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对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周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34期3850-3852,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2例,均行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2组,1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16例...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2例,均行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2组,1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16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指征、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发症情况,同时给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椎体高度显著升高,而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2组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32
2
作者 海涌 陈志明 +3 位作者 彭军 吴继功 马华松 邹德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接受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56~85岁,平均68.2岁.本组共61个椎体骨折,其...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接受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56~85岁,平均68.2岁.本组共61个椎体骨折,其中单椎体26例,两椎体骨折11例,三椎体骨折4例,四椎体骨折2例.椎体骨折部位T7~L5.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日常功能以及影像学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a以上,平均18.8个月(12~36个月).平均VAS评分由术前8.6到术后2.3和最终随访2.7(P<0.001),Oswestry评分由术前55到术后30和最终随访35(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的12.20 mm到术后的25.38mm和最终随访26.36 mm.脊柱矢状位后凸畸形改善平均9.9°(4.3~22°),随访丢失平均1.6°(0.8~1.7°).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最终随访时有3例患者发生3个临近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的高度、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微创后凸成形术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脊柱压缩骨折 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性骨折 影像学结果 VAS评分 椎体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杰挺 陈建生 钱钟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6期875-87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对24例30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应用经皮微创椎体成形术治疗,并用骨水泥进行填充。平均年龄62...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对24例30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应用经皮微创椎体成形术治疗,并用骨水泥进行填充。平均年龄62~77岁,其中女性为15例19个椎体,男性为9例11个椎体。临床表现为病人有胸腰部局部疼痛,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起立,翻身困难,感觉腰部软弱无力且无神经症状,医学影像学检查符合OVCF表现。结果手术时间为35~90分钟,全部病例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天X片显示选择PKP的患者病椎复位满意,所有病例均获回访,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结论 PKP能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所导致的胸腰部局部疼痛、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起立、翻身困难等症状,并部分患者病椎恢复高度,改善脊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4
作者 郭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探究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骨科二〇二一年五月至二〇二二年五月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患者为例,依据手术入路不同分组SY组(经椎体后上缘,41例)SZ组(双侧椎弓根... 探究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骨科二〇二一年五月至二〇二二年五月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患者为例,依据手术入路不同分组SY组(经椎体后上缘,41例)SZ组(双侧椎弓根,41例)对比SY组、SZ组椎体指标、骨水泥渗漏与分布、手术指标、疼痛情况、日常活动情况、骨水泥渗漏。结果:两组患者椎体高度改善率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SY组外展角以及头倾角高于SZ组(t16.035/17.986,P0.05);SY组C臂机穿刺次数、骨水泥注射透视、平均骨水泥注射量、手术时间均短于SZ组(t8.169/4.704/4.591/4.895,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SY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评分低于SZ组(t31.468/24.291,P0.05);SY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于SZ组,其中椎旁渗漏差异显著(P0.05)。结论:OVCF患者在利用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过程中选择椎体后上缘入路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改善患者椎体高度,减少手术时间,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