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Clean微分环的性质及其扩张
1
作者 唐再良 张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10-13,共4页
在W.K.Nicholson,Y.Zhou给出的一般clean微分环的定义基础上,首先讨论了Clean微分环的几个重要性质,然后对在一定条件下Clean微分环是Morita不变量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一般clean微分环的几个扩张性质。
关键词 clean微分环 Yon Neumann正则微分环 一般clean微分环 Morita不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导纳微分环Ⅰ相缺蚀评分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国焱 吴可贵 曾向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51-251,共1页
目的 探讨心导纳微分环Ⅰ相 (CADL -Ⅰ )缺蚀评分对冠心病 (CHD)诊断的价值。方法  35例CHD(A组 )、33例其他心脏病 (B组 )、31例健康者 (C组 )行心导纳检查 ,CADL -Ⅰ相离心或归心支近Y轴内、中、外 1 3段出现缺蚀分别评为 1、2、3... 目的 探讨心导纳微分环Ⅰ相 (CADL -Ⅰ )缺蚀评分对冠心病 (CHD)诊断的价值。方法  35例CHD(A组 )、33例其他心脏病 (B组 )、31例健康者 (C组 )行心导纳检查 ,CADL -Ⅰ相离心或归心支近Y轴内、中、外 1 3段出现缺蚀分别评为 1、2、3分 ,比较 3组间分值差异。结果 A组CADL -Ⅰ相出现缺蚀的评分明显高于B组及C组 (P均 <0 0 1) ,B组评分与C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CADL -Ⅰ相出现缺蚀的评分越高预测CHD的价值越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纳微分环Ⅰ相缺蚀评分 心导纳微分环 冠心病 诊断 C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环的输电线路雷电流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姚陈果 肖前波 +2 位作者 龙羿 李成祥 司马文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51,共9页
雷电流的测量在电网雷电防护中至关重要,获取准确的雷电流大小以及波形才能采取正确的防雷保护措施。针对当前输电线路雷电流安全准确测量的难题,将脉冲功率测量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的微分环应用于输电线路雷电流的测量,提出了基于微分环... 雷电流的测量在电网雷电防护中至关重要,获取准确的雷电流大小以及波形才能采取正确的防雷保护措施。针对当前输电线路雷电流安全准确测量的难题,将脉冲功率测量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的微分环应用于输电线路雷电流的测量,提出了基于微分环的非接触式输电线路雷电流测量方法,并介绍了微分环测量雷电流的原理以及基于微分环的雷电流测量传感器的设计。实验室中冲击大电流的试验表明:针对不同的测量距离,通过选择适当的微分环尺寸及微分环匝数采用合理的屏蔽措施,并结合自积分,则该传感器能够准确反映被测电流的波形及幅值,且其具有安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线性度好、测量精度高等特点。最后基于FDTD建立了雷击输电线路的三维模型,对雷击瞬态磁场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雷击输电线路时,杆塔周围的瞬态磁场能够准确地反映各导线上的电流波形及幅值情况,说明基于微分环的输电线路雷电流测量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 架空输电线路 微分环 非接触 时域有限差分法 瞬态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1MA/100ns脉冲大电流的微分环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宁 王亮平 +2 位作者 韩娟娟 孙铁平 吴撼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9-523,共5页
"强光一号"加速器能输出上升沿约100ns、幅值约2MA的电流脉冲。实验中通常采用自积分式Rogowski线圈监测负载电流。为与该线圈比对校验,研制了一种快响应、结构简单、抗电磁干扰性能较好的微分环。标定实验给出,微分环测量的... "强光一号"加速器能输出上升沿约100ns、幅值约2MA的电流脉冲。实验中通常采用自积分式Rogowski线圈监测负载电流。为与该线圈比对校验,研制了一种快响应、结构简单、抗电磁干扰性能较好的微分环。标定实验给出,微分环测量的响应时间约1.2ns,频谱响应范围10kHz~100MHz,灵敏度为6.13×10-11(V.s)/A。其快时间响应将有助于监测与负载物理特性有关的瞬态电流变化。在加速器二极管短路状态对微分环和积分式Rogowski线圈进行了实验比对,数值积分给出的电流波形与后者基本相符,峰值偏差小于10%,表明微分环的设计合理,同时校验了电流测量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环 脉冲大电流 ROGOWSKI线圈 幅频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诊断纳秒脉冲电流的微分环现场标定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姚伟博 张永民 +6 位作者 来定国 程亮 任书庆 张玉英 谢霖燊 黄建军 杨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1-504,共4页
分析了用于纳秒脉冲电流测量的微分环标定难点,提出微分环现场标定方法。通过脉冲形成线脉冲充电以解决微分环标定中信噪比较低、可信度较差等问题;分析了脉冲形成线充电时间、充电电压及脉冲形成开关击穿电压等回路参数对标定结果的影... 分析了用于纳秒脉冲电流测量的微分环标定难点,提出微分环现场标定方法。通过脉冲形成线脉冲充电以解决微分环标定中信噪比较低、可信度较差等问题;分析了脉冲形成线充电时间、充电电压及脉冲形成开关击穿电压等回路参数对标定结果的影响。基于闪光二号加速器,对测量二极管电流的微分环进行了现场标定,前级隔离开关平均击穿电压为25kV时,微分环标定回路电流达到1.3kA,微分环灵敏度为9.31×1010,方差为0.15×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环 分布参数 现场标定 信噪比 脉冲形成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分环在强流陡脉冲测量中的抗干扰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廖瑞金 孙才新 +1 位作者 顾乐观 卢盛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4-48,共5页
