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胸腔置管并间歇抽气联合短暂高流量吸氧治疗原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黄金华 黎教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9期2965-296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置管并间歇抽气联合短暂高流量吸氧治疗原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原发性气胸,肺被压缩40%-90%,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行...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置管并间歇抽气联合短暂高流量吸氧治疗原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原发性气胸,肺被压缩40%-90%,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行微创胸腔置管,并间歇抽气联合短暂高流量吸氧治疗;对照组30例,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并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氧疗费用。结果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3.3%和96.7%,两者比较,P值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肺完全复张时间分别为(3.9±0.9)天和(4.9±1.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两组均未发生氧中毒、严重堵管、切口感染、复张性肺水肿;治疗组,皮下气肿、胸腔积液、剧烈胸痛发生率分别为0%、3.3%、0%,而对照组分别为20%、26.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经济学指标比较:治疗组的住院时间(4.4±0.7)天,氧疗总时间(3.1±0.5)小时,氧疗费用(18.5±3.1)元;对照组的住院时间(5.9±1.0)天,氧疗总时间(117.5±25.1)小时,氧疗费用(400.6±155.0)元;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置管间歇抽气联合短暂高流量吸氧治疗原发性气胸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易耐受,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胸腔置管 间歇性抽气 短暂高流量吸氧 原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多房包裹性脓胸研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兆月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多房包裹性脓胸疗效分析。方法 24例多房包裹性脓胸患者,抗炎治疗(舒普深+奥硝唑)基础上,在超声定位下行微创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并注入生理盐水100 ml+尿激酶20万单位治疗。结果 24例患者分隔及积液均很快消失,达到临...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多房包裹性脓胸疗效分析。方法 24例多房包裹性脓胸患者,抗炎治疗(舒普深+奥硝唑)基础上,在超声定位下行微创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并注入生理盐水100 ml+尿激酶20万单位治疗。结果 24例患者分隔及积液均很快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结论微创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损伤小,尿激酶注入治疗多房包裹性脓胸安全、简捷、费用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包裹性脓胸 微创胸腔穿刺置管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纤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欢 金慧敏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塞米松组、联合组,各45例。地塞... 目的:探讨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塞米松组、联合组,各45例。地塞米松组患者使用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地塞米松治疗,联合组患者使用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胸膜厚度;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量(MEF)、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T淋巴细胞CD4^(+)、CD3^(+),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胸闷消失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和退热时间短于地塞米松组,胸膜厚度低于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MEF、FVC和FEV_(1)水平高于地塞米松组,hs-CRP、TNF-α和PC-Ⅲ水平均低于地塞米松组,CD4^(+)、CD3^(+)和t-PA/PAI-1水平高于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地塞米松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纤溶活性,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微创置管 尿激酶 地塞米松 纤溶活性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或链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林晔 李淳南 陈炀森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3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或链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初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腔置管辅助尿激酶组(UK组)、胸腔置管辅助链激酶组(SK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C组给... 目的探讨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或链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初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腔置管辅助尿激酶组(UK组)、胸腔置管辅助链激酶组(SK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C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和反复胸腔穿刺抽液,UK组和SK组分别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腔微创置管引流并辅助尿激酶(25万U)或链激酶(25万U)注入治疗。结果与C组比较,UK组和SK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UK组和SK组患者的胸穿次数、治疗后胸闷和发热时间明显缩短,残留的胸膜厚度增厚明显减少(P<0.05);3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C组比较,UK组和SK组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与C组比较,UK组和SK组患者的气胸、胸膜反应、出血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多次胸穿抽液比较,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或链激酶注入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微创置管 尿激酶 链激酶 结核性胸膜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子牵牛汤结合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振云 崔俊伟 +3 位作者 高远 郗玉玲 张边防 高景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究三子牵牛汤结合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79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均由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39例)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治... 