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对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周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34期3850-3852,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2例,均行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2组,1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16例...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2例,均行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2组,1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16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指征、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发症情况,同时给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椎体高度显著升高,而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2组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彭燕萍 鲁越军 徐意钗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852-853,共2页
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逐渐增多,易引起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患者出现顽固性疼痛,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在椎体成形术的基础发展而来,可使伤椎高度完全或部分恢复,矫正后凸畸形,止痛疗... 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逐渐增多,易引起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患者出现顽固性疼痛,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在椎体成形术的基础发展而来,可使伤椎高度完全或部分恢复,矫正后凸畸形,止痛疗效显著[1].微创经皮透视下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损伤小、即时稳定性、纠正后凸畸形、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重建椎体并解除椎体骨质疏松所致的顽固性疼痛等优点,已为广大患者接受.近年来,我院采用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手术护理配合 手术配合 微创 扩张成形术 治疗 胸腰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阚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对其围术期指标、椎体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江北新区德驭康复...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对其围术期指标、椎体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江北新区德驭康复医院收治的61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A组(30例,PVP治疗)和B组(31例,PKP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椎体恢复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术中透视时间均长于A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均缩短,B组短于A组,伤椎前、后缘及中线高度均增大,B组均大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评分均降低,B组均低于A组,Cobb角均缩小,B组小于A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VP治疗,PKP可以缩短OVCF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有助于椎体恢复,安全性良好,但其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经皮成形术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林云中 何生 蔡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51-153,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6例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6例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PVP治疗,观察组予以PK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伤椎影像学参数指标(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水平、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obb角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I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提高BI评分,改善伤椎影像学参数指标水平,以及降低OD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PVP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 老年 经皮成形术 经皮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疼痛程度 脊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小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2期62-64,68,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Cobb角、伤椎椎体压缩率、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效果优于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且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经皮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微创弓根钉内固定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
6
作者 郑燕辉 徐建生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4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CV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广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OVCF患者作...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CV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广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观察组予以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椎体高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表评分、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透视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观察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OCVF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椎体高度恢复,增强腰椎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且并发症少,但该术式手术时间长、透视次数多,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选择最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高度 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与球囊扩张压力的关系
7
作者 陈俊 缪逸鸣 +2 位作者 蒋晓伟 陆苇 王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7期587-591,共5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BKP)后骨水泥渗漏与球囊扩张压力(BE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BKP的116例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和术后72 h X射线检查和CT增强扫描结果,评估疗效和...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BKP)后骨水泥渗漏与球囊扩张压力(BE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BKP的116例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和术后72 h X射线检查和CT增强扫描结果,评估疗效和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将患者分为骨水泥渗漏组和无骨水泥渗漏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估日常生活障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EP和骨水泥体积预测骨水泥渗漏的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单节段手术82例,双节段手术27例,三节段手术7例,共涉及157节椎体。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和矢状面局部后凸Cobb角、胸腰椎后凸角均得到显著矫正,且VA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24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1例发生骨水泥肺栓塞(BEP)。