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对胫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及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郭陇君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6期72-76,共5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对胫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及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4年2月陇西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微创内固定组(n=41)及切开内固定组(n=46)...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对胫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及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4年2月陇西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微创内固定组(n=41)及切开内固定组(n=46)。微创内固定组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切开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康复进程、肢体功能恢复状况、应激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切开内固定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微创内固定组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56%,高于切开内固定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微创内固定组的P物质、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切开内固定组的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可加快胫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减轻创伤应激,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微创经皮内固定 康复进程 应激因子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赫帆 谢榜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MIP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肩关...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MIP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肩关节与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与住院时间、手术前肩关节与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肩关节与肘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干骨折采用MIPO治疗效果更好,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骨折愈合速度更快,更利于患者肘关节、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微创钢板接骨 髓内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对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价值分析
3
作者 张宏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78-081,共4页
本次研究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治疗选择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采取单双号抽签法将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100例病患分成两组,均是确诊为胫骨远端骨折者,其中50例单号的骨折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划分至对照组;抽... 本次研究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治疗选择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采取单双号抽签法将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100例病患分成两组,均是确诊为胫骨远端骨折者,其中50例单号的骨折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划分至对照组;抽到50例双号的骨折患者接受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术,划分至观察组,通过分析不同指标对手术价值展开分析,从6个不同项目对整体效果展开评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方案的实施不仅在相关指标上更好,且手术疗效十分显著,对踝关节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且从VAS评分表明术后疼痛明显较轻,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比较少,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手术患者进行比较提升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术的实施在临床上价值作用显著,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速度快,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显著,该手术完成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少,可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 治疗效果 并发症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内固定接骨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合并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4
作者 邬玉林 刘亮 +2 位作者 周恩瑜 杨晓华 唐玉坤 《西部医学》 2022年第8期1163-1167,1173,共6页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内固定接骨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合并腓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190例Pilon骨折合并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行微创经皮内固...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内固定接骨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合并腓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190例Pilon骨折合并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行微创经皮内固定接骨术)95例和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9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总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年,依据Tornetta胫骨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使用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HSS)和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Baird-Jackson评分和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存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P<0.05);两组术后Baird-Jackson评分和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ED-5Q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和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和质量,可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no骨折 腓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内固定接骨术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临床疗效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5
作者 陈玉泉 李军 +1 位作者 刘浩 徐保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6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骨科就诊的68例胫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不...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6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骨科就诊的68例胫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研究组(n=36)。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行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疼痛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肢体功能优良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神经肽Y(NPY)、P物质(SP)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NPY、S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内固定术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更佳,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微创经皮内固定 肢体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和亚南 段长合 董德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9期48-50,5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AH)]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AOFAS-AH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7 d,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E、β-EP、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疼痛评分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疼痛 踝关节功能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势复位理论结合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关节内移位跟骨骨折 被引量:9
7
作者 沈影超 王小超 +3 位作者 蒋晓伟 缪逸鸣 陈俊 王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822-825,共4页
目的对移位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运用"顺势复位"理论进行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及以桥接钢板内固定,探索提高此种类型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技巧。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7年2月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如... 目的对移位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运用"顺势复位"理论进行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及以桥接钢板内固定,探索提高此种类型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技巧。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7年2月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如跟骰骨折、跟距关节面压缩骨折和舌形骨折的27例患者纳入观察,采取跟骨后外侧纵行切口、跟骨前方斜切口,运用"顺势复位"间接复位,以双小切口间软组织隧道技术和桥接钢板原理予以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骨折和软组织愈合情况,以AOFAS踝及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时间为12~16个月,AOFAS踝及足功能评分优17例、良8例、可2例,总优良率约92. 5%。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等软组织相关并发症。结论运用"顺势复位"理论进行复位,结合MIPO技术及以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移位的跟骨骨折,可有效减少干预性次生损伤,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选择的手术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顺势复位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 桥接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阮世强 邓江 +1 位作者 王世强 周思睿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806-808,共3页
近年来,四肢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如何进一步改进内固定技术,降低四肢骨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成为广大骨科医生的努力方向。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我科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固定治疗 四肢骨折 接骨 临床分析 微创 治疗效果 固定 骨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乔红 吕云峰 潘学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6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0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其中行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45例(对照组)、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45例(观察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0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其中行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45例(对照组)、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45例(观察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VA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VAS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结论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微创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疼痛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龚辉 朱东波 +1 位作者 丁剑锋 盛小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
目的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 目的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本院53例胫骨中下段新鲜闭合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MIPPO治疗20例患者纳入MIPPO组,经ORIF治疗33例患者纳入ORI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末次随访Johner-Wruh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11~30个月,术后均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MIPPO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P〈0.01),切口长度小于ORIF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ORIF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末次随访的Johner-Wruh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IPPO和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效果均较满意,但MIPPO操作更为简单,创伤较小,利于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 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5
11
