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分解研究——基于空间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武晓明 罗剑朝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5,共6页
笔者在分析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Durbin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其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笔者在分析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Durbin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其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远小于其直接影响;农业资本投入和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劳动、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农业劳动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间接影响,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间接影响。最后,笔者提出加快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和农产品流通机制、促进金融资源在各区域间有效流动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开放 农业经济增长 影响分解 空间Durbin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解及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满芝 刘贤贤 陈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5期13-20,共8页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从全国和省际层面将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生活能源强度效应、消费倾向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各效应逐年和累积效应贡献度以及区域间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收入、生活能...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从全国和省际层面将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生活能源强度效应、消费倾向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各效应逐年和累积效应贡献度以及区域间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收入、生活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均促进城镇能耗增长,其中收入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而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与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抑制了生活能耗增长;各地区收入、人口规模、生活能源强度累积效应均为正值,而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居民消费倾向累积效应有正有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对遏制中国城镇生活能耗增长、实现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生活能源消费 LMDI 影响因素分解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转型期武汉城市圈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基于农业投入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欣 张华 董玥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9年第4期1-11,共11页
农业碳排放在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农业碳减排已迫在眉睫。在计算2009—2016年武汉城市圈年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Divisia指数分解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并定量分... 农业碳排放在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农业碳减排已迫在眉睫。在计算2009—2016年武汉城市圈年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Divisia指数分解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并定量分解其主要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农业碳排放总量在2016年高达2.22×106t,相比于2009年翻番,同时武汉城市圈2009—2016年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整体和各地区表现出三阶段的变化趋势。碳排放因素分解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和一般农业技术进步效应较明显地抑制武汉城市圈农业碳排放增长,而农业生产规模效应促进各地区的农业碳排放。笔者提出可以从差异化的农业碳减排措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等方面推进武汉城市圈低碳农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农业投入 Divisia指数分解 影响因素分解 武汉城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法的我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影 段蒙 赵云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7-11,20,共6页
探讨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CO_2排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节能减排政策是一项重要且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依据2000—2010年我国钢铁产量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的动态特征,发现其CO_2排放与钢铁产量的增长成正比... 探讨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CO_2排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节能减排政策是一项重要且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依据2000—2010年我国钢铁产量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的动态特征,发现其CO_2排放与钢铁产量的增长成正比。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法)构建了CO_2排放的指数分解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将我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分解为CO_2排放系数、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生产总量4项,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钢铁行业CO_2排放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钢铁产量是CO_2排放量增加的最大拉动因素,能源强度是CO_2排放的最大抑制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对CO_2排放量减少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因改善力度不够,故效果尚不显著。可见,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CO_2减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法) 影响因素分解 钢铁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与影响效应分解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宏伟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8期12-18,共7页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了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将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影响效应与间接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镇化率水平提高1%,能够促进能源消费减少0.0890%,对相邻...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了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将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影响效应与间接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镇化率水平提高1%,能够促进能源消费减少0.0890%,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带来相邻地区能源消费0.1362%的增长幅度。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力推动城镇化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 能源消费 空间外溢性 影响效应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响因子分解法的大坝监测数据异常检测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松轩 丁勇 李登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4-240,共7页
