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复苏对老年心搏骤停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伟山 伍远辉 +3 位作者 黄丽丽 姜椿法 杨敏 蔡幼群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复苏对老年心搏骤停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厚街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0例老年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心肺复苏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心肺复苏仪,...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复苏对老年心搏骤停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厚街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0例老年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心肺复苏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心肺复苏仪,对照组实施徒手复苏,对两组救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80.00%、并发症发生率16.00%,与对照组60.00%、40.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循环恢复6 h后与各组复苏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徒手复苏,心肺复苏仪在老年心搏骤停患者救治中取得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今后救治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徒手复苏 复苏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手复苏与机械复苏救治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征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1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徒手复苏与机械复苏救治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按复苏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徒手复苏,试验组42例采用机械复苏,比较两组复苏效果及复... 目的探讨徒手复苏与机械复苏救治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按复苏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徒手复苏,试验组42例采用机械复苏,比较两组复苏效果及复苏后体征指标。结果试验组心肺复苏时间为(17.67±3.91)min,短于对照组的(24.25±5.81)min;复苏成功率为73.80%,高于对照组的47.50%;生存率为52.38%,高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苏后心率为(89.13±10.35)次/min,收缩压为(69.35±6.24)mmHg,低于对照组的(109.64±12.62)次/min,(90.29±7.84)mmHg,呼吸频率为(31.05±6.69)次/min,血氧饱和度为(91.22±5.26)%,高于对照组的(21.79±4.28)次/min,(84.15±4.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复苏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徒手复苏,可增强复苏效果,缩短心肺复苏时间,促进生命体征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心脏复苏 徒手复苏 机械复苏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比
3
作者 肖允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41-044,共4页
探讨急诊科针对心肺复苏的干预手段。方法 纳入研究者100例,均为我院急诊科近两年收治的病例,采取随机性分组,设定组别为50例常规组与50例研究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心肺复苏方式,统计两组的心肺复苏效果差异。结果 研究组各项复苏指标较常... 探讨急诊科针对心肺复苏的干预手段。方法 纳入研究者100例,均为我院急诊科近两年收治的病例,采取随机性分组,设定组别为50例常规组与50例研究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心肺复苏方式,统计两组的心肺复苏效果差异。结果 研究组各项复苏指标较常规组显著优化(P<0.05),患者的心肌损伤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心肺复苏机作为心肺复苏技术的更新手段,其复苏效果较徒手心肺复苏显著,可挽救患者于危急时刻,有助于改善其预后效果,可作为急诊科的最佳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急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仪与徒手方式实施心肺复苏在急诊科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苏燕红 苏慧娜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5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复苏在急诊科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2月—2018年6月行徒手复苏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6...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复苏在急诊科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2月—2018年6月行徒手复苏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使用心肺复苏仪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抢救效果、恢复情况、动脉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85.17%)高于对照组(6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氧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羟丁酸脱氢酶(HBDH)、天冬氨酸转氨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17%)低于对照组(1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徒手复苏,心肺复苏仪在急诊科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提高抢救有效率,缩短自主循环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心功能指标水平,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徒手复苏 效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7
5
作者 梁昌芬 朱勇德 +5 位作者 林保冠 林传钦 符国平 邓托 高健敏 符番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对比心肺复苏(CPR)仪与徒手CPR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搏骤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徒手CPR组和CPR仪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 目的:对比心肺复苏(CPR)仪与徒手CPR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搏骤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徒手CPR组和CPR仪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ROSC)>24h及存活情况,分别于CPR前及CPR成功后1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CPR仪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短于徒手CPR组,而ROSC>24h比例及存活率均高于徒手CPR组(均P<0.05)。CPR仪组CPR成功后1h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徒手CPR组(均P<0.05)。CPR仪组CPR成功后1h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显著低于徒手CPR组(P<0.05)。结论:CPR仪较徒手CPR更能提高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同时能减轻患者心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心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手和心肺复苏仪行心肺复苏术对心脏停搏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0期51-52,共2页