骨水泥渗漏组术中BEP和骨水泥体积明显大于无骨水泥渗漏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术中BEP(AUC=0.756)和骨水泥体积(AUC=0.661)都可以预测骨水泥渗漏,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5 psi和6.08 m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EP≥135 psi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OR=1.038,95%CI:1.018~1.058,P<0.001)。结论BKP是治疗老年OVCF的安全有效方案,BEP较高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BEP≥135 psi的患者骨水泥渗漏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体后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扩张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煜 李自涛 +1 位作者 朱雷 孙明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性骨折(OMVCFs)的效果。方法OMVCFs患者27例,骨折椎体共85节。行PKP手术治疗。术前24h、术后24h、术后6个月时,行疼痛视觉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测算术...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性骨折(OMVCFs)的效果。方法OMVCFs患者27例,骨折椎体共85节。行PKP手术治疗。术前24h、术后24h、术后6个月时,行疼痛视觉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测算术后椎体Cobb角及伤椎椎体中间高度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69~146min,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VAS优良率为93%。术后无一例出现骨水泥渗漏进入椎管、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前24h、术后24h、术后6个月患者VAS分别为(7.83±1.66)、(2.94±0.60)、(1.86±0.43)分,Cobb角分别为17.35°±6.23°、8.21°±1.67°、9.52°±2.05°,术后24h、术后6个月患者VAS及Cobb角均低于术前(P均〈0.05)。结论PKP治疗OMVCFs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部分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扩张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炎性反应、椎体复位情况的影响
9
作者 雷博文 袁旭芳 王国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炎性反应、椎体复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炎性反应、椎体复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Leptin、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虽会增加手术时间,但可提高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系数,减轻炎性反应,提升椎体复位效果,下调Leptin、PⅠNP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球双侧序贯扩张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炎性反应 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9
10
作者 何卫斌 冉学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499-150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民医院和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民医院和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的临床疗效。结果疼痛完全缓解39例,基本缓解18例,缓解不明显者4例(均为陈旧性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基本正常41例,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较差者20例。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方法,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对缓解腰痛明显且起效快,尤其适用于新鲜骨折患者,老年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 经皮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过伸复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 被引量:17
11
作者 段显亮 程维 牛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092-5094,共3页
目的观察结合过伸复位方法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随访行结合过伸复位法PKP治疗76例OVCF患者的98个椎体,行术前术后X线检查,记录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76例... 目的观察结合过伸复位方法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随访行结合过伸复位法PKP治疗76例OVCF患者的98个椎体,行术前术后X线检查,记录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76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15(7~20)个月,VAS评分术前(9.2±0.21)分,术后1 w(3.12±0.16)分,术后6个月(2.02±0.19)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42.00±1.01)分,术后1 w(20.00±1.16)分,术后6个月(12.02±1.19)分;骨折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的丢失:术前分别为(14.6±2.1)mm和(9.5±1.2)mm,术后分别为(4.6±1.1)mm和(3.3±1.0)mm;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26.5±5.2)度矫正为(9.8±3.6)度,上述4个指标术后均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1);12个椎体发生无症状性的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骨折3例,骨水泥反应2例,病椎再骨折1例,未发生有症状的肺栓塞病例。结论结合过伸复位方法的PKP对治疗OVCF效果良好,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满意;但在手术过程中骨水泥渗漏问题仍应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过伸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佳 李超英 +3 位作者 李建刚 程宏彬 陈仁辉 孙静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0-431,共2页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10年国内外兴起的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的微创技术。PKP通过经皮穿刺向椎体内充填增强材料,可以即刻稳定骨折、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恢复椎体高度和力学强度及迅...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10年国内外兴起的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的微创技术。PKP通过经皮穿刺向椎体内充填增强材料,可以即刻稳定骨折、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恢复椎体高度和力学强度及迅速缓解疼痛,使患者早期恢复正常活动。PKD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一种新方法。现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疼痛 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人 经皮球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退旋转法穿刺技术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亮 顾勇杰 +4 位作者 蒋伟宇 赵刘军 张吉辉 马维虎 徐荣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9期814-819,共6页
目的:探讨倒退旋转法穿刺技术辅助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 目的:探讨倒退旋转法穿刺技术辅助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取经皮穿刺球囊撑开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穿刺位置不良的100例OVCFs患者,均为单节段骨折,受伤或出现明显腰痛时间<1个月,伴有局部压痛、叩击痛,胸腰部活动受限。根据术中穿刺方法的不同分为倒退旋转法穿刺组及传统穿刺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放射透视次数、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随访均超过1年。倒退旋转法穿刺组手术时间(21.5±5.9)min,术中穿刺C形臂X线透视(7.7±1.3)次,每椎骨水泥注入量(4.6±0.8)ml;术前VAS评分为8.3±0.9,术后1年为2.3±0.8。传统穿刺组手术时间(30.2±7.5)min,术中穿刺C形臂X线透视(14.3±2.0)次,骨水泥注入量(4.3±1.0)ml;术前VAS评分为8.1±1.0,术后1年为2.6±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后1年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穿刺C形臂X线透视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KP手术中对于首次穿刺位置不良者,运用倒退旋转法穿刺技术可以快速改变穿刺针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达到理想穿刺靶点,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立兴 梁云川 +5 位作者 张斌 吴海龙 郭尔斐 宋亮亮 张帅 武建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2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3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骨二科因OVCFs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PKP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3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骨二科因OVCFs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PKP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椎体数目、骨密度、椎体压缩程度及骨水泥注入量。