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肖树荣 赖奕良 肖志强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4年1月接收的103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50)、观...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4年1月接收的103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50)、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MIPPO+L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参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MIPPO+LCP内固定的手术形式用于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其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手术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并可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总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接骨板技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黄勇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行MIPPO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行MIPPO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应激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IL-4、CRP、Cor、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ORI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钢板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四肢骨折 炎性因子 应激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稳定系统结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四肢骨折的围术期效果观察
3
作者 邢海鹏 刘刚 胡雪峰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稳定系统(LISS)结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用于四肢骨折的围术期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收治的82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微创稳定系统(LISS)结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用于四肢骨折的围术期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收治的82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LISS结合MIP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应激指标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FMA、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均P<0.05)。结论LISS结合MIPPO用于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较好,能够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稳定系统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 四肢骨折 应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徐建江 陈希红 +1 位作者 戴盛蓉 何守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3期50-53,57,共5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将其分...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初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系统]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指标(膝关节间距、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水平、膝关节活动度,以及随访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初次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HSS膝关节、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HSS膝关节、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间距大于对照组,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两组膝关节间距、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膝关节内旋、外旋、屈曲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膝关节内旋、外旋、屈曲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缩短初次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经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同种异体骨植骨 膝关节功能评分 膝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骨折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陈善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34-038,共5页
观察临床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评比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治疗后的效果,观... 观察临床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评比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治疗后的效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微创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式,可以使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明显改善,降低患者的痛苦情况,最大限制度的保证患者预后效果,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微创经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 肢体功能 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俊刚 袁柳松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4期149-151,155,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形成蛋白-2(BMP-2)]水平、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β-CTX、RANKL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FGF、BMP-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机体骨折愈合、修复能力,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优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肢体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振堂 吴艳刚 +1 位作者 申海波 赵梅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锁定加压钢板经皮微创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2例,AO分型:43A型11例,43B型12例,43C型9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 目的探讨使用锁定加压钢板经皮微创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2例,AO分型:43A型11例,43B型12例,43C型9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负重和骨折愈合情况,根据踝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及步态等指标,采用Mazur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 32例患者随访8~23个月(平均11.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发生。骨性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3.6周),完全负重时间8~24周(平均11.7周)。根据Mazur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随访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8
作者 和亚南 段长合 董德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9期48-50,5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AH)]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AOFAS-AH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7 d,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E、β-EP、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疼痛评分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钢板接骨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疼痛 踝关节功能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应用
9
作者 唐德胜 王晓亚 +2 位作者 刘西斌 康永浩 李振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行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前后疼痛应激介质、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 d,观察组血清P物质、前列腺素E_(2)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后伸、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能显著提高手术优良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抑制疼痛因子释放,缓解术后早期疼痛,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微创经钢板固定 肩关节功能 P物质 前列腺素E_(2)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赫帆 谢榜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MIP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肩关...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MIP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肩关节与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与住院时间、手术前肩关节与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肩关节与肘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干骨折采用MIPO治疗效果更好,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骨折愈合速度更快,更利于患者肘关节、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微创钢板接骨 髓内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对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价值分析
11
作者 张宏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78-081,共4页
本次研究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治疗选择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采取单双号抽签法将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100例病患分成两组,均是确诊为胫骨远端骨折者,其中50例单号的骨折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划分至对照组;抽... 本次研究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治疗选择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采取单双号抽签法将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100例病患分成两组,均是确诊为胫骨远端骨折者,其中50例单号的骨折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划分至对照组;抽到50例双号的骨折患者接受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术,划分至观察组,通过分析不同指标对手术价值展开分析,从6个不同项目对整体效果展开评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方案的实施不仅在相关指标上更好,且手术疗效十分显著,对踝关节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且从VAS评分表明术后疼痛明显较轻,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比较少,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手术患者进行比较提升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微创经皮插入接骨板内固定术的实施在临床上价值作用显著,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速度快,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显著,该手术完成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少,可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插入接骨板内固定 治疗效果 并发症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12