目的对比在心脏停搏患者实行心肺复苏仪心肺复苏术与徒手心肺复苏术的效果,且分析影响心脑缺血性损伤的程度。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心脏停搏患者,依据心肺复苏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 目的对比在心脏停搏患者实行心肺复苏仪心肺复苏术与徒手心肺复苏术的效果,且分析影响心脑缺血性损伤的程度。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心脏停搏患者,依据心肺复苏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参照组患者实行徒手心肺复苏术,实验组患者实行心肺复苏仪心肺复苏术,对比观察两组心脏停搏患者经不同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心脏停搏患者S100(1.79±0.21)、cTnI(19.65±3.21)、H-FABP(2.56±0.21)、NES(89.65±5.2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等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参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显著且P值均<0.05,统计学存在对比分析意义。结论将心肺复苏仪心肺复苏术应用在心脏停搏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发生心脑缺血性损伤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复苏 心肺复苏 心脏停搏 心脑缺血性损伤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崔建 尚瑞雯 +7 位作者 范立平 韩绿娟 杨学清 高华安 丁焕焕 孟凡杰 宋霞 林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99-300,302,共3页
目的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院心脏呼吸骤停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均采用CPR model心肺复苏,为实验组;其余38例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平均动脉压、血氧... 目的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院心脏呼吸骤停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均采用CPR model心肺复苏,为实验组;其余38例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复苏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比徒手心肺复苏能更好的改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但不能挽救更多的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 血氧分压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员徒手心肺复苏术认知情况调查及技能培训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学惠 何小俊 +3 位作者 姚静 刘玉珍 王华静 王玉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4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对消防员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针对102名消防员CPR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理论讲解、多媒体演示,并在模拟人上行CPR术操作培训,最后考核评估。结果12人(11.8%)听说过CPR,对CPR相关知识的... 目的探讨对消防员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针对102名消防员CPR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理论讲解、多媒体演示,并在模拟人上行CPR术操作培训,最后考核评估。结果12人(11.8%)听说过CPR,对CPR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不足10%。培训后,CPR技能掌握者达84.3%,基本掌握者12.8%,未掌握者2.9%。结论对消防员采用调查-讲解-实践-考核的模式,可在短期内提高其CPR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 徒手心肺复苏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认知度的调查 被引量:64
9
作者 王玉 李学惠 +1 位作者 刘玉珍 王华静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1期69-70,共2页
目的了解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术(CPR)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为开展全民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公民1072人进行CPR知晓程度、获取信息的途径、现场的处理、正确的CPR操作、接受培训的意愿等方面的调查。结果401人(37.4%)... 目的了解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术(CPR)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为开展全民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公民1072人进行CPR知晓程度、获取信息的途径、现场的处理、正确的CPR操作、接受培训的意愿等方面的调查。结果401人(37.4%)表示知道CPR,仅听说过者488人(45.5%),不知道者183人(17.1%)。仅79人(7.4%)直接从专业书籍或专业人士处获取信息。假设现场有人发生猝死时230人(21.5%)选择现场急救,其中仅17人(1.6%)表示可以正确实施CPR操作,但未通过任何形式的资格考试且未持有资格证书。结论公众对CPR的知晓率不高,急救技术普及率低。应在公众中开展广泛的CPR培训,强化公众的现场急救意识及急救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心肺复苏 急救技术 公众 认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年资护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考核精准性评价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素芳 郑丹莉 +1 位作者 金微 张冬林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2年第8期2292-2293,共2页
[目的]评价低年护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精准性,分析其培训的难点和要点。[方法]对67名工作5年以内的低年护士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考核,记录操作的精确性。[结果]98.5%的护士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操作程序,颈动脉搏动的判断精准率32.8%,呼... [目的]评价低年护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精准性,分析其培训的难点和要点。[方法]对67名工作5年以内的低年护士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考核,记录操作的精确性。[结果]98.5%的护士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操作程序,颈动脉搏动的判断精准率32.8%,呼吸气囊人工通气精准率为22.4%,胸外按压精准率为26.7%,胸外按压平均速率为130/min。[结论]护士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但操作精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也是培训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心肺复苏 考核 精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抢救效果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顺忠 何兰燕 +2 位作者 杨文升 李锦忠 凌永体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3-55,58,共4页
