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山病外科治疗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影像学结果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宇 刘鑫 +9 位作者 樊东升 傅渝 潘胜发 张凤山 张立 王少波 刁垠泽 陈欣 周非非 赵衍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9-1026,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颈前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平山病的中期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探讨外科治疗的意义和价值。方法:36例平山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术后3个月、1年、2年时肌肉萎缩和肌力变化,测量术后C2-7颈椎活动度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颈前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平山病的中期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探讨外科治疗的意义和价值。方法:36例平山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术后3个月、1年、2年时肌肉萎缩和肌力变化,测量术后C2-7颈椎活动度的改变及C4-7节段中立位颈椎MRI横断面脊髓面积的改变。结果:(1)临床结果:除1例患者外,所有患者术后肌肉萎缩和肌无力无继续进展。随着时间推移,自觉肌无力改善的患者比例逐年增高:术后3个月为26.5%,术后1年为36.0%,术后2年时有85.7%的患者感觉肌力增加;同时肌萎缩改善的患者比例也逐年增高:术后3个月为8.8%,术后1年为24.0%,术后2年时有35.8%的患者感觉肌萎缩好转。截至术后2年随访时段时,14例患者中有12例受累肌力改善,5例肌肉萎缩得到不同程度改善。(2)影像学结果:C2-7颈椎活动度术后较术前显著减小,由术前平均62.25°±2.10°减少为术后2年时平均13.67°±7.51°(P<0.01)。屈曲位MRI脊髓不再受到压迫。颈椎各个节段MR横断面积:术后3个月时仅C6一个节段的面积较术前增大(P<0.05);术后1年时C4-5-6三个节段面积均较术前增大(均为P<0.01);术后2年时C4-5-6-7四个节段面积均较术前增大,其中C4脊髓面积增大15.60%、C5增大19.08%、C6增大21.60%、C7增大23.91%,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是治疗平山病的有效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中期临床转归和影像学结果,对于控制平山病的发展和转归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病 内固定融合术 疗效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影像学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树民 杨甲光 幸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影像学结果 患者 ANFH 检查手段 影像技术 皮质激素 缺血坏死 血流受阻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lex棘突间稳定装置:国际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3
作者 李文军 叶力夏孜 +2 位作者 李文强 刘晓峰 奉成梅 《新疆医学》 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棘突间植入物 影像学结果 临床分析 多中心 患者年龄 国际 装置 神经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破裂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影像学结果
4
作者 缪一艇 刘建民 +2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黄清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 观察未破裂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的安全性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将可解脱弹簧圈栓塞未破裂脑动脉瘤 (必要时支架或球囊辅助 ) ,去除可能的出血因素。结果  5 7例共 6 5个未破裂动脉瘤 ,5 2个致密栓塞 ,12个栓塞程度大于 90 % ,1... 目的 观察未破裂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的安全性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将可解脱弹簧圈栓塞未破裂脑动脉瘤 (必要时支架或球囊辅助 ) ,去除可能的出血因素。结果  5 7例共 6 5个未破裂动脉瘤 ,5 2个致密栓塞 ,12个栓塞程度大于 90 % ,1个栓塞程度少于 90 %。血管造影随访 (6~ 36个月 ) ,30个致密栓塞 2 9个仍稳定 ,1个动脉瘤再生长 ;11个栓塞程度大于 90 %中 1个完全消失 ,7个稳定 ,3个再生长 ;1个栓塞程度少于 90 %的再生长。结论 未破裂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是必要的也是安全的方法 ,致密栓塞的影像学结果更好 ,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未破裂 脑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影像 随访观察 长期疗效 弹簧圈 血管造影 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叶癫痫发作间期、发作期脑电图及与影像学结果的对比观察
5
作者 何小诗 廖卫平 +4 位作者 蔡昭明 陆雪芬 熊希民 杨淑霞 郑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2-363,共2页
额叶癫痫发作间期、发作期脑电图及与影像学结果的对比观察何小诗,廖卫平,蔡昭明,陆雪芬,熊希民,杨淑霞,郑萱额叶癫痫(FLE)为一特定癫痫类型综合征,由于额叶结构和功能复杂,额叶癫痫的临床表现亦多种多样,脑电图(EEG... 额叶癫痫发作间期、发作期脑电图及与影像学结果的对比观察何小诗,廖卫平,蔡昭明,陆雪芬,熊希民,杨淑霞,郑萱额叶癫痫(FLE)为一特定癫痫类型综合征,由于额叶结构和功能复杂,额叶癫痫的临床表现亦多种多样,脑电图(EEG)检查是其重要诊断手段。本文报告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额叶癫痫 脑电图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螺钉固定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兴兵 洪正华 +4 位作者 王章富 陈海啸 董仁斌 洪盾 章文杰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6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 比较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和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8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分为Ⅰ组(17例)与Ⅱ组(11例),所有患者为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男女比例为19:9,平均年龄38... 目的 比较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和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8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分为Ⅰ组(17例)与Ⅱ组(11例),所有患者为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男女比例为19:9,平均年龄38岁(20-76岁),AO骨折分型:A(29%),B(50%)和C(21%)。两组患者分别行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平均术后随访时间14个月(4-41个月),结如果发生内固定器械断裂或者螺钉拔出需要手术干预定义为结构性失效。术后随访两名独立的影像学专家评估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 两组资料在年龄分布、AO骨折分型以及术前TLICS评分、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构性失败发生在短节段固定组,共有3例(术后3-14个月),同时伴有复位丢失;术后第6个月随访时,与长节段固定组比较(配对t-test,P=0.157),短节段组的Cobb角显著增大(配对t-test,P=0.049)。结论 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均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手段,但长节段固定在后期椎体恢复及矫正丢失方面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固定 短节段固定 胸腰椎骨折 影像学结果 临床疗效 长节段 单节段 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偶极子定位与影像学结果对比分析
7
