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4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患者术前心理适应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萃 唐勇全 +2 位作者 黄华 马薇薇 杨艳丽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肺癌术前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肺癌术前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9月-2023年9月,使用横断面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了246名肺癌术前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肺癌术前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肺癌术前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9月-2023年9月,使用横断面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了246名肺癌术前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焦虑及抑郁情况、生活质量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等,通过癌症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估患者术前心理适应能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心理适应能力的因素。结果 在246名肺癌术前患者中,64名患者(26.0%)心理适应能力强,182名患者(74.0%)心理适应能力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OR=1.232,95%CI=1.112~1.373)、年龄(OR=4.051,95%CI=1.060~15.034)、肺癌确诊时间(月)(OR=4.754,95%CI=1.482~16.084)、BAI评分(OR=2.933,95%CI=1.481~5.582)及BDI评分(OR=2.754,95%CI=1.333~6.523)是肺癌患者术前心理适应能力的危险因素;SF-36评分(OR=0.432,95%CI=0.302~0.654)和PSSS评分(OR=0.862,95%CI=0.773~0.962)是肺癌患者术前心理适应能力的保护因素。结论 肺癌患者术前心理适应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确诊时间、焦虑和抑郁症状以及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这些发现强调了在肺癌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支持的重要性,为未来肺癌患者术前心理适应能力的干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心理适应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致急诊病人口唇黏膜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莉 李靖 +3 位作者 李明雪 刘悦 薛帅 毋朋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气管插管病人口唇黏膜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6例气管插管病人,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因素,分析气... 目的:探讨急诊气管插管病人口唇黏膜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6例气管插管病人,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因素,分析气管插管病人口唇黏膜压力性损伤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共32例(19.3%)病人发生口唇黏膜压力性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插管型号、插管留置天数、口腔分泌物情况及躁动程度为气管插管病人口唇黏膜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气管插管病人口唇黏膜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上唇和下唇,以破溃为主。插管型号越大、插管留置时间越长、口腔分泌物越多及病人越躁动其发生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气管插管 口唇黏膜 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晓秋 王玉倩 +1 位作者 吴紫薇 齐文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1,共8页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2007—2021年东北三省的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影响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分析,量化粮食总产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2007—2021年东北三省的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影响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分析,量化粮食总产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同时,从土地利用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经济条件3个方面选取8个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研究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同省份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土地利用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影响较大。最后,为东北三省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影响因素 关联分析 东北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梁伟红 邓春梅 +3 位作者 叶露 刘燕群 王丹阳 李玉萍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6-245,共10页
基于海南省18个市(县)2012—2022年县域行政单元农业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2022年,海南省农业生... 基于海南省18个市(县)2012—2022年县域行政单元农业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2022年,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均值呈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明显分级特征;海南省市(县)域尺度农业生态效率逐年明显改善,农业生态效率均值为0.541,达到均值以上的市(县)数为7个。(2)空间变化上,总体呈现中部向东西部扩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完全有效和效率较高呈现块状和链条式分布特征,效率中等类型市(县)围绕着完全有效和效率较高市(县)分布;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投影趋势线均呈现倒“U”型特征。(3)在省域尺度下,农民收入水平、农业机械化强度、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强度和城镇化率是对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区域尺度下,农民收入水平是对东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强度和农田灌溉率是对中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农民收入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强度和农田灌溉率是对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海南省各市(县)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未来应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地区农业发展重点,切实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影响因素 超效率SBM模型 TOBIT模型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与实施策略研究——基于结构方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5