如何快速检测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内的异常数据(例如粗差和告警值)对于大坝安全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传统方法容易漏检较小数值异常而对后续建模产生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因子分解的异常值检测方法,通过快速小波变换及离散... 如何快速检测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内的异常数据(例如粗差和告警值)对于大坝安全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传统方法容易漏检较小数值异常而对后续建模产生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因子分解的异常值检测方法,通过快速小波变换及离散傅里叶变换提取监测序列中的显著趋势与周期,剥离环境因子的影响,构建余项序列,并结合小概率事件思想准确判定余项序列中保留的异常值,从而精确检测出监测序列中较小数值异常。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与稳定性,各类监测序列中异常检测准确率均达98%以上,查准率与查全率均值分别为93%与92%,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检测精确程度及泛化能力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异常数据模拟 异常数据检测 影响因子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变迁因素影响测算——以海南为例
7
作者 徐建龙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2,共9页
用人均生产总值截面数据排名变迁评价区域经济增长,有利于剔除宏观背景的影响、反映区情特色。文章构建数理模型,分解测算年末常住人口、实际生产总值和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三因素各自对区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变迁的影响,追踪反映与之相关... 用人均生产总值截面数据排名变迁评价区域经济增长,有利于剔除宏观背景的影响、反映区情特色。文章构建数理模型,分解测算年末常住人口、实际生产总值和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三因素各自对区域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变迁的影响,追踪反映与之相关排名前移和后移区域名单的变化。以海南为例,对它建省以来的测算表明,1988-2022年年末常住总人口增长使人均生产总值全国排名后移;生产总值增长使全国排名前移;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上涨使全国排名后移。结论是不能因为其他两个因素的负向作用较大、综合影响是后移6位而否定海南经济总量增速较快的事实。鉴于在影响海南人均生产总值全国排名变迁的因素中,年末常住人口和生产总值平减指数都起到了负向作用,建议今后对二者也要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生产总值排名 年末常住人口 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影响分解 实际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设备中SF_6气体分解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婧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9期212-212,共1页
SF_6气体无色、无味且不会污染环境,具备较高的耐电强度,因而被广泛应用至GIS等电气设备中。但运行中的GIS等电气设备会因安装以及制造等环节释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氟化氢等有害气体,不但影响了设备正常的运转,还危害了... SF_6气体无色、无味且不会污染环境,具备较高的耐电强度,因而被广泛应用至GIS等电气设备中。但运行中的GIS等电气设备会因安装以及制造等环节释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氟化氢等有害气体,不但影响了设备正常的运转,还危害了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此,工作人员应掌握SF_6气体的分解机制,并研究不同放电情况下GIS等电气设备内部SF_6气体的分解过程,从而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设备 SF6气体 分解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脱钩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航星 董洪光 罗涛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8-55,共8页
为有效识别安徽省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判断工业经济与工业碳排放脱钩状态,以2005~2020年安徽省工业为研究对象,采用GDIM法对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合DPSIR框架脱钩模型分析各影响变量与工业碳排放的脱钩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为有效识别安徽省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判断工业经济与工业碳排放脱钩状态,以2005~2020年安徽省工业为研究对象,采用GDIM法对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合DPSIR框架脱钩模型分析各影响变量与工业碳排放的脱钩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产出效应是促进安徽省工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体贡献率达到53.57%;产出碳排放效应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工业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在2006~2020年之间的脱钩效应呈现出“M”型变化特点,产出碳强度是实现脱钩的关键因素,能源消费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整体脱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提出了优化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倡导低碳企业文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 影响因素分解 GDIM模型 DPSIR脱钩模型 脱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基于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 被引量:19
10
作者 汪中华 于孟君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68-274,共7页
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对我国石化行业2000-2016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演变进行分解,进行阶段性及累计效应分析,考察投资、产出、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强度、能源强度和投资效率的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投资、产出及... 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对我国石化行业2000-2016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演变进行分解,进行阶段性及累计效应分析,考察投资、产出、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强度、能源强度和投资效率的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投资、产出及能源消费规模是促进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投资碳强度和产出碳强度是主要的促降因素;能源碳强度、投资效率和能源强度作用较弱,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是未来石化行业减碳政策制定的主要着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行业 二氧化碳排放 广义迪氏指数分解 影响因素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部门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及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储琳琳 宗明 +4 位作者 李沁愉 陈妍君 朱夏 刘亦婷 顾洁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3年第10期28-35,共8页