作者 胡凤云 吴逊 盛丰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偶极子定位方法 (DLM)软件对脑电活动定位的准确性。  方法 对 1 8例影像学检查结果示颅内局限性病变者头皮记录的脑电图局限性慢波和 或局限性痫样波采用DLM定位 ,以俯视、左右视、前后视三维图形显示结果并同屏显... 目的 探讨使用偶极子定位方法 (DLM)软件对脑电活动定位的准确性。  方法 对 1 8例影像学检查结果示颅内局限性病变者头皮记录的脑电图局限性慢波和 或局限性痫样波采用DLM定位 ,以俯视、左右视、前后视三维图形显示结果并同屏显示相应电位地形图 ,与常规脑电图定位结果和影像学确定的病变位置比较。  结果  1 8例中有 1 5例DLM与影像学所示病变位置一致 ;常规脑电图定位与影像学所示病变位置一致仅 1 0例 ,其中的 5例脑电图定位范围大于实际病变范围。  结论 DLM方法可作为常规脑电图一辅助手段对颅内大多数病进行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极子定位方法 脑电图描记法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0例患者的影像学结果 被引量:2
8
作者 Kim K.W. Kim T.K. 赵双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5期10-10,共1页
Abstract Abstract Background: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is a new clinical entity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peculiar histopathologic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and by a dramatic clinical response to corticosteroid therapy. W... Abstract Abstract Background: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is a new clinical entity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peculiar histopathologic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and by a dramatic clinical response to corticosteroid therapy. We evaluated the radiologic findings of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Methods: Computed tomograph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ic, and ultrasonographic findings of 20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November 2000 and December 2003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regarding changes and ancillary findings in the pancreatic parenchyma,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 peri-pancreatic vessels, and distal common bile duct. In addition, follow-up images were reviewed for changes in any abnormality seen on the initial examinations. Results: Pancreatic parenchymal enlargement was invariably seen that was diffuse (n = 19) or focal (n =1), with homogeneous contrast enhancement on computed tomography (n = 20) an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 = 15). Capsule-like rim enhancement was seen in six patients. There was focal (n = 18) or diffuse (n = 2) narrowing of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 and it was usually multifocal (n = 17) in the former. Narrowing of the peripancreatic veins was seen in 14 patients. There was tapered (n = 15) or abrupt (n = 3) narrowing of the distal common bile duct in 18 patients, with contrast enhancement of the narrowed segment in eight. Invariably, changes in the pancreatic parenchyma, main pancreatic duct, peripancreatic vessels, and common bile duct were normalized on follow-up studies after steroid therapy. Conclusion: In this series, common radiologic findings of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were (a) diffuse pancreas enlargement, (b) multifocal narrowing of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 (c) narrowing of peripancreatic veins, and (d) tapered narrowing of the distal common bile duct with frequent contrast enhancement. These findings were usually reversible with steroid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影像学结果 患者 超声检查结果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皮质激素治疗 静脉狭窄 回顾性分析 胰腺实质 临床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开放与微创TLIF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对比研究
9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35-135,共1页
为了明确传统开放TLIF与微创TLIF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对比情况,作者实施了一项前瞻性队列临床研究,共有144例采用传统开放TLIF或微创TLIF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纳入该研究之中。两组各72例,均于术后6个月及2年时进行随访。
关键词 影像学结果 临床研究 微创 腰椎退行性疾病 前瞻性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性面部失认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结果
10
作者 Joubert S. Felician O. +1 位作者 Barbeau E. 张玉龙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4期47-48,共2页
The authors report the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a patient with the right temporal variant of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His deficit, initially limited to visuoperceptual disturbances, progressed 2 years late... The authors report the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a patient with the right temporal variant of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His deficit, initially limited to visuoperceptual disturbances, progressed 2 years later to a severe semantic breakdown. Neuroimaging data indicate that the underlying degenerative process, initially confined to unimodal visual associative cortices, progressed along the ventral pathways to multimodal areas in charge of integrating knowledge from various modalities (the anterior temporal lob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结果 失认 右颞叶 视觉障碍 传导路 腹侧 变性过程 变异型 额颞叶 数据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终点的对与错——ENHANCE研究的影像学结果分析