收集1996年至2005年百色市2家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中有较完整抢救记录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病例一共138例,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实施现场徒手心肺复苏(CPR)抢救过程中原发疾病、心跳呼吸骤停至早期获得CPR帮助时间、实施... 收集1996年至2005年百色市2家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中有较完整抢救记录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病例一共138例,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实施现场徒手心肺复苏(CPR)抢救过程中原发疾病、心跳呼吸骤停至早期获得CPR帮助时间、实施不同抢救措施情况和开展群众性CPR技术普及前后对急诊心肺复苏抢救效果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在医院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而很快得到医务人员抢救22例,抢救成功10例,成功率45.45%;在医院外发生116例,得到第一目击者现场CPR抢救并等到急诊医护人员赶到的47例,抢救成功13例,成功率27.66%;而未得到第一目击者救治的69例,抢救成功10例,成功率14.49%。心源性停搏、严重创伤和脑卒中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最大,病死率分别达到82.86%、75.00%和81.82%。心跳呼吸骤停至获救的时间越短心肺复苏成功率越高,超过10m in心肺复苏成功率降至2.90%以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获得规范的早期CPR抢救、早期除颤、使用复苏药物和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开展群众性CPR技术普及教育工作后5年间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28.95%,明显高于开展CPR技术普及教育前的5年间的成功率(17.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跳呼吸骤停 徒手心肺复苏 基本生命支持 急诊 现场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密码”教学在社区护士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克英 胡海鹰 +1 位作者 李培玲 张枭霄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7期1810-1811,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密码"教学法培训社区护士心肺复苏(CPR)操作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8名社区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CAB"三步骤法培训;实验组采用"数字密码"教学法培训,比较两组培训...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密码"教学法培训社区护士心肺复苏(CPR)操作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8名社区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CAB"三步骤法培训;实验组采用"数字密码"教学法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社区护士CPR操作考核中程序颠倒、程序遗漏、手法错误或不到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社区护士认为"数字密码"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数字密码"教学法在社区护士CPR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提高了社区护士的操作成绩,有利于社区护士更好地掌握CPR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心肺复苏 数字密码 社区护士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仪与徒手心肺复苏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13
作者 段斌 刘菊英 +1 位作者 肖敏 郭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徒手复苏和心肺复苏仪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效果。方法 80例心搏骤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为健康组。研究组采用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肺复苏,对照组采用徒手复... 目的研究徒手复苏和心肺复苏仪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效果。方法 80例心搏骤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为健康组。研究组采用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肺复苏,对照组采用徒手复苏方案。检测并记录2组患者心肺复苏后,即刻以及24h后神经损伤因子[血清S100蛋白质(S1OO)、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心脏损伤因子[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水平,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检测并记录2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气分析结果和预后情况[自主循环恢复(ROSC)维持>24h的发生率、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存活率、复苏成功率]。结果 2组患者心肺复苏即刻的血清S100、NSE、H-FABP以及cTnⅠ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心肺复苏即刻的血清S100、NSE、H-FABP以及cTnⅠ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24h血清S1OO、NSE、H-FABP以及cTnⅠ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心肺复苏5min时,2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15、30min时,研究组患者的PaO_2、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肺复苏后30min血气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心肺复苏后15min(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ROSC维持>24h的发生率、存活率、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利用心肺复苏仪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可以更有效持久地使心脑血管再灌注,改善与减轻心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复苏 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 心脑缺血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博心肺复苏与徒手心肺复苏临床效果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宏利 牛建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4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比较萨博心肺复苏与徒手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方法收集符合观察条件的病例222例,分别施行萨博辅助胸外心脏按压复苏(萨博复苏组,n=113)和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徒手复苏组,n=109),对比观察两组首次复苏时间、复苏... 目的比较萨博心肺复苏与徒手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方法收集符合观察条件的病例222例,分别施行萨博辅助胸外心脏按压复苏(萨博复苏组,n=113)和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徒手复苏组,n=109),对比观察两组首次复苏时间、复苏首阶段(≤30 min)平均自主心律存续时间、由复苏首阶段复苏成功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超长复苏(复苏>30 min)率和复苏出院率。结果 1萨博复苏组平均首次复苏时间10.8±4.1 min,少于徒手复苏组15.6±5.6 min(P<0.05);2在复苏初始≤30 min,萨博复苏组复苏后自主心律存续时间7.1±1.8 min明显长于徒手复苏组3.1±1.6 min(P<0.01);3在复苏初始≤30 min成功复苏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的比率,萨博复苏组28.31%明显高于徒手复苏组17.43%(P<0.05);4在实施超长复苏方面,萨博复苏组超长复苏率(43.36%)明显高于徒手复苏组(17.31%)(P<0.01)。5在出院率方面,萨博复苏组和徒手复苏组分别为7.96%和6.4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除出院率外,萨博器械辅助心肺复苏在首次复苏时间、复苏首阶段≤30 min平均自主心律存续时间、≤30 min内成功复苏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超长复苏率方均明显优于徒手心肺复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博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艳 马晓莉 +1 位作者 任增智 宋喜鸣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4期70-71,共2页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4月—2013年1月底期间采用徒手心肺复苏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2月—2014年...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4月—2013年1月底期间采用徒手心肺复苏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采用心肺复苏器进行复苏的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有效率以及存活率,记录在实施心肺复苏10 min、30 min后,患者血气分析变化,并对结果应用SPSS17.0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气结果在抢救10 min后比较,PaO2(kPa)(t=3.275,P=0.028)、PaCO2(kPa)(t=-2.449,P=0.036)、SaO2(%)(t=4.661,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30 min后,PaO2(kPa)(t=4.389,P=0.007)、PaCO2(kPa)(t=-3.468,P=0.030)、SaO2(%)(t=5.943,P=0.00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在患者无效率方面比较,(χ2=10.529,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肺复苏器实施心肺复苏,能够提高心输出量,增加心肺脑供血,提高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 血气分析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复苏法的进展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丽娟 葛在吉 冯淑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11-313,共3页