作者 吴军其 刘萌 +2 位作者 吴飞燕 龚蕾 徐慧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125,共9页
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是影响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效果的关键因素。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外部环境探究影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因素,较少从教师主体视角进行剖析。研究从乡村教师个人动机视角出发,基于UTAUT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乡... 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是影响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效果的关键因素。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外部环境探究影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因素,较少从教师主体视角进行剖析。研究从乡村教师个人动机视角出发,基于UTAUT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SEM分析发现,乡村教师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内在动机正向显著影响数字素养提升意向,提升意向和便利条件正向显著影响数字素养,性别、教龄、学历对模型的部分路径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通过fsQCA分析可知,绩效期望是影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必要条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共有5种不同的组态。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从激发内生动力、满足绩效期望和差异化群体需求、提升便利条件感知等方面促进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结论将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儿童家长乙肝及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陈绍丽 彭淋 +6 位作者 别智敏 陈文静 吴智铎 林瑞彬 蔡碧兰 尹乐华 张巧利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5,180,共5页
目的了解东莞市儿童家长乙肝及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2019年6—7月在东莞市8家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中等候接种或留观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 目的了解东莞市儿童家长乙肝及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2019年6—7月在东莞市8家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中等候接种或留观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对儿童家长乙肝及乙肝疫苗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对象的乙肝及乙肝疫苗接种知识总知晓率为54.77%。调查对象平均得分(6.02±2.24)分,得分中位数为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0.357,P=0.007)、文化程度(B=0.548,P<0.001)、常住人口(B=-0.637,P=0.003)、参加“妈妈课堂”(B=-0.371,P=0.014)是儿童家长乙肝及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知晓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家长的乙肝及乙肝疫苗认知水平良好,年龄越年长、文化程度越高、常住人口、参加“妈妈课堂”调查对象的乙肝及乙肝疫苗认知情况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乙肝疫苗 知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影响因素
7
作者 张瑞芹 孙俊俊 +3 位作者 聂丽 张会敏 朱丽丽 孙翠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4-1093,共10页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结果:44.85%(453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慢性病种类、自评健康状况、运动功能、睡眠质量、抑郁、婚姻状况、隔代抚养、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社会参与情况、所在农村资源、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是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比例较高,影响因素涉及健康生态学模型中的5个层面,应从多维度、多层面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社会隔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隔离 健康生态学模型 农村 慢性病共病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黄梨煜 郭丹丹 +7 位作者 喻颖杰 余晓辉 于博 张炎 马蕊 何海蓉 姚一泓 段佳丽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2—2023年北京市学生营养素养调查数据,选取其中部分3~12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睡眠... 目的了解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2—2023年北京市学生营养素养调查数据,选取其中部分3~12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睡眠不足的相关因素。结果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8.4±1.3)h,睡眠不足率为77.2%。其中,轻度不足率为39.8%,严重不足率为3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别以所在区域为郊区、男生、小学3~6年级、住校、单独卧室、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父母知晓充足睡眠时间为参照,所在区域为城区(OR=1.655,95%CI:1.501~1.826)、女生(OR=1.188,95%CI:1.094~1.290)、初中(OR=1.895,95%CI:1.706~2.104)、高中(OR=1.608,95%CI:1.431~1.806)、非住校(OR=1.538,95%CI:1.327~1.783)、父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1.254,95%CI:1.067~1.473)、父母不知晓充足睡眠时间(OR=1.892,95%CI:1.732~2.066)的学生出现睡眠不足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较少,睡眠不足率较高,且不同特征学生的睡眠状况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睡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房洪军 王浩 +3 位作者 李晶 杨宏艳 关思楠 李航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5,共6页