论述了测量强流陡脉冲的微分环存在不可避免的内部电感应干扰信号,采用中部开缝屏蔽的微分环对降低这种干扰效果是明显的,其微分信号测量信噪比为27,而双微分环差动平衡抗干扰技术的采用。
关键词 抗干扰 脉冲电流测量 微分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分环的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廖瑞金 蒋国雄 余存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30-336,共7页
微分环用于测量纳秒级脉冲电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导出影响微分环性能的特征参数及设计原则。按上述原则制成的微分环经同轴式模拟试验装置验证及理论计算,证明其性能优良,上升时间小于1ns。
关键词 微分环 脉冲电流测量 上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导纳微分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谢旭晶 陈璘 +4 位作者 刘金来 赵长林 钱孝贤 彭朝权 周汉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心导纳微分环(CADL)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冠状动脉供血、心功能变化和预测临床转归的作用。【方法】AMI患者33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组(n=21)和非溶性组(n=12),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CADL检测,具体指标... 【目的】探讨心导纳微分环(CADL)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冠状动脉供血、心功能变化和预测临床转归的作用。【方法】AMI患者33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组(n=21)和非溶性组(n=12),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CADL检测,具体指标有Ⅰ相环体切迹、射血前间期与左室射血时间比值(r_(PEP/LVET))、Ⅰ+Ⅱ相面积百分比[(Ⅰ+Ⅱ)%]、Ⅲ相与Ⅰ+Ⅱ相面积比值(r_(Ⅲ/Ⅰ+Ⅱ))、Ⅴ相与Ⅰ+Ⅱ相面积比值(r_(/ⅤⅠ+Ⅱ)),动态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内CADL的变化,并与同期临床症状、心电图(ECG)、肌酸磷酸激酶(CK-MB)比较。选择4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溶栓组临床症状逐渐好转18例,CADL均显示好转:Ⅰ相环体切迹变浅至消失,r_(PEP/LVET)平均由0.46±0.15下降至0.32±0.12,(/Ⅰ+Ⅱ)%由60.24%±12.15%上升至87.37%±13.28%,r_(Ⅲ/Ⅰ+Ⅱ)由0.23±0.18下降至0.08±0.03,r_(Ⅴ/Ⅰ+Ⅱ)由0.37±0.34下降至0.10±0.05;发生心源性死亡3例,CADL指标均恶化:Ⅰ相环体切迹加深,r_(PEP/LVET)由0.47±0.16上升至0.59±0.18;(Ⅰ+Ⅱ))%由63.20%±13.05%下降至32.80%±17.50%,r_(Ⅲ/Ⅰ+Ⅱ)由0. 24±0.16上升至0.41±0.25,r_(Ⅴ/Ⅰ+Ⅱ)由0.38±0.36上升至0.47±0.38;而其中2例的ECG、CK-MB变化呈好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纳微分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心血管容积 心源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导纳微分环及功率谱对弧形波和低平波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崔超英 华桂如 +2 位作者 杨连芳 殷风华 肖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通过对93例成年人头部电导纳图的导纳微分环及功率谱的测定分析,发现导纳图为弧形波和低平波两种波形的导纳微分环中的Ⅰ、Ⅲ、Ⅳ相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功率谱中的某些指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脑导纳微分环 功率谱 弧形波 低平波 导纳测量 脑血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导纳微分环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心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阮萍 关春怡 潘志达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3-34,55,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心导纳微分环 (CADL)的环体面积变化、环形改变的特点及差异 ,进而评价其左心功能 ,为配合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用心导纳微分环 (CADL)对30例正常人、30例冠心病、30例高血压患者作左心功能... [目的 ]探讨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心导纳微分环 (CADL)的环体面积变化、环形改变的特点及差异 ,进而评价其左心功能 ,为配合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用心导纳微分环 (CADL)对30例正常人、30例冠心病、30例高血压患者作左心功能检测。从检测结果中选取CADL的总环面积、I相面积、III相面积、V相面积及I相离心支的改变程度 5项指标 ,比较 2个患者组与正常组以及 2个患者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冠心病、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CADL的总环面积、I相面积均较正常组明显减小 ,III、V相面积较正常组亦明显增大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另外 ,2个患者组中CADL环的I相离心支都程度不同的出现切迹或波浪状改变。这些改变与正常组的CADL环形有明显不同 ,在两个患者组间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CADL的环体面积及环形变化可反映左心功能的变化 ,其敏感度高于心电图。从左心功能受损程度上看以冠心病组最为严重 ,高血压组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纳微分环 冠心病 高血压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导纳微分环肺导纳微分环对瓣膜病研究的探讨
