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口三角洲径流和潮汐相互作用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欧素英
杨清书
杨昊
胡帅
-
机构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6YFC0402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6015)~~
-
文摘
受径流影响和调制,径优型河口潮汐的非线性作用强,潮汐调和分析和预报误差大。文章在调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河口三角洲内径潮相互作用机理,假定河道地形变化微弱,采用实测潮水位和上游径流量,建立径流和潮汐调和分析(river-tidal harmonic analysis,简称RTHA)模型,用于分析和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径流和潮汐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对于珠江河口年尺度的潮水位数据,RTHA模型分析和预报的标准误差0.12~0.17 m,方差贡献(相关指数)为91%~98%,特别是在径流作用强的河口三角洲中上段,RTHA模型结果远高于传统的调和分析和预报结果,可以以较高精度分离径流和潮汐信号。利用该回归模型对珠江径流影响下非线性潮汐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珠江径流量的洪枯季变化引起河口全日分潮、半日分潮、三分之一分潮的振幅洪季小、枯季大,口门段四分之一分潮的振幅洪季大、枯季小;洪季全日分潮、半日分潮传播速度变小(位相增大),分潮振幅沿程衰减幅度显著增大,自枯季的10%~30%迅速增加到洪季的70%~80%。
-
关键词
潮汐
径流
径流潮汐相互作用
径流和潮汐调和分析模型
河口三角洲
-
Keywords
tide
river discharge
river-tide interaction
river-tidal harmonic analysis model
estuary
delta
-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长江下游崩岸预警模型水动力指标阈值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张帆一
闻云呈
王晓俊
徐华
贾梦豪
夏明嫣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4,共12页
-
基金
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开放基金(202203)
江苏省双创博士资助项目(JSSCBS20211326)
江苏水利科技项目(2020010)。
-
文摘
长江下游河道崩岸灾害频发,多指标崩岸预警模型是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岸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水动力作为关键影响因素,对于其指标阈值的确定缺少理论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理论推导、数模计算和统计方法,确定了对应不同风险等级岸坡稳定性的水动力预警指标阈值,具体包括造床流量当量、近岸流速、水位变幅和汊道分流比变化率等指标。其中造床流量当量和水位变幅指标阈值确定考虑了感潮河段潮流参与造床和周期性潮位波动的作用。近岸流速指标引入了河床稳定性计算公式。汊道分流比变化率指标阈值计算区分了主支汊,得出当变化率大于8%时,主汊岸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支撑长江下游多指标崩岸预警模型的建立,并应用于崩岸灾害防治。
-
关键词
长江下游
崩岸
多指标预警模型
造床流量当量
汊道分流比变化率
径流潮汐相互作用
-
Keywords
lower Yangtze River
bank collapse
analytical hierarchy model
dominant discharge
channel diversion ratio change rate
river-tide interactions
-
分类号
TV85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