关键词 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复苏 心肺复苏 心室纤颤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人家属徒手心肺复苏术知识现状和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茜茜 龚主 +2 位作者 张琦 黄桥 胡翠环 《医学与社会》 2012年第9期94-96,共3页
目的:调查心血管病人家属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知晓现状,并通过开展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知识讲座,探讨普及徒手心肺复苏术的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普及徒手心肺复苏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徒手心肺复苏术知识现状调查问卷和学习效果评估问... 目的:调查心血管病人家属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知晓现状,并通过开展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知识讲座,探讨普及徒手心肺复苏术的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普及徒手心肺复苏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徒手心肺复苏术知识现状调查问卷和学习效果评估问卷,于2011年8-12月对武汉市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心内科的131名心血管病人家属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的知识调查和知识讲座评估。结果:有112人听说过徒手心肺复苏术,36人学习过急救知识。知识讲座的学习效果评估平均得分为91.2分,128人及格。家属的学历不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病人家属的徒手心肺复苏术急救知识缺乏,但学习意愿高。针对病人家属的特点,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知识点,结合视频教学、现场演示和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向公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心肺复苏 心血管病人家属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顾海华 谈文伟 吴锡平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303-1305,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在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心肺复苏机和徒手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计算数据研究中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对样本资料实施平均分组研究,将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30个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心肺复苏的心脏... 目的:研究比较在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心肺复苏机和徒手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计算数据研究中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对样本资料实施平均分组研究,将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30个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当做研究目标,一组纳入患者20例,参照组患者开展本院的徒手心肺复苏,实验组患者开展本院的心肺复苏机复苏,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效果、复苏时间以及乳酸值。结果:实验组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即刻乳酸值对比参照组数值,统计学显示计算分析意义(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效果、复苏时间和参照组对应指标比较,P>0.05,统计学不显示数据计算分析意义。结论:将心肺复苏机和徒手心肺复苏应用在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中均存在显著的作用,但心肺复苏机因复苏后即刻乳酸值、节省人力资源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急诊科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Thumper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19
作者 肖广显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0期992-993,996,共3页
目的:Thumper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肺复苏后15min,观察组患者的Pa O2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Pa ... 目的:Thumper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肺复苏后15min,观察组患者的Pa O2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Pa CO2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心肺复苏30min,观察组患者的Pa O2、Sa O2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Pa CO2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有效率83.7%(41/49)明显比对照组63.2%(24/38)高(P〈0.05),副反应发生率12.2%(6/49)明显比对照组39.5%(15/38)低(P〈0.05)。结论:Thumper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徒手心肺复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umper心肺复苏 徒手心肺复苏 心脏呼吸骤停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志侠 陈少剑 +2 位作者 林文武 朱景法 许振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急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98例,均无心肺复苏的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使...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急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98例,均无心肺复苏的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使用心肺复苏机持续复苏,对比两组患者的复苏抢救有效率,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83.67%,对照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65.3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2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61%,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肺复苏机复苏相比于徒手心肺复苏术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在调试合理、运用娴熟的情况下,心肺复苏机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特别是需要长时间心肺复苏的个别病例。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呼吸心跳骤停 徒手心肺复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