按年龄、性别、椎体数目、骨密度、椎体压缩程度、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方式的不同分别分组后,比较各组JOA评分的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最长随访时间61个月,平均25.8个月;男54例,女66例;年龄47~97岁,平均64.5岁;JOA评分改善率为(52.7±21.3)%。按骨密度、骨折椎体数目及术后椎体压缩程度的不同分组后,每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性别、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后,每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术后椎体压缩程度、骨折椎体数目是影响JOA评分改善率的主要因素(OR=5.217、3.163、1.924,P<0.05)。结论 PKP治疗OVCF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确病椎数目并准确定位,尽可能恢复病椎高度,合理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富强 沈珊安 +2 位作者 王方 陈志坚 黄淦堂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6期485-48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10例14个椎节。手术方式全部采用经双侧椎弓根入路置入2枚可扩张球囊,球囊撑开复位后用骨水... 目的探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10例14个椎节。手术方式全部采用经双侧椎弓根入路置入2枚可扩张球囊,球囊撑开复位后用骨水泥填充腔隙。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畸形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访3~16个月,所有患者胸腰段的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压缩椎体的高度有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约11.3°。结论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体后成形术 胸腰 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及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3
16
作者 隋福革 张达 +4 位作者 赵丛然 汪群 郭明峰 李恒 王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5-236,共2页
我院采用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痛及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忠者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扩张体后成形术 胸腰压缩性骨折 脊柱转移瘤 治疗 经皮球扩张 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锋 王东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4-826,8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9例共93个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9例共93个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均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高度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3个椎体均经皮行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平均为(7.52±0.49)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2.38±0.22)分;术后1个月VAS平均为(1.88±0.12)分。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15.65±0.68)mm,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23.68±0.83)mm,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水泥注射量每个椎体3.5~7.5 ml,平均5.5 ml。骨水泥少量渗漏到椎间隙1个椎体,沿手术通道反流至椎弓根2个椎体,均无临床症状,渗漏率为3.23%。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一定程度的恢复椎体高度,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建明 张成程 +5 位作者 许天明 文景 张志辉 李勇 昂建华 王金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20个椎体)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表现,X线术前术后的对比。结果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20个椎体)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表现,X线术前术后的对比。结果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止痛效果好。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 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洋 曾峥 +1 位作者 林欣 潘海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6例(48个椎体),所有...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6例(48个椎体),所有手术均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进行。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椎体高度及Cobb’s角测量。结果 36例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前压缩椎体的前、中缘相当于椎体后缘高度的(56.10±14.59)%和(59.86%±19.64)%,术后恢复到(82.36±26.54)%和(86.72±23.26)%。椎体Cobb’s角由(10.1±3.2)°到(6.3±3.4)°。术前VAS评分为(8.7±1.2)分,术后一周降低到(1.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后凸成形术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Kummell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彦平 王芳芳 +10 位作者 王金良 郜顺兴 刘红正 王军 陶晓冰 王拴池 崔青 眭承志 吴晓阳 李志强 王旭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Kummell病患者79例(来自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38例,河北省沧州市...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Kummell病患者79例(来自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38例,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18例,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3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减压组40例采取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PKP组39例采取PKP治疗。比较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评估疼痛情况。术前、术后1d、术后3d检测P物质(substance P,S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PGE2),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患者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JOA评分、ODI、V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大,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JOA评分均较术前增高,ODI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6个月减压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大于PKP组患者,JOA评分低于PKP组患者,ODI高于PKP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减压组患者术后1、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PKP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血清SP、5-HT、PGE2、Cor、SOD、MDA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d患者血清SP、5-HT、PGE2、Cor、SOD、MDA水平均较术前增高,术后3d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3d减压组患者血清SP、5-HT、PGE2、Cor、SOD、MDA水平均低于PKP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PKP相比,采用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能进一步降低术后疼痛因子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病 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经皮球扩张体后成形术 胸腰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