目的 分析某大型三甲公立医院多院区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方法 2024年1—3月,基于问卷星平台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当日就诊患者推送门诊就诊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门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和满意度评分,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分析某大型三甲公立医院多院区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方法 2024年1—3月,基于问卷星平台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当日就诊患者推送门诊就诊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门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和满意度评分,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64.0%认为非常满意,26.1%认为比较满意;候诊时长和就诊时长发挥重要影响作用;医生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健康宣教和随诊安排可能会影响门诊患者就诊体验;门诊缴费、门诊环境、门诊患者感知抱怨及不满的及时解决都影响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结论 门诊患者整体满意度较高,多院区门诊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保持一致。医院应在保证门诊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积极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优化就医流程,延伸门诊服务,进一步提升门诊患者就医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门诊患者 满意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张鹏 刘力滴 +3 位作者 廖晓阳 伍佳 杨梓钰 张亚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874,共6页
背景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数量缺口大,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低是导致人才匮乏的重要因素。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2月—2019年1月,对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 背景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数量缺口大,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低是导致人才匮乏的重要因素。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2月—2019年1月,对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全科医生(n=1 549)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的基本信息、工作满意度及其对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建议。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539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9.35%。全科医生的总体工作满意度为(114.0±17.2)分,处于“一般”水平。其中,工作流程维度的平均得分最低,为(10.6±2.5)分,处于“不满意”水平;其他维度的平均得分皆处于“一般”水平;薪酬和福利待遇维度的得分相对较低,分别为(11.8±2.8)分和(11.6±2.8)分。不同性别、年龄全科医生的总体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全科医生的总体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全科医生总体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30~39岁[OR(95%CI)=0.132(0.035~0.494)]和40~49岁[OR(95%CI)=0.207(0.065~0.664)]全科医生的总体工作满意度低于≥50岁者(P<0.05)。提出提高自身工作满意度建议的人数为419名,共提建议427人次。其中,“提高待遇”的建议居首位(25.53%,109/427)。结论 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总体工作满意度一般,全科医生对工作流程最不满意,最希望提高待遇,年龄是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建议针对全科医生满意度“短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如简化工作流程、实施“按劳分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初级卫生保健 职业满意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标准预防依从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李淑花 商临萍 +2 位作者 袁丽荣 杨元晖 文锦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4-469,共6页
目的:调查山西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标准预防依从率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7月—8月山西省24所三级医院99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问卷调查临床护士标准预防依从情况及其... 目的:调查山西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标准预防依从率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7月—8月山西省24所三级医院99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问卷调查临床护士标准预防依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52份,山西省临床护士标准预防整体依从率为77.6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培训次数、感染预防控制文化量表得分是护士标准预防依从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山西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标准预防依从率尚未达到满意水平,护理管理人员应重点关注培训次数,营造感染预防控制文化氛围,以提升临床护士标准预防依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预防 护士 依从率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城乡教师协作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罗江华 李曦 马哲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明确哪些因素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支持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学,研究活动采用田野工作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四平衡”监控和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三层级七要素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问卷数据.研究发现:教... 明确哪些因素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支持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学,研究活动采用田野工作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四平衡”监控和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三层级七要素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问卷数据.研究发现:教师数字胜任力是核心影响要素,学校组织支持通过教师数字胜任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协作教学;数字教学资源对协作教学有显著影响.针对这些发现,建议进一步落实组织支持,强化数字化领导场景,有效推进数字能力建设,确保数字化技术的优势能够转化为实际教学胜势;应促进数字教学资源创新应用,增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效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城乡教师 协作教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早晚高峰时段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及异质性分析——以郑州市为例
13
作者 乔洁 曾凯凯 +4 位作者 朱屹晨 刘永杰 赵晨 刘永涛 仇世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08,共8页