工业部门是全球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之一。了解工业部门碳排放量受何种因素影响,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优化措施减少碳排放量。同时,预测碳排放量,可以实现对未来碳排放量的管控和调整,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工业部门的发... 工业部门是全球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之一。了解工业部门碳排放量受何种因素影响,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优化措施减少碳排放量。同时,预测碳排放量,可以实现对未来碳排放量的管控和调整,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工业部门的发展。首先,通过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构建行业碳排放贡献量的计算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量。进一步,结合因素分解法的分析结果,构建人口、财富、技术随机回归(STIRPAT)模型,对工业部门各行业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最后,以我国某地区工业部门为例进行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排放贡献量 影响因素分解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人口、财富、技术随机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碳排放基本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振博 张洪宇 金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9-155,共7页
基于农业能源利用、农用物资投入、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四大农业碳排放源测算我国2013-2022年的农业碳排放,并运用LMDI模型对我国农业碳排放进行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明:2013-2022年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碳排放强度呈现... 基于农业能源利用、农用物资投入、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四大农业碳排放源测算我国2013-2022年的农业碳排放,并运用LMDI模型对我国农业碳排放进行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明:2013-2022年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碳排放强度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农业碳排放的总量和强度省际差异比较明显。农业生产效率因素能有效抑制农业碳排放,农村经济发展因素是导致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且是各分解变量中唯一正向驱动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进而提出减少农业碳排放,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应从推广农业科技、加快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和引导省际减排互动等方面协同推进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影响因素分解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流域(辽宁段)主要农作物生产虚拟水含量计算及其影响要素定量分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春华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第6期163-166,256,共5页
对辽河流域(辽宁段)主要农作物生产虚拟水含量进行了计算并结合通径分析方法对影响要素的贡献量进行定量分解。计算结果表明:辽河流域(辽宁段)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年平均生产虚拟水含量为18.25亿m3,总体呈现递增变化趋势,递增幅... 对辽河流域(辽宁段)主要农作物生产虚拟水含量进行了计算并结合通径分析方法对影响要素的贡献量进行定量分解。计算结果表明:辽河流域(辽宁段)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年平均生产虚拟水含量为18.25亿m3,总体呈现递增变化趋势,递增幅度为1.23亿m3/a。除农作物耕作面积外,农业生产机械动力以及化肥使用效率是影响区域农作物生产虚拟含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21.3%和15.1%。研究成果对于区域农业用水高效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生产虚拟含水量 通径分析方法 影响因素定量分解 辽河流域(辽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现康 韩星星 梁洪松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4,共12页
为探究气候变化冲击下,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效应,文中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6个省份2502份农户调研数据,使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和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分解回归,分析了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对不同农业收入水平... 为探究气候变化冲击下,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效应,文中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6个省份2502份农户调研数据,使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和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分解回归,分析了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对不同农业收入水平农户的增收效应及收入差距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对农业收入水平由低到高的农户的增收效应不断递减,对低农业收入水平农户增收效应最明显;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可以缩减农户内部农业收入差距,对低农业收入水平组影响效应最明显;RIF分解回归显示,结构效应是农户内部农业收入差距缩小的主因,以农户受教育水平影响最主要。因此,气候适应性技术应该被广泛推广,同时要注意提升农户对气候适应性技术的理解与认知,提高农户对气候适应性技术的接受意愿,鼓励农业收入低水平农户采取组合型气候适应性技术,同时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农户适当使用补贴,减轻农户使用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应性技术 农业收入 不同收入水平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 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分解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际模型的中国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极限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乐勤 陈素平 陈发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7-842,共6页
