型
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Service
VORS)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辽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格局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伟科
杨艳昭
+1 位作者
封志明
孙小舟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5-1120,共6页
利用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辽河流域及其周边45个地面气象台站1974-2005年的月平均气象资料(温度、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等),采用先计算后插值(CI)的方法,选用彭曼—蒙特斯(Penman-Monteith)(98)模型,对45个站点的多年平均潜在蒸散量...
利用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辽河流域及其周边45个地面气象台站1974-2005年的月平均气象资料(温度、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等),采用先计算后插值(CI)的方法,选用彭曼—蒙特斯(Penman-Monteith)(98)模型,对45个站点的多年平均潜在蒸散量进行了计算,在ArcGIS 9.0软件平台的地统计模块下,运用普通克里格法,对西辽河流域的多年平均潜在蒸散量逐月进行空间插值。在此基础上对全流域多年平均潜在蒸散量进行了时空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潜在蒸散量ET0与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为显著负相关;受各气象要素影响,ET0的逐月变化曲线为一条单峰曲线,冬季ET0普遍较低,春末、秋初及夏季ET0则较高;西辽河流域潜在蒸散量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以科尔沁沙地为中心区域向东北、西南两侧逐渐递减的总体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彭曼
—
蒙特斯
(98)
模型
空间插值
潜在蒸散量
原文传递
题名
1956—2019年元谋干热河谷潜在蒸散发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罗志锋
何真敏
欧朝蓉
齐丹卉
彭凌霄
孙永玉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3,118,共6页
基金
云南省自然生态网络项目(2023-YN-07)
国家林草局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22132108)。
文摘
为探究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通过应用彭曼蒙特斯模型、曼-肯德尔突变检验、气候倾向率和距平相关方法,分时段分析1956—2019年逐日气象要素值。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潜在蒸散发整体呈极显著下降的趋势,年度潜在蒸散发在1982年发生突变;各季潜在蒸散发变化明显,变化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3—5月、12月—次年2月、6—8月、9—11月;除1956—1982年12月—次年2月,1982—2019年9—11月、12月—次年2月潜在蒸散发有所增长外,剩下时段都呈减少趋势,1982年为各季的突变点。潜在蒸散发转折点为1982年;1982年前,年度潜在蒸散发距平占主导;1982年后,负距平占据主导,2008、2015年发生两次较大的波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年潜在蒸散发变化主要取决于日照时间、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各季潜在蒸散发主要是由各气象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具有季节性差异;1982年以前,6—8月、9—11月潜在蒸散发的减少和12月—次年2月潜在蒸散发的增加仅与平均风速的减弱有关。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
潜在蒸散发
彭曼蒙特斯模型
曼-肯德尔突变检验
Keywords
Yuanmou dry-hot valley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Penman-Monteith model
Mann-Kendall mutation test
分类号
S161.4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以水而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潜力评价——以内蒙古察汗淖尔流域为例
2
作者
刘鑫
韩宇
李永红
李丽娟
刘焱序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生态学报》
2025年第6期2868-2876,共9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2YFHH0024)。
文摘
水约束下的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性工作之一。基于彭曼-蒙特斯-勒宁(Penman-Monteith-Leuning,PML)模型和“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Service,VORS)框架,从土地利用和植被双重条件评估和预测五种恢复情景下的内蒙古察汗淖尔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特征,探究人类活动较弱的SSP126情景和人类活动强烈的SSP545下乡镇尺度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对活力和生态系统服务有较强的正向作用,人类活动较弱的土地利用恢复对组织力影响不大。(2)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健康的积极影响大于土地利用恢复,人类活动越强烈对生态系统健康的消极作用越大;土地利用恢复-植被不恢复-SSP126情景和土地利用恢复-植被不恢复-SSP545情景两种情景下分别增加3km^(2)和2km^(2)生态系统健康良的斑块面积。(3)土地利用不恢复-植被恢复情景对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作用更大。生态系统健康提升高潜力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南部,北部和东部提升潜力低。基于“以水而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潜力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未来生态恢复选址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以水而定
旱区
彭曼
-
蒙特斯
-勒宁(Penman-Monteith-Leuning
PML)
模型
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Service
VORS)
模型
Keywords
ecosystem health
water-based
dry land
Penman-Monteith-Leuning(PML)model
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Service(VORS)model
分类号
F30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辽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格局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伟科
杨艳昭
封志明
孙小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5-112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204
40801223
40801006)
文摘
利用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辽河流域及其周边45个地面气象台站1974-2005年的月平均气象资料(温度、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等),采用先计算后插值(CI)的方法,选用彭曼—蒙特斯(Penman-Monteith)(98)模型,对45个站点的多年平均潜在蒸散量进行了计算,在ArcGIS 9.0软件平台的地统计模块下,运用普通克里格法,对西辽河流域的多年平均潜在蒸散量逐月进行空间插值。在此基础上对全流域多年平均潜在蒸散量进行了时空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潜在蒸散量ET0与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为显著负相关;受各气象要素影响,ET0的逐月变化曲线为一条单峰曲线,冬季ET0普遍较低,春末、秋初及夏季ET0则较高;西辽河流域潜在蒸散量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以科尔沁沙地为中心区域向东北、西南两侧逐渐递减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彭曼
—
蒙特斯
(98)
模型
空间插值
潜在蒸散量
Keywords
Xiliaohe watershed
Penman-Monteith(98) model
spatial interpolation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分类号
P333.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56—2019年元谋干热河谷潜在蒸散发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罗志锋
何真敏
欧朝蓉
齐丹卉
彭凌霄
孙永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以水而定”的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潜力评价——以内蒙古察汗淖尔流域为例
刘鑫
韩宇
李永红
李丽娟
刘焱序
《生态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辽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格局
张伟科
杨艳昭
封志明
孙小舟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