为分析大城市早晚高峰时段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及异质性,采用郑州市2016—2020年交通事故数据,探讨早晚高峰时段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以事故结果为因变量,以天气、季节、道路横断面等17个因素为自变量,研究早晚高... 为分析大城市早晚高峰时段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及异质性,采用郑州市2016—2020年交通事故数据,探讨早晚高峰时段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以事故结果为因变量,以天气、季节、道路横断面等17个因素为自变量,研究早晚高峰时段各因素对事故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晚高峰交通事故在时空分布特征上存在差异,部分因素表现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晚高峰时,机非混合道路、非机动车道、高架路段、一般弯道、能见度101~200 m、碰撞固定物、刮撞和碾压行人对死亡事故有显著影响;早高峰时,机非隔离道路、碰撞运动车辆对死亡事故有显著影响。早晚高峰时,非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驾驶员导致的事故对死亡事故影响一致,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大城市有关部门制定和改善早晚高峰时段的交通事故防范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交通事故 早晚高峰 二元逻辑回归模型 事故影响因素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李莲叶 段颖杰 +6 位作者 李广玉 李奇 毛矛 田雨 吕东雪 张薇 刘新慧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调查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对所有入住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年龄在1岁至18岁的病儿,采用儿科Yorkhill营养不良评分工具(PYMS)和病儿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92例PICU病儿... 目的:调查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对所有入住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年龄在1岁至18岁的病儿,采用儿科Yorkhill营养不良评分工具(PYMS)和病儿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92例PICU病儿,首次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无/低营养风险32例(占6.5%),中风险76例(占15.4%),高风险384例(占78.1%),中/高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达93.5%,营养风险PYMS评分为(2.61±1.4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儿体质指数、入院前发热时间、白细胞、病儿主诊断、病儿生病前饮食量、病儿父亲学历等是PICU病儿营养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PICU病儿处于营养高风险状态,建议PICU应规范开展营养筛查工作,早期识别营养高风险病儿及其影响因素,并积极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干预,以改善PICU病儿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 PICU 儿童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大学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响因素评价
15
作者 张成凤 谢治国 李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涉农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使命。基于563份问卷数据和30份访谈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与Matlab软件对涉农高校大学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并求解。结果显示,涉...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涉农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使命。基于563份问卷数据和30份访谈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与Matlab软件对涉农高校大学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并求解。结果显示,涉农高校大学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影响因素一级指标相关性排序为: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二级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收入、职业发展、家庭经济状况、职业人格特征、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与专业背景对涉农高校大学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响较大。基于此,提出建议。一是政府和社会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改善工作环境及生产条件,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经济收入;二是涉农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取向,精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家庭应优化教育环境,提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支持大学生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四是个人要提升乡村就业认识,存储就业创业知识,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大学生 新型职业农民 影响因素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患者转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7年随访
16
作者 崔伟 于超 +3 位作者 王琳彦 宋丽华 芦云平 张云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了解首发抑郁患者7年间转相情况,探讨转相与未转相患者疾病纵向特点和功能结局,进一步分析影响转相的因素。方法纳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18分、年龄18~60岁、重性抑郁障碍单次发作的患者... 目的了解首发抑郁患者7年间转相情况,探讨转相与未转相患者疾病纵向特点和功能结局,进一步分析影响转相的因素。方法纳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18分、年龄18~60岁、重性抑郁障碍单次发作的患者346例,自然观察随访7年,收集首发时人口学信息、疾病特征,以及随访中是否发生转相、治疗情况等资料,7年末随访时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MARS)、整体功能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分别评估调查时患者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情况和整体功能水平等。根据7年间是否发生转相,患者分为转相组(7年间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未转相组(7年间未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结果共138例患者完成7年随访,转相组54例(39.1%)、未转相组84例(60.9%)。首发时,转相组发病年龄早于未转相组[(27.63±9.63)岁vs.(41.20±11.92)岁],婚姻状况与未转相组存在差异(未婚40.7%vs.7.1%,初婚53.7%vs.85.7%,再婚3.7%vs.2.4%,分居/离异0.0%vs.2.4%,丧偶1.9%vs.2.4%),有诱因起病者比例低于未转相组(29.6%vs.48.8%),治疗延迟(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时间短于未转相组[60(15,90)d vs.90(30,180)d],急性期处方方式单用抗抑郁药者低于未转相组(61.1%vs.81.0%)、抗抑郁药联合心境稳定剂者高于未转相组(31.5%vs.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年间,转相组总发作次数高于未转相组(4.33±1.21 vs.2.70±1.25,P<0.05)。7年后,转相组GAF总分低于未转相组(66.57±8.22 vs.69.21±7.20,P<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OR=1.109,95%CI:1.058~1.161,P<0.001)、DUP时间(d)(OR=1.005,95%CI:1.001~1.009,P=0.017)与首发抑郁患者7年间发生转相相关联。