11
作者 Bethan Hughes 张海燕 《中国处方药》 2008年第5期65-65,共1页
通过观察颈动脉IMT的改变可以评价一个药物是否能够延缓动脉内膜厚度的进展,似是此类的研究至少得需要2年的时间。
关键词 影像学结果 替代终点 颈动脉IMT 内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要但非紧急的异常影像学结果进行传输的电子信息系统
12
作者 R.L.Eisenberg K.Yamada +3 位作者 C.S.Yam P.W.Spirn J.B.Kruskal 肖建宇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1年第1期83-,共1页
目的评价电子信息系统对重要但非紧急的影像学结果准确传输给临床申请检查医师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无需学术审查委员会批准。
关键词 电子信息系统 医师 临床申请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胃癌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疗效的预测模型
13
作者 霍俊杰 陈凤菊 +4 位作者 段颖欣 李曼 沈立杰 武永存 王力军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GC)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4例新辅助...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LAGC)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4例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行胃癌根治术的LA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收治时间分为训练集(n=67)和验证集(n=47)。对所有患者治疗前静脉期CT图像进行高通量特征提取,并筛选特征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以及校正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模型的预后分层能力。结果:基于mRMR算法以及LASSO回归模型,本研究在584个特征中筛选出5个特征构建影像组学Rad评分。该评分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和0.830,且拟合度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P>0.05)。根据约登指数确定Rad评分的最佳截点值,高Rad评分的患者其3年无复发生存率(训练集82.7%vs.60.4%;验证集78.9%vs.53.8%)、3年总体生存率(训练集78.9%vs.60.2%;验证集79.3%vs.50.0%)均显著高于低Rad评分者(P<0.05)。结论:CT影像组学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LAGC患者行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的病理学反应及预后,有望成为一个实用的临床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的价值
14
作者 王素雅 詹鹏超 +4 位作者 邢静静 梁盼 岳松伟 张永高 高剑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基于3D Slicer软件和门脉期CT图像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比较HER-2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模型。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影像组学分数(Radscore)。结合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和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根据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决策曲线(DCA)分析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肿瘤厚径(OR=1.04,P=0.033)、cT分期(OR=2.39,P=0.038)、cN分期(OR=2.15,P=0.046)为HER-2阳性表达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在训练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711(0.626~0.795)、0.852(0.787~0.917)和0.872(0.808~0.936);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698(0.534~0.861)、0.818(0.698~0.938)和0.853 (0.747~0.959)。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良好,DCA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可为胃腺癌患者提供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可用于治疗前无创性评估胃腺癌的HER-2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表达状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卓越医师培养方案的思考与探讨
15
作者 吕秀玲 孙志诚 +2 位作者 李炯 李鹏 陈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更好地实施对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卓越医师培养方案,需要根据院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均衡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资源持续性推动,使教学改革不断更新。医学影像学专业卓越医师的培养需要突破常态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优化专... 为更好地实施对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卓越医师培养方案,需要根据院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均衡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资源持续性推动,使教学改革不断更新。医学影像学专业卓越医师的培养需要突破常态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优化专业培养计划,整合并改革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设置,拓宽教学体系思路,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施行导师制带教管理和教育制度,早接触科研及临床计划,可以尽早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实现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度融合。通过加强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通过构建新教学评价考核机制,实现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的相互衔接。文章重点对本专业卓越医师培养实施方案进行探讨和总结,旨在为培养优秀的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提供新颖性思路和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 卓越医师 培养方案 模式 导师制带教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思维与决策”系统培训在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黄燕涛 冷媛媛 +4 位作者 肖瑞 唐翎 杨洁 仲建全 冯浩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思维与决策”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在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提高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进入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轮转学习的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通过... 目的探讨“临床思维与决策”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在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提高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进入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轮转学习的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通过模拟技能考核形式评价住院医师在培训前后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掌握情况。结果在培训3个月后,模拟考核结果显示住院医师在一般资料、征象描述、征象分析、特点归纳、鉴别诊断、相关知识拓展、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思维与决策”系统培训的开展对于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对于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具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思维与决策 住培教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教学法联合课程思政在医学影像学住培中的应用探索