作者 张辉 盖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91例四肢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切开复位加...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91例四肢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切开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MIPPO联合LCP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康复效果及术后6周体积有机质含量(VOC)、骨小梁数量(Tb.N),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术后6周VOC、Tb.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IPPO联合LCP可减少四肢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长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骨质量,康复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骨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钢板接骨术与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延鹤 成金磊 +3 位作者 吕飞飞 王少滨 赵禹 龚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4期1515-1519,共5页
目的 比较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与顺行交锁髓内钉(LIN)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8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 目的 比较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与顺行交锁髓内钉(LIN)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8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接受MIPO治疗,42例)与对照组(接受顺行LIN内固定术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及并发症(前臂外侧皮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肩关节疼痛、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85.87±24.02) mL,明显低于对照组[(222.98±23.86) mL],骨折愈合时间为(12.14±1.68)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5.31±1.75)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术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分别为(93.19±4.05)、(90.09±4.1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67±3.77)、(84.51±3.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顺行LIN内固定术相比,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可进一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肩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优,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微创钢板接骨 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钢板接骨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许志贤 何武兵 +2 位作者 柯铁 张旭鸣 张永发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92-197,共6页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与顺行交锁髓内钉(LIN)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20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66例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32例采用MIPO治疗(微创钢板组),34例采用闭合复位顺...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与顺行交锁髓内钉(LIN)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20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66例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32例采用MIPO治疗(微创钢板组),34例采用闭合复位顺行LIN内固定治疗(髓内钉组)。微创钢板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8~62岁,平均45.0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4例,高处坠落伤10例,摔伤8例。髓内钉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6~63岁,平均43.3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伤10例,摔伤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6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2个月。微创钢板组和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1.1±8.4)min和(72.5±7.9)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6.6±23.9)mL和(223.1±23.9)mL(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8.7±1.6)d和(9.1±1.4)d(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2±1.7)周和(15.4±1.8)周(P<0.05)。术后12个月微创钢板组和髓内钉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分别为(90.8±4.1)分和(87.1±3.0)分(P<0.05),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分别为(94.2±2.2)分和(94.2±3.6)分(P>0.05)。术后并发症:髓内钉组并发切口感染1例,微创钢板组未并发切口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并发肩关节痛4例,微创钢板组无一例出现肩关节痛(P<0.05);髓内钉组并发桡神经损伤2例,微创钢板组1例(P>0.05)。结论MIPO与顺行LIN内固定术均可用于治疗肱骨干骨折。应用MIPO技术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肩关节功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微创钢板接骨 交锁髓内钉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振堂 吴艳刚 +1 位作者 申海波 赵梅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锁定加压钢板经皮微创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2例,AO分型:43A型11例,43B型12例,43C型9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 目的探讨使用锁定加压钢板经皮微创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2例,AO分型:43A型11例,43B型12例,43C型9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负重和骨折愈合情况,根据踝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及步态等指标,采用Mazur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 32例患者随访8~23个月(平均11.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发生。骨性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3.6周),完全负重时间8~24周(平均11.7周)。根据Mazur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随访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接骨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与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先安 夏跃文 +2 位作者 王伟峰 曾伟 李艳军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c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评价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1月治疗胫骨骨折患者63例,男40例,女23例;年... 目的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c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评价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1月治疗胫骨骨折患者63例,男40例,女23例;年龄17~69岁,平均45岁。将63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MIPPO组和开放手术组两种方法治疗,对比分析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功能评价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IPPO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经皮接骨板内固定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宏志 胡斌 +1 位作者 王溪淳 陈文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3期72-76,共5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研究组实施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3 d的炎症因子(CRP、IL-1β、IL-8)和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RP、IL-1β、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RP、IL-1β、IL-8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Lysholm、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Lysholm、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较好,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其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接骨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Lysholm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经皮钢板结合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骨折病人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林 何久盛 张浩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960-963,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骨折病人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6年10月~2019年10月胫腓骨骨折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观... 目的研究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骨折病人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6年10月~2019年10月胫腓骨骨折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LISS钢板结合MIPPO治疗,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较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术后第1天血清PGE_(2)、Cor和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2.61%和63.04%(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时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3.48%和86.96%(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4%和30.43%(P<0.05)。结论LISS钢板结合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明显微创优势,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固定系统钢板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 胫腓骨骨折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下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手术效果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昌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下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胫骨开放骨折患者72例,均行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下LCP内固定治疗,随机分为2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6例采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下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胫骨开放骨折患者72例,均行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下LCP内固定治疗,随机分为2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6例采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护理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3.2±11.8)min、术中出血量(259.1±43.0)mL、住院时间(16.5±2.4)d、骨折愈合时间(21.3±4.1)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91.5±17.6)min、(324.7±51.4)mL、(18.2±3.1)d、(23.8±4.7)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明显低于对照组(17%)。2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下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骨折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胫骨开放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在胫骨远端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东伟 陈新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9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微创接骨板固定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3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按Lowa评分标准,优20例,...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微创接骨板固定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3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按Lowa评分标准,优20例,良15例,中3例,优良率92.1%。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手术创伤小,愈合率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部位血供、促进骨折愈合以及患肢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对复杂踝部骨折患者踝关节复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贾庆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对复杂踝部骨折患者踝关节复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复杂踝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接...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对复杂踝部骨折患者踝关节复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复杂踝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接受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对比两组关节复位情况及治疗前后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结果观察组关节复位优良率(87.50%)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aird-Jackson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Baird-Jackso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复杂踝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有利于关节复位,提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部骨折 微创经皮内固定 踝关节复位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