结论本组首发抑郁患者7年间转相率为39.1%,转相者较未转相者,发病年龄更早、首发时多无诱因起病、DUP时间相对短、首次抑郁联合治疗率更高、7年间疾病复发次数更多、7年后整体功能结局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抑郁 转相 自然观察 随访研究 治疗延迟 影响因素 功能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城乡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张功法 林艳 +2 位作者 赵兵强 高伟博 俄立梅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了解潍坊市城乡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居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对潍坊市18岁及以上的6730名常住居民开展调查,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城乡居民间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比较,采用Lo... 目的了解潍坊市城乡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居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对潍坊市18岁及以上的6730名常住居民开展调查,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城乡居民间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潍坊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使用优势分析对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使用交互作用分析探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潍坊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率18.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在城市(95%CI:0.68~0.95)、文化程度高(95%CI:0.07~0.51)、家庭月总收入在1500~7999元(95%CI:0.45~0.80)和有慢性病(95%CI:0.67~0.93)是心理健康素养的保护因素,年龄在60岁以上(95%CI:1.21~3.29)为危险因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地区与年龄之间的交互项RR为0.82;地区与文化程度之间的交互项RR为1.24(P均<0.05)。结论潍坊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率较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和达标率更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文化程度、工作、年龄、家庭月总收入、慢性病、地区,且地区与年龄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地区与文化程度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现况调查 影响因素 优势分析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危急性肺栓塞临床恶化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马亚青 黄伸伸 +1 位作者 毛毅敏 张咏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临床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130例的病历资料。住院期间(2周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判定为临床恶化。采用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临床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130例的病历资料。住院期间(2周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判定为临床恶化。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临床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49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临床恶化。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乳酸、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蛋白、肌钙蛋白Ⅰ、近心端深静脉血栓是临床恶化的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1.795(1.144~2.816)、1.158(1.033~1.299)、0.916(0.839~0.999)、1.433(1.055~1.947)、2.835(1.216~6.610)。结论:高血乳酸、高NLR、低白蛋白、高肌钙蛋白Ⅰ、存在近心端深静脉血栓的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更容易发生临床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危急性肺栓塞 临床恶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轮地铁道岔侧向通过性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
19
作者 杜子学 徐晨瑜 +1 位作者 杨震 廖从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胶轮地铁车辆在道岔区段由胶轮提供走行支撑,钢轮提供导向,轮轨关系较为特殊。为了提高胶轮地铁车辆的运行品质,有必要对道岔侧向通过性进行研究。[方法]依托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新型胶轮地铁车辆,分析了车辆的走行机理,建立了车辆... [目的]胶轮地铁车辆在道岔区段由胶轮提供走行支撑,钢轮提供导向,轮轨关系较为特殊。为了提高胶轮地铁车辆的运行品质,有必要对道岔侧向通过性进行研究。[方法]依托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新型胶轮地铁车辆,分析了车辆的走行机理,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车辆道岔侧向通过性的评价指标;对车辆的主要悬挂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得出了悬挂参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系数,运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影响较大的车辆悬挂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及结论]将走行轮垂向力、导向轮横向力、轮轴横向力、走行轮载荷转移系数、车体侧滚角作为评价指标,得出空气弹簧垂向刚度对胶轮地铁车辆道岔侧向通过性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垂向减振器阻尼、导向轮径向刚度等。优化后,车体侧滚角降低了8.7%,走行轮载荷转移系数降低了16.0%,车辆满足以45 km/h的速度通过道岔,且车辆道岔侧向通过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轮地铁 车辆 道岔侧向通过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20
作者 付裕 石晓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84,共4页
本文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及Tobit模型,深入探讨了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第一,研究期内,我国省域人工智能和流... 本文通过构建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及Tobit模型,深入探讨了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第一,研究期内,我国省域人工智能和流通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且不同省域间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政府支撑及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人工智能与流通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流通产业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