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粒径地表街尘中重金属在径流冲刷中的迁移转化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何小艳
赵洪涛
李叙勇
连宾
王小梅
-
机构
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0-816,共7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71
+2 种基金
41071323
41171395)
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SKLURE2008-1-05)
-
文摘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街尘及其径流冲刷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日显突出.通过对北京市城乡道路街尘及其人工降雨模拟径流冲刷过程中不同粒径街尘中重金属的分析,探讨街尘与径流冲刷过程中的粒径效应及不同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粒径颗粒物从"静态"街尘到"动态"径流中的颗粒物,重金属浓度呈下降趋势.街尘中重金属在径流冲刷过程中,存在溶解与解析现象,颗粒物粒径越小,减少比率越大,5种重金属(Cr、Cu、Ni、Pb、Zn)的减少比率分别为24.3%、56.8%、34.3%、22.8%、27.3%.街尘中的弱酸可提取态比例要略大于径流颗粒物中弱酸可提取态比例,部分以水溶态进入水体中.在径流冲刷过程中,水相溶解态重金属变化不大,水相颗粒态重金属含量随降雨时间径流过程迅速降低.固相颗粒物的重金属浓度随降雨时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粒径越小,冲刷率越大,最大为62.1%,最小为4.6%.地表街尘在径流冲刷过程中,小粒径颗粒物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较容易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
关键词
街尘
径流冲刷过程
人工模拟降雨
粒径
重金属形态
迁移转化
-
Keywords
street dust
runoff
simulated rainfall
particle size
heavy metal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