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腺微分泌性腺癌临床病理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揭伟萍 胡济安 李怡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微分泌性腺癌(MSA)是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头颈肿瘤分类中新增的一类唾液腺上皮源性低度恶性肿瘤。MSA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分子遗传改变。组织学上,MSA可排列呈微囊型、筛状、小管样和条索样,囊腔或管腔内含丰富... 微分泌性腺癌(MSA)是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头颈肿瘤分类中新增的一类唾液腺上皮源性低度恶性肿瘤。MSA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分子遗传改变。组织学上,MSA可排列呈微囊型、筛状、小管样和条索样,囊腔或管腔内含丰富的嗜碱性分泌物,肿瘤由闰管样细胞组成,细胞形态单一,肿瘤间质为纤维黏液样组织。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上,MSA肿瘤细胞常表现为SOX10、S100、p63阳性,p40、calponin和mammaglobin阴性;平滑肌肌动蛋白可表现为阳性或阴性。MSA表现为特异性MEF2C∶∶SS18基因融合。MSA需与分泌性癌、硬化性微囊性腺癌、多形性腺癌、腺样囊性癌、分泌性肌上皮癌等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泌性腺癌 唾液腺肿瘤 MEF2C∶∶SS18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微分泌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安风仙 王正岩 +2 位作者 赵阳 张学东 魏建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微分泌性腺癌(MS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工作中遇到的1例腭部MSA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特征等,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48岁,腭部无痛性肿物20天入院。大体检查肿块直径1.2 cm;镜下瘤... 目的探讨涎腺微分泌性腺癌(MS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工作中遇到的1例腭部MSA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特征等,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48岁,腭部无痛性肿物20天入院。大体检查肿块直径1.2 cm;镜下瘤细胞主要呈小管状、管囊状,管腔内可见嗜碱性分泌物,瘤细胞扁平,胞质嗜酸,纤维黏液样基质为主。免疫表型:CK7、S-100、P63和SOX10均弥漫阳性;SMA局灶阳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SS18基因断裂重排阳性。结论MSA是以MEF2C::SS18融合为特征的单相性低级别涎腺性癌,以微囊和小管结构为主,内衬嗜酸性细胞或扁平的闰管样细胞,腔内可见丰富的嗜碱性分泌物和数量不等的黏液样基质。术中冷冻及常规切片易低诊或误诊为良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微分泌性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表型 SS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