11
作者 刘亚奇 潘志达 刘庆莹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心导纳微分环 (CADL)、肺导纳微分环 (PADL)诊断瓣膜病。方法 :选择经彩色超声多普勒、MRI检查确诊的瓣膜病患者 6 0例 ,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的患者 30例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 30例 ,对他们进... 目的 :探讨用心导纳微分环 (CADL)、肺导纳微分环 (PADL)诊断瓣膜病。方法 :选择经彩色超声多普勒、MRI检查确诊的瓣膜病患者 6 0例 ,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的患者 30例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 30例 ,对他们进行CADL或PADL的检测。结果 :6 0例瓣膜病患者中有 5 1例的CADL或PADL环形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 ,变异率占 85 %。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者的 15例中有 12例CADL的Ⅰ相面积减小 ,有些还出现离心支切迹 ,Ⅲ相面积增大 ,Ⅴ向左移且面积增大 ,环形变异率为 80 %。二尖瓣狭窄者的 15例中有 14例PADL的Ⅰ相面积减小 ,Ⅲ、Ⅴ相面积增大 ,环形变异率占 9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的 2 0例中有 17例CADL的Ⅰ相末尾切迹明显 ,Ⅰ、Ⅲ相面积增大 ,环形变异率为 85 %。主动脉瓣狭窄者的 10例中有 8例CADL的Ⅰ相面积减小并出现离心支切迹或双峰 ,Ⅴ向左移且面积增大 ,环形变异率占 80 %。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我们 ,CADL、PADL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新兴检测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纳微分环 肺导纳微分环 二类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导纳微分环缺蚀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胜建 贾晓彬 +1 位作者 郑红岩 王友桂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320-321,共2页
放射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导纳微分环缺蚀的临床意义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李胜建贾晓彬郑红岩王友桂心阻抗图及心导纳图业已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无创心功能测定的有效方法〔1,2〕,但对心导纳微分环... 放射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导纳微分环缺蚀的临床意义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李胜建贾晓彬郑红岩王友桂心阻抗图及心导纳图业已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无创心功能测定的有效方法〔1,2〕,但对心导纳微分环缺蚀的临床意义了解尚少。我们采用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放射性核素 心肌灌注 心导纳 微分环缺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导纳微分环研究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童隆正 周萍 李玥 《医疗设备信息》 2004年第12期6-7,共2页
利用脑血流自动检测仪 ,对正、异常两组人群采样 ,提取参数 ,并进行t检验。
关键词 导纳变化 导纳微分 脑导纳微分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纳微分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成 谢振武 +2 位作者 毛定安 李茗香 李敏能 《医学新知》 CAS 199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本文研究了57例常见先心病(PDA、VSD、ASD、TOF)患儿及60例正常儿童心导钠微分环(CADL).结果显示:先心病CADL环体缩小,形态无明显变异,C相、E相和总环体的面积及校正值较对照组减小,TOF组时间指数及校正值较对照组增大.四种先心病变化... 本文研究了57例常见先心病(PDA、VSD、ASD、TOF)患儿及60例正常儿童心导钠微分环(CADL).结果显示:先心病CADL环体缩小,形态无明显变异,C相、E相和总环体的面积及校正值较对照组减小,TOF组时间指数及校正值较对照组增大.四种先心病变化趋势相同,但右→左分流较左→右分流变化更为显著.CADL能反映先心病血液动力学变化,对判断心功能、指导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纳微分环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导纳微分环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傅志义 李志明 +1 位作者 霍振业 孙晓玲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导纳微分环(ADL)快速射血相(ADL_I)环体切迹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照分析了4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及 ADL_1环体形态改变情况。结果诊断性试验评价 ADL_1环体切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灵敏度为94.... 