17
作者 韦苇 康巍 +4 位作者 赵阳 杜杏芬 甘茜雅 农雅妮 阳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3期77-80,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毕业生继续教育的重要阶段。目前影像住培的教学模式仍处在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文章探讨了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在影像住培教学中的应用价...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毕业生继续教育的重要阶段。目前影像住培的教学模式仍处在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文章探讨了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在影像住培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学员能够在模拟的实践环境中进行综合思考和决策,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深入理解医学影像学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将课程思政与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员思考与医学伦理、法律法规等相关的内容,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CBL教学法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有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以推动医学影像学住培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毕业后医教育 案例教 课程思政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联合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洋 耿尚文 +1 位作者 肖慧娟 张永高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分析医学影像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引导教学法(PBL)联合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教学质量影响。方法 抽选本校同学年入学同年级医学影像、临床医学专业在读医学生共120名为对象,行教学研究(2024.03~2024.07),中心随机系... 分析医学影像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引导教学法(PBL)联合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教学质量影响。方法 抽选本校同学年入学同年级医学影像、临床医学专业在读医学生共120名为对象,行教学研究(2024.03~2024.07),中心随机系统分组法划分组别(教学1班60名,教学2班60名)。分析常规影像学教学模式(教学1班),PBL教学法联合PACS系统教学模式(教学2班)应用后医学影像学教学成绩、教学评价差异。结果 较教学1班,教学2班医学影像学理论考核成绩、影像学实践考核升高,且教学后循证思维、系统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升高,P<0.05;较教学1班,教学2班教学后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评分(SRSSDL)、有效教学行为评分(NECTI)及教学满意度升高,且自主学习时间增加,P<0.05。结论 PBL教学法联合PACS系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提升在读医学生医学影像学理论、实践教学效果,且有利于医学生医学思维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引导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影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6、CysC、T3水平和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于世林 郝春波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IL-6、胱抑素C(cystatinC,Cys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水平以及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 目的探讨血清IL-6、胱抑素C(cystatinC,Cys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水平以及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CSVD患者,根据住院期间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数据。分析血清IL-6、CysC、T3水平以及影像学总负荷评分对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CSVD患者142例,其中认知障碍组61例(43.0%),认知功能正常组81例(57.0%)。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认知障碍组IL-6、Hcy、CysC水平较高,T3水平较低,影像学总负荷中度和重度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6水平升高(OR 1.070,95%CI 1.039~1.103,P<0.001)、CysC水平升高(OR 2.117,95%CI 1.027~5.500,P=0.004)、T3水平降低(OR 2.314,95%CI 1.361~3.935,P=0.003)以及影像学总负荷中度(OR 1.017,95%CI 1.002~1.032,P=0.029)和重度(OR 9.032,95%CI 6.076~18.012,P<0.001)是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清IL-6、CysC、T3水平和重度影像学总负荷预测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888、0.812、0.918、0.88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10 pg/mL、0.982 ng/L、1.302 nmol/L和3.6分。结论血清IL-6和CysC水平升高、T3水平降低以及中、重度影像学总负荷与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有相关性,可作为识别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白细胞介素6 甲状腺激素 影像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杨立恒 张莹 +3 位作者 卢芳 梁硕 李月川 李毅 《医学综述》 2025年第2期208-213,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肺功能检查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最常用方法,但其并不能充分评估大气道和小气道对疾病进展的影响,以及肺泡破坏的程度。近年来,胸部CT检查已成为评估COPD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基于胸部CT的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肺功能检查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最常用方法,但其并不能充分评估大气道和小气道对疾病进展的影响,以及肺泡破坏的程度。近年来,胸部CT检查已成为评估COPD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基于胸部CT的影像组学研究快速发展,各种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方法不断涌现,通过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机器学习工具进行分析,揭示这些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转归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制订COPD治疗策略,评估疗效和预后,为COPD的治疗及早期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胸部CT 影像 定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