城镇化建设是支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城镇化快速演进对耕地影响如何,关系到耕地保护红线目标能否实现及粮食安全,探索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的极限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扩展Kaya恒等式及LMDI分解模型,测算了1997—2011年... 城镇化建设是支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城镇化快速演进对耕地影响如何,关系到耕地保护红线目标能否实现及粮食安全,探索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的极限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扩展Kaya恒等式及LMDI分解模型,测算了1997—2011年中国城镇化引致的耕地减少份额;借鉴经济学边际理论及边际效应模型,采用回归分析及高数求导方法,构建了边际耕地影响及边际耕地变化率测度模型;以边际耕地变化率时序数据为基础,借助EXCEL软件,通过作散点图并添加趋势线,构建了边际耕地变化率曲线,据此测算了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最小的极限时刻。结果表明:①城镇化演进占用耕地面积由1997年的59.59万hm2下降至2011年的31.73万hm2,整体呈降幅态势,年均占用43.49万hm2;②边际耕地变化率指数由1997年的0.183 3下降至2011年的0.037 8,年均下降11%;③边际耕地变化率拟合曲线为开口向上的"U"形抛物线,其最低极值点大约出现在2010年。研究结果可为管理层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及制定协调城镇化演进与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也可为省域尺度的同类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演进 耕地 极限影响LMDI分解模型 边际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韩颖 倪树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3-60,共8页
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本文将投入产出理论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相结合,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新... 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本文将投入产出理论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相结合,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新模型,将其用于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以寻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规律,旨在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影响因素分解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碳排放因素分解——兼论“新常态”下的变动趋势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百吉 张倩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4,共6页
测算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3年的碳排放总量并分析了碳排放特征。基于LMDI因素分解法,从产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对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无残差分解,得到了经济发展是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是主要抑制因素。从产业层面来... 测算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3年的碳排放总量并分析了碳排放特征。基于LMDI因素分解法,从产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对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无残差分解,得到了经济发展是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是主要抑制因素。从产业层面来看,产业结构和能耗结构贡献度较小且在三地作用不一致,二者均是北京碳排放增长的抑制因素;二者对天津碳排放的影响在各阶段呈正负交替作用;在2005—2010年、2010—2013年对河北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其余阶段均起到了驱动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地区结构在各阶段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能耗结构除在2000—2005年起到一定的驱动作用,其余阶段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结合"新常态"的经济运行特点,分析了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从区域分工和协同减排角度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碳排放量测算 影响因素分解 协同减排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的浙江省工业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玮 吴敬凯 +1 位作者 闫俊义 戴凌全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38,157,共6页
利用LMDI方法,对浙江省2010~2017年的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的污染物为COD和氨氮,研究时将其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研究期内,浙江省工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 利用LMDI方法,对浙江省2010~2017年的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的污染物为COD和氨氮,研究时将其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研究期内,浙江省工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工业生产排放COD和氨氮量的年均降幅分别为14.2%和16.9%。研究结果表明:①产业规模的扩大驱动了工业排放污染物量的增加;②规模效应增加了COD排放量4.72万t,增加了氨氮排放量0.33万t;③结构效应减少了COD排放量2.19万t,减少了氨氮排放量0.15万t;④浙江省高污染行业占比的下降促进了污染物减排,低污染行业比重的上升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不大;⑤技术效应是驱动工业排放污染物减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高污染排放行业的技术进步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排放 COD NH 3-N 工业污染物 影响因素分解 LMDI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碳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苏娟 张兴平 《经济视野》 2016年第15期72-72,共1页
为探究碳强度的影响机制,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使用LMDI模型对碳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能源强度是导致碳强度下降最主要的因素,产业结构对碳强度的影响稍小.研究结果对我国碳强度相关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指导意义.
关键词 碳强度 影响因素分解 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的分解
20
作者 范佳琪 李杰伟 《当代经济》 2016年第11期20-22,共3页
资本回报率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重要反映,也是分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有力依据。本文估算了全国和分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资本存量和资本回报率,并着重对1979-2013年全国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发... 资本回报率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重要反映,也是分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有力依据。本文估算了全国和分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资本存量和资本回报率,并着重对1979-2013年全国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发现影响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的主要因素是产出资本比,其次是产出价格变动和资本价格变动,而折旧率可视为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资本存量 资本回报率 影响因素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