目的探讨心导纳微分环(ADL)快速射血相(ADL_I)环体切迹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照分析了4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及 ADL_1环体形态改变情况。结果诊断性试验评价 ADL_1环体切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66.7%,准确度为88.6%,阳性似然比为2.83,阴性似然比为0.09。结论心导纳微分环快速射血相离心支切迹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且较心电图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心导纳微分环 ADL 心电图 诊断性试验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环的脉冲大电流测量电路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燕 胡存刚 陈卫 《仪器仪表用户》 2006年第5期14-15,共2页
通过对微分环脉冲大电流测量电路的系统原理和等效电路的详细分析以及系统的仿真模拟.得到了系统输出电压精确表达式、输出电压波形曲线以及系统阶跃响应曲线.仿真结果与简化表达式的理论研究一致,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微分环 电流测量 脉冲大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导纳微分环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保芳 关春怡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294-2294,共1页
关键词 心导纳微分环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导纳微分环检测冠脉供血不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志义 李志明 +1 位作者 吕景新 李东印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心导纳微分环(ADL)与大动物血流量间的内在联系,观察控制冠状动脉流量造成ADL形态改变与常规心电图的关系。方法 检测37只犬ADL面积与电磁流量计(EFM)测定主动脉通过量(SV)及与心导管法测定左心室压力—容积环(P-V环)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心导纳微分环(ADL)与大动物血流量间的内在联系,观察控制冠状动脉流量造成ADL形态改变与常规心电图的关系。方法 检测37只犬ADL面积与电磁流量计(EFM)测定主动脉通过量(SV)及与心导管法测定左心室压力—容积环(P-V环)对照分析。结果 ADL射血相面积与EFM所测得的SV间相关系数r=0.929;ADL总面积与P-V环面积相关系数r=0.925。结论 ADL面积与大动物血流量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改变心脏前、后负荷及心脏收缩力时,ADL可较灵敏发生有规律的相应变化;且ADL I相离心支与归心支形态的改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供血状态,比常规心电图检测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纳微分环 电磁流量计 血流量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导纳微分环形态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超英 杨莲芳 +2 位作者 刘辉 肖伟 洪文钦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07-108,共2页
目的 探讨心导纳微分环形态在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XJB ⅡB型心功能自动检测仪对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与正常人进行测试。并对其心导纳微分环形态进行了对比。结果 与正常人相... 目的 探讨心导纳微分环形态在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XJB ⅡB型心功能自动检测仪对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与正常人进行测试。并对其心导纳微分环形态进行了对比。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导纳微分环形态异常 ,有非常明显的特征。结论 心导纳微分环的形态变化特征为心导纳微分环的异常图形为临床诊断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等心血管疾病提供了一种参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纳微分环 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高血压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交互系统引入微分环的多媒体同步方法
20
作者 田友胜 侯义斌 +1 位作者 钱屹 陈亚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58-1061,共4页
针对交互系统多媒体同步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引入预测环节的多媒体同步方法 .采用控制论方法 ,将交互系统的多媒体信息传输与回放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 ,得出发送缓冲和接收缓冲是惯性环节、网络传输是迟滞环节 ,各环节都存在一定... 针对交互系统多媒体同步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引入预测环节的多媒体同步方法 .采用控制论方法 ,将交互系统的多媒体信息传输与回放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 ,得出发送缓冲和接收缓冲是惯性环节、网络传输是迟滞环节 ,各环节都存在一定的相角滞后 .媒体信息预测是一个微分环节 ,可引入一定的相角超前 ,将这种预测环节引入到多媒体同步系统中 ,对系统进行超前校正 ,可改善系统的实时性能 ,减小网络延迟抖动对多媒体同步的影响 .仿真结果证明了预测环节在克服网络延迟抖动的影响、提高交互系统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交互系统 微分环 多媒体同步 控制论 网络传输延迟 网络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