目的探究三子牵牛汤结合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79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均由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39例)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40例)三子牵牛汤结合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发热、咳嗽、胸胁痛、气促、纳差、舌淡苔白、脉沉弦等)积分、胸膜厚度变化及胸膜粘连比例、胸水完全吸收时间及引流液量、治疗前后患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水平(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变化、并发症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6.92%,30/3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发热咳嗽、胸胁痛、气促、纳差、舌淡苔白、脉沉弦等中医症状积分、胸膜厚度、IL-6、CRP、TNF-α、IFN-γ、ADA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发热咳嗽、胸胁痛、气促、纳差、舌淡苔白、脉沉弦等中医症状积分、胸膜厚度、IL-6、CRP、TNF-α、IFN-γ、ADA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热咳嗽、胸胁痛、气促、纳差、舌淡苔白、脉沉弦等中医症状积分、胸膜厚度、IL-6、CRP、TNF-α、IFN-γ、ADA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胸膜粘连例数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胸膜粘连例数均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胸膜粘连例数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胸膜粘连例数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膜粘连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胸水完全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5.00%,2/40)低于对照组(23.08%,9/39)(P<0.05);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0.00%),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胃肠道反应(5.00%,2/40)(P>0.05)。结论三子牵牛汤结合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恢复较好,且患者恢复快,并发症率低,未见不良反应,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三子牵牛汤 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 疗效 并发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微创置管引流辅助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建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8期198-198,202,共2页
【摘要】目的:观察胸腔微创置管引流辅助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予以全身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在... 【摘要】目的:观察胸腔微创置管引流辅助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均予以全身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采取胸腔微创置管引流辅助治疗,对照组予隔日胸穿积液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情况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1%优于对照组70.6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胸腔微创置管引流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早治疗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微创置管引流 渗出性 结核性胸膜炎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微创置管辅助尿激酶或链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龚玉勇 《临床研究》 2020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腔微创置管辅以尿激酶或者链激酶注入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2月-2019年10月鹤壁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共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尿激酶组(于胸腔微创置管下注入尿激酶... 目的分析胸腔微创置管辅以尿激酶或者链激酶注入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2月-2019年10月鹤壁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共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尿激酶组(于胸腔微创置管下注入尿激酶)18例、链激酶组(于胸腔微创置管下注入链激酶)18例与对照组(常规予以抗结核治疗和多次胸穿抽液)14例,观察三组疗效。结果尿激酶组、链激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穿刺及引流次数、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更少,胸腔引流量比对照组更多,治疗后胸闷、发热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但尿激酶组、链激酶组各项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微创置管辅以尿激酶或者链激酶注入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相当,但和多次胸穿抽液相比,二者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链激酶 尿激酶 胸腔微创置管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常用的四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吉文 丘宇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75-4077,共3页
目的:评估急诊治疗原发性气胸(PSP)的常用的4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本院急诊采用经典胸腔闭式切开引流术(经典组)、带细管的穿刺针穿刺置管术(细管组)、微创胸腔置管引流术(微创组)及微创... 目的:评估急诊治疗原发性气胸(PSP)的常用的4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本院急诊采用经典胸腔闭式切开引流术(经典组)、带细管的穿刺针穿刺置管术(细管组)、微创胸腔置管引流术(微创组)及微创胸腔置管接负压引流术(微创负压组)治疗PSP患者资料,比较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4种方法的总有效率、治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术式并发症总发生率微创组、微创负压组较细管组和经典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PSP急诊行微创胸腔置管引流术、微创胸腔置管接负压引流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微创胸腔置管接负压引流术可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术 微创胸腔置管引流术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9
作者 许丰 赵鹏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置管内交替注射尿激酶、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置管内交替注射尿激酶、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身常规抗结核联合微创胸腔置管引流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内交替注射尿激酶、异烟肼和地塞米松;对照组患者给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用力肺活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分别为(8.5±2.3)、(12.3±2.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6±4.3)、(18.8±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于微创胸腔置管内交替注射尿激酶、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显著,能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减少胸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胸腔置管 结核性胸膜炎 尿激酶 异烟肼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