作者 岳丽霞 李晓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59-063,共5页
探讨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以我院骨科为样本,选取2017~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每组50例,并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术前及术后压力、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及影像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以我院骨科为样本,选取2017~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每组50例,并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术前及术后压力、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及影像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有较好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3 d, SOD、 Cor、 TAC等指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的最大伸膝及最大屈膝角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12个月,实验组膝关节的间距明显增大;结论 在膝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MIPPO治疗膝关节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恢复效果好。结论 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微创经钢板固定治疗 开放性胫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
13
作者 李振肃 曹玮 +1 位作者 宫金涛 秦晓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情况、疼痛程度、胸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2.31±5.49)ml少于对照组的(66.89±7.21)ml,手术时间(82.43±6.21)min、住院时间(8.06±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75±8.97)min、(10.59±1.88)d(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63±2.38)°、(13.31±1.69)mm,术后分别为(10.36±1.39)°、(20.37±2.72)mm;观察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71±2.20)°、(13.65±1.31)mm,术后分别为(10.21±1.30)°、(20.45±2.76)mm。术前、术后,两组组间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为(5.31±1.02)、(32.49±2.57)分,术后分别为(2.95±0.63)、(15.59±1.42)分;观察组患者术前VAS、ODI评分分别为(5.40±0.97)、(32.63±2.21)分,术后分别为(2.24±0.38)、(15.67±1.35)分。术前,两组VAS、OD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具有更小的创伤,可减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其术后迅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微创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后凸Cobb角 椎体前缘高度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学锋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47-150,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LKS)]评分、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KS评分、膝关节最大伸膝、屈膝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指标水平,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活动度 关节功能 创伤应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侧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髓内钉固定治疗AO/ASIF-43A型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8
15
作者 郭远清 李国威 +3 位作者 罗健华 陈涛 黄创新 李金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01-2204,共4页
目的比较内、外侧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与髓内钉固定治疗AO/ASIF-43 A型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AO/ASIF-43 A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内侧MIPPO治疗,B组采用外侧MIPPO治疗,C组... 目的比较内、外侧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与髓内钉固定治疗AO/ASIF-43 A型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AO/ASIF-43 A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内侧MIPPO治疗,B组采用外侧MIPPO治疗,C组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采用相应的影像学测量参数及临床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术后18个月随访后,3组Lowa踝关节评分及骨折畸形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10.0%和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治疗AO/ASIF-43A型胫骨远端骨折的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髓内钉固定,而髓内钉固定骨折畸形愈合的发生率高于MIPPO;内、外侧MIPPO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当胫骨远端内侧皮肤条件不佳时,可选择外侧MIPPO实施骨折固定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钢板接骨 锁定加压钢板 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
16
作者 王浩然 杜江 +2 位作者 朱齐飞 胡兆兴 范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24-728,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和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60例)。...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和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6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临床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少(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踝关节活动度、临床治愈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下段骨折 微创经钢板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 被引量:76
17
作者 张志新 周君东 +1 位作者 陈兴阳 邵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78-2382,共5页
背景: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用于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良好,可更好的修复骨折,有利于下肢功能恢复。目的:回顾性方法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 背景: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用于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良好,可更好的修复骨折,有利于下肢功能恢复。目的:回顾性方法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老年患者,根据内固定选择不同分为2组: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病例28例为微创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病例28例为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内固定中出血量、内固定后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内固定后下地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内固定后并发症及J-W优良率等。结果与结论:(1)微创组手术时间、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微创组治疗优良率(96%)高于髓内钉组(79%)(P<0.05);(3)微创组并发症低于髓内钉组(P<0.05);(4)结果说明,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骨折断端的血运,保护了骨折处周围软组织,符合BO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固定 老年人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胫骨中下段骨折 微创经钢板固定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5
18
作者 张辉 盖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91例四肢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切开复位加...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91例四肢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切开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MIPPO联合LCP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康复效果及术后6周体积有机质含量(VOC)、骨小梁数量(Tb.N),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术后6周VOC、Tb.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IPPO联合LCP可减少四肢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长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骨质量,康复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微创经钢板接骨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骨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龚辉 朱东波 +1 位作者 丁剑锋 盛小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
目的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 目的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本院53例胫骨中下段新鲜闭合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MIPPO治疗20例患者纳入MIPPO组,经ORIF治疗33例患者纳入ORI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末次随访Johner-Wruh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11~30个月,术后均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MIPPO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P〈0.01),切口长度小于ORIF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ORIF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末次随访的Johner-Wruh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IPPO和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效果均较满意,但MIPPO操作更为简单,创伤较小,利于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钢板接骨 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0
作者 王震 徐海斌 余正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45-147,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法(AOFAS-AH)]评分、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AOFAS-A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 微